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高强度加固组合墙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50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的砼制品领域,具体为一种轻质高强度加固组合墙。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中基础梁在浇筑前需先搭建好侧模,现在为了节约工程周期还有拼装、运输方便等方面考虑,一般采用预制的空心高强水泥板来拼装成围墙,但在浇筑过程中,围墙内的混凝土会对围墙产生向外的推力,容易造成拼装水泥板的错位偏移甚至滑落,影响基础梁的平整度或者影响基础梁的浇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质高强度加固组合墙,该组合墙通过在外侧表面上增设加固装置,提高板与板之间的连接稳固性,使板不易产生偏移。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轻质高强度加固组合墙,包括水泥板本体,所述的水泥板内设有减重腔,所述的水泥板的表面上设有若干预设孔,所述的相邻的两块水泥板通过固定装置与所述的预设孔连接拼装在一起。

    在上述的轻质高强度加固组合墙中,所述的预设孔均匀布设在所述水泥板表面上。

    在上述的轻质高强度加固组合墙中,所述的预设孔排列形成一空心矩形;所述的预设孔到所述的水泥板表面上对应的边的距离相等。

    在上述的轻质高强度加固组合墙中,所述的预设孔大小相等且所述的孔为圆孔。

    在上述的轻质高强度加固组合墙中,所述的固定装置由固定板与连接件组成。

    在上述的轻质高强度加固组合墙中,所述的固定板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的相邻的两块水泥板上的预设孔对应的孔。

    在上述的轻质高强度加固组合墙中,所述的固定板为矩形状金属板,所述的连接件为螺母。

    在上述的相邻的两块水泥板在横向连接处设有啮合部,所述的相邻的两块水泥板在纵向连接处设有插接部,所述的插接部的连接面设有胶粘剂层;所述的啮合部由多个卡块、与多个卡块对应的卡槽组成;所述的插接部由第一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组成,所述的第一插接部为槽,所述的第二插接部为与槽配合的凸条;所述的槽为带台阶的槽,所述的凸条为与槽配合的带台阶的凸条。

    在上述的轻质高强度加固组合墙中,所述的减重腔从上往下依次水平布置;所述的减重腔为空心圆柱体。

    在上述的轻质高强度加固组合墙中,所述的墙为环形,所述的墙在水平面的投影为环状矩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水泥板上增设孔,将相邻两块水泥板上的孔与固定板的孔用螺母固定在一起,使得整个组合墙的水泥板单元之间的连接始终稳固,不易偏移,从而确保浇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提高效率,并用浇筑出来的模型的平整度也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布置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墙的上层水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墙的下层水泥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为:1-带台阶的槽,2-带台阶的凸条,3-空心圆柱体,4-卡块,5-卡槽,6-螺母,7-固定板,8-预设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3,一种轻质高强度加固组合墙,包括水泥板本体,所述的水泥板内设有减重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板的表面上设有若干预设孔8,所述的相邻的两块水泥板通过固定装置与所述的预设孔8连接拼装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预设孔8均匀布设在所述水泥板表面上;所述的预设孔8排列形成一空心矩形;所述的预设孔8到所述的水泥板表面上对应的边的距离相等;所述的预设孔8大小相等且所述的孔为圆孔;在所述的水泥板表面上靠近上下两侧边线上各设有一排圆孔,在靠近左右两侧边线上各设有一列圆孔,上下左右四侧边上相邻两个圆孔距离相等,在所述的水泥板排布的圆孔围成一个矩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装置由固定板7与连接件组成;所述的固定板7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的相邻的两块水泥板上的预设孔8对应的孔;所述的固定板7为矩形状金属板,所述的连接件为螺母6;所述的固定板7为钢铁板,在钢铁板靠近侧边的位置上设有多个与水泥板预设孔8对应的孔洞,用螺母6将钢铁板上的孔洞与水泥板上的预设孔8连接在一起,从而将相邻两块水泥板固定在同一块固定板7上,提高组合墙的稳固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相邻的两块水泥板在横向连接处设有啮合部,所述的相邻的两块水泥板在纵向连接处设有插接部,所述的插接部的连接面设有胶粘剂层;所述的啮合部由多个卡块4、与多个卡块对应的卡槽5组成;所述的插接部由第一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组成,所述的第一插接部为槽,所述的第二插接部为与槽配合的凸条;所述的槽为带台阶的槽1,所述的凸条为与槽配合的带台阶的凸条2;所述的卡块4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的卡槽5是与卡块对应的半包围的长方体空腔,在拼装过程中,在所述的卡槽5内表面上附上一层混凝土,将所述的卡块4与所述的卡槽5拼接在一起,将多余的混凝土挤出,混凝土既可以加强板的连接,还可以填补板连接处的缝隙;将所述的槽与所述的凸条分别设计为带台阶的槽与带台阶的凸条,可以增大两者的接触面积;所述的带台阶的槽与所述的带台阶的凸条层层对应连接,在所述的槽内盛放胶水,将所述的凸条插入槽内,每一层的槽与对应的凸条粘合在一起,连接稳固无缝隙。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减重腔从上往下依次水平布置;所述的减重腔为空心圆柱体3;所述的空心圆柱体3的长度跟水泥板的长度一致,所述的相邻两个空心圆柱体3间的距离一致。在所述的水泥板的内部设空心圆柱体3可以有效减轻水泥板的重量,方便拼装、运输;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施工需要,在空心圆柱体3内填充隔音消音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墙为环形,所述的墙在水平面的投影为环状矩形;所述的相邻的水泥板首尾连接拼接形成一环状矩形,用于浇筑基础梁、承台或集水。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轻质高强度加固组合墙,包括水泥板本体,所述的水泥板内设有减重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板的表面上设有若干预设孔,所述的相邻的两块水泥板通过固定装置与所述的预设孔连接拼装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高强度加固组合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设孔均匀布设在所述水泥板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高强度加固组合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设孔排列形成一空心矩形;所述的预设孔到所述的水泥板表面上对应的边的距离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轻质高强度加固组合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设孔大小相等且所述的孔为圆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高强度加固组合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装置由固定板与连接件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轻质高强度加固组合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的相邻的两块水泥板上的预设孔对应的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轻质高强度加固组合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为矩形状金属板,所述的连接件为螺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高强度加固组合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的两块水泥板在横向连接处设有啮合部,所述的相邻的两块水泥板在纵向连接处设有插接部,所述的插接部的连接面设有胶粘剂层;所述的啮合部由多个卡块、与多个卡块对应的卡槽组成;所述的插接部由第一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组成,所述的第一插接部为槽,所述的第二插接部为与槽配合的凸条;所述的槽为带台阶的槽,所述的凸条为与槽配合的带台阶的凸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高强度加固组合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重腔从上往下依次水平布置;所述的减重腔为空心圆柱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高强度加固组合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为环形,所述的墙在水平面的投影为环状矩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的砼制品领域,其公开了一种轻质高强度加固组合墙,包括水泥板本体,所述的水泥板内设有减重腔,所述的水泥板的表面上设有若干预设孔,所述的相邻的两块水泥板通过固定装置与所述的预设孔连接拼装在一起;该实用新型通过在水泥板上增设孔,将相邻两块水泥板上的孔与固定板的孔用螺母固定在一起,使得整个组合墙的水泥板单元之间的连接始终稳固,不易偏移,从而确保浇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提高效率,并且浇筑出来的模型的平整度也较好。

    技术研发人员:黄邦群;李秋成;倪鹏飞;张剑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碧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4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589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