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限位顶针的斜滑块出模机构。
背景技术:
在注塑模具中,大部分注塑模具的上、下顶针板上都布满了各种直顶针、斜顶针等顶出部件,为了脱出塑料件上的倒扣、倒钩、侧孔等结构,已有技术通常采用斜顶针或是采用直顶针带动斜滑块结构。传统的斜滑块出模机构结构简单,动作稳定可靠,属于模具常用机构之一,但缺点是易出现磨损和咬死现象,有时侯塑料件会随斜滑块移动,增加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限位顶针的斜滑块出模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限位顶针的斜滑块出模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公模和母模,公模和母模之间形成与塑料件产品相配合的成型腔;
所述的具有限位顶针的斜滑块出模机构还包括斜滑块,所述斜滑块上的一侧具有与所述塑料件产品上的倒钩相配合的钩槽;
所述的具有限位顶针的斜滑块出模机构还包括贯穿滑动设于所述母模上的两个限位顶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限位顶针分别位于与其同侧的斜滑块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母模固定安装在模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母模通过螺栓拆装式固定安装在所述模座上,以便于母模的拆装维护。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模座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限位顶针的斜滑块出模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动作稳定可靠,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出模机构的易磨损和出现咬死现象的问题,避免塑料件产品随斜滑块移动,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限位顶针的斜滑块出模机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限位顶针的斜滑块出模机构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限位顶针的斜滑块出模机构的侧视图。
图中:1-斜滑块,11-钩槽,2-塑料件产品,21-倒钩,3-限位顶针,4-公模,5-模座,6-支撑底座,7-母模;
m-表示斜滑块角度,l-表示间隙,b-表示塑料件产品高度,h-表示限位高度,a-表示倒钩深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一种具有限位顶针的斜滑块出模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公模4和母模7,公模4和母模7之间形成与塑料件产品2相配合的成型腔;所述母模7固定安装在模座5上;所述模座5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6上。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具有限位顶针的斜滑块出模机构还包括斜滑块1,所述斜滑块1上的一侧具有与所述塑料件产品2上的倒钩21相配合的钩槽11。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具有限位顶针的斜滑块出模机构还包括贯穿滑动设于所述母模7上的两个限位顶针3,两个限位顶针3分别位于与其同侧的斜滑块1的两侧,通过增设的限位顶针3与斜滑块1同方向移动,有助于脱模并方便塑料件产品2从型腔内取出;
在本实施例中,为避免造成限位顶针3与斜滑块1同方向移动,脱模不畅,增加限位顶针3有困难时,需要保证有足够的限位条件;
具体的,限位条件所需要满足的公式如下:tanm=a/b-h,其中,重点是将塑料件产品2顶出之前先保证倒钩21从钩槽11内先脱出。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母模7通过螺栓拆装式固定安装在所述模座5上,以便于母模7的拆装维护。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斜滑块1的表面要有一定的硬度,滑动配合间隙要适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限位顶针的斜滑块出模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动作稳定可靠,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出模机构的易磨损和出现咬死现象的问题,避免塑料件产品2随斜滑块1移动,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一”、“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一”、“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具有限位顶针的斜滑块出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公模(4)和母模(7),公模(4)和母模(7)之间形成与塑料件产品(2)相配合的成型腔;
还包括斜滑块(1),所述斜滑块(1)上的一侧具有与所述塑料件产品(2)上的倒钩(21)相配合的钩槽(11);
还包括贯穿滑动设于所述母模(7)上的两个限位顶针(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限位顶针的斜滑块出模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限位顶针(3)分别位于与其同侧的斜滑块(1)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限位顶针的斜滑块出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模(7)固定安装在模座(5)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限位顶针的斜滑块出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模(7)通过螺栓拆装式固定安装在所述模座(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限位顶针的斜滑块出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5)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6)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