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产品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生产医用产品用的铲机先抽退机构。
背景技术:
针筒、手柄等医用类型的塑胶产品因自身功能及结构特点,一般均有长距离深腔结构和透光性要求。此类型产品既对外观有极高要求,又因密封等功能需求对深腔的尺寸要求极为精密。目前普遍的解决方案一般为大角度长距离的普通滑块结构,或是普通先开分型面再抽退油缸滑块的结构。这样的结构对普通精度要求不高的注塑产品应用效果尚可,但是对于高精密产品,尤其是医疗级注塑产品就不能满足使用需求了,因为高精密产品必须保持产品的精度很高,在注塑成型过程中,产品轻微的变形或拉伤缺陷都导致产品无法正常使用而成为废品,从而严重影响注塑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比如生产的是医用产品中的压力泵外套,在成型时就存在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生产医用产品用的铲机先抽退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注塑模具生产医用产品用的铲机先抽退机构,包括分流板、铲机、滑块,所述分流板的底部一端固定所述铲机,所述分流板位于前模板的顶部且相对于其能够上下移动,所述铲机的下方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位于前模板和后模板之间且与后模板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位于注塑型腔的一侧,所述滑块靠近注塑型腔的侧壁上固定有成型产品的长型芯,所述滑块的另一侧壁与油缸连接,所述油缸驱动滑块带动长型芯拔离注塑型腔或复位,所述油缸固定在油缸座上,所述油缸座与后模板的一侧壁固定连接,在合模状态时,分流板的底部与前模板的顶部接触,铲机底部穿过前模板与滑块的顶部接触贴合。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滑块的顶部一端固定有凸起,所述凸起的一侧壁与铲机的一侧壁贴合来稳定滑块在合模状态时的位置。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凸起与铲机相互贴合的侧壁表面为斜面,所述凸起与滑块为一体结构。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铲机与凸起接触的面上嵌入有耐磨块,所述耐磨块的朝向外侧的侧壁表面与凸起接触。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滑块的底部中心部位开设有滑槽,所述后模板靠近油缸座的一端顶部固定有与滑槽配合的导向块,所述滑块通过滑槽与导向块的配合在后模板上滑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铲机的底部为拱形结构。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油缸座包括底座和支撑块,所述底座的一端与后模板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另一端与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油缸上的缸筒固定在支撑块上,所述油缸上的伸缩杆穿过支撑块位于底座的上方,所述滑块与底座为滑动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壁为开口结构,所述凹槽内的底部中心部位固定有与滑槽配合的导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凹槽内的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限位块,限位块与凹槽底部形成夹槽,所述长型芯两侧的滑块侧壁上固定有夹槽滑动配合的限位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模具生产医用产品用的铲机先抽退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模具上设置铲机先抽退机构,在开模时能够让铲机上移让位,使其与滑块脱离,保证在分型面不打开的状态下,有空间让滑块在油缸的驱动下带动长型芯从注塑型腔内抽退,合模时,铲机能够压住滑块,将滑块稳定在正确位置,保证注塑过程中抵消强大射压对滑块造成的变形和位移,以达到保证模具精度的要求,降低产品注塑成型时的缺陷。从而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尺寸精度和生产效率,同时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操作便捷的有点;
2、通过在底座上设置夹槽,使滑块移动到凹槽内时,限位杆插于夹槽内,起到防止滑块与底座脱离,保证位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模具生产医用产品用的铲机先抽退机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处于开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油缸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滑块与长型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整体的外部结构图;
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后模板与滑块、油缸底座的立体图;
图7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铲机的立体图;
图8为图7的仰视图;
图9为分流板与前模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说明:1、分流板;2、铲机;3、滑块;301、滑槽;4、油缸;5、油缸座;501、底座;502、支撑块;503、限位块;504、夹槽;505、导轨;6、后模板;7、前模板;8、后模仁;9、前模仁;10、长型芯;11、注塑型腔;12、耐磨片;13、拨杆;14、拉杆;15、卡销;16、铲杆;17、压杆;18、弹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8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模具生产医用产品用的铲机先抽退机构的一实施例,包括分流板1、铲机2、滑块3,所述分流板1的底部一端固定所述铲机2,所述分流板1位于前模板7的顶部且相对于其能够上下移动,所述铲机2的下方设有滑块3,所述滑块3位于前模板7和后模板6之间且与后模板6滑动连接,所述滑块3的一侧壁上固定有长型芯10,所述滑块3的另一侧壁与油缸4上的伸缩杆连接,所述油缸4驱动滑块3带动长型芯10拔离注塑型腔11或复位,所述油缸4固定在油缸4座上,所述油缸4座与后模板6的一侧壁固定连接,在合模状态时,分流板1的底部与前模板7的顶部接触,铲机2底部穿过前模板7与滑块3的顶部接触贴合,通过分流板1对铲机2施加压力,从而使铲机2压住滑块3,将滑块3稳定在正确的位置,从而能够避免产品拉伤变形问题,大大降低了模具的维护保养成本,降低产品注塑成型时的缺陷,提高了产品的尺寸精度和生产效率,能够获得良好的产品外观。
所述滑块3的顶部一端固定有凸起,所述凸起的一侧壁与铲机2的一侧壁贴合来稳定滑块3在合模状态时的位置,凸起与滑块3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凸起与铲机2相互贴合的侧壁表面为斜面,有利于在合模状态时,铲机2压住滑块3并稳定在正确位置,所述凸起与滑块3为一体结构。
所述铲机2与凸起接触的面上嵌入有耐磨块,所述耐磨块的朝向外侧的侧壁表面与凸起接触,通过耐磨块的设置,减少铲机2的磨损。
所述滑块3的底部中心部位开设有滑槽301,所述后模板6靠近油缸4座的一端顶部固定有与滑槽301配合的导向块,所述滑块3通过滑槽301与导向块的配合在后模板6上滑动。即通过滑槽301与导向块的滑动配合使滑块3在油缸4的驱动下在后模板6上滑动。
铲机2一侧的前模板7底部固定有前模仁9,后模板6上与前模仁9相对应的位置固定有后模仁8,前模仁9和后模仁8之间形成注塑型腔11,前模仁9与后模仁8相互接触的面为分型面,后模板6处于固定状态,前模板7能够上下移动实现开模或合模,分流板1带动铲机2的上下运动,实现铲机2与滑块3的脱离或压住功能。分流板1的作用:固定铲机2,使之于分流板1同动,先于分型面抽退;铲机2的作用:合模时支撑滑块3承受射压,开模时先抽退让位,使滑块3有抽退的空间;前模板及前模仁的作用:注塑成型型腔部分的形状;油缸4座的作用:固定及支撑油缸4机构;油缸4的作用:在液压作用下驱动滑块3本体进行抽退复位的往复运动;滑块3的作用:注塑成型产品深腔部分的形状;后模板及后模仁的作用:注塑成型型腔部分的形状。
所述铲机2的底部为拱形结构,用于减轻重量。
所述长型芯10的个数为两个且平行并列分布。注塑型腔11的个数与长型芯10的个数相同且一一对应,使注塑模具合模时一次成型两个产品,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油缸4座包括底座501和支撑块502,所述底座501的一端与后模板6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底座501的另一端与支撑块502固定连接,所述油缸4上的缸筒固定在支撑块502上,所述油缸4上的伸缩杆穿过支撑块502位于底座501的上方,所述滑块3与底座501为滑动连接。
所述底座50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壁为开口结构,便于滑块3向凹槽内移动,所述凹槽内的底部中心部位固定有与滑槽301配合的导轨505。
所述凹槽内的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限位块503,限位块503与凹槽底部形成夹槽504,所述长型芯10两侧的滑块3侧壁上固定有夹槽504滑动配合的限位杆,在滑块3移动到凹槽内时,限位杆插于夹槽504内,防止滑块3与底座501脱离。
分流板1与注塑机连接,通过注塑机驱动分流板1上下移动,分流板1与前模板7之间通过导柱导套连接,分流板1的四个角端分别固定导柱,导套内嵌于前模板7内,并贯穿前模板7,导套的顶部固定有环形块,导柱穿过环形块伸进导套内,导套内的导柱上固定有圆形块,开模时,分流板1向上移动时带动导柱同时向上移动,此时前模板7不发生移动,当运动到圆形块与环形块接触时,分流板1同时带动前模板7向上移动,实现分型面的打开。
注塑模具生产医用产品用的铲机2先抽退机构还包括与前模板7、分流板1、后模板6均连接的前模板7限位组件和前模板7压回组件,所述前模板7限位组件位于前模板7压回组件的一侧,所述前模板7通过前模板7限位组件在开模时能够与后模板6处于固定状态,所述分流板1通过前模板7压回组件驱动前模板7在合模时进行复位。具体的,所述前模板7限位组件包括拨杆13、拉杆14、卡块,所述拨杆13固定于分流板1的底部,所述拉杆14固定于后模板6上,所述卡块固定于前模板7底部与拨杆13和拉杆14相对应的部位,所述拨杆13靠近拉杆14的一侧壁底部固定有凸块,所述拉杆14远离拨杆13的一侧壁顶部设有卡勾,所述卡块上与拨杆13相对应的部位开设有可使拨杆13插进的第一滑孔,且拨杆13能够在第一滑孔内移动,所述滑孔内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301,所述第一滑槽301内放置有卡销15,所述卡销15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第一滑槽30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卡块上开设有贯穿卡销15和第一滑槽301的第二滑孔,所述拉杆14在第二滑孔内相对其能够上下移动;
所述前模板7压回组件包括压杆17、铲杆16、定位块,所述压杆17固定于分流板1的底部,所述铲杆16固定于后模板6的顶部,所述定位块固定于前模板7底部与压杆17和铲杆16相对应的部位,所述定位块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301,所述第二滑槽301内放置弹块18,弹块18的一端连接弹簧,弹簧与第二滑槽30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块18上开设有第二滑孔,所述第二滑孔内的一侧壁为斜面,所述定位块上与压杆17相对应的部位开设有第三滑孔,压杆17能够伸进第三滑孔内并相对其能够上下移动,所述定位块上与铲杆16相对应的部位开设有第四滑孔,所述铲杆16能够伸进第四滑孔和第二滑孔内并相对其能够移动,所述铲杆16远离拨杆13的侧壁顶部为斜面,且第二滑孔上的斜面与铲杆16上斜面能够贴合。
如图9所示,展示了开模时首先分流板1向上移动时,前模板7不移动一段时间,拨杆13和压杆17跟随其共同向上移动,由于拉杆14处于钩住卡销15状态,所以分流板1运动时,前模板7不动,直到分流板1运行到圆形块与环形块接触时,同时拨杆13底部的凸块拨开卡销15使其与拉杆14脱离,此时前模板7跟随分流板1向上移动,分型面打开,同时铲杆16与弹块18脱离,弹块18在弹簧的作用下向压杆17的方向稍微移动,使压杆17无法穿过第三滑孔;当合模时,注塑机使分流板1向下移动,前模板7跟随分流板1同时向下移动,前模板7与后模板6接触分型面闭合,闭合后铲杆16会铲开弹块18,让压杆17可以继续压合,使分流板1回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保护的是铲机2先抽退机构,前模板7、前模仁9、后模板6、后模仁8以及注塑型腔11和长型芯10的结构并不是本实用新型保护的改进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也未对其结构进行改进,因此,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结构是已知的,而且分流板1与前模板7共同有注塑机驱动实现开模和合模也是已知的,没有公开具体的结构和驱动机构并不影响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方案的理解与实现,因此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模具经过注塑机注射后在模具的注塑型腔11内形成产品。开模时,第一步,分流板1带动铲机2向上移动,使铲机2与滑块3脱离,让出滑块3抽退时的后方空间,使滑块3可以抽退;第二步,滑块3在油缸4的驱动下向后抽退;第三步,前模板7相对于后模板6向上移动使分型面打开;并在注塑机顶杆的推动下完成产品的顶出动作(状态如附图2)。之后油缸4推动滑块3复位,然后分流板1和前模板7复位,合模准备进入下一个注塑周期(状态如附图1)。因为在开模时,先开分型面再使型芯抽退,容易造成分型面打开后成型产品跟随型芯共同抽退,产品与型芯无法脱离,在型芯抽退过程中产品与模具之间产生摩擦造成透明产品的表面拉伤、产品变形及尺寸精度无法保证等问题。因此使滑块3先抽退然后分型面再打开,减少因滑块3抽退时带动产品一块移动而与模具产生摩擦力使产品拉伤或变形,保证产品尺寸和形状的稳定性,同时也降低了模具的磨损,大大降低模具的维护保养成本,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并同时获得良好的产品外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模具上设置铲机先抽退机构,在开模时能够让铲机上移让位,使其与滑块脱离,保证在分型面不打开的状态下,有空间让滑块在油缸的驱动下带动长型芯从注塑型腔内抽退,减少因滑块抽退时产生摩擦力使产品拉伤或变形,保证产品尺寸和形状的稳定性,同时也降低了模具的磨损,大大降低模具的维护保养成本,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合模时,铲机能够压住滑块,将滑块稳定在正确位置,保证注塑过程中抵消强大射压对长型芯造成的变形和位移,以达到保证模具精度的要求,降低产品注塑成型时的缺陷。从而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尺寸精度和生产效率,并同时获得良好的产品外观,同时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操作便捷的有点。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理解,本实用新型包括上述说明书的发明内容和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以及附图所示出的各部分的任意组合,限于篇幅并为使说明书简明而没有将这些组合构成的各方案一一描述。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注塑模具生产医用产品用的铲机先抽退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板、铲机、滑块,所述分流板的底部一端固定所述铲机,所述分流板位于前模板的顶部且相对于其能够上下移动,所述铲机的下方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位于前模板和后模板之间且与后模板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位于注塑型腔的一侧,所述滑块靠近注塑型腔的侧壁上固定有成型产品的长型芯,所述滑块的另一侧壁与油缸连接,所述油缸驱动滑块带动长型芯拔离注塑型腔或复位,所述油缸固定在油缸座上,所述油缸座与后模板的一侧壁固定连接,在合模状态时,分流板的底部与前模板的顶部接触,铲机底部穿过前模板与滑块的顶部接触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生产医用产品用的铲机先抽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顶部一端固定有凸起,所述凸起的一侧壁与铲机的一侧壁贴合来稳定滑块在合模状态时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生产医用产品用的铲机先抽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与铲机相互贴合的侧壁表面为斜面,所述凸起与滑块为一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具生产医用产品用的铲机先抽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机与凸起接触的面上嵌入有耐磨块,所述耐磨块的朝向外侧的侧壁表面与凸起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生产医用产品用的铲机先抽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底部中心部位开设有滑槽,所述后模板靠近油缸座的一端顶部固定有与滑槽配合的导向块,所述滑块通过滑槽与导向块的配合在后模板上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生产医用产品用的铲机先抽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机的底部为拱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生产医用产品用的铲机先抽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座包括底座和支撑块,所述底座的一端与后模板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另一端与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油缸上的缸筒固定在支撑块上,所述油缸上的伸缩杆穿过支撑块位于底座的上方,所述滑块与底座为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塑模具生产医用产品用的铲机先抽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壁为开口结构,所述凹槽内的底部中心部位固定有与滑槽配合的导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塑模具生产医用产品用的铲机先抽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的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限位块,限位块与凹槽底部形成夹槽,所述长型芯两侧的滑块侧壁上固定有夹槽滑动配合的限位杆。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