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保温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92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石墨保温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石墨板多用于外墙的保温隔音或楼板的保温隔音,由于近几年建筑行业的指标在不断提高,部分地区已将石墨板等保温隔音板材强制纳入使用指标之中,这也进一步的提高了该种类型的保温隔音材料的使用普及度,同时能够有效的减小建筑内噪音和能耗损失,但是传统的石墨保温板多结构简单,仅仅采用底面水平上端面设有凹凸部来实现板材的抗压保温和隔音,实际的作用原理几乎全靠材料本身的保温和隔音特性来实现,并不能通过结构上的改进来进一步提高使用效果,如何设计出一种全新的石墨保温板成了相关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保温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墨保温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粘合而成的上层板、保温层一、保温层二和底层板,所述上层板的表面形成有均匀排布的凹凸部,所述保温层一的上端面形成有均布的上层孔,所述保温层一的下端面形成有均布的下层孔,该下层孔形成于每四个相邻排布的上层孔所形成区域的中心点所在的竖直中轴线上,所述保温层二和保温层一以及底层板和上层板为相同结构且关于保温层一所在的下端面的水平面对称设置。

    所述保温层一和保温层二粘合并通过下层孔形成有空腔体,所述空腔体为圆柱体中空结构。

    所述上层孔设置为圆柱体槽结构。

    所述空腔体的高度为上层孔的三倍,所述空腔体的直径是上层孔的两倍。

    所述凹凸部设置为具有连续起伏状的梯台结构。

    所述上层板和保温层一通过粘胶层一粘合于一体,所述保温层二和底层板通过粘胶层三粘合于一体,所述保温层一和保温层二通过粘胶层二粘合于一体。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上下端面形成的凹凸部实现了板材的抗压效果提升,同时在保温层上形成具有在竖直中轴线上不同排列设置的孔洞,所形成的上层孔与下层孔所形成的空腔体在结构通过提供空腔状的孔洞结构实现了保温效果与隔音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孔洞分布示意图。

    图中:1本体、2上层板、21凹凸部、3粘胶层一、4保温层一、41上层孔、411孔洞一、412孔洞二、413孔洞三、414孔洞四、42下层孔、43空腔体、5粘胶层二、6保温层二、7粘胶层三、8底层板、9粘胶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的一种石墨保温板,本体1包括有由上至下依次粘合而成的上层板2、保温层一4、保温层二6和底层板8,所述上层板2的表面形成有均匀排布的凹凸部21,所述保温层一4的上端面形成有均布的上层孔41,所述保温层一4的下端面形成有均布的下层孔42,该下层孔42形成于每四个相邻排布的上层孔41所形成区域的中心点所在的竖直中轴线上,如图1所示,在相邻四个开孔部孔洞一411、孔洞二412、孔洞三413和孔洞四414所形成的区域中心点反面端形成有下层孔42,该下层孔42与对称设置在保温层二6上的下层孔42形成具有圆柱状的中空体结构,且所述的空腔体43的高度为上层孔41的三倍,所述空腔体43的直径是上层孔41的两倍,该种设置方式使得板件在具有原有的抗压力情况下能够形成更多的孔状结构,结合大孔与小孔的位置交错布置使得板件在保留原有的抗压作用下具有更好的隔音隔热效果,由于声音和热量通过石墨板介质传输过程中遇到具有孔状结构的腔体结构会减小其扩散传播速度,进而达到提高保温隔音的效果;所述保温层二6和保温层一4以及底层板8和上层板2为相同结构且关于保温层一4所在的下端面的水平面对称设置。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层板2和保温层一4通过粘胶层一3粘合于一体,所述保温层二6和底层板8通过粘胶层三7粘合于一体,所述保温层一4和保温层二6通过粘胶层二5粘合于一体,上述的粘胶层一3、粘胶层二5和粘胶层三7均为有机胶水,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先向保温层二4所在的两个端面分别刷有胶水来分别粘连上层板2和保温层二6,再通过向保温层二6的另一端面刷胶水来粘连底层板8,该种方法可使得胶水只涂刷至位于上层孔41和上层孔42外部的端面,减少了胶水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上层板2、保温层一4、保温层二6和底层板8均为相同材质的石墨板材料,该种板材采用的聚苯乙烯为原料,可以有效的起到保温和隔音效果,该种材料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保温材料。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石墨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粘合而成的上层板(2)、保温层一(4)、保温层二(6)和底层板(8),所述上层板(2)的表面形成有均匀排布的凹凸部(21),所述保温层一(4)的上端面形成有均布的上层孔(41),所述保温层一(4)的下端面形成有均布的下层孔(42),该下层孔(42)形成于每四个相邻排布的上层孔(41)所形成区域的中心点所在的竖直中轴线上,所述保温层二(6)和保温层一(4)以及底层板(8)和上层板(2)为相同结构且关于保温层一(4)所在的下端面的水平面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一(4)和保温层二(6)粘合并通过下层孔(42)形成有空腔体(43),所述空腔体(43)为圆柱体中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孔(41)设置为圆柱体槽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墨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体(43)的高度为上层孔(41)的三倍,所述空腔体(43)的直径是上层孔(41)的两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部(21)设置为具有连续起伏状的梯台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板(2)和保温层一(4)通过粘胶层一(3)粘合于一体,所述保温层二(6)和底层板(8)通过粘胶层三(7)粘合于一体,所述保温层一(4)和保温层二(6)通过粘胶层二(5)粘合于一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保温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粘合而成的上层板、保温层一、保温层二和底层板,所述上层板的表面形成有均匀排布的凹凸部,所述保温层一的上端面形成有均布的上层孔,所述保温层一的下端面形成有均布的下层孔,所述保温层二和保温层一以及底层板和上层板为相同结构且关于保温层一所在的下端面的水平面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上下端面形成的凹凸部实现了板材的抗压效果提升,同时在保温层上形成具有在竖直中轴线上不同排列设置的孔洞,所形成的上层孔与下层孔所形成的空腔体在结构通过提供空腔状的孔洞结构实现了保温效果与隔音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吕俊杰;吕环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神舟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3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595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