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式深井救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51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设备,特别是一种适用于营救井中落水者使用的气囊式深井救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对掉入深井内的人员营救时,由于井口直径小,又没有合适的救生设备,需要营救时间长。对于营救落水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营救时间越短落井人生还的机率就越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营救时间短,生还机率高的气囊式深井救生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它包括一根救援绳,其特征在于:在救援绳的下端连接有一个绳环,在绳环上连接有一个管件接头,在管件接头的上端连接有一根多节对接的多功能管,在多功能管的上端用软管于地面上连接有一台气泵,在管件接头的下端向下连接有一根入水营救管,在入水营救管的下端用单向阀接头连接有一个底气囊,在底气囊上方的入水营救管上相距一个张开气囊的长度用带单向阀的三通接头向一侧安装有一个上气囊,在营救管上靠近管件接头并高于水面安装有一个入水深度指示灯,在入水深度指示灯下面的营救管上密封安装有一个与入水深度指示灯电连接的入水信号显示器,在入水信号显示器内设有蓄电池和水压开关。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营救时间短、生还机率大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下入深井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深井内充气后救人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入水信号发生器控制指示灯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它包括一根救援绳13,其特征在于:在救援绳的下端连接有一个绳环3,在绳环上连接有一个管件接头2,在管件接头的上端连接有一根多节对接的多功能管10,在多功能管的上端用软管11于地面上连接有一台气泵12,在管件接头的下端向下连接有一根入水营救管1,在入水营救管的下端用单向阀接头8连接有一个底气囊9,在底气囊上方的入水营救管上相距一个张开气囊的长度用带单向阀的三通接头6向一侧安装有一个上气囊7,在营救管上靠近管件接头并高于水面安装有一个入水深度指示灯4,在入水深度指示灯下面的营救管上密封安装有一个与入水深度指示灯电连接的入水信号显示器5,在入水信号显示器内设有蓄电池5-1和水压开关5-2。

    使用时,先将营救管与多功能管安装在管件接头的两端,并将救援绳系在绳环上,根据井中水面以上的高度来连接对应长度的多功能管,然后将带有上下气囊的救援管下入井内从落水者的胸前或背后缝隙内伸入到水面内人体下部,入水达到所需深度时入水信号发生器给出信号,并点亮指示灯,此时启动气泵,经软管和多功能管分别向气囊内充气,气囊充气后最初变成气球状,由两个气囊将落水者托出水面,再后续对气囊深度充气,使其继续沿井壁膨胀呈圆柱形,将人托起。再用救生绳将载人的两个叠加气囊拉出井口。达到快速营救的目的。使用两个气囊可避免单个气囊万一损坏使落水者二次落水;配合单向阀接头是为了确保上拉时多功能营救管节数减短,保证气囊内的气压不会降低。安装入水信号显示器是为了确认气囊已经伸入到落井人身体下部后才能启动气泵对气囊充气,避免气囊伸入不到位,充气时对落井人形成挤压损伤。


    技术特征:

    1.一种气囊式深井救生器,它包括一根救援绳,其特征在于:在救援绳的下端连接有一个绳环,在绳环上连接有一个管件接头,在管件接头的上端连接有一根多节对接的多功能管,在多功能管的上端用软管于地面上连接有一台气泵,在管件接头的下端向下连接有一根入水营救管,在入水营救管的下端用单向阀接头连接有一个底气囊,在底气囊上方的入水营救管上相距一个张开气囊的长度用带单向阀的三通接头向一侧安装有一个上气囊,在营救管上靠近管件接头并高于水面安装有一个入水深度指示灯,在入水深度指示灯下面的营救管上密封安装有一个与入水深度指示灯电连接的入水信号显示器,在入水信号显示器内设有蓄电池和水压开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囊式深井救生器,它包括一根救援绳,在救援绳的下端连接有一个绳环,在绳环上连接有一个管件接头,在管件接头的上端连接有一根多节对接的多功能管,在多功能管的上端用软管于地面上连接有一台气泵,在管件接头的下端向下连接有一根入水营救管,在入水营救管的下端用单向阀接头连接有一个底气囊,在底气囊上方的入水营救管上用带单向阀的三通接头向一侧安装有一个上气囊,在营救管上靠近管件接头并高于水面安装有一个入水深度指示灯,在入水深度指示灯下面的营救管上密封安装有一个与入水深度指示灯电连接的入水信号显示器,在入水信号显示器内设有蓄电池和水压开关。具有结构合理、营救时间短、生还机率大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关孝钦;关海歌;韩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乡市胜利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07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588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