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胶芯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55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成型模具,尤其是一种连接器胶芯模具。



    背景技术:

    10芯连接器胶芯插座被广泛应用于电器设备上,由于10芯插座本身宽和后边结构不规则的特点,因此,在成型过程中,产品在模具中冷却并不完全,为了保证产品不发生形变,现有的手段主要是通过改变模具本身结构,实现产品的分段脱模,大现有的模具结构较复杂,安装维修不便,成本高,同时10芯连接器胶芯插座边缘结构复杂,大大地增加了脱模的难度,进一步加强了成型模具的复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上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连接器胶芯模具,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连接器胶芯模具,包括模架、前模、后模以及顶出装置,所述前模和后模均设置于模架上,所述前模和后模均设置有流道,所述前模设置有第一型腔,所述后模设置有与第一型腔对应的第二型腔,所述流道分别与第一型腔、第二型腔连通,所述顶出装置包括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所述第一顶针与连接器胶芯的一端相抵接,所述第二顶针的一端设有向外的凸块,所述前模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在所述凹槽上设置有凹陷,所述凸块设置于凹陷的上表面,在所述凹槽上设置有前模垫板。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顶针包括第一作用部和第二作用部,所述第一作用部包覆在连接器胶芯插座的外侧,所述凸块位于第二作用部上。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针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下部设置于连接器胶芯插座内,所述上部作用于所述前模上。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均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前模和后模上。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前模上还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后模上设置有与限位凸台配合的限位凹槽。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胶芯模具,通过设有前模和后模,在第一行型腔和第二型腔注塑即可得到10芯连接器胶芯,简化了模具的结构,降低模具成本,通过设有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可以通过第一顶针实现注塑产品整体延长度方向的脱模,通过第二顶针的凸块的推动工作用可以与第一顶针共同作用将产品顶出,由此,该10芯连接器胶芯注塑模具通过设有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无需增加模具的复杂程度,简化了模具的具体结构,易于维修,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胶芯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胶芯模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胶芯模具的前模加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胶芯模具的后模加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胶芯模具的前模和后模以及顶出装置连接后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胶芯模具的顶出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参见附图1-6,一种连接器胶芯模具,包括模架1、前模2、后模3以及顶出装置4,所述前模2和后模3均设置于模架1上,所述前模2和后模3均设置有流道6,所述前模2设置有第一型腔23,所述后模3设置有与第一型腔23对应的第二型腔31,所述流道6分别与第一型腔23、第二型腔31连通,所述顶出装置4包括第一顶针41和第二顶针42,所述第一顶针41与连接器胶芯5的一端相抵接,所述第二顶针42的一端设有向外的凸块423,所述前模2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21,在所述凹槽21上设置有凹陷211,所述凸块423设置于凹陷211的上表面,在所述凹槽21上设置有螺接的前模垫板22,通过设置有第一顶针41和第二顶针42,无需增加模具的复杂程度,简化了模具的整体结构,易于维修,拆装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顶针42包括第一作用部421和第二作用部422,所述第一作用部421包覆在连接器胶芯插座5的外侧,所述凸块423位于第二作用部422上,设置有两个作用部,可以保持产品脱模时两侧作用力的均衡,避免产品受理不均产生形变,保证了产品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针41包括上部411和下部412,所述下部412设置于连接器胶芯插座5内,所述上部411作用于所述前模2上便于顶出产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型腔23和第二型腔31均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前模2和后模3上以便于一次成型多个产品,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前模2上还设置有限位凸台24,所述后模3上设置有与限位凸台24配合的限位凹槽32以便于模具的的安装和定位,提高生产效率。

    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接器胶芯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架、前模、后模以及顶出装置,所述前模和后模均设置于模架上,所述前模和后模均设置有流道,所述前模设置有第一型腔,所述后模设置有与第一型腔对应的第二型腔,所述流道分别与第一型腔、第二型腔连通,所述顶出装置包括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所述第一顶针与连接器胶芯的一端相抵接,所述第二顶针的一端设有向外的凸块,所述前模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在所述凹槽上设置有凹陷,所述凸块设置于凹陷的上表面,在所述凹槽上设置有前模垫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胶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针包括第一作用部和第二作用部,所述第一作用部包覆在连接器胶芯插座的外侧,所述凸块位于第二作用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胶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针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下部设置于连接器胶芯插座内,所述上部作用于所述前模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胶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均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前模和后模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胶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上还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后模上设置有与限位凸台配合的限位凹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胶芯模具,包括模架、前模、后模以及顶出装置,所述前模和后模均设置于模架上,所述前模和后模均设置有流道,所述前模设置有第一型腔,所述后模设置有与第一型腔对应的第二型腔,所述流道分别与第一型腔、第二型腔连通,所述顶出装置包括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所述第一顶针与连接器胶芯的一端相抵接,所述第二顶针的一端设有向外的凸块,所述前模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在所述凹槽上设置有凹陷,所述凸块设置于凹陷的上表面,在所述凹槽上设置有前模垫板,无需增加模具的复杂程度,简化了模具的具体结构,易于维修,拆装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雷国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顺德区天玛仕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7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596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