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胶垫的柱状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1  217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胶垫的柱状电池。



    背景技术:

    柱状电池是一类常见的电池,根据应用领域不同,柱状电池的尺寸也有不同的需求。现有的柱状电池一般把电芯的正极焊接在电池外壳,负极焊接在电池上盖,上盖与外壳之间用绝缘密封圈分隔。其中,正极可以利用焊针延伸到外壳底部,把正极与外壳焊接起来,或者把正极焊接在上端外壳边处,无论怎样,都需要在上盖和外壳合盖之前,从内部进行焊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胶垫的柱状电池,通过胶垫挤压正、负极耳,使得正、负极耳与外壳、上盖充分紧密贴合,不用进行内部焊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胶垫的柱状电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胶垫的柱状电池,包括电芯、正极耳、负极耳、上盖、外壳和胶垫;电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正极片与正极耳连接,负极片与负极耳连接,电芯和胶垫置于上盖和外壳形成的腔体中,上盖和外壳之间设有密封圈;正极耳连接上盖,胶垫在电芯的上端或下端,胶垫通过挤压使负极耳与外壳紧密贴合。

    技术方案中,胶垫在电芯的上端;正极耳与外壳贴合的表面上设有绝缘胶纸,正极耳与上盖焊接连接。

    技术方案中,胶垫在电芯的上端;正极耳与外壳贴合的表面上设有绝缘胶纸,胶垫挤压正极耳使正极耳与外壳紧密贴合

    技术方案中,胶垫在电芯的上端,胶垫上设有一小孔,正极耳穿过小孔与上盖焊接连接。

    技术方案中,胶垫和负极耳在电芯的下端,胶垫通过挤压使负极耳与外壳紧密贴合,正极耳与上盖焊接连接。

    技术方案中,胶垫的材质为三元乙丙或聚丙烯材料。

    技术方案中,正极耳或负极耳为折极耳结构,正极片或负极片的末端为未涂布的金属片,对未涂布的金属片进行裁剪并使其翻折,形成正极耳或负极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柱状电池的电芯上端或下端设胶垫,利用胶垫挤压,使负极耳与外壳紧密贴合,避免了负极耳与外壳的焊接工序,不使用中间焊针能够充分利用电芯的空间,进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外壳底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剖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剖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剖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第一种正极片和负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第二种正极片和负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一种带胶垫的柱状电池,包括电芯101、正极耳102、负极耳103、上盖104、外壳105和胶垫107,电芯101包括正极片109、负极片110和隔膜,正极片109连接正极耳102,负极片110连接负极耳103,电芯101和胶垫107置于上盖104和外壳105形成的腔体中,上盖104和外壳105之间设有密封圈106,使得上盖104和外壳105相绝缘,防止连通。胶垫107位于电芯101的上端,并且与电芯连接的正极耳102和负极耳103都在上端引出。胶垫107通过挤压使负极耳103与外壳105紧密贴合。正极耳102沿着胶垫107外壁从而延伸到上盖104处,并与上盖104焊接,正极耳102与外壳105会有一小段的接触,这样会导致电芯101短路,为防止此问题,本实施例在正极耳102与外壳105贴合的表面上设有绝缘胶纸108,阻隔了两者的连通。在胶垫107处于的外壳105的表面处,设有一滚槽结构,加固负极耳103与外壳105的连接。胶垫107选用具有绝缘性、耐腐蚀性和一定弹性的材料,优选三元乙丙或聚丙烯,但不限于此。因为胶垫107具有一定弹性,所以能够确保负极耳103与外壳105,也可以不设滚槽结构。

    其中,正极耳102和负极耳103可以是折极耳结构,如图6和图7可见,在正极片109和负极片110的一末端边缘是未涂布的金属片,对该未涂布的金属片进行裁剪并使其翻折,形成垂直于正极片109的正极耳102,形成垂直于负极片110的负极耳103,在负极耳103上贴上绝缘胶纸108。极耳翻折的方式包括180°对折(如图6)和90°对折(如图7)。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一种带胶垫的柱状电池,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一相似,包括电芯201、正极耳202、负极耳203、上盖204、外壳205和胶垫207。负极耳203连接电芯201和外壳205,正极耳202连接电芯201和上盖204,电芯201和胶垫207置于上盖204和外壳205形成的腔体中,上盖204和外壳205之间设有密封圈206。其区别点在于,实施例二中,胶垫207置于电芯201的下端,负极耳203从电芯201下端引出,胶垫207通过挤压使负极耳203与外壳205紧密贴合;正极耳202从电芯201上端引出并与上盖204焊接连接。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一种带胶垫的柱状电池,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一相似,包括电芯301、正极耳302、负极耳303、上盖304、外壳305和胶垫307。正极耳302连接电芯301和上盖304,负极耳303连接电芯301和外壳305,电芯301和胶垫307置于上盖304和外壳305形成的腔体中,上盖304和外壳305之间设有密封圈306。其区别点在于,实施例三中,胶垫307上设有一小孔308,负极耳303的表面可以不用贴绝缘胶纸,直接从小孔308中穿过,与上盖304焊接连接。

    实施例四

    如图5所示,一种带胶垫的柱状电池,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一相似,包括电芯401、正极耳402、负极耳403、上盖404、外壳405和胶垫407。负极耳403连接电芯401和外壳405,正极耳402连接电芯401和上盖404,电芯401和胶垫407置于上盖404和外壳405形成的腔体中,上盖404和外壳405之间设有密封圈406。其区别点在于,实施例四中,胶垫407通过挤压使负极耳403与外壳405紧密贴合,并且胶垫407上端挤压正极耳402,使正极耳402与上盖404紧密贴合,无须焊接。

    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带胶垫的柱状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正极耳、负极耳、上盖、外壳和胶垫;所述电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正极片与正极耳连接,负极片与负极耳连接,所述电芯和所述胶垫置于所述上盖和所述外壳形成的腔体中,上盖和外壳之间设有密封圈;正极耳连接上盖,胶垫在电芯的上端或下端,胶垫通过挤压使负极耳与外壳紧密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胶垫的柱状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垫在电芯的上端;所述正极耳与外壳贴合的表面上设有绝缘胶纸,正极耳与上盖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胶垫的柱状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垫在电芯的上端;所述正极耳与外壳贴合的表面上设有绝缘胶纸,胶垫挤压正极耳使正极耳与外壳紧密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胶垫的柱状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垫在电芯的上端,胶垫上设有一小孔,正极耳穿过小孔与上盖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胶垫的柱状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垫和所述负极耳在电芯的下端,胶垫通过挤压使负极耳与外壳紧密贴合,正极耳与上盖焊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胶垫的柱状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垫的材质为三元乙丙或聚丙烯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胶垫的柱状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耳或负极耳为折极耳结构,正极片或负极片的末端为未涂布的金属片,对未涂布的金属片进行裁剪并使其翻折,形成正极耳或负极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胶垫的柱状电池,包括电芯、正极耳、负极耳、上盖、外壳和胶垫;电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正极片与正极耳连接,负极片与负极耳连接,电芯和胶垫置于上盖和外壳形成的腔体中,上盖和外壳之间设有密封圈,正极耳连接上盖,胶垫在电芯的上端或下端,胶垫通过挤压使负极耳与外壳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柱状电池的电芯上端或下端设胶垫,利用胶垫挤压,使负极耳与外壳紧密贴合,避免了负极耳与外壳的焊接工序,不使用中间焊针能够充分利用电芯的空间,进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技术研发人员:袁丹阳;徐飚;杨侠;邢庆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能电池(东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0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58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