一种便于装配的梁与柱间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33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管理工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装配的梁与柱间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道路日渐拥堵,为了保证交通秩序和行人安全,一般在每条道路上各有一组红、黄、绿交通信号灯,其中红灯亮,表示该条道路禁止通行;黄灯亮表示该条道路上未过停车线的车辆停止通行,已过停车线的车辆继续通行;绿灯亮表示该条道路允许通行。交通灯控制十字路口两组、黄、绿交通灯的状态转换,指挥各种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行,实现十字路口交通管理的自动化。但是,在交通信号突发失灵或坏的情况下,及时需要在一些地方临时设置一些用于应急的道路信号灯,而目前用于应急的交通信号灯,不方便以移动,而且信号的高度位置时固定的,不能进行调整,因此设计一种便于装配的梁与柱间固定结构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装配的梁与柱间固定结构,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背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装配的梁与柱间固定结构,包括有预制梁、预制柱、l型牛腿柱,所述预制梁通过l型牛腿柱固定预制柱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柱与预制梁接触的侧面上开设有向预制柱内延伸的矩形孔一,所述预制梁一端的下侧面开设有向预制梁内延伸的矩形孔二;所述l型牛腿柱包括有横腿以及与横腿连接并形成一体式的竖腿,所述横腿一端的上表面上开设有向横腿内延伸的矩形孔三,所述竖腿与预制柱接触的侧面上开设有向竖腿内延伸的矩形孔四,所述矩形孔三与矩形孔四相通;所述矩形孔三内安装有方形柱一,所述矩形孔四内安装有方形柱二,所述方形柱二内设有四个钢筋二,所述方形柱二的一端上表面开设有向方形柱二内延伸的四个钢筋孔,所述方形柱一内设有四个钢筋一,四个所述的钢筋一的下端穿出方形柱一并分别插入四个钢筋孔中,所述方形柱二的另一端插入矩形孔一中,所述方形柱一的上端插入矩形孔二中;所述预制梁一端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预制柱上预留两个均横穿预制柱的横向孔,所述凹槽内开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横向孔对齐且相通的凹槽孔,所述横向孔内安装有高强螺栓一,所述高强螺栓一的一端穿出横向孔并用螺帽拧紧,所述高强螺栓一的另一端穿出凹槽孔并用螺帽拧紧。

    优选的,所述l型牛腿柱设置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高度等于预制梁高度的三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预制梁与横腿另一端之间设有高强螺栓二,所述预制梁与横腿另一端之间通过打入的高强螺栓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梁柱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提高了梁的强度、整体性,高强螺栓一的存在分担了极大的剪力和弯矩,提高了梁柱节点处的承载力和强度;通过方形柱一、方形柱二,提高了l型牛腿柱剪力和弯矩。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操作简便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l型牛腿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预制梁,2、预制柱,3、l型牛腿柱,11、矩形孔二,12、凹槽,13、凹槽孔,14、高强螺栓二,21、矩形孔一,22、横向孔,23、高强螺栓一,31、横腿,32、竖腿,33、矩形孔三,34、矩形孔四,34、矩形孔四,35、方形柱一,36、方形柱二,37、钢筋二,38、钢筋二,39、钢筋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以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装配的梁与柱间固定结构,包括有预制梁1、预制柱2、l型牛腿柱3,预制梁1通过l型牛腿柱3固定预制柱2的一侧。

    预制柱2与预制梁1相接触的侧面上开设有向预制柱2内延伸的矩形孔一21,预制梁1一端的下侧面开设有向预制梁1内延伸的矩形孔二11。

    l型牛腿柱3包括有横腿31以及与横腿31连接并形成一体式的竖腿32,横腿31一端的上表面上开设有向横腿31内延伸的矩形孔三33,竖腿32与预制柱2接触的侧面上开设有向竖腿32内延伸的矩形孔四34,矩形孔三33与矩形孔四34相通。

    矩形孔三33内安装有方形柱一35,矩形孔四34内安装有方形柱二36,方形柱二36与方形柱一35都是预制的混凝土柱,方形柱二36内设有四个钢筋二37可以增强方形柱二36的强度,方形柱一35内设有四个钢筋一39可以增强方形柱一35的强度。

    方形柱二36的一端上表面开设有向方形柱二36内延伸的四个钢筋孔38,在安装中,方形柱一35先安装在矩形孔三33中,然后方形柱二36插入矩形孔四34中,同时,四个的钢筋一39的下端穿出方形柱一35并分别插入四个钢筋孔38中。将方形柱二36的另一端插入矩形孔一21中,然后此时通过将方形柱一35的上端插入矩形孔二11中来安装预制梁1。

    由于预制梁1一端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12,凹槽12的高度等于预制梁1高度的三分之一,预制柱2上预留两个均横穿预制柱2的横向孔22,凹槽12内开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横向孔22对齐且相通的凹槽孔13,横向孔22内安装有高强螺栓一23,高强螺栓一23的一端穿出横向孔22并用螺帽拧紧,高强螺栓一23的另一端穿出凹槽孔13并用螺帽拧紧,因此,通过凹槽孔13与高强螺栓一23的配合将预制梁1与预制柱2之间固定,在固定完成后在凹槽孔13现浇混凝土。

    预制梁1与横腿31另一端之间设有高强螺栓二14,预制梁1与横腿31另一端之间通过打入的高强螺栓二14固定。

    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装配的梁与柱间固定结构,包括有预制梁、预制柱、l型牛腿柱,所述预制梁通过l型牛腿柱固定预制柱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柱与预制梁接触的侧面上开设有向预制柱内延伸的矩形孔一,所述预制梁一端的下侧面开设有向预制梁内延伸的矩形孔二;所述l型牛腿柱包括有横腿以及与横腿连接并形成一体式的竖腿,所述横腿一端的上表面上开设有向横腿内延伸的矩形孔三,所述竖腿与预制柱接触的侧面上开设有向竖腿内延伸的矩形孔四,所述矩形孔三与矩形孔四相通;所述矩形孔三内安装有方形柱一,所述矩形孔四内安装有方形柱二,所述方形柱二内设有四个钢筋二,所述方形柱二的一端上表面开设有向方形柱二内延伸的四个钢筋孔,所述方形柱一内设有四个钢筋一,四个所述的钢筋一的下端穿出方形柱一并分别插入四个钢筋孔中,所述方形柱二的另一端插入矩形孔一中,所述方形柱一的上端插入矩形孔二中;所述预制梁一端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预制柱上预留两个均横穿预制柱的横向孔,所述凹槽内开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横向孔对齐且相通的凹槽孔,所述横向孔内安装有高强螺栓一,所述高强螺栓一的一端穿出横向孔并用螺帽拧紧,所述高强螺栓一的另一端穿出凹槽孔并用螺帽拧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的梁与柱间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牛腿柱设置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的梁与柱间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高度等于预制梁高度的三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的梁与柱间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梁与横腿另一端之间设有高强螺栓二,所述预制梁与横腿另一端之间通过打入的高强螺栓二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于装配的梁与柱间固定结构,包括有预制梁、预制柱、L型牛腿柱,所述预制梁通过L型牛腿柱固定预制柱的一侧,所述预制柱与预制梁接触的侧面上开设有向预制柱内延伸的矩形孔一,所述预制梁一端的下侧面开设有向预制梁内延伸的矩形孔二;所述L型牛腿柱包括有横腿以及与横腿连接并形成一体式的竖腿,所述横腿一端的上表面上开设有向横腿内延伸的矩形孔三,所述竖腿与预制柱接触的侧面上开设有向竖腿内延伸的矩形孔四,所述矩形孔三与矩形孔四相通;所述矩形孔三内安装有方形柱一,所述矩形孔四内安装有方形柱二。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操作简便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克伟;赵诣;崔建华;张语;陈伟;宋浩源;叶堉;陈东;马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建筑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6.20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61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