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外墙保温领域,特别是一种岩棉开槽板复合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最近10多年来,中国进入了建筑高速增长期,全国到处都是建筑工地。随着各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化石燃料已日渐枯竭,世界性能源危机的出路只有两条,开发新能源的同时注意节约能源。建筑能耗在人类整个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甚高,故建筑节能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而建筑节能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使用保温隔热材料。在建筑上合理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可以减少建筑材料的用量,提高建筑施工的工业化程度,大幅度节能降耗。原来在建筑中使用的保温隔热材料,主要是基于改善居住舒适程度,如今已转移到节能上面。使用建筑保温隔热材料对缓解能源危机以及提高人民的居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保温岩棉板是以玄武岩为主要原材料,经高温熔融加工而成的无机纤维板,具有质量轻、导热系数小、吸热、不燃的特点,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物保温材料。研制开发和推广应用良好的屋面保温隔热材料,不仅有利于提高建筑面的保温隔热性,改善室内居住环境,同时可以节约能源,降低建筑的使用成本,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具有性价比高,具有较佳的保温隔热效果,市场应用潜力巨大的岩棉开槽板复合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岩棉开槽板复合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结构,包括:
墙体,其外墙面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预留有钻孔,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为15~20mm;
第一胶粉聚苯颗粒层,其填充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胶粉聚苯颗粒层填充深度为所述第一凹槽深度的1/5;
第一岩棉板层,其贴敷在墙体的第一侧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适应,所述第一凸起的深度为所述第一凹槽深度的4/5,所述第一凸起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岩棉板层的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凹槽;
网格布层,其贴敷在所述第一岩棉板层的所述第二侧面上;
碳纤维层,其设置在所述网格布层上,所述碳纤维层的厚度为1.5~2.5mm;
第二岩棉板层,其与所述第一岩棉板层相接的第三侧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适应,所述第二凸起嵌入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岩棉板层的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设置的第四侧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三凹槽;
第二胶粉聚苯颗粒层,其填充在所述第三凹槽内;
第一柔性砂浆层,其覆盖在所述第二胶粉聚苯颗粒层上;
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其贴敷在所述第一柔性砂浆层上;
第二柔性砂浆层,其覆盖在所述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上;
抗拉螺栓,其穿过所述第一胶粉聚苯颗粒层、第一岩棉板层、网格布层、碳纤维层、第二岩棉板层、第二胶粉聚苯颗粒层、第一柔性砂浆层、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第二柔性砂浆层和钻孔,通过配套的锁紧螺母进行压紧固定。
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二柔性砂浆层的外侧刮有柔性腻子,所述柔性腻子的外侧喷有外饰涂料。
优选方案是:所述钻孔与所述抗拉螺栓直径相适应。
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一柔性抗砂浆层的厚度为10~15mm。
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一柔性抗砂浆层的厚度为8~12mm。
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一岩棉板层和第二岩棉板层内设置有刚性支撑骨架。
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二柔性砂浆层的外侧设置有抗菌层。
优选方案是:所述抗菌层为纳米银离子抗菌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在墙体在墙体上粘接多层保温岩棉板时,凹槽和凸块之间的卡嵌作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相邻保温岩棉板之间的固定性,而且能够增大保温岩棉板表面与墙体表面之间、相邻保温岩棉板表面的粘接面积,进而提高保温岩棉板与墙体之间、多层保温岩棉板之间的粘接力,提高建筑物保温效果;
2、本实用新型有良好的保温效果,易于操作,施工简便,结构性强,不开裂,可适用于墙体内外保温的优点;
3、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柔性砂浆层和第二柔性砂浆层之间设置有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增强了抗裂性能;
4、本实用新型采用抗拉螺栓将第一胶粉聚苯颗粒层、第一岩棉板层、网格布层、碳纤维层、第二岩棉板层、第二胶粉聚苯颗粒层、第一柔性砂浆层、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第二柔性砂浆层固定连接在一起,结构体系受力合理,构件便于拆分,施工工艺简单,施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岩棉开槽板复合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结构,包括:墙体1,其外墙面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预留有钻孔,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为15~20mm;第一胶粉聚苯颗粒层4,其填充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胶粉聚苯颗粒层4填充深度为所述第一凹槽深度的1/5,胶粉聚苯颗粒主要是由聚苯颗粒、轻钙粉、木纤维、复合硅酸盐凝结材料加水凝结而成;第一岩棉板层2,其贴敷在墙体的第一侧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适应,所述第一凸起的深度为所述第一凹槽深度的4/5,所述第一凸起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岩棉板层2的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凹槽,岩棉保温层是以玄武岩及其它天然矿石等为主要原料,其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因此具有优良的保温隔热性能,将其作为本发明实施例复合预制材料的成分之一,能够起到良好的节能效果;网格布层,其贴敷在所述第一岩棉板层2的所述第二侧面上;碳纤维层,其设置在所述网格布层上,所述碳纤维层的厚度为1.5~2.5mm;第二岩棉板层3,其与所述第一岩棉板层2相接的第三侧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适应,所述第二凸起嵌入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岩棉板层2的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设置的第四侧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岩棉板层2和第二岩棉板层3内设置有刚性支撑骨架;第二胶粉聚苯颗粒层5,其填充在所述第三凹槽内;第一柔性砂浆层6,其覆盖在所述第二胶粉聚苯颗粒层5上,所述第一柔性抗砂浆层6的厚度为10~15mm;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7,其贴敷在所述第一柔性砂浆层6上;第二柔性砂浆层8,其覆盖在所述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7上,所述第二柔性砂浆层8的外侧刮有柔性腻子,所述柔性腻子的外侧喷有外饰涂料,所述第二柔性抗砂浆层8的厚度为8~12mm,所述第二柔性砂浆层8的外侧设置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为纳米银离子抗菌层;抗拉螺栓9,其穿过所述第一胶粉聚苯颗粒层4、第一岩棉板层2、网格布层、碳纤维层、第二岩棉板层3、第二胶粉聚苯颗粒层5、第一柔性砂浆层6、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7、第二柔性砂浆层8和钻孔,通过配套的锁紧螺母进行压紧固定,所述钻孔与所述抗拉螺栓9直径相适应。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1.一种岩棉开槽板复合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墙体,其外墙面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预留有钻孔,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为15~20mm;
第一胶粉聚苯颗粒层,其填充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胶粉聚苯颗粒层填充深度为所述第一凹槽深度的1/5;
第一岩棉板层,其贴敷在墙体的第一侧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适应,所述第一凸起的深度为所述第一凹槽深度的4/5,所述第一凸起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岩棉板层的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凹槽;
网格布层,其贴敷在所述第一岩棉板层的所述第二侧面上;
碳纤维层,其设置在所述网格布层上,所述碳纤维层的厚度为1.5~2.5mm;
第二岩棉板层,其与所述第一岩棉板层相接的第三侧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适应,所述第二凸起嵌入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岩棉板层的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设置的第四侧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三凹槽;
第二胶粉聚苯颗粒层,其填充在所述第三凹槽内;
第一柔性砂浆层,其覆盖在所述第二胶粉聚苯颗粒层上;
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其贴敷在所述第一柔性砂浆层上;
第二柔性砂浆层,其覆盖在所述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上;
抗拉螺栓,其穿过所述第一胶粉聚苯颗粒层、第一岩棉板层、网格布层、碳纤维层、第二岩棉板层、第二胶粉聚苯颗粒层、第一柔性砂浆层、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第二柔性砂浆层和钻孔,通过配套的锁紧螺母进行压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棉开槽板复合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柔性砂浆层的外侧刮有柔性腻子,所述柔性腻子的外侧喷有外饰涂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棉开槽板复合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与所述抗拉螺栓直径相适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棉开槽板复合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抗砂浆层的厚度为10~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棉开槽板复合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抗砂浆层的厚度为8~1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棉开槽板复合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岩棉板层和第二岩棉板层内设置有刚性支撑骨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棉开槽板复合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柔性砂浆层的外侧设置有抗菌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岩棉开槽板复合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为纳米银离子抗菌层。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