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支撑与钢管立柱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混凝土支撑与钢管立柱连接点焊接工艺,是在钢管立柱顶部焊接一块正方形钢板,由于正方形钢板比立柱截面大,焊的时候施工人员无法从上面透过钢板时时观察钢板和钢管立柱的焊接情况,所以施工人员只能从下面仰焊,仰焊时,需要把钢管立柱周围土体挖掉,施工人员钻到坑里仰焊,焊好后再把土体回填,耗时久,效率低,工序复杂麻烦。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混凝土支撑与钢管立柱的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支撑与钢管立柱的连接结构,包括钢管立柱、混凝土支撑、封头和支撑连接件,所述钢管立柱采用方形钢管,所述钢管立柱的横截面为八边形,所述钢管立柱的上部焊接有封头,所述封头为网状结构,包括四根钢筋一,每根所述钢筋一呈∪型,其中两根钢筋一为横向设置,另外两根钢筋一为纵向设置,所述封头焊接在钢管立柱的内圆周上,所述混凝土支撑设置在钢管立柱的上方,所述混凝土支撑与钢管立柱之间焊接有支撑连接件,所述支撑连接件包括八根钢筋二,每根所述钢筋二为倒l型,每根所述钢筋二焊接在钢管立柱外侧的边线上,所述钢筋二的上端与混凝土支撑焊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管立柱的每一边的厚度为10mm,所述钢管立柱的外接圆直径为426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封头与钢管立柱之间采用双面焊接,焊缝长度为125mm,所述封头中的钢筋一采用三级钢,所述钢筋一的直径为2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连接件与钢管立柱之间采用双面焊接,焊缝长度为125mm,所述支撑连接件中的钢筋二采用三级钢,所述钢筋二的直径为2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筋二伸出钢管立柱的上表面的长度为400mm,所述钢筋二的另一方向上的长度为5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支撑与钢管立柱的连接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网状封头代替传统的方形钢板,使得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封头空隙看到钢管立柱连接点焊接的情况,因此不需要再挖土,让工人下到坑里仰焊,焊好后还要回填土,改变了焊接方式,施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面图;
图2为图1的a-a示意图;
图中:1、钢管立柱;2、混凝土支撑;3、封头;31、钢筋一;4、支撑连接件;41、钢筋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支撑与钢管立柱的连接结构,包括钢管立柱1、混凝土支撑2、封头3和支撑连接件4,所述钢管立柱1采用方形钢管,所述钢管立柱1的横截面为八边形,所述钢管立柱1的上部焊接有封头3,所述封头3为网状结构,包括四根钢筋一31,每根所述钢筋一31呈∪型,其中两根钢筋一31为横向设置,另外两根钢筋一31为纵向设置,所述封头3焊接在钢管立柱1的内圆周上,所述混凝土支撑2设置在钢管立柱1的上方,所述混凝土支撑2与钢管立柱1之间焊接有支撑连接件4,所述支撑连接件4包括八根钢筋二41,每根所述钢筋二41为倒l型,每根所述钢筋二41焊接在钢管立柱1外侧的边线上,所述钢筋二41的上端与混凝土支撑2焊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管立柱1的每一边的厚度为10mm,所述钢管立柱1的外接圆直径为426mm。
本实施例中,所述封头3与钢管立柱1之间采用双面焊接,焊缝长度为125mm,所述封头3中的钢筋一31采用三级钢,所述钢筋一31的直径为25mm。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连接件4与钢管立柱1之间采用双面焊接,焊缝长度为125mm,所述支撑连接件4中的钢筋二41采用三级钢,所述钢筋二41的直径为25mm。
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筋二41伸出钢管立柱1的上表面的长度为400mm,所述钢筋二41的另一方向上的长度为500mm。
在基坑支护中,混凝土支撑2的跨度很大,常常会达到几十米,因此需要在其下部等距离设置钢管立柱1,将其支撑着。在基坑开挖前,先将钢管立柱1打入土体至设计标高,再开挖土体至混凝土支撑2底标高,搭(混凝土支撑2的)模板放入钢筋二41,将钢管立柱1和钢筋二41焊接起来,最后浇筑混凝土支撑2。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网状的封头3代替传统的方形钢板,封头3与方形钢板的作用一致,均可以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支撑2时,混凝土落入钢管立柱1中,采用封头3使得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封头3空隙看到钢管立柱连接点焊接的情况,因此不需要再挖土,让工人下到坑里仰焊,焊好后还要回填土,改变了焊接方式,施工效率高。
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混凝土支撑与钢管立柱的连接结构,包括钢管立柱(1)、混凝土支撑(2)、封头(3)和支撑连接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立柱(1)采用方形钢管,所述钢管立柱(1)的横截面为八边形,所述钢管立柱(1)的上部焊接有封头(3),所述封头(3)为网状结构,包括四根钢筋一(31),每根所述钢筋一(31)呈u型,其中两根钢筋一(31)为横向设置,另外两根钢筋一(31)为纵向设置,所述封头(3)焊接在钢管立柱(1)的内圆周上,所述混凝土支撑(2)设置在钢管立柱(1)的上方,所述混凝土支撑(2)与钢管立柱(1)之间焊接有支撑连接件(4),所述支撑连接件(4)包括八根钢筋二(41),每根所述钢筋二(41)为倒l型,每根所述钢筋二(41)焊接在钢管立柱(1)外侧的边线上,所述钢筋二(41)的上端与混凝土支撑(2)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支撑与钢管立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立柱(1)的每一边的厚度为10mm,所述钢管立柱(1)的外接圆直径为42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支撑与钢管立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3)与钢管立柱(1)之间采用双面焊接,焊缝长度为125mm,所述封头(3)中的钢筋一(31)采用三级钢,所述钢筋一(31)的直径为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支撑与钢管立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连接件(4)与钢管立柱(1)之间采用双面焊接,焊缝长度为125mm,所述支撑连接件(4)中的钢筋二(41)采用三级钢,所述钢筋二(41)的直径为2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支撑与钢管立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二(41)伸出钢管立柱(1)的上表面的长度为400mm,所述钢筋二(41)的另一方向上的长度为500mm。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