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建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的保温墙板。
背景技术:
为了使房屋建筑具有保温作用,通常在建筑外墙体上镶砌保温墙板,一隔绝房屋内外的温度环境,但是现有的保温墙板通常通过水泥等粘接剂与建筑外墙粘接,但是水泥粘接的外墙在长时间的使用后会导致外墙老化脱落,不仅对建筑保温造成影响,同时会对建筑下的过往行人造成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的保温墙板,以实现快速在建筑墙体上安装预制保温墙板,不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反复涂抹水泥,以加快建筑施工速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保温墙板,包括
保温内芯,其包括板状的内芯本体,所述内芯本体的一面的两边缘向外延伸出两外固定边,另一面的另两边缘向外延伸出两内固定边;
混凝土外壳,其包括设于内芯本体两侧的内芯加固部,以及用于包裹外固定边的外边加固部和用于包裹内固定边的内芯加固部;
多个固定沉孔,所述每个固定沉孔均穿过内芯本体和内芯加固部,且所述多个固定沉孔环绕于内芯本体边缘。
进一步的,所述两外固定边为内芯本体相邻的两边向外延伸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内边加固部开有能容纳外边加固部的外边容纳槽;
所述外边加固部开有能容纳内边加固部的内边容纳槽。
进一步的,所述外边加固部的厚度与内边加固部的后度总和小于保温墙板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外边固定部开有多个连接沉孔,所述内边固定部开有通孔,且所述连接沉孔与通孔关于内芯本体中心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沉孔穿过外固定边。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穿过内固定边。
进一步的,所述内芯加固部内设有与内芯本体平行的网状墙板钢筋结构架,且所述墙板钢筋结构架置于内芯本体两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保温墙板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采用沉孔的方式使得保温墙板与墙面之间壳通过螺接的方式固定,避免了由于粘合剂由于老化等因素造成墙板脱落造成危险,同时保障了房屋的建造质量;
采用沉孔与通孔穿过保温材料的方式,便于螺钉对保温墙板整体固定,增加了保温材料与混凝土外壳的整体性,使得保温墙板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采用外边加固部的厚度与内边加固部的后度总和小于保温墙板的厚度的方式,使得在两个保温墙板相互连接的过程中外边加固部和内边加固部之间留有缝隙,便于填充密封橡胶,防止水汽或谁进入墙体,侵蚀建筑内芯本体;
采用沉孔与通孔相配合的方式,可以保证螺钉与通孔之间连接的更加紧密,不会有较大的缝隙,在保证橡胶密封的同时减少橡胶用量。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建筑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2剖视图;
图4为图1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c处放大示意图;
图6为保温墙板立体示意图;
图7为保温墙板连接处示意图;
图8为保温墙板内部剖视图;
图9为实施例一中砼柱连接示意图;
图10为图9剖视图;
图11为实施例二中砼柱连接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三中砼柱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地基;11-基础桩;12-梁固定孔;13-砼柱固定孔;2-砼柱;21-上连接部;211-上预制件;212-插接头;2121-中插接块;2122-副插接块;22-下连接部;221-下预制件;222-插接口;2221-中插接口;2222-副插接口;23-牛腿;231-牛腿钢筋架;24-砼柱钢筋结构架;241-本体纵钢筋;242-插接纵钢筋;243-本体箍钢筋;244-插接块箍钢筋;25-砼柱本体;26-上预埋件;27-下预埋件;3-砼梁;4-加固梁;41-加固块;5-保温墙板;51-保温内芯;511-内芯本体;512-外固定边;513-内固定边;52-混凝土外壳;521-内芯加固部;522-外边加固部;523-内边加固部;53-固定沉孔;54-连接沉孔;55-通孔;56-墙板钢筋结构架;57-内边容纳槽;58-外边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一种装配式建筑,包括地基1、砼柱2、砼梁3和加固梁4;
所述地基1包括固设于地面上且置于建筑边缘的基础桩11,所述基础桩11侧壁开有梁固定孔12,所述加固梁4能插入梁固定孔12内,所述梁固定孔12可以开于基础桩11侧壁的顶部,或开于基础桩11侧壁的中部,所述加固梁4端部设有楔形的加固块41,且加固块41远离加固梁4的一侧截面逐渐增大,相对应的,所述梁固定孔12靠近基础桩11轴线的一侧截面逐渐增大,一防止在地震或施工产生振动时加固梁4与基础桩11脱离;
所述基础桩11顶部中心开有砼柱固定孔13,所述砼柱2底端能插入砼柱固定孔13内,并通过沥青填充砼柱2与固定孔之间的缝隙,使得砼柱2与基础桩11连接牢靠,所述砼柱2侧壁竖直向外延伸出牛腿23,所述砼梁3两端部开有插接孔,且所述牛腿23能插入插接孔内,并利用沥青填充牛腿23与插接孔之间的缝隙;
所述每根砼柱2均包括用于与上方砼柱2连接的上连接部21和用于与下方砼柱2连接的下连接部22,且每相邻的两连接部能相互插接,所并通过连接件和/或预埋件(26、27)的相互螺接或焊接使得上下两砼柱2固定。
所述砼柱2、砼梁3、和加固梁4之间利用填充砖等材料制成墙面,且墙面上固设有多个保温墙板5,所述砼柱2、砼梁3和加固梁4均包括开于长度方向边楞处的墙板固定槽,所述包围墙板包括保温内芯51,所述保温内芯51包括板状的内芯本体511,所述保温内芯51一面的两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外固定边512,所述保温内芯51的另一面的另外两边缘向外延伸出内固定边513,且所述内固定边513的两边缘相邻,外固定边512的两边缘相邻,所述保温墙板5外还包裹有混凝土外壳52层,所述混凝土外壳52层包括用于包裹保温内芯51的内芯本体511的内芯加固部521以及用于包裹外固定边512的外边加固部522和用于包裹内固定边513的内边加固部523,所述外边加固部522开有能容纳内边加固部523的内边容纳槽,所述内边加固部523开有能容纳外边加固部522的外边容纳槽,且当在墙面上安装保温墙板5时,第一块保温墙板5的外边加固部522能插入砼柱2、砼梁3和加固梁4的保温墙板5固定槽中,第二块保温墙板5的内边加固部523能插入第一块墙板的内边容纳槽内,且与第一块墙板的外边加固部522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缝隙内填充密封橡胶防止水从缝隙处流进腔内,对腔体造成侵蚀,所述外边加固部522上开有多个连接沉孔54,所述内边加固部523上开有多个通孔55,且第一块保温墙板5的外边加固部522上的连接沉孔54与第二块保温板外边加固部522上的通孔55一一对应,即所述连接沉孔54与通孔55关于内芯本体511中心对称,以使得在安装保温墙板5过程中连接沉孔54与通孔55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且所述外边加固部522上的连接沉孔54穿过外固定边512,内边加固部523上的通孔55穿过内固定边513;
所述保温墙板5的混凝土外壳52内设有墙板钢筋结构架56,所述墙板钢筋结构架56设于保温内芯51两侧,且墙板钢筋结构架56内的钢筋相互交叉成网状。
所述保温墙板5沿保温内芯51边缘开有多个固定沉孔53,所述墙面上设有多个预留螺栓,所述每个固定沉孔53均与一预留螺栓向对应,用于保温墙板5与墙面固定连接。
所述保温内芯51的材料可以是聚苯板等包围材料制成。
所述保温墙板5上开有门窗预留口,所述门窗预留口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用于固定门窗的预埋螺栓。
所述砼柱2的上连接部21包括上连接面,所述砼柱2的下连接部22包括下连接面,且所述上、下连接面能相互贴合,所述上、下连接面均上设有预制件,且所述预制件的面积大于砼柱2横截面的面积,且所述预制件沿边缘开有多个通孔55,两预制件能相互焊接或利用螺栓穿过通孔55螺接;所述下连接部22还包括插接头212,所述上连接部21还包括插接口222,且当两个砼柱2同轴连接时,位于上方砼柱2的插接头212与位于下方砼柱2的插接口222相互对应;
所述砼柱2还包括设于两连接部之间的砼柱本体25,所述砼柱2内设有砼柱钢筋结构架24,所述砼柱钢筋结构架24包括沿砼柱2长度方向设置的砼柱纵钢筋组和砼柱箍钢筋组,所述砼柱纵钢筋组包括置于砼柱本体内的本体纵钢筋241和一端置于插接头212内另一端向上延伸至砼柱本体25内的插接纵钢筋242,所述砼柱箍钢筋组包括置于砼柱本体25内用于连接本体纵钢筋241的本体箍钢筋243和置于插接头212用于连接插接纵钢筋242的插接头箍钢筋242,所述本体箍钢筋243向上延伸至插接口222周侧,以加强插接口222处砼柱2的强度。
所述加固梁4的材料为钢。
所述砼柱钢筋结构架24还包括牛腿钢筋架231,所述牛腿钢筋架231的一端置于牛腿23内,另一端向砼柱本体25内延伸并与多根本体纵钢筋241焊接。
在施工过程中先在建筑地基1边缘利用混凝土建造多个基础桩11,利用加固梁4将基础桩11连接,并利用沥青将加固梁4与基础桩11固定;将砼柱2插入基础桩11的砼柱固定孔13内并利用沥青填充砼柱固定孔13与基础桩11之间的缝隙以及砼柱2端部的插接口222,并根据建筑高度利用连接部将多根砼柱2相互连接,且在连接的过程中利用插接头212和预埋件(26、27)之间的焊接或螺接固定,使得两砼柱2固定,利用砼梁3和砼柱2上的牛腿23将砼柱2连接,建成建筑物的框架,利用之后在青石砖或青石板填充框架之间的间隙,形成墙面,根据需要在墙面上固定保温墙板5。
实施例二
所述砼柱2的下连接部22包括中沿砼柱2轴线向下延伸出的插接中插接块和设于中插接块周侧的靠近砼柱2棱边处的副插接块,所述砼柱2上连接部21沿砼柱2轴线开有能容纳中插接块的中插接口222,以及设于中插接口222周侧靠近砼柱2棱边出的副插接口222,所述副插接口222远离砼柱2轴线的边楞上设有上预埋件26,且所述插接块在向对应的边楞上设有下预埋件27,所述副插接口222在砼柱2安装时中插接块2121与中插接口222用于保证两砼柱2位于同一直线上,副插接块2122与副插接口222能在建筑发生振动时加强砼柱2抗震能力,且在连接时上下预埋件27相互对应,能通过焊接固定,或通过跨设与预埋件(26、27)的连接件进行固定。
实施例三
所述砼柱2的下连接部22包括中沿砼柱2轴线向下延伸出的插接中插接块和设于中插接块周侧的靠近砼柱2侧面中部的副插接块,所述砼柱2上连接部21沿砼柱2轴线开有能容纳中插接块的中插接口222,以及设于中插接口222周侧靠近砼柱2侧面中部的副插接口222,所述副插接块远离砼柱2轴线的边楞上设有下预埋件27,且所述插接口222在向对应的边楞上设有上预埋件26,所述副插接口222在砼柱2安装时中插接块2121与中插接口2221用于保证两砼柱2位于同一直线上,副插接块2122与副插接口2222能在建筑发生振动时加强砼柱2抗震能力,且在连接时上下预埋件(26、27)相互对应,能通过焊接固定,或通过跨设与预埋件(26、27)的连接件进行固定。
所述中插接块2121与副插接块2122的截面组成类“十”字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装配式建筑的保温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温内芯(51),其包括板状的内芯本体(511),所述内芯本体(511)的一面的两边缘向外延伸出两外固定边(512),另一面的另两边缘向外延伸出两内固定边(513);
混凝土外壳(52),其包括设于内芯本体(511)两侧的内芯加固部(521),以及用于包裹外固定边(512)的外边加固部(522)和用于包裹内固定边(513)的内边加固部(523);
多个固定沉孔(53),所述每个固定沉孔(53)均穿过内芯本体(511)和内芯加固部(521),且所述多个固定沉孔(53)环绕于内芯本体(511)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保温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外固定边(512)为内芯本体(511)相邻的两边向外延伸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保温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边加固部(523)开有能容纳外边加固部(522)的外边容纳槽;
所述外边加固部(522)开有能容纳内边加固部(523)的内边容纳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保温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边加固部(522)的厚度与内边加固部(523)的后度总和小于保温墙板(5)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保温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边加固部开有多个连接沉孔(54),所述内边加固部开有通孔(55),且所述连接沉孔(54)与通孔(55)关于内芯本体(511)中心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保温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沉孔(54)穿过外固定边(51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保温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55)穿过内固定边(5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保温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加固部(521)内设有与内芯本体(511)平行的网状墙板钢筋结构架(56),且所述墙板钢筋结构架(56)置于内芯本体(511)两侧。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