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耳鼻喉科上药护理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40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药护理器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医用耳鼻喉科上药护理器。



    背景技术:

    “耳鼻咽喉科”是诊断治疗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的外科学科,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医学各科相互渗透和促进,拓展了耳鼻咽喉科的范畴,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侧颅底外科,听力学及平衡科学,鼻内镜外科,鼻神经外科(鼻颅底外科),头颈外科,喉显微外科,嗓音与言语疾病科,小儿耳鼻咽喉科等的出现,大大丰富了耳鼻咽喉科的内容,当患者耳鼻喉部位出现创伤时,需要进行上药,此时通常采用专门的上药护理器进行辅助上药。

    经过检索发现,专利号cn208591449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耳鼻喉科上药护理器”,包括底座板,所述底座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内设有限位块,限位块内滑动安装有齿条,所述支撑柱内转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套设有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手柄上螺纹安装有限位杆,齿条的顶部贯穿支撑柱焊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框,安装框上滑动安装有压缩管,所述压缩管内设有电动伸缩杆。

    然而,经过分析发现,现有的医用耳鼻喉科上药护理器对于耳鼻喉多处上药适应性差,而且不便于用户操作,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医用耳鼻喉科上药护理器,具有能够同时适应耳鼻喉三处部位上药操作,便于用户操作,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医用耳鼻喉科上药护理器,包括供药机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呈垂直安装于供药机构的底部中间位置,供药机构包括螺纹筒、安装盘、注药器,螺纹筒呈垂直安装于安装盘的顶部中间位置,注药器贯穿设置在安装盘的中间位置,注药器的底部安装有与之连通的软管;定位机构包括套管、内轴、安装板,安装板呈垂直设置在套筒密闭的一端,并与套筒焊接,套筒与安装盘通过安装板固定连接,套管的另一端设有限位环,限位环嵌入设置在套管的内部边缘位置,并与套管紧密贴合并固定,内轴的一端嵌入设置在套管的内部,并与套管活动连接,内轴的一端设有限位盘,套管的内部设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螺纹筒包括设置在外侧的外螺纹和设置在内侧的内螺纹,通过设置的螺纹筒与供药瓶瓶口连接,而设置外螺纹和内螺纹则能够增加连接方式,提高适应性。

    进一步的,注药器的顶端为尖锐的菱形,内部中空,且顶端外侧设有进液孔,进液孔与注药器内部连通,通过设置的注药器能够刺破供药瓶瓶口的保护膜,将药水倒入注药器内。

    进一步的,限位盘的外径等于套管的内径,限位盘的外径大于限位环的内径,通过设置的限位盘与限位环相互配合,能够避免内轴从套管内脱离。

    进一步的,套管的底端边缘设有定位螺栓,内轴的侧壁设有呈垂直设置的定位孔,定位孔等距分布,定位螺栓与定位孔相适配,通过将定位螺栓拧入定位孔内,来对内轴的位置固定,以配合上药。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医用耳鼻喉科上药护理器,能够同时适应耳鼻喉三处部位上药操作,便于用户操作,制造成本低。具体体现为:

    优点1:螺纹筒包括设置在外侧的外螺纹和设置在内侧的内螺纹,通过设置的螺纹筒与供药瓶瓶口连接,而设置外螺纹和内螺纹则能够增加连接方式,提高适应性。

    优点2:注药器的顶端为尖锐的菱形,内部中空,且顶端外侧设有进液孔,进液孔与注药器内部连通,通过设置的注药器能够刺破供药瓶瓶口的保护膜,将药水倒入注药器内,限位盘的外径等于套管的内径,限位盘的外径大于限位环的内径,通过设置的限位盘与限位环相互配合,能够避免内轴从套管内脱离。

    优点3:套管的底端边缘设有定位螺栓,内轴的侧壁设有呈垂直设置的定位孔,定位孔等距分布,定位螺栓与定位孔相适配,通过将定位螺栓拧入定位孔内,来对内轴的位置固定,以配合上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医用耳鼻喉科上药护理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医用耳鼻喉科上药护理器的供药机构侧视纵剖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医用耳鼻喉科上药护理器的定位机构侧视纵剖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医用耳鼻喉科上药护理器的套管局部放大图。

    图中所示序号:供药机构1、螺纹筒11、外螺纹111、内螺纹112、安装盘12、注药器13、进液孔131、软管14、定位机构2、套管21、复位弹簧211、限位环212、定位螺栓213、内轴22、限位盘221、定位孔222和安装板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上”、“下”、“左”、“右”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医用耳鼻喉科上药护理器,如说明书附图所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包括供药机构1、定位机构2,定位机构2呈垂直安装于供药机构1的底部中间位置,供药机构1包括螺纹筒11、安装盘12、注药器13,螺纹筒11呈垂直安装于安装盘12的顶部中间位置,注药器13贯穿设置在安装盘12的中间位置,注药器13的底部安装有与之连通的软管14;定位机构2包括套管21、内轴22、安装板23,安装板23呈垂直设置在套筒密闭的一端,并与套筒焊接,套筒与安装盘12通过安装板23固定连接,套管21的另一端设有限位环212,限位环212嵌入设置在套管21的内部边缘位置,并与套管21紧密贴合并固定,内轴22的一端嵌入设置在套管21的内部,并与套管21活动连接,内轴22的一端设有限位盘221,套管21的内部设有复位弹簧211。

    螺纹筒11包括设置在外侧的外螺纹111和设置在内侧的内螺纹112,通过设置的螺纹筒11与供药瓶瓶口连接,而设置外螺纹111和内螺纹112则能够增加连接方式,提高适应性,注药器13的顶端为尖锐的菱形,内部中空,且顶端外侧设有进液孔131,进液孔131与注药器13内部连通,通过设置的注药器13能够刺破供药瓶瓶口的保护膜,将药水倒入注药器13内,限位盘221的外径等于套管21的内径,限位盘221的外径大于限位环212的内径,通过设置的限位盘221与限位环212相互配合,能够避免内轴22从套管21内脱离,套管21的底端边缘设有定位螺栓213,内轴22的侧壁设有呈垂直设置的定位孔222,定位孔222等距分布,定位螺栓213与定位孔222相适配,通过将定位螺栓213拧入定位孔222内,来对内轴22的位置固定,以配合上药。

    该种医用耳鼻喉科上药护理器的工作原理:首先,工作人员将供药机构1的螺纹筒11对准储药瓶瓶口,根据储药瓶瓶口的类型,将螺纹筒11拧入或嵌套在储药瓶瓶口,通过外螺纹111或内螺纹112连接,在这个过程中,注药器13会刺破储药瓶瓶口的保护膜并插入,然后用手握住储药瓶瓶身,当需要对耳朵内进行上药时,将定位机构2的三根内轴22底端抵住耳朵的外侧,使得软管14对准耳朵内,然后握住瓶身缓缓向内轴22方向压,使得内轴22受力缩进套管21内,软管14慢慢伸入耳朵内,挤压储药瓶瓶身,使得药液通过注药器13和软管14流入耳朵内,当需要对喉咙内上药时,将内轴22底端抵住嘴巴四周再按照上述方式进行即可,当需要对鼻子内进行上药时,将三根内轴22压入套管21内,再将定位螺栓213对准定位孔222拧入将其固定即可,然后直接将软管14伸入鼻孔内,按压储药瓶瓶身将药液挤入鼻孔内。

    综上;本实用新型医用耳鼻喉科上药护理器,与现有医用耳鼻喉科上药护理器相比具有能够同时适应耳鼻喉三处部位上药操作,便于用户操作,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耳鼻喉科上药护理器,包括供药机构(1)、定位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2)呈垂直安装于供药机构(1)的底部中间位置,所述供药机构(1)包括螺纹筒(11)、安装盘(12)、注药器(13),所述螺纹筒(11)呈垂直安装于安装盘(12)的顶部中间位置,所述注药器(13)贯穿设置在安装盘(12)的中间位置,所述注药器(13)的底部安装有与之连通的软管(14);所述定位机构(2)包括套管(21)、内轴(22)、安装板(23),所述安装板(23)呈垂直设置在套筒密闭的一端,并与套筒焊接,所述套筒与安装盘(12)通过安装板(23)固定连接,所述套管(21)的另一端设有限位环(212),所述限位环(212)嵌入设置在套管(21)的内部边缘位置,并与套管(21)紧密贴合并固定,所述内轴(22)的一端嵌入设置在套管(21)的内部,并与套管(21)活动连接,所述内轴(22)的一端设有限位盘(221),所述套管(21)的内部设有复位弹簧(2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医用耳鼻喉科上药护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筒(11)包括设置在外侧的外螺纹(111)和设置在内侧的内螺纹(1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医用耳鼻喉科上药护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器(13)的顶端为尖锐的菱形,内部中空,且顶端外侧设有进液孔(131),进液孔(131)与注药器(13)内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医用耳鼻喉科上药护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盘(221)的外径等于套管(21)的内径,所述限位盘(221)的外径大于限位环(212)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医用耳鼻喉科上药护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1)的底端边缘设有定位螺栓(213),所述内轴(22)的侧壁设有呈垂直设置的定位孔(222),所述定位孔(222)等距分布,所述定位螺栓(213)与定位孔(222)相适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耳鼻喉科上药护理器,包括供药机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呈垂直安装于供药机构的底部中间位置,供药机构包括螺纹筒、安装盘、注药器,螺纹筒呈垂直安装于安装盘的顶部中间位置,注药器贯穿设置在安装盘的中间位置,注药器的底部安装有与之连通的软管;定位机构包括套管、内轴、安装板,安装板呈垂直设置在套筒密闭的一端,并与套筒焊接,套筒与安装盘通过安装板固定连接,套管的另一端设有限位环,限位环嵌入设置在套管的内部边缘位置,并与套管紧密贴合并固定,内轴的一端嵌入设置在套管的内部,并与套管活动连接,具有能够同时适应耳鼻喉三处部位上药操作,便于用户操作,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赵春香;张成帅;杨立新;刘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5.25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60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