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车位防火分隔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95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系统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车位防火分隔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对环保和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政府和汽车厂商的重视。然而新能源汽车由于是利用电池和电机作为驱动动力来源,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始终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尤其是近年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存在爆发式的增长需求,电动汽车自燃的新闻屡见报端,主要是由于三元锂电池的液态电解质易燃易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触发“热失控”。从工作原理角度看,动力电池与消费类电池基本一样,但动力电池的带电量远大于消费类电池,在过充、过热、内短路、外短路、机械触发等因素下容易诱发热失控,当动力电池发生热失控时可使电池温度迅速升高到400-1000℃,进而发生着火、爆炸等事故。目前新能源汽车车厂的车位划分主要分地下车位、地上车位和立体车位三种。其中地上车位和立体车位通常没有做相应的消防设计,而地下车位虽然设有喷淋消防系统,但常规喷淋消防系统通常是在起火时进行大面积喷淋,无法对起火车辆进行针对性扑救,因此针对性低、灭火效率低下,一旦有车辆着火无法及时进行隔离、扑救,很容易同时引燃周边车辆,给厂商及消费者带来巨大的人身及财产损失。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车位防火分隔系统,以解决常规喷淋消防系统针对性低、灭火效率低下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车位防火分隔系统,所述新能源汽车车位防火分隔系统包括:支架结构、镀锌钢管吊架和喷淋结构;所述支架结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所述镀锌钢管吊架包括供水管和输水管吊架;所述输水管吊架为四根输水主管首尾相接围成的长方形结构;所述供水管的顶端连接在所述输水管吊架的一角,所述第一支架的顶端、所述第二支架的顶端和所述第三支架的顶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输水管吊架的其余三角;所述供水管与所述输水管吊架所在平面垂直;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分别与所述供水管平行设置;所述输水管吊架所在平面与地面平行;所述供水管底部设有供水口,所述供水口与外部消防供水系统或移动站连接;所述喷淋结构具有多个;多个所述喷淋结构设置在所述输水管吊架上;所述喷淋结构与所述输水管吊架连接。可选的,所述第四支架的底端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第四支架的顶端连接所述供水管的底端;所述供水管的顶端连接所述输水管吊架的第一角;所述第一支架的底端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第一支架的顶端连接所述输水管吊架的第二角;所述第二支架的底端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第二支架的顶端连接所述输水管吊架的第三角;所述第三支架的底端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第三支架的顶端连接所述输水管吊架的第四角。可选的,所述喷淋结构包括输水支管和3个喷头;所述输水支管与所述输水主管连接;所述输水支管与所述输水管吊架所在平面平行;所述输水支管与所述输水主管垂直。可选的,所述输水支管的管径小于所述输水主管的管径。可选的,所述3个喷头包括第一细水雾喷头、第二细水雾喷头和水幕喷头;所述第一细水雾喷头连接在所述输水支管靠近当前新能源汽车车位的一端;所述第二细水雾喷头连接在所述输水支管中间位置;所述水幕喷头连接在所述输水支管远离当前新能源汽车车位的一端。可选的,所述第一细水雾喷头与所述第二细水雾喷头之间相距30cm;所述第二细水雾喷头与所述水幕喷头之间相距30cm。可选的,设置在同一根所述输水主管上的相邻两组所述喷淋结构之间相距1.5米。可选的,所述输水主管上安装有烟温传感器;所述供水管底部的所述供水口上设置有阀门和控制器;所述烟温传感器和所述阀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车位防火分隔系统,所述新能源汽车车位防火分隔系统采用支架结构支撑镀锌钢管吊架和喷淋结构;采用镀锌钢管吊架作为输水装置,采用喷淋结构进行喷射灭火;因此所述新能源汽车车位防火分隔系统能够应用在单个新能源汽车车位上,针对车位上的起火车辆进行针对性灭火,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灭火效率及灭火效果。此外,所述喷淋结构中的水幕喷头喷射出的水幕可以将当前车位上的起火车辆与周围车位上的新能源汽车隔离开来,同时采用第一细水雾喷头和第二细水雾喷头进行灭火,有效避免起火车辆引燃周围车辆的情况,减少了厂商和消费者的财产损失,并且对地面、地下、立体三种类型车库内停泊的新能源小汽车、小型货车、中型货车/中巴车、大型货车/大巴车都适用,极大扩展了应用范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车位防火分隔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新能源汽车车位防火分隔系统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新能源汽车车位防火分隔系统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新能源汽车车位防火分隔系统的正视图;图1至图4中的坐标及标高的单位为米,其余尺寸单位均为毫米,图中标注的管道标高为管中心标高,dn表示管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车位防火分隔系统,以解决常规喷淋消防系统针对性低、灭火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车位防火分隔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新能源汽车车位防火分隔系统包括:支架结构、镀锌钢管吊架和喷淋结构。所述支架结构包括第一支架101、第二支架102、第三支架103和第四支架104。所述支架结构采用防腐蚀、耐高温材料制成,例如采用镀锌不锈钢材料。所述镀锌钢管吊架包括供水管201和输水管吊架。所述输水管吊架为四根输水主管首尾相接围成的长方形结构。所述供水管201和所述输水主管均为镀锌钢管。四根输水主管分别为第一输水主管202、第二输水主管203、第三输水主管204和第四输水主管205。所述第一输水主管202与所述第三输水主管204平行,所述第二输水主管203与所述第四输水主管205平行。所述第一输水主管202、第二输水主管203、第三输水主管204和第四输水主管205依次首尾相接构成长方形结构的所述输水管吊架。如图1所示,长方形结构的所述输水管吊架具有四个角,其中所述供水管201的顶端连接在所述输水管吊架的一角,所述第一支架101的顶端、所述第二支架102的顶端和所述第三支架103的顶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输水管吊架的其余三角。所述供水管201与所述输水管吊架所在平面垂直;所述第一支架101、所述第二支架102和所述第三支架103分别与所述供水管201平行设置。所述输水管吊架所在平面与地面平行。所述供水管201底部设有供水口206,所述供水口206与外部消防供水系统或移动站连接。为了节约管道距离,所述供水管201优选设置在整个新能源汽车车位防火分隔系统最靠近外部消防供水系统的一侧。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车位防火分隔系统连接的移动站型号为gkm-12-200/-5,展会尺寸150*100*50cm,工作压力:≥0.30ma;额定流量:≥120l/min;响应时间:<2.5s;灭火剂箱:500l;喷放时间:>30min;工作电压:dc24v±10%;工作温度:-35~ 65℃;启动方式:手动。所述供水口206与外部消防供水系统或移动站连接的区别在于,若所述供水口206连接外部消防供水系统,则喷淋装置可以持续喷射灭火;若所述供水口206连接外部移动站,则通常可以持续喷射60min左右。具体的,所述第四支架104的底端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第四支架104的顶端连接所述供水管201的底端;所述供水管201的顶端连接所述输水管吊架的第一角。所述第四支架104用于支撑所述供水管201。所述第一支架101的底端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第一支架101的顶端连接所述输水管吊架的第二角;所述第二支架102的底端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第二支架102的顶端连接所述输水管吊架的第三角;所述第三支架103的底端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第三支架103的顶端连接所述输水管吊架的第四角。所述供水管201与所述第四支架104固定在一起可以视为一个支架腿,与所述第一支架101、所述第二支架102和所述第三支架103一起组成四个支架腿,四个支架腿与所述输水管吊架共同围成一个长方体框架结构,将车位上的新能源汽车包围起来。通常,所述第一支架101、所述第二支架102、所述第三支架103和所述第四支架104分别固定于新能源汽车车位的四个角上,不会阻碍汽车的通行。即,本实用新型四个支架腿与所述输水管吊架共同围成的长方体框架结构的长、宽与车位的长、宽基本一致,而长方体框架结构的高度根据不同新能源汽车类型进行设置,通常为高于新能源汽车高度半米左右。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支架101、所述第二支架102、所述第三支架103和所述第四支架104可以通过膨胀螺丝和预埋件固定在地面上。若支架或输水管管道安装时与其它管道或构件相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车位防火分隔系统设有多个所述喷淋结构3,多个所述喷淋结构3设置在所述输水管吊架上;所述喷淋结构3与所述输水管吊架相连通。具体如图1所示,所述喷淋结构3包括输水支管301和3个喷头;所述输水支管301与所述输水主管连接;所述输水支管301与所述输水管吊架所在平面平行;所述输水支管301与其对应安装的所述输水主管垂直。所述供水管201内部还安装有泡沫剂装置207,用于与消防供水混合形成水和泡沫剂的混合液。所述供水管201、所述输水主管以及所述输水支管之间都是相互连通的,因此从所述供水口206进入的消防供水与所述泡沫剂装置207中的泡沫剂混合后,水和泡沫剂的混合液可以依次通过所述供水管201、所述主输水管以及所述输水主管从所述喷头喷出。具体的,所述3个喷头包括第一细水雾喷头302、第二细水雾喷头303和水幕喷头304。所述第一细水雾喷头302连接在所述输水支管301靠近当前新能源汽车车位的一端;所述第二细水雾303喷头连接在所述输水支管301中间位置;所述水幕喷头304连接在所述输水支管301远离当前新能源汽车车位的一端。也就是说,若以当前车位内部为内侧,以当前车位外部为外侧,则第一细水雾喷头302、第二细水雾喷头303和水幕喷头304为由内侧向外侧依次设置。所述水幕喷头304采用垂直喷射方式,用于在车辆四周形成水幕从而隔离起火车辆。所述第一细水雾喷头302及所述第二细水雾喷头303具有360度角度调节功能,调整多个所述第一细水雾喷头302及所述第二细水雾喷头303的角度,使其倾斜对准车位上的新能源汽车,保证其喷射的水和泡沫剂的混合液能够覆盖起火车辆的四周。通常,所述第一细水雾喷头302及所述第二细水雾喷头303的安装角度与所述输水管吊架所在平面的夹角为15-30度。优选的,同一输水支管上安装的相邻两个喷头之间的距离为30cm;即,同一输水支管301上安装的所述第一细水雾喷头302与所述第二细水雾喷头303之间相距30cm;所述第二细水雾喷头303与所述水幕喷头304之间相距30cm。而设置在同一根所述输水主管上的相邻两组所述喷淋结构3之间相距1.5米,保证有效喷淋效果。如图1-图4所示,所述第一输水主管202上的相邻两组所述喷淋结构3之间相距1.5米,所述第二输水主管203上的相邻两组所述喷淋结构3之间也相距1.5米。所述喷淋结构3的数量为偶数组,设置10-20组为宜,每组所述喷淋结构3中设置3个喷头。优选的,如图1-图4所示,在所述第一输水主管202上等间隔设置3组喷淋结构,所述第三输水主管204上与所述第一输水主管202对称设置3组喷淋结构。在所述第二输水主管203上等间隔设置2组喷淋结构,所述第四输水主管205上与所述第二输水主管203对称设置2组喷淋结构。即,优选设置12组喷淋结构,共36个喷头。并且相互平行的两根输水主管上安装的喷淋结构是对称设置的。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输水主管和输水支管内的供水流量和压力不变,所述输水支管的管径必须小于所述输水主管的管径。优选的,所述输水主管管径为所述输水支管管径的三倍左右为宜。例如所述输水支管管径为dn32mm时,所述输水主管管径为dn100mm,如图1至图4所示。并且由于单根输水管(包括输水主管和输水支管)的承重有限,不同管径的输水管及其长度限值如下表1所示:表1不同管径的输水管及其长度限值管径(mm)dn150dn100dn80dn65dn50dn40dn32dn25长度限值(m)6.05.55.04.54.54.04.04.0表1中的数据表示,如果输水管管径为dn150mm,则单根输水管的长度不应大于其长度限值6米;若输水管管径选择为dn100mm,则单根输水管的长度不应大于其长度限值5.5米......如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输水主管管径为dn100mm,其最大长度,即第一输水主管202的长度为5.5米,不大于其长度限值5.5米,因此承重符合要求。针对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需要选择不同管径的镀锌钢管作为输水管。例如中小型新能源汽车可以采用dn100mm的镀锌钢管作为输水主管,采用dn32mm的镀锌钢管作为输水支管;货车、卡车等大型新能源汽车可以采用dn150mm的镀锌钢管作为输水主管,采用dn50mm的镀锌钢管作为输水支管。实验测得采用输水支管管径为dn32mm,输水主管管径为dn100mm,火灾延续时间1.0h时,本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车位防火分隔系统用水量为122.2立方米。本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车位防火分隔系统中的输水主管和输水支管均采用镀锌钢管,当管径dn≥100mm采用沟槽或法兰连接,dn<100mm的管道采用丝扣连接。单根输水管(包括输水主管和输水支管)的工作压力为1.2mpa,试验压力为1.6mpa,喷水强度约为2l/s×m(升/秒×米)。其中较长输水主管中喷水强度约为2.06l/s×m,较短输水主管中喷水强度为2.26l/s×m。喷头工作压力0.2mpa。在实际应用中,在输水管及支架结构除锈后涂红丹防锈底漆两遍,再刷有色醇酸磁漆两遍。为了使消防管道更加醒目,通常在输水管表面涂红色漆或红黄漆,在支架表面涂银灰色漆。进一步的,所述供水管201底部的所述供水口206上设置有阀门401和控制器。所述阀门401用于控制所述供水口206的通断,所述阀门401有三种控制方式:手动控制方式、自动控制方式及远程控制方式。采用自动控制方式时,所述输水主管上安装有烟温传感器402;所述烟温传感器402和所述阀门401分别与所述控制器有线或无线连接。所述输水管吊架上安装的烟温传感器数量以2-4个为宜。每根输水主管上的烟温传感器402安装在所述输水主管的中间位置,以更好地实现烟温检测。在实际应用中,烟温传感器402可采用gw810uvir2型火焰探测器,所述阀门401可采用zsfm100型雨淋报警阀,所述水幕喷头304型号为zstmb-t40/120,所述细水雾喷头型号采用zstw-b40/120。所述控制器可采用jb-qb-ld128en型火灾报警控制器。所述泡沫剂装置207可采用s3%合成泡沫灭火剂或6%合成泡沫灭火剂,消防用s3%/s6%合成泡沫灭火剂属于低倍数泡沫灭火剂,是新一代绿色环保型泡沫灭火剂,它可以在各种低倍数泡沫产生设备中与水按3:97或6:94的比例进行混合而产生泡沫。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烟温传感器检测当前车位的烟温信号,将当前烟温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进行处理,若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当前烟温信号超过烟温信号限值,则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阀门自动开启,接通本实用新型防火分隔系统与外部消防供水系统或移动站的连接,从所述供水口206进入的消防供水与所述泡沫剂装置207中的泡沫剂混合后,水和泡沫剂的混合液依次通过所述供水管201、所述主输水管以及所述输水主管从所述喷头喷出,由外侧安装的一圈水幕喷头喷射出垂直水幕,将起火车辆与周围车辆进行隔离,由内侧安装的多个细水雾喷头喷射出混合液进行灭火,提高了灭火效率,并且在灭火过程中不会引燃周围建筑设施或周围车辆,减少了人身财产损失。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阀门还可以采用远程控制方式。采用远程控制方式时,需要为多个新能源汽车车位防火分隔系统上的多个阀门进行编号,所述阀门上安装的控制器与远程操控中心无线连接。当远程操控中心通过视频监控或接收到报警信号确定现场发生火情时,可以根据阀门编号远程关闭起火车位对应的新能源汽车车位防火分隔系统上的阀门,从而实现远程控制。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汽车车位防火分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结构、镀锌钢管吊架和喷淋结构;所述支架结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所述镀锌钢管吊架包括供水管和输水管吊架;所述输水管吊架为四根输水主管首尾相接围成的长方形结构;所述供水管的顶端连接在所述输水管吊架的一角,所述第一支架的顶端、所述第二支架的顶端和所述第三支架的顶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输水管吊架的其余三角;所述供水管与所述输水管吊架所在平面垂直;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分别与所述供水管平行设置;所述输水管吊架所在平面与地面平行;所述供水管底部设有供水口,所述供水口与外部消防供水系统或移动站连接;所述喷淋结构具有多个;多个所述喷淋结构设置在所述输水管吊架上;所述喷淋结构与所述输水管吊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车位防火分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支架的底端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第四支架的顶端连接所述供水管的底端;所述供水管的顶端连接所述输水管吊架的第一角;所述第一支架的底端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第一支架的顶端连接所述输水管吊架的第二角;所述第二支架的底端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第二支架的顶端连接所述输水管吊架的第三角;所述第三支架的底端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第三支架的顶端连接所述输水管吊架的第四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车位防火分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结构包括输水支管和3个喷头;所述输水支管与所述输水主管连接;所述输水支管与所述输水管吊架所在平面平行;所述输水支管与所述输水主管垂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车位防火分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支管的管径小于所述输水主管的管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车位防火分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3个喷头包括第一细水雾喷头、第二细水雾喷头和水幕喷头;所述第一细水雾喷头连接在所述输水支管靠近当前新能源汽车车位的一端;所述第二细水雾喷头连接在所述输水支管中间位置;所述水幕喷头连接在所述输水支管远离当前新能源汽车车位的一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车位防火分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细水雾喷头与所述第二细水雾喷头之间相距30cm;所述第二细水雾喷头与所述水幕喷头之间相距30c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车位防火分隔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同一根所述输水主管上的相邻两组所述喷淋结构之间相距1.5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车位防火分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主管上安装有烟温传感器;所述供水管底部的所述供水口上设置有阀门和控制器;所述烟温传感器和所述阀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能源汽车车位防火分隔系统。所述新能源汽车车位防火分隔系统采用支架结构支撑镀锌钢管吊架和喷淋结构;采用镀锌钢管吊架作为输水装置,采用喷淋结构进行喷射灭火,因此所述新能源汽车车位防火分隔系统能够应用在单个新能源汽车车位上,针对车位上的起火车辆进行针对性灭火,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灭火效率及灭火效果。此外,所述喷淋结构中的水幕喷头喷射出的水幕可以将当前车位上的起火车辆与周围车位上的新能源汽车隔离开来,同时采用第一细水雾喷头和第二细水雾喷头进行灭火,有效避免起火车辆引燃周围车辆的情况,减少了厂商和消费者的人身及财产损失。

    技术研发人员:唐梓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环安有备族(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9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58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