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循环共存快速成型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46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冷热循环共存快速成型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注塑模具大都采用全热流道及全冷流道的注塑结构,全热流道结构占用模具空间大,限制了模具模穴数,同时一点一穴的方式极大地增加了模具成本,耗资高,产量小,全冷流道的结构产品料口长,影响塑料盖的透明度,注塑废料多,产品成型慢,品质难以提升,注塑的步骤较为繁琐,模具周期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冷热循环共存快速成型注塑模具。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热循环共存快速成型注塑模具,包括后模板、前模板、前模型腔板和后模型腔板,后模板和前模板内表面分别设置有卡槽,前模型腔板和后模型腔板可分别通过卡槽与前模板和后模板卡合,前模板内设置有热流道系统,后模型腔板内设置有冷流道系统,前模型腔板上设置有热流道进胶点,热流道进胶点连通热流道系统,后模型腔板内设置有冷流道进胶口,冷流道系统连通冷流道进胶口,热流道进胶点对应冷流道进胶口,前模型腔板和后模型腔板分别与前模板和后模板卡合,后模型腔板两边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两端设置有滑块压条,滑块压条穿过后模型腔板,滑块带动后模型腔板沿滑块压条移动,滑块外侧边插接有滑块锁紧块,前模板底部设置有前模定位槽,后模板上设置有后模定位槽,滑块锁紧块与前模定位槽和后模定位槽配合卡合。

    作为优选,所述滑块外侧面为斜面,滑块锁紧块与滑块连接侧与滑块外侧斜面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热流道系统为针阀式热流道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前模型腔板、后模型腔板和滑块上设置有循环运水孔。

    作为优选,所述后模型腔板内设置有后模型芯。

    与现有设计相比,该冷热循环共存快速成型注塑模具前模板内设置有热流道系统,后模型腔板内设置有冷流道系统,将热流道与冷流道结合,研发了全新的热转冷的注塑工艺,通过热流道注胶喷人冷流道系统进胶,保留了热流道成型快,料头短,产品质量高的等优点的同时,运用了一点两穴、一点多穴的热转冷的流道结构,节省了模具空间,模穴数得以增加,降低了模具成本,极大的提升了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节约了原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滑块锁紧块,2、前模型腔板,3、滑块,4、滑块压条,5、后模板,6、前模板,7、后模型腔板,8、冷流道进胶口,9、后模型芯,10、热流道进胶点,11、后模定位槽,12、前模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冷热循环共存快速成型注塑模具,包括后模板5、前模板6、前模型腔板2和后模型腔板7,后模板和前模板内表面分别设置有卡槽,前模型腔板和后模型腔板可分别通过卡槽与前模板和后模板卡合,前模板内设置有热流道系统,后模型腔板内设置有冷流道系统,前模型腔板上设置有热流道进胶点10,热流道进胶点连通热流道系统,后模型腔板内设置有冷流道进胶口8,冷流道系统连通冷流道进胶口,热流道进胶点对应冷流道进胶口,前模型腔板和后模型腔板分别与前模板和后模板卡合,后模型腔板两边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块3,滑块两端设置有滑块压条4,滑块压条穿过后模型腔板,滑块带动后模型腔板沿滑块压条移动,滑块外侧边插接有滑块锁紧块1,前模板底部设置有前模定位槽11,后模板上设置有后模定位槽12,滑块锁紧块与前模定位槽和后模定位槽配合卡合,滑块外侧面为斜面,滑块锁紧块与滑块连接侧与滑块外侧斜面配合,热流道系统为针阀式热流道结构,前模型腔板、后模型腔板和滑块上设置有循环运水孔,后模型腔板内设置有后模型芯9。

    该冷热循环共存快速成型注塑模具前模板内设置有热流道系统,后模型腔板内设置有冷流道系统,将热流道与冷流道结合,研发了全新的热转冷的注塑工艺,通过热流道注胶喷人冷流道系统进胶,保留了热流道成型快,料头短,产品质量高的等优点的同时,运用了一点两穴、一点多穴的热转冷的流道结构,节省了模具空间,模穴数得以增加,降低了模具成本,极大的提升了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节约了原材料。

    模具合模时,前模板和后模板合拢,滑块锁紧块通过插入前模定位槽和后模定位槽将滑块挤压合拢,前模型腔板和后模型腔板合并形成封闭型腔,此时热流道注射原料阀针通过热流道进胶点喷射,热流道进胶点喷射进入冷流道进胶口,转换为冷流道并各自向所连接的两穴型腔内射胶,射胶完成后阀针关闭,料头于热流道进胶点断开,只留下冷流道进胶口位置一截教短的料头,待冷却之后,前模板和后模板开模,滑块打开,此时通过机械手夹住料头,将已冷却成型的产品夹出,完成产品取出。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技术特征:

    1.一种冷热循环共存快速成型注塑模具,包括后模板、前模板、前模型腔板和后模型腔板,其特征是,所述后模板和前模板内表面分别设置有卡槽,前模型腔板和后模型腔板可分别通过卡槽与前模板和后模板卡合,前模板内设置有热流道系统,后模型腔板内设置有冷流道系统,前模型腔板上设置有热流道进胶点,热流道进胶点连通热流道系统,后模型腔板内设置有冷流道进胶口,冷流道系统连通冷流道进胶口,热流道进胶点对应冷流道进胶口,前模型腔板和后模型腔板分别与前模板和后模板卡合,后模型腔板两边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两端设置有滑块压条,滑块压条穿过后模型腔板,滑块带动后模型腔板沿滑块压条移动,滑块外侧边插接有滑块锁紧块,前模板底部设置有前模定位槽,后模板上设置有后模定位槽,滑块锁紧块与前模定位槽和后模定位槽配合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循环共存快速成型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滑块外侧面为斜面,滑块锁紧块与滑块连接侧与滑块外侧斜面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循环共存快速成型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热流道系统为针阀式热流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循环共存快速成型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前模型腔板、后模型腔板和滑块上设置有循环运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循环共存快速成型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后模型腔板内设置有后模型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热循环共存快速成型注塑模具。该冷热循环共存快速成型注塑模具前模板内设置有热流道系统,后模型腔板内设置有冷流道系统,将热流道与冷流道结合,研发了全新的热转冷的注塑工艺,通过热流道注胶喷人冷流道系统进胶,保留了热流道成型快,料头短,产品质量高的等优点的同时,运用了一点两穴、一点多穴的热转冷的流道结构,节省了模具空间,模穴数得以增加,降低了模具成本,极大的提升了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节约了原材料。

    技术研发人员:陆琪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三晶工艺塑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30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588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