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一般地涉及医用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药物注射装置及便携式药物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医学中所熟知的是,胰岛素注射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常用方法,降糖效果好,主要是采用皮内注射的方法。另外,青霉素的过敏性测试同样采取皮内注射的方法。目前市面上常用的胰岛素和青霉素是将粉末状的药剂与注射溶剂混合后形成的液态针剂,与该针剂配套使用的注射器需要在每次注射前抽吸液态胰岛素或青霉素。然而,由于注射器对保存条件严格且液态针剂容易破损,携带和注射不方便,且在注射过程中不容易准确控制注射剂量,还有可能由于操作不当用注射器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害。
如何能方便、准确、安全地使使用者注射药物,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一项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药物注射装置,可以准确控制药物注射剂量,避免由于操作不当造成人身伤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通过如下方案实现:
一种药物注射装置,包括药针、药针固定部,其中,药针内置用于容纳药剂的封闭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填装有预设剂量的所述药剂;药针固定部固定有水溶性材料制成的所述药针;通过按压所述药针固定部将所述药针刺入皮内,皮内的组织液溶解所述药针,使所述容纳腔内的药剂溶于所述组织液。
可选地,在本申请上述药物注射装置实施例中,所述药针固定部为柔性垫所述药针固定在所述柔性垫的其中一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便携式药物存储装置,可方便用于存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涉及的药物注射装置进行携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通过如下方案实现:
一种便携式药物存储装置,存储如上述任一药物注射装置实施例所述的药物注射装置,包括定位垫、药针容纳槽,其中,定位垫与所述药物注射装置的药针固定部连接;药针容纳槽开口可拆卸连接所述定位垫,药针置于槽内空间;所述药针容纳槽的深度大于所述药针长度与所述药针固定部的厚度之和。
可选地,在本申请上述便携式药物存储装置实施例中,所述药针固定部与所述定位垫一体成型。
可选地,本申请上述便携式药物存储装置实施例另一可替代方案为,所述药针固定部与所述定位垫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在本申请上述任一便携式药物存储装置实施例中,所述药针固定部与所述定位垫为同心圆形,所述定位垫的半径大于所述药针固定部的半径;在所述定位垫连接所述药针固定部的一面上除与所述药针固定部贴合的其他区域涂覆有胶黏剂。
可选地,在本申请上述任一便携式药物存储装置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垫和/或所述药针容纳槽的槽底设置一个或多个通风孔。
可选地,在本申请上述任一便携式药物存储装置实施例中,所述药针容纳槽底部固定有干燥剂,所述定位垫与所述药针容纳槽的开口密封连接。
可选地,在本申请上述任一便携式药物存储装置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药针容纳槽一体成型的把持部。
可选地,在本申请上述任一便携式药物存储装置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垫连接有伸出所述药针容纳槽开口用于分离所述定位垫与所述药针容纳槽的拉取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预设剂量药剂密封至水溶性材料制成的药针中,提高了药剂使用量的准确性。在注射药剂时将按压药针固定部将药针刺入皮内即可完成药剂注射操作,避免了采用常规注射器注射药物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人身伤害。通过使用便携式药物存储装置存储上述药物注射装置,既可以保障药剂的安全性,还可以减少保存及携带药剂所需的设备数量及设备体积。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药物注射装置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药物注射装置另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药物存储装置一些实施例与药物注射装置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药物存储装置一些实施例的药针容纳槽与把持部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图3或图4所示实施例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药物存储装置一些实施例的定位垫与药物注射装置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图6所示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施例保护范围的限制。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药物注射装置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药物注射装置包括药针1、药针固定部2,其中,药针1内置用于容纳药剂的封闭容纳腔11,容纳腔11内填装有预设剂量的药剂;药针固定部2固定有水溶性材料制成的药针1;通过按压药针固定部2将药针1刺入皮内,皮内的组织液溶解药针1,使容纳腔内的药剂溶于皮内组织液。
在本实例中,药针1的容纳腔11中适宜存储的药物类型为不含水分且可以通过皮内注射的药剂,例如粉末状的胰岛素药剂或者青霉素过敏性实验过程中使用的青霉素药剂等,以及脂溶性的可通过皮内注射的其他药物。本实施例对药针1适用的药剂的具体类别不做限定,适宜皮内注射且不会对药针产生结构损伤的药剂均可以采用本实施例的装置进行药物注射。
本实施例的药针1的长度设计为50μm-80μm之间,该长度范围可使药针1穿过皮肤的角质与组织液接触,还可避免与真皮的神经纤维造成大面积接触,从而避免使用者产生强烈痛感。若将药针的长度设计在50μm以下,药针难以与组织液接触进行给药,并且药针太短的情况下每一容纳腔所储存的药剂量减小,则需要更多数量的药针1;同时,药针1太长容易在刺入的过程中产生折断的现象,造成药剂不能完全注射到皮内的不良后果,进而治疗效果不佳。
本实施例的药针1等间距分布在药针固定部2上,药针1的形状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圆锥形结构,也可以是棱锥形结构等带有尖端的结构,或者直径较小且圆柱端面可以刺入皮肤的圆柱形结构。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药物注射装置另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药针1还可以是由软骨聚集蛋白聚糖与药剂混合后的混合物定型得到。混合定型后得到的药针1所呈形状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药针所呈的任一种形状,图2中药针1为圆柱状结构,图中所示黑色点为药剂的示意图。本实施例对药针1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
在上述药针1的长度范围内,靠近药针固定部2中心位置的药针1的长度可以与其他区域的药针1长度相等,也可以大于其他区域的药针1长度。靠近药针固定部2中心位置的药针1的长度大于其他区域的药针1长度时,靠近药针固定部2中心位置的药针1中存储的药剂量可以大于其他药针1存储的药剂量,既可以保障给药的总药剂量,更能方便将所有的药针1刺入皮内。
在使用本实施例的药物注射装置进行药剂注射过程中,把持药针固定部2将药针1的尖头端朝向待注射药剂的皮肤区域。待确定注射位置之后按压药针固定部2,将固定在药针固定部2上的所有药针1同时刺入皮肤。持续按压药针固定部2,药针1接触组织液并逐渐溶于组织液,将药针1的容纳腔11中药剂释放到组织液中。药针1完全溶于组织液后将药针固定部2从皮肤的注射位置取下即可完成药剂的注射。
本实施例中,药针固定部2上的所有药针1所容纳的药剂的量可以根据使用标准制作成不同的规格。例如,在一实施例中的药物注射装置用于胰岛素的注射,同一药针固定部2上的所有药针1所容纳的胰岛素总量可以根据使用者的病情发展阶段而制作。在糖尿病初期,使用者只需每次注射6个单位的胰岛素即可,那么同一药针固定部2上的所有药针1的容纳腔11中的胰岛素总量只需设置为0.15㎎即可。若每一药针容纳腔11可容纳的胰岛素的量为0.003㎎,则需在药针固定部2上设置至少50个药针。也可以通过调整每一药针1所带的胰岛素的量而适用于固定药针1数量的药物注射装置,每一药针固定部2上药针1的数量为定值,可调整每一容纳腔11中胰岛素的量。例如,每一药针固定部2上的药针1数量为100,可以在每一容纳腔11中存储0.0015㎎的量,以满足每次注射总量的使用。
在糖尿病中期使用者每次注射18个单位,在糖尿病晚期使用者每次注射最多30个单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每一容纳腔11所能容纳胰岛素的量,或者调整同一药针固定部2上药针1的数量从而适用于不同使用者一次注射量的需求。
同样,针对用于青霉素皮肤过敏性实验的青霉素,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段设定药针1中存储的青霉素的剂量。对于其他类型的药剂同样可根据特定的注射标准设定每一容纳腔11中的药剂量或者药针1的数量。
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药针1可以是水溶性材料制成的,在干燥环境中,该药针1为固态,与水接触后溶解并溶于水中,对人体不会产生伤害。不仅降低了使用常规注射器产生的大量医用垃圾,还可避免使用常规注射器注射药物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人身伤害。
通过使用本实施例的药物注射装置对适用于皮内注射的药剂进行注射,在药针中存储预设剂量的药剂,避免人为操作判断每次的用药量,提高了用药量的准确性。在注射药物过程中只需将预设剂量药剂的药针1刺入皮肤即可完成药剂的注射,操作简单方便,避免了采用常规注射器手动操作进行药剂注射的潜在安全威胁。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药针固定部2为柔性垫,药针1固定在所述柔性垫的其中一面,柔性垫用于固定药针1。基于本实施例的药物注射装置用于皮肤注射给药、并且药针1的尺寸极小以及皮肤柔性大等原因,将药针固定部2设置为柔性垫,在按压药针固定部2注射过程中,药针固定部2可根据注射的皮肤位置的凹凸程度改变形状,将全部药针1刺入皮肤,以保障容纳腔11内的药剂能够完全注入皮内并被吸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用于存储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涉及的药物注射装置的便携式药物存储装置,图3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药物存储装置的定位垫与药物注射装置组装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药物注射装置图3所示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4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药物存储装置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所示实施例与药物注射装置组合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5所示实施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如图3-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便携式药物存储装置包括定位垫3、药针容纳槽4,其中,定位垫3定位垫,与所述药物注射装置的药针固定部2连接;药针容纳槽4开口可拆卸连接用于固定定位垫3,药针1置于槽内空间;药针容纳槽4的深度大于药针1长度与药针固定部2的厚度之和。
在药针固定部2上异于布置药针1的另一面上固定有定位垫3。在将药针1刺入皮肤后,使用定位垫3贴合在药针固定部2相邻的皮肤区域内,将药针1固定在药剂注射位置。
在药针1溶于组织液以及药剂释放到组织液的过程中,使用者无需全过程按压药针固定部2,避免了手部的占用,同时可避免手部按压造成的药针脱离注射位置造成的药剂注射失败的可能。本实施例中定位垫3的制作材料可以是软质防水材料,通过定位垫3将药针固定部2覆盖的皮肤区域进行密封,防止药物注射装置与水接触,造成的药针中的药剂不能成功注射到皮内;还可以将药针固定部2固定在皮肤的药剂注射的位置,避免药物注射装置由于自身重力或者皮肤的扭曲造成药物注射装置从皮肤脱落的现象产生。
将药针固定部2对准药针容纳槽4,其中,药针1的远离药针固定部2的一端朝向药针容纳槽4的槽底。对准完成后,将药针1以及药针固定部2置入药针容纳槽4的槽腔内,然后将定位垫3与药针固定部2连接的一面粘贴在药针容纳槽4的开口处即可完成药物注射装置与本实施例的便携式药物存储装置的组装。
本实施例中,通过药针容纳槽4与定位垫3配合将药针1存储在药针容纳槽4的槽腔中,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外界碰撞或挤压造成的药针1损坏,并且降低了药针1与水分的接触可能,保障药针1内的药剂安全。药针容纳槽4的深度设置为大于药针1与药针固定部2的厚度之和,可避免轻微挤压药针固定部2使药针1接触槽底造成的药针1损坏威胁。
在一些实施例中,药针固定部2与定位垫3可以是一体成型。药针1可以是在药针固定部2与定位垫3成型后固定在药针固定部2上,也可以是与针固定部2、定位垫3一体成型。在药针固定部2固定药针1之前,药针1的容纳腔11中已在药针1成型的过程中加入预设剂量的药剂。通过将药针固定部2与定位垫3一体成型,避免了在转运过程中药针固定部2与定位垫3脱离的现象产生,还可避免使用者使用分离式药针固定部2与定位垫3过程中现场组装的操作,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药针固定部2可以是定位垫3的一部分,定位垫3的边缘处用于与药针容纳槽4的开口固定连接,定位垫3中间位置用于固定药针1。多个药针1可在定位垫3上布置成圆形、十字形、矩形等形状,本实施例对药针1在定位垫3上的排布不做限定。基于本实施例的药针固定部2与定位垫3,定位垫3也可以是药针固定部2向周围延展出的部分,该延展出的部分用于可拆卸连接在药针容纳槽4的开口处。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药针固定部2与定位垫3可拆卸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胶粘,也可以是其他不影响药针固定部2以及定位垫3结构的其他方式。通过将药针固定部2与定位垫3可拆卸连接,使用者可根据注射部位选择不同尺寸的定位垫3来搭配药针固定部2。在弧度变化较大的手指、手背等部位选择尺寸较大的定位垫3确保药针1溶于组织液的过程中不会从皮肤脱落;在肚皮、胳膊、腿之类的弧度变化较小的部位可选择小尺寸的定位垫,既不影响肢体活动,还可以保障药针1溶于组织液的过程中不会从皮肤脱落。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药针固定部2与定位垫3为同心圆形,定位垫3的半径大于药针固定部2的半径;在定位垫3连接药针固定部2的一面上的除与药针固定部2贴合的其他区域涂覆有胶黏剂。通过将定位垫3上除与药针固定部2贴合的部分贴合在皮肤上,封闭了药针1注射的皮肤区域,可有效避免使用者在注射药剂的过程中注射区域被水污染造成药剂注射失败的威胁,提高了药剂注射的安全性。除此之外,圆形的药针固定部2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产生边角翘起的现象产生,确保药针1中的全部药剂可以全部被注射至皮肤内。
可选地,药针固定部2与定位垫3还可以设置为矩形、三角形或者其他多边形。其中,定位垫3还可以设置为长条状粘性胶带或者具有锁紧结构的长条带。将药针1刺入皮肤后通过定位垫3将药针固定部2固定在注射的皮肤区域。为保障药针1刺入皮肤后不收外界水分损坏,胶带或者长条带的宽度大于药针固定部的最大宽度。将药针固定部2贴合的皮肤区域密封,隔离外界水分,提高药剂注射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垫3和/或药针容纳槽4的槽底设置至少一个通风孔41。药针1容易受到水分的损坏,由于药针1的尺寸极小,即使是药针容纳槽4的槽腔内的空气冷凝水也可以对药针1造成结构损伤。在定位垫3和/或药针容纳槽4的槽底设置至少一个通风孔41,可使本实施例的便携式药物存储装置由温度较高的环境突然进入温度较低的环境过程中,药针容纳槽4的槽腔内的空气与外界环境能够快速完成温度传递。避免在药针容纳槽4的槽腔内产生冷凝水汽,进而保障药针容纳槽4内药针1的结构完整度,提高用药安全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药针容纳槽4的槽底以及定位垫3上未设置通风孔41,即定位垫3与药针容纳槽4组合后的槽腔为封闭空腔。本实施例中在药针容纳槽4的槽腔底和/或槽壁固定有干燥剂,便携式药物存储装置由温度较高的环境突然进入温度较低的环境过程中,药针容纳槽4的槽腔内产生的冷凝水汽被干燥剂吸收,同样可以避免水汽对药针1造成的结构损伤,保障用药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与药针容纳槽4一体成型还设置有把持部5,方便使用者固定药针容纳槽4从而取下药物注射装置。定位垫3连接有伸出药针容纳槽4开口的用于分离定位垫3与药针容纳槽4的拉取部,通过操作拉取部可快速将定位垫3与药针容纳槽4的开口处分离,从而达到方便将药物注射装置从便携式药物存储装置上取下的效果,避免了定位垫3全部贴合在药针容纳槽4的开口处取下药物注射装置的操作繁琐、困难的缺陷。
上述任一便携式药物存储装置实施例还可以保存在真空密封袋中或者隔热效果较佳的盒中,其目的均是为了避免药针1周围产生冷凝水汽,对药针1造成结构损伤。通过采用上述方式保存,可进一步提高药剂保存以及运输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1.一种药物注射装置,其中,包括:
药针,内置用于容纳药剂的封闭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填装有预设剂量的所述药剂;
药针固定部,固定有水溶性材料制成的所述药针;
通过按压所述药针固定部将所述药针刺入皮内,皮内的组织液溶解所述药针,使所述容纳腔内的药剂溶于所述组织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注射装置,其中,所述药针固定部为柔性垫,所述药针固定在所述柔性垫的其中一面。
3.一种便携式药物存储装置,存储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注射装置,其中,包括:
定位垫,与所述药物注射装置的药针固定部连接;
药针容纳槽,开口可拆卸连接所述定位垫,药针置于槽内空间;
所述药针容纳槽的深度大于所述药针长度与所述药针固定部的厚度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药物存储装置,其中,所述药针固定部与所述定位垫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药物存储装置,其中,所述药针固定部与所述定位垫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便携式药物存储装置,其中,所述药针固定部与所述定位垫为同心圆形,所述定位垫的半径大于所述药针固定部的半径;在所述定位垫连接所述药针固定部的一面上除与所述药针固定部贴合的其他区域,涂覆有胶黏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药物存储装置,其中,所述定位垫和/或所述药针容纳槽的槽底设置一个或多个通风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药物存储装置,其中,所述药针容纳槽底部固定有干燥剂,所述定位垫与所述药针容纳槽的开口密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便携式药物存储装置,其中,还包括与所述药针容纳槽一体成型的把持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药物存储装置,其中,所述定位垫连接有伸出所述药针容纳槽开口的用于分离所述定位垫与所述药针容纳槽的拉取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