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度服务器的后出接口板卡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28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务器机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密度服务器的后出接口板卡。



    背景技术:

    目前服务器逐步向高性能、小型化发展,在单板芯片性能达到顶点的情况下,要想继续提高整体性能,只能增加板卡数量,从而增大机箱等的体积以容纳更多板卡,这样一来就与服务器小型化的趋势相矛盾,况且服务器要求后出的对外接口也逐步增多,因此对服务器的体积小型化来说更加是雪上加霜。因此,设计一种用于高密度服务器的后出接口的集成板卡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密度服务器的后出接口板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密度服务器的后出接口板卡,包括服务器机箱、机箱后面板以及安装于服务器机箱底部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若干第一连接器连接服务器机箱内部的各功能板卡,第一连接板通过第二连接器连接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三连接器连接扩展板,扩展板上设有若干扩展口。

    具体的是,所述扩展板为对外刚性电路板,且扩展板与机箱后面板平行放置。

    具体的是,所述第一连接板采用对内刚性电路板。

    具体的是,所述第二连接板采用柔性电路板。

    具体的是,所述扩展口采用航插口或者标准接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出接口板卡结构紧凑、扩展口多,能有效缓解服务器空间不足,避免了单纯通过线缆对外引出接口带来的空间内部杂乱无序,避免了由此引起的维修保障难度加大,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高密度服务器的后出接口板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箱后面板;2-第一连接板;3-第二连接板;4-扩展板;5-第一连接器;6-第二连接器;7-第三连接器;8-扩展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高密度服务器的后出接口板卡,包括服务器机箱、机箱后面板1以及安装于服务器机箱底部的第一连接板2,第一连接板2通过若干第一连接器5连接服务器机箱内部的各功能板卡,第一连接板2通过第二连接器6连接第二连接板3,第二连接板3通过第三连接器7连接扩展板4,扩展板4上设有若干扩展口8,结构紧凑、扩展口8多。

    扩展板4为对外刚性电路板,且扩展板4与机箱后面板1平行放置;第一连接板2采用对内刚性电路板连接服务器机箱内部计算、存储等各个功能板卡,其需对外引出的接口信号,连接到该对内刚性电路板,中间以第一连接器5连接,第一连接器5大小视信号数量决定;第二连接板3采用柔性电路板,所有后出信号均通过该柔性电路板,两端分别连接第二连接器6和第三连接器7,第二连接器6和第三连接器7的大小及数量视信号数量决定,有效的节约空间;扩展口8采用航插口或者标准接口。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密度服务器的后出接口板卡,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机箱、机箱后面板以及安装于服务器机箱底部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若干第一连接器连接服务器机箱内部的各功能板卡,第一连接板通过第二连接器连接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三连接器连接扩展板,扩展板上设有若干扩展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服务器的后出接口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板为对外刚性电路板,且扩展板与机箱后面板平行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服务器的后出接口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采用对内刚性电路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服务器的后出接口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采用柔性电路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服务器的后出接口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口采用航插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密度服务器的后出接口板卡,包括服务器机箱、机箱后面板以及安装于服务器机箱底部的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通过若干第一连接器连接服务器机箱内部的各功能板卡,第一连接板通过第二连接器连接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三连接器连接扩展板,扩展板上设有若干扩展口;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出接口板卡结构紧凑、扩展口多,能有效缓解服务器空间不足,避免了单纯通过线缆对外引出接口带来的空间内部杂乱无序,避免了由此引起的维修保障难度加大,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刘佃忠;吴之光;沈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超越数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0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605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