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塑料端盖双分型面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随着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塑料制品在航空、航天、电子、机械、船舶和汽车等工业部门的推广应用,产品对模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注塑模具的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双分型面注塑模具加快了对注塑成形后的脱模处理,使得脱模更快,减少了成品的损坏,在注塑时需使用凝胶道,注塑完成后,需对凝胶道内的胶道凝料快速取出,放便下一次注塑,而双分型面注塑模具在胶道凝料与成品断开后,胶道凝料会出现卡在定模板的凝胶道上。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塑料端盖双分型面注塑模具通过推杆的粗细实现推下卡在定模板的凝胶道上的胶道凝料,加快了双分型面注塑模具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塑料端盖双分型面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和定模;动模由模脚、底板,动模板、动模板垫板、脱模板组成,模脚通过螺栓与动模板垫板连接,构成一个空腔,空腔内设有底板,底板上设置有推板垫板,推板垫板上设有推杆,推杆设置为粗杆和细杆,动模板垫板上设有粗杆的推杆孔,动模板垫板上设置有动模板,通过螺钉连接,动模板上设有导柱孔、模芯孔、粗杆的推杆孔,模芯通过模芯孔安装在动模板上,导柱ⅰ通过导柱孔安装在动模板上,动模板上设置有脱模板,脱模板上设有导柱孔、模芯孔、细杆的推杆孔;定模包括定模板和定模垫板,脱模板上设置定模板,定模板上设置有定模垫板,定模垫板上设有浇口套,定模板和定模垫板都设有导柱孔,导柱ⅱ安装在定模垫板的导柱孔内,定模板设有细杆的推杆孔、进料道、型腔,型腔与模芯形成模具空腔,模具空腔与进料道连接,粗杆与推杆孔ⅰ和推杆孔ⅱ匹配,细杆与推杆孔ⅲ和推杆孔ⅳ匹配,推杆孔ⅰ和推杆孔ⅱ孔径大于推杆孔ⅲ和推杆孔ⅳ,推杆孔ⅰ20、推杆孔ⅱ21、推杆孔ⅲ22、推杆孔ⅳ23在同一轴线上,在细杆刚推动凝料时,粗杆未与脱模板接触,底板移动距离大于推杆孔ⅱ的长度,定模垫板侧面上设有限距板,定模板侧面设有限距板套。
优选地,所述底板与推板垫板通过螺钉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塑料端盖双分型面注塑模具通过推杆的粗细实现推下卡在定模板的凝胶道上的胶道凝料,加快了双分型面注塑模具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分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b分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顶出凝料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脱模示意图;
图中1-模脚、2-底板、3-动模板、4-动模板垫板、5-脱模板、6-推板垫板、7-推杆、8-粗杆、9-细杆、10-导柱ⅱ、11-进料道、12-限距板、13-限距板套、14-模芯、15-定模板、16-定模垫板、17-浇口套、18-导柱ⅰ、19-模具空腔、20-推杆孔ⅰ、21-推杆孔ⅱ、22-推杆孔ⅲ、23-推杆孔ⅳ。
具体实施方案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5所示,所述塑料端盖双分型面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和定模;动模由模脚1、底板2,动模板3、动模板垫板4、脱模板5组成,模脚1通过螺栓与动模板垫板4连接,构成一个空腔,空腔内设有底板2,底板2上设置有推板垫板6,推板垫板6上设有推杆7,推杆7设置为粗杆8和细杆9,动模板垫板4上设有推杆孔ⅰ20,动模板垫板4上设有动模板3,通过螺钉连接,动模板3上设有导柱孔、模芯孔、推杆孔ⅱ21,模芯14通过模芯孔安装在动模板3上,导柱ⅰ18通过导柱孔安装在动模板3上,对动模板3、脱模板5、定模板15导向,动模板3上设置有脱模板5,脱模板5上设有导柱孔、模芯孔、推杆孔ⅲ22;定模包括定模板15和定模垫板16,脱模板5上设置定模板15,定模板15上设置有定模垫板16,定模垫板16上设有浇口套17,定模板15和定模垫板16都设有导柱孔,导柱ⅱ10安装在定模垫板16的导柱孔内,定模板15设有推杆孔ⅳ23、进料道11、型腔,型腔与模芯14形成模具空腔19,模具空腔19与进料道11连接,模具空腔19内形成管材端盖注塑件,粗杆8与推杆孔ⅰ20和推杆孔ⅱ21匹配,细杆9与推杆孔ⅲ22和推杆孔ⅳ23匹配,推杆孔ⅰ20和推杆孔ⅱ21孔径大于推杆孔ⅲ22和推杆孔ⅳ23,实现粗杆8可以穿过推杆孔ⅲ22和推杆孔ⅳ23,不能穿过推杆孔ⅲ22和推杆孔ⅳ23,且粗杆8抵到脱模板5时,在移动可以推动脱模板5脱模,推杆孔ⅰ20、推杆孔ⅱ21、推杆孔ⅲ22、推杆孔ⅳ23在同一轴线上,实现推杆7可以在推杆孔ⅰ20、推杆孔ⅱ21、推杆孔ⅲ22、推杆孔ⅳ23内移动,在细杆9刚推动凝料时,粗杆8未与脱模板5接触,防止细杆9不够长,推不到凝料,底板2移动距离大于推杆孔ⅱ21的长度,防止底板2移动到底时,没有推到脱模板5,不能脱模,定模垫板16侧面上设有限距板12,定模板15侧面设有限距板套13,对定模板15进行限距,方便把凝料和成型件拉断。
所述底板2与推板垫板6通过螺钉连接,使得推杆更稳定,方便安装推杆。
工作过程:在使用时,通过模脚1和定模垫板16安装在注塑机上,合模后,从浇口注入,等一定时间后,进行分模,动模在注塑机的带动下向后退形成a-a型分面,把凝料从浇口拉出,动模继续后退由于限距板的拉动,把凝料和成型件拉断,形成b-b型分面,底板2在注塑机的推动下,推动推杆7移动,由细杆9推出凝料,而后推杆7继续移动,由粗杆8推动脱模板5推出成品,实现脱模,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由导柱ⅰ18、导柱ⅱ10导向。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范围。
1.一种塑料端盖双分型面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端盖双分型面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和定模;动模由模脚(1)、底板(2),动模板(3)、动模板垫板(4)、脱模板(5)组成,模脚(1)通过螺栓与动模板垫板(4)连接,构成一个空腔,空腔内设有底板(2),底板(2)上设置有推板垫板(6),推板垫板(6)上设有推杆(7),推杆(7)设置为粗杆(8)和细杆(9),动模板垫板(4)上设有推杆孔ⅰ(20),动模板垫板(4)上设置有动模板(3),动模板(3)上设有导柱孔、模芯孔、推杆孔ⅱ(21),模芯(14)通过模芯孔安装在动模板(3)上,导柱ⅰ(18)通过导柱孔安装在动模板(3)上,动模板(3)上设置有脱模板(5),脱模板(5)上设有导柱孔、模芯孔、推杆孔ⅲ(22);定模包括定模板(15)和定模垫板(16),脱模板(5)上设置定模板(15),定模板(15)上设置有定模垫板(16),定模垫板(16)上设有浇口套(17),定模板(15)和定模垫板(16)都设有导柱孔,导柱ⅱ(10)安装在定模垫板(16)的导柱孔内,定模板(15)设有推杆孔ⅳ(23)、进料道(11)、型腔,型腔与模芯(14)形成模具空腔(19),模具空腔(19)与进料道(11)连接,粗杆(8)与推杆孔ⅰ(20)和推杆孔ⅱ(21)匹配,细杆(9)与推杆孔ⅲ(22)和推杆孔ⅳ(23)匹配,推杆孔ⅰ(20)和推杆孔ⅱ(21)孔径大于推杆孔ⅲ(22)和推杆孔ⅳ(23),推杆孔ⅰ(20)、推杆孔ⅱ(21)、推杆孔ⅲ(22)、推杆孔ⅳ(23)在同一轴线上,在细杆(9)刚推动凝料时,粗杆(8)未与脱模板(5)接触,底板(2)移动距离大于推杆孔ⅱ(21)的长度,定模垫板(16)侧面上设有限距板(12),定模板(15)侧面设有限距板套(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端盖双分型面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与推板垫板(6)通过螺钉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