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媒体云桌面移动终端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33


    本实用新型涉及终端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媒体云桌面移动终端机。



    背景技术:

    终端机即计算机显示终端,是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显示终端伴随主机时代的集中处理模式而产生,并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终端机又称共享器,分享器,电脑共享器,电脑分享器。数据处理模式将从分散走向集中,用户界面将更加人性化,可管理性和安全性也将大大提升;同时,通信和信息处理方式也将全面实现网络化,并可实现前所未有的系统扩展能力和跨平台能力。网络终端设备将不局限在传统的桌面应用环境,随着连接方式的多样化,它既可以作为桌面设备使用,也能够以移动和便携方式使用,终端设备会有多样化的产品形态;此外,随着跨平台能力的扩展,为了满足不同系统应用的需要,网络终端设备也将以众多的面孔出现:unix终端、windows终端、linux终端、web终端、java终端等等。

    多媒体云桌面终端机是多媒体教育常用的终端设备之一,现有的多媒体云桌面终端机的高度多数为固定的,无法根据使用环境进行高度的调整,而且移动通常通过多人抬动的方式,较为的繁琐,而且还会因为脱手而造成多媒体云桌面终端机的跌落损伤现象,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多媒体云桌面移动终端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媒体云桌面移动终端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多媒体云桌面终端机的高度多数为固定的,无法根据使用环境进行高度的调整,而且移动通常通过多人抬动的方式,较为的繁琐,而且还会因为脱手而造成多媒体云桌面终端机的跌落损伤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媒体云桌面移动终端机,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前侧均匀焊接有多组限位套筒一,多组所述限位套筒一之间通过螺杆固定有调节套筒一,且螺杆的两端均焊接有调节旋钮一,多组所述调节套筒一的顶端之间焊接有支撑侧板,所述支撑侧板的顶端均匀焊接有多组限位套筒二,多组所述限位套筒二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调节套筒二,且螺杆的两端均焊接有调节旋钮二,多组所述调节套筒二的顶端之间焊接有支撑顶板,所述支撑顶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云桌面终端机体,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关于其轴线左右对称固定有u型耳板一,且u型耳板一设置在限位套筒一的相对端,所述u型耳板一的内腔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套筒,所述支撑侧板的底部通过螺栓关于其轴线左右对称固定有u型耳板二,且u型耳板二设置在靠近限位套筒二的底端,所述u型耳板二的内腔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端焊接有定位支撑杆,且定位支撑杆的底端插接在支撑套筒的内腔中,所述定位支撑杆的侧壁均匀开设有定位插孔,所述支撑套筒的侧壁顶端安装有定位螺栓,且定位螺栓的螺纹端穿过定位插孔的内腔,所述支撑底板的底部四角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带刹车的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限位套筒一与限位套筒二的结构相同,所述调节套筒一与调节套筒二的结构相同,所述限位套筒一与调节套筒一之间以及限位套筒二与调节套筒二之间相互交错设置,且限位套筒一与调节套筒一之间以及限位套筒二与调节套筒二之间均有阻尼存在。

    优选的,所述支撑顶板的底部四角均开设有与螺栓相配合的连接插孔,且连接插孔贯穿支撑顶板,所述支撑顶板的底部均匀焊接有理线卡,且理线卡设置在调节套筒二的后方。

    优选的,所述支撑套筒的底端能够绕与其连接的螺栓在u型耳板一的内腔转动,所述连接块的顶端能够绕与其连接的螺栓在u型耳板二的内腔转动。

    优选的,所述定位支撑杆的外部尺寸与支撑套筒的内部尺寸相同,且定位支撑杆的底端能够在支撑套筒的内腔上下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z型设计的支架,保证对云桌面终端机体的支撑稳定性,以及美观性,同时通过调整定位支撑杆在支撑套筒的伸出长度,调整对支撑侧板的支撑高度,从而实现对云桌面终端机体高度的调整,方便本产品根据安装的环境进行搞的调整,方便对本产品的安放,在不使用时能够将本产品进行折叠存放,减少对空间的占用,通过在支撑底板的底部设置有带刹车的万向轮的滚动,方便对本产品位置的移动以及定位。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b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c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d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e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支撑顶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支撑底板,2-限位套筒一,3-调节套筒一,4-调节旋钮一,5-支撑侧板,6-限位套筒二,7-调节套筒二,8-调节旋钮二,9-支撑顶板,91-连接插孔,92-理线卡,10-云桌面终端机体,11-u型耳板一,12-支撑套筒,13-u型耳板二,14-连接块,15-定位支撑杆,16-定位插孔,17-定位螺栓,18-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媒体云桌面移动终端机,包括支撑底板1,支撑底板1的前侧均匀焊接有多组限位套筒一2,多组限位套筒一2之间通过螺杆固定有调节套筒一3,且螺杆的两端均焊接有调节旋钮一4,多组调节套筒一3的顶端之间焊接有支撑侧板5,支撑侧板5的顶端均匀焊接有多组限位套筒二6,多组限位套筒二6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调节套筒二7,且螺杆的两端均焊接有调节旋钮二8,多组调节套筒二7的顶端之间焊接有支撑顶板9,支撑顶板9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云桌面终端机体10,支撑底板1的顶部通过螺栓关于其轴线左右对称固定有u型耳板一11,且u型耳板一11设置在限位套筒一2的相对端,u型耳板一11的内腔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套筒12,支撑侧板5的底部通过螺栓关于其轴线左右对称固定有u型耳板二13,且u型耳板二13设置在靠近限位套筒二6的底端,u型耳板二13的内腔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块14,连接块14的底端焊接有定位支撑杆15,且定位支撑杆15的底端插接在支撑套筒12的内腔中,定位支撑杆15的侧壁均匀开设有定位插孔16,支撑套筒12的侧壁顶端安装有定位螺栓17,且定位螺栓17的螺纹端穿过定位插孔16的内腔,支撑底板1的底部四角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带刹车的万向轮18。

    其中,限位套筒一2与限位套筒二6的结构相同,调节套筒一3与调节套筒二7的结构相同,限位套筒一2与调节套筒一3之间以及限位套筒二6与调节套筒二7之间相互交错设置,且限位套筒一2与调节套筒一3之间以及限位套筒二6与调节套筒二7之间均有阻尼存在,减少限位套筒一2与调节套筒一3之间以及限位套筒二6与调节套筒二7之间滑动,支撑顶板9的底部四角均开设有与螺栓相配合的连接插孔91,且连接插孔91贯穿支撑顶板9,支撑顶板9的底部均匀焊接有理线卡92,且理线卡92设置在调节套筒二7的后方,理线卡92的设置,方便对云桌面终端机体10外部连接线路的固定,方便后期的维护,支撑套筒12的底端能够绕与其连接的螺栓在u型耳板一11的内腔转动,连接块14的顶端能够绕与其连接的螺栓在u型耳板二13的内腔转动,方便调整支撑套筒12与u型耳板一11之间的角度以及连接块14与u型耳板二13之间的角度,定位支撑杆15的外部尺寸与支撑套筒12的内部尺寸相同,且定位支撑杆15的底端能够在支撑套筒12的内腔上下滑动,方便调整支撑杆15在支撑套筒12中的伸出长度。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工作人员根据安装环境的高度需求,通过将定位支撑杆15从支撑套筒12的内腔抽出,调整定位支撑杆15在支撑套筒12的伸出长度,调整支撑侧板5顶部的支撑顶板9至需要的安装高度,再通过定位螺栓17穿过定位插孔16的内腔,将定位支撑杆15在支撑套筒12内腔的位置固定,通过转动调节旋钮一4带动限位套筒一2与调节套筒一3连接螺杆的转动,使调节套筒一3能够夹紧固定在相邻两组限位套筒一2之间,通过螺栓穿过连接插孔91,将云桌面终端机体10固定在支撑顶板9的顶部,将云桌面终端机体10调整至合适的倾角后,通过转动调节旋钮二8带动限位套筒二6与调节套筒二7连接螺杆的转动,使调节套筒二7能够夹紧固定在相邻两组限位套筒二6之间,将云桌面终端机体10的位置固定,通过z型设计的支架,保证对云桌面终端机体10的支撑稳定性,以及美观性,同时通过调整定位支撑杆15在支撑套筒12的伸出长度,调整对支撑侧板5的支撑高度,从而实现对云桌面终端机体10高度的调整,方便本产品根据安装的环境进行搞的调整,方便对本产品的安放,在不使用时能够将本产品进行折叠存放,减少对空间的占用,通过在支撑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带刹车的万向轮18的滚动,方便对本产品位置的移动以及定位。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媒体云桌面移动终端机,包括支撑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1)的前侧均匀焊接有多组限位套筒一(2),多组所述限位套筒一(2)之间通过螺杆固定有调节套筒一(3),且螺杆的两端均焊接有调节旋钮一(4),多组所述调节套筒一(3)的顶端之间焊接有支撑侧板(5),所述支撑侧板(5)的顶端均匀焊接有多组限位套筒二(6),多组所述限位套筒二(6)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调节套筒二(7),且螺杆的两端均焊接有调节旋钮二(8),多组所述调节套筒二(7)的顶端之间焊接有支撑顶板(9),所述支撑顶板(9)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云桌面终端机体(10),所述支撑底板(1)的顶部通过螺栓关于其轴线左右对称固定有u型耳板一(11),且u型耳板一(11)设置在限位套筒一(2)的相对端,所述u型耳板一(11)的内腔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套筒(12),所述支撑侧板(5)的底部通过螺栓关于其轴线左右对称固定有u型耳板二(13),且u型耳板二(13)设置在靠近限位套筒二(6)的底端,所述u型耳板二(13)的内腔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块(14),所述连接块(14)的底端焊接有定位支撑杆(15),且定位支撑杆(15)的底端插接在支撑套筒(12)的内腔中,所述定位支撑杆(15)的侧壁均匀开设有定位插孔(16),所述支撑套筒(12)的侧壁顶端安装有定位螺栓(17),且定位螺栓(17)的螺纹端穿过定位插孔(16)的内腔,所述支撑底板(1)的底部四角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带刹车的万向轮(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媒体云桌面移动终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筒一(2)与限位套筒二(6)的结构相同,所述调节套筒一(3)与调节套筒二(7)的结构相同,所述限位套筒一(2)与调节套筒一(3)之间以及限位套筒二(6)与调节套筒二(7)之间相互交错设置,且限位套筒一(2)与调节套筒一(3)之间以及限位套筒二(6)与调节套筒二(7)之间均有阻尼存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媒体云桌面移动终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顶板(9)的底部四角均开设有与螺栓相配合的连接插孔(91),且连接插孔(91)贯穿支撑顶板(9),所述支撑顶板(9)的底部均匀焊接有理线卡(92),且理线卡(92)设置在调节套筒二(7)的后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媒体云桌面移动终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筒(12)的底端能够绕与其连接的螺栓在u型耳板一(11)的内腔转动,所述连接块(14)的顶端能够绕与其连接的螺栓在u型耳板二(13)的内腔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媒体云桌面移动终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撑杆(15)的外部尺寸与支撑套筒(12)的内部尺寸相同,且定位支撑杆(15)的底端能够在支撑套筒(12)的内腔上下滑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终端机技术领域的一种多媒体云桌面移动终端机,包括支撑底板,支撑底板的前侧均匀焊接有多组限位套筒一,多组限位套筒一之间通过螺杆固定有调节套筒一,且螺杆的两端均焊接有调节旋钮一,多组调节套筒一的顶端之间焊接有支撑侧板,支撑侧板的顶端均匀焊接有多组限位套筒二,本实用新型通过Z型设计的支架,保证对云桌面终端机体的支撑稳定性,以及美观性,同时通过调整定位支撑杆在支撑套筒的伸出长度,调整对支撑侧板的支撑高度,从而实现对云桌面终端机体高度的调整,方便本产品根据安装的环境进行搞的调整,方便对本产品的安放,在不使用时能够将本产品进行折叠存放,减少对空间的占用。

    技术研发人员:庄锡钊;张蒲生;宋显文;林常宇;陈华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0.24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59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