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矿井救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井下救援设备。
背景技术:
矿井是形成地下煤矿生产系统的井巷、硐室、装备、地面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有时把矿山地下开拓中的斜井、竖井、平硐等也称为矿井。每一个矿井的井田范围大小、矿井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的确定,是矿井自体设计中必须解决好的关键问题之一,矿井可采储量是矿井设计中预期可以来出的储量,故在划定的井田范围内,当矿井生产能力一定时,可计算出矿井的设计服务年限。矿井服务年限应与矿井的生产能力相适应。
在出现矿难时,煤矿工人只能在矿井中等待救援,但是坍塌的矿井往往救援速度慢,因此设计一款能够自救的设备,延长矿工在井下生存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井下救援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井下救援设备,包括肩带、储物盒、背箱和防护板,所述背箱为长方体结构,且两侧边壁上对称分布开设有四组凹槽,且凹槽内部均滑动设置有储物盒,所述背箱的前端面上竖直设置有两组肩带,且设置肩带的面上还凸出设置有拉扣,所述拉扣阵列分布有四组,所述背箱上开设有供拉扣穿过的通孔,所述拉扣穿过通孔与背箱内部的凹槽伸入至卡槽内部,所述卡槽开设在储物盒朝向肩带的面上,所述储物盒沿凹槽内部滑出,且卡槽靠近储物盒率先滑出的一侧,所述储物盒的底端面与卡槽同一水平线上还凸出设置有滑块,所述储物盒的背板上端也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凹槽的内壁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储物盒弹性设置在凹槽内部,所述背箱的内部顶端还水平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背箱的内壁固定相连,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竖直固定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穿过背箱延伸至外部,且支撑杆的上方内部滑动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端面焊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上铰接有翻板。
优选的,所述翻板朝向背箱上设置有肩带的一面,所述翻板与防护板的上均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在翻板翻转后相互平齐,所述固定块内部安装有螺栓。
优选的,所述滑杆的杆壁上设置有弹簧卡扣,所述弹簧卡扣弹出支撑杆将两者卡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拉扣伸入至背箱内部的一端外壁上对称分布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垂直于拉扣。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与背箱的内壁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拉扣弹性连接背箱。
优选的,所述背箱的内部还安装有gps定位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煤矿井下救援设备,通过多组储物盒的设置可将必备的食物、水以及医疗器具放入内部,用于应急使用,且储物盒通过拉动拉扣由第二弹簧的弹力弹开,使得使用者无需将背箱从后背放下,直接背负在身上即可操作,大大提升了急救物品的拿取便捷性,通过将支撑杆与滑杆拉伸,翻转后的翻板与防护板可用于防护使用者的头部,避免高处坠落物体的伤害,配合上储物盒的使用,在应急使用时,大大提升了生存空间,该煤矿井下救援设备,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安全性高,可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背箱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板与翻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肩带、2拉扣、4卡槽、5储物盒、6背箱、7支撑杆、8防护板、9限位板、10凹槽、11通孔、12连接块、13第一弹簧、14滑块、15第二弹簧、16弹簧卡扣、17滑杆、18翻板、19固定块、2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煤矿井下救援设备,包括肩带1、储物盒5、背箱6和防护板8,所述背箱6为长方体结构,且两侧边壁上对称分布开设有四组凹槽10,且凹槽10内部均滑动设置有储物盒5,所述背箱6的前端面上竖直设置有两组肩带1,且设置肩带1的面上还凸出设置有拉扣2,所述拉扣2阵列分布有四组,所述背箱6上开设有供拉扣2穿过的通孔11,所述拉扣2穿过通孔11与背箱6内部的凹槽10伸入至卡槽4内部,所述卡槽4开设在储物盒5朝向肩带1的面上,所述储物盒5沿凹槽10内部滑出,且卡槽4靠近储物盒5率先滑出的一侧,所述储物盒5的底端面与卡槽4同一水平线上还凸出设置有滑块14,所述储物盒5的背板上端也设置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与凹槽10的内壁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弹簧15,所述储物盒5弹性设置在凹槽10内部,所述背箱6的内部顶端还水平设置有限位板9,所述限位板9与背箱6的内壁固定相连,所述限位板9的上表面竖直固定设置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的上端穿过背箱6延伸至外部,且支撑杆7的上方内部滑动设置有滑杆17,所述滑杆17的顶端面焊接有防护板8,所述防护板8上铰接有翻板18,通过多组储物盒5的设置可将必备的食物、水以及医疗器具放入内部,用于应急使用。
具体的,所述翻板18朝向背箱6上设置有肩带1的一面,所述翻板18与防护板8的上均设置有固定块19,且固定块19在翻板18翻转后相互平齐,所述固定块19内部安装有螺栓20,将螺栓19安装与两组固定块20之间,将翻板18固定,用于防护头部。
具体的,所述滑杆17的杆壁上设置有弹簧卡扣16,所述弹簧卡扣16弹出支撑杆7将两者卡接固定,支撑杆7的外壁上开设有供弹簧卡扣6卡接的槽。
具体的,所述拉扣2伸入至背箱6内部的一端外壁上对称分布有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垂直于拉扣2。
具体的,所述连接块12与背箱6的内壁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13,所述拉扣2弹性连接背箱6,连接块12带动第一弹簧13收缩。
具体的,所述背箱6的内部还安装有gps定位器,gps定位器用于让搜救人员定位,该gps定位器就是现有矿井工人在矿井中使用的定位卡,在矿井中有自建的基站,每个矿井工人都配有定位卡,用于监控室里的观察员监测每一个矿井工人的位置。
具体的,该煤矿井下救援设备,在使用时,首先将滑杆17沿支撑杆7内部滑出,弹簧卡扣16沿着支撑杆7的槽弹出后,支撑杆7的外壁上开设有供弹簧卡扣6卡接的槽,将防护板8升起后固定,翻转翻板18,使得两组固定块20平齐,将螺栓19安装与两组固定块20之间,将翻板18固定之后,立即将肩带1背负在后背,去往安全地带,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通过拉动拉扣2,连接块12带动第一弹簧13收缩,拉扣2原来是由第一弹簧13顶紧卡接的,当拉扣2离开卡槽4内部时,通过第二弹簧15的弹力将滑块14顶出,滑块14带动储物盒5自动弹出凹槽10,即可取出相应的药物以及食物等,此时一组滑块14与拉扣2抵接,避免储物盒5直接弹出凹槽10内部,拉扣2抵接在储物盒5的边壁上,将储物盒5朝向凹槽10内部按动,直至拉扣2重新滑入卡槽4内部,通过第一弹簧13的弹力将拉扣2顶入,即可将储物盒5关闭,整体操作无需将背箱6从身上取下,减少对活动空间的需求,省时省力,该煤矿井下救援设备,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安全性高,可广泛推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煤矿井下救援设备,包括肩带(1)、储物盒(5)、背箱(6)和防护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背箱(6)为长方体结构,且两侧边壁上对称分布开设有四组凹槽(10),且凹槽(10)内部均滑动设置有储物盒(5),所述背箱(6)的前端面上竖直设置有两组肩带(1),且设置肩带(1)的面上还凸出设置有拉扣(2),所述拉扣(2)阵列分布有四组,所述背箱(6)上开设有供拉扣(2)穿过的通孔(11),所述拉扣(2)穿过通孔(11)与背箱(6)内部的凹槽(10)伸入至卡槽(4)内部,所述卡槽(4)开设在储物盒(5)朝向肩带(1)的面上,所述储物盒(5)沿凹槽(10)内部滑出,且卡槽(4)靠近储物盒(5)率先滑出的一侧,所述储物盒(5)的底端面与卡槽(4)同一水平线上还凸出设置有滑块(14),所述储物盒(5)的背板上端也设置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与凹槽(10)的内壁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弹簧(15),所述储物盒(5)弹性设置在凹槽(10)内部,所述背箱(6)的内部顶端还水平设置有限位板(9),所述限位板(9)与背箱(6)的内壁固定相连,所述限位板(9)的上表面竖直固定设置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的上端穿过背箱(6)延伸至外部,且支撑杆(7)的上方内部滑动设置有滑杆(17),所述滑杆(17)的顶端面焊接有防护板(8),所述防护板(8)上铰接有翻板(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18)朝向背箱(6)上设置有肩带(1)的一面,所述翻板(18)与防护板(8)的上均设置有固定块(19),且固定块(19)在翻板(18)翻转后相互平齐,所述固定块(19)内部安装有螺栓(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17)的杆壁上设置有弹簧卡扣(16),所述弹簧卡扣(16)弹出支撑杆(7)将两者卡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扣(2)伸入至背箱(6)内部的一端外壁上对称分布有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垂直于拉扣(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2)与背箱(6)的内壁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13),所述拉扣(2)弹性连接背箱(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箱(6)的内部还安装有gps定位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