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向套及注塑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34


    本申请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导向套及注塑机。



    背景技术:

    动模板做开合模动作时,需要在拉杆上做往复直线运动。如果润滑不到位或发生润滑阻塞现象发生时,导向套会与拉杆产生硬摩擦,轻一点会造成拉杆表面镀铬层磨损,严重一点会导致拉杆断裂,因此一种合理有效的导向套结构非常重要,目前行业内通常使用的导向套通过预冷冻安装于动模板拉杆孔之中,通过一定的过盈量使导向套固定在动模板拉杆孔中,配套稀油润滑系统,充分润滑导向套及拉杆接触面,减小直线运动摩擦阻力,避免拉杆表面磨损及断裂现象发生,但现有的导向套中润滑油容易从动模板面随意溢出,造成油污污染,污染生产环境的同时也有可能会污染生产制品,润滑油流失后也无法对拉杆进行持续性的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向套及注塑机,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润滑油容易从动模板面随意溢出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导向套,包括:环形的本体,所述本体上开设有进油口,所述本体的内表面形成有储油槽,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储油槽连通,所述进油口用于向所述储油槽注入润滑剂;所述本体的内表面上还形成有与所述储油槽连通并通向所述导向套外部的泄油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储油槽包括彼此交叉设置并彼此连通的主储油槽和副储油槽;所述进油口贯穿所述主储油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副储油槽沿着所述本体的周向延伸,所述主储油槽沿着所述本体的纵向延伸。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储油槽包括彼此平行设置的多个副储油槽,所述多个副储油槽均与所述主储油槽连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储油槽还包括与所述主储油槽平行设置并均连通所述多个副储油槽的引油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泄油槽的一端与所述主储油槽相连通,所述泄油槽的另一端与所述本体的边缘相平齐。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储油槽沿所述导向套的本体的周向形成于所述本体的内表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沿着所述本体的周向设置的导油槽,所述进油口开设于所述导油槽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润滑剂为润滑油脂。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注塑机,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导向套,因而,具有该导向套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的导向套,环形的本体,本体的内部穿过有拉杆,且拉杆能够相对本体往复运动;本体上开设有进油口,本体的内表面形成有储油槽,进油口与储油槽连通,进油口用于向储油槽注入润滑剂,润滑剂通过进油口注入至储油槽内部,并储存于储油槽内,使得拉杆在本体内往复运动时能够得到润滑剂的润滑作用,避免本体与拉杆刚性接触,损坏本体或拉杆;本体的内表面上还形成有与储油槽连通并通向导向套外部的泄油槽,使得储油槽内注入过多的润滑剂时,润滑剂能够沿着泄油槽流出本体,并且多余的润滑剂能够在泄油槽的导向作用下流至指定位置进行储存以及回收。

    可见,本申请提供的导向套,在拉杆相对本体往复运动时,润滑剂能够起到润滑作用,保证拉杆相对本体正常运动,且本体的内表面形成的储油部能够储存润滑剂,持续地起到润滑作用,还能够避免润滑剂在本体的内表面与拉杆之间沿各个方向无序流动,导致无法控制润滑剂的流动方向,容易从本体与拉杆之间以及本体与本体相近的动模板之间溢出,造成油污污染,不仅污染环境,还容易污染生产制品;当注入过多的润滑剂时,储存于储油槽以外的多余的润滑剂能够在泄油槽的导向作用下流至指定位置进行回收,避免多余的润滑剂随意溢出,造成油污污染,还能够回收利用,节约成本。

    本申请提供的注塑机,包括上述所述的导向套,因而,通过本导向套能够完成对拉杆的导向作用,并在拉杆的运动过程中充分润滑,保证拉杆和导向套安全工作,还能够避免润滑剂沿各个方向无序流出,进而能够避免污染环境或者污染生产制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向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1-本体,101-进油口,2-储油槽,201-主储油槽,202-副储油槽,3-泄油槽,4-导油槽,5-引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导向套及注塑机。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向套,包括:环形的本体1,本体1上开设有进油口101,本体1的内表面形成有储油槽2,进油口101与储油槽2连通,进油口101用于向储油槽2注入润滑剂;本体1的内表面上还形成有与储油槽2连通并通向导向套外部的泄油槽3。

    本申请提供的导向套包括环形的本体1,本体1的内部穿过有拉杆,且拉杆能够相对本体1往复运动;本体1上开设有进油口101,本体1的内表面形成有储油槽2,进油口101与储油槽2连通,进油口101用于向储油槽2注入润滑剂,润滑剂通过进油口101注入至储油槽2内部,并储存于储油槽2内,使得拉杆在本体1内往复运动时能够得到润滑剂的润滑作用,避免本体1与拉杆刚性接触,损坏本体1或拉杆;本体1的内表面上还形成有与储油槽2连通并通向导向套外部的泄油槽3,使得储油槽2内注入过多的润滑剂时,润滑剂能够沿着泄油槽3流出本体1,并且多余的润滑剂能够在泄油槽3的导向作用下流至指定位置进行储存以及回收。

    可见,对于本申请提供的导向套,在拉杆相对本体1往复运动时,润滑剂能够起到润滑作用,保证拉杆相对本体1正常运动,且本体1的内表面形成的储油部能够储存润滑剂,持续地起到润滑作用,还能够避免润滑剂在本体1的内表面与拉杆之间沿各个方向无序流动,导致无法控制润滑剂的流动方向,容易从本体1与拉杆之间以及本体1与本体1相近的动模板之间溢出,造成油污污染,不仅污染环境,还容易污染生产制品;当注入过多的润滑剂时,储存于储油槽2以外的多余的润滑剂能够在泄油槽3的导向作用下流至指定位置进行回收,避免多余的润滑剂随意溢出,造成油污污染,还能够回收利用,节约成本。

    其中,可选地,润滑剂为脂质润滑剂。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储油槽2包括彼此交叉设置并彼此连通的主储油槽201和副储油槽202;进油口101贯穿主储油槽201。

    在该实施例中,当沿注油口向本体1内部注入润滑剂时,润滑剂依次流入主储油槽201和副储油槽202中,润滑剂在本体1的内表面充满主储油槽201和副储油槽202中,对相对本体1往复运动的拉杆进行充分润滑。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副储油槽202沿着导向套的周向(及导向套的本体1的周向)延伸,主储油槽201沿着导向套的纵向(即导向套的本体1的纵向)延伸,即副储油槽202与主储油槽201彼此垂直交叉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副储油槽202沿导向套的周向延伸,并形成周向闭合油路,主储油槽201沿导向套的纵向延伸,使得主储油槽201和副储油槽202内储存的润滑剂在各个方向对穿过导向套本体1的拉杆进行充分润滑。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储油槽2包括彼此平行设置的多个副储油槽202,多个副储油槽202均与主储油槽201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多个副储油槽202沿本体1的纵向均匀分布并沿本体1的周向延伸,并通过主储油槽201使多个副储油槽202相互连通,使得润滑剂能够储存于主储油槽201和多个副储油槽202中,能够对穿过本体1的拉杆起到均匀润滑的作用。

    其中,可选地,副储油槽202的数量为三个,当然不仅限于此。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储油槽2还可以包括与主储油槽201平行的引油槽5,该引油槽5均与多个副储油槽202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例如,多个副储油槽202彼此平行设置在本体1的内表面上,使得三个副储油槽202与主储油槽201和引油槽5纵横交错布满与本体1的内表面,使得三个副储油槽202和主储油槽201和引油槽5内储存的润滑剂能够对穿过本体1的拉杆均匀地起到润滑作用。

    其中,可选地,副储油槽20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副储油槽202的数量为三个,然而不限于此,副储油槽202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当副储油槽202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副储油槽202的开口相对设置,当副储油槽202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副储油槽202依次平行间隔设置,使得多个副储油槽202均匀分布在本体1的内表面上,充分并且均匀地起到润滑作用。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储油槽2包括三个沿导向套的周向延伸的副储油槽202和单个沿导向套的纵向延伸的主储油槽201,然而不限于此,储油槽也可以包括三个或更多个沿导向套的纵向延伸并彼此平行的副储油槽和单个沿导向套的周向延伸的主储油槽。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泄油槽3的一端与主储油槽201相连通,泄油槽3的另一端与本体1的边缘相平齐。

    在该实施例中,当充入的润滑剂过多时,多余的润滑剂能够在泄油槽3的导向作用下流出,并流入预定位置,避免润滑剂沿各个方向无序溢出,造成油污。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导油槽4,进油口101开设于导油槽4内。

    在该实施例中,本申请选用的润滑剂为脂质润滑剂,在注入润滑剂时,首先将润滑剂通入导油槽4中,在持续注入润滑剂的作用下,润滑剂能够缓慢流动,从注油口流入主储油槽201和副储油槽202中,避免直接在注油口处注入润滑剂,润滑剂在注油口处出现冒溢的现象,造成油污。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导油槽4可以沿着导向套的周向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导油槽4沿导向套的本体1的周向设置,使得在导油槽4的任意位置即可通入润滑剂,提高了润滑剂注入操作的便捷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润滑剂为润滑油脂。

    在该实施例中,润滑剂为000#极压锂基润滑脂,替代现有的注塑机中常用的稀油润滑剂,使得本申请中用到的润滑剂具有一定的粘稠度,能够在导油槽4的导向作用下流动且不会随意四溢,并且能够储存于主储油槽201和副储油槽202中,不会四溢,从而避免造成油污。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注塑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导向套,以及储存部,储存部为注塑机上形成的储存空间,储存部与导向套的泄油槽3相连通,使得泄油槽3流出的多余的润滑剂能够流入储存部当中进行回收,因而,本申请提供的注塑机具有该导向套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导向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的本体,所述本体上开设有进油口,所述本体的内表面形成有储油槽,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储油槽连通,所述进油口用于向所述储油槽注入润滑剂;所述本体的内表面上还形成有与所述储油槽连通并通向所述导向套外部的泄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槽包括彼此交叉设置并彼此连通的主储油槽和副储油槽;所述进油口贯穿所述主储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向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储油槽沿着所述本体的周向延伸,所述主储油槽沿着所述本体的纵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向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槽包括彼此平行设置的多个副储油槽,所述多个副储油槽均与所述主储油槽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向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槽还包括与所述主储油槽平行设置并均连通所述多个副储油槽的引油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向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油槽的一端与所述主储油槽相连通,所述泄油槽的另一端与所述本体的边缘相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槽沿所述导向套的本体的周向形成于所述本体的内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向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沿着所述本体的周向设置的导油槽,所述进油口开设于所述导油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向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润滑油脂。

    10.一种注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向套;以及

    储存部,所述储存部与所述导向套的泄油槽相连通。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导向套及注塑机,导向套包括:环形的本体,本体上开设有进油口,本体的内表面形成有储油槽,进油口与储油槽连通,进油口用于向储油槽注入润滑剂;本体的内表面上还形成有与储油槽连通并通向导向套外部的泄油槽。本申请提供的导向套,在拉杆相对本体往复运动时,润滑剂能够起到润滑作用,保证拉杆相对本体正常运动,且本体的内表面形成的储油部能够储存润滑剂,持续地起到润滑作用,还能够避免润滑剂在本体的内表面与拉杆之间沿各个方向无序流动,且多余的润滑剂能够在泄油槽的导向作用下流至指定位置进行回收,避免多余的润滑剂随意溢出,造成油污污染,还能够回收利用,节约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周超;陈雨寒;仲其旺;何帆;尤玉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海天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3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612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