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的大型计算机内壳线路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65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调节的大型计算机内壳线路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工作电压非常低,并且由于计算机工作频率非常高,因此对电源的要求比较高。

    目前计算机的电源为开关电路,将普通交流电转为直流电,再通过斩波控制电压,将不同的电压分别输出给主板、硬盘、光驱等计算机部件,因此一个大型计算机往往需要多个连接线,故而需用到线路固定装置。

    但是现有的大型计算机内壳线路固定装置还存在着不具备悬挂功能,无法根据固定需求进行调节和不具备防护缓冲功能的问题。

    因此,发明可调节的大型计算机内壳线路固定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可调节的大型计算机内壳线路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大型计算机内壳线路固定装置存在着不具备悬挂功能,无法根据固定需求进行调节和不具备防护缓冲功能的问题。

    可调节的大型计算机内壳线路固定装置,包括上拉紧片,第一锁紧扁管,第一锁紧螺钉,第二锁紧扁管,第二锁紧螺钉,下拉紧片,第三锁紧扁管,第三锁紧螺钉,第四锁紧扁管,第四锁紧螺钉,左夹持套,右夹持套,可调节悬挂稳固环结构,可防伤保护调节抱紧片结构和可调节缓冲弹性板结构,所述的上拉紧片一端插接在第一锁紧扁管的内部,并通过第一锁紧螺钉紧固连接设置,另一端插接在第二锁紧扁管的内部,并通过第二锁紧螺钉紧固连接设置;所述的下拉紧片一端插接在第三锁紧扁管的内部,并通过第三锁紧螺钉紧固连接设置,另一端插接在第四锁紧扁管的内部,并通过第四锁紧螺钉紧固连接设置;所述的第一锁紧扁管横向螺钉连接在左夹持套的右上端;所述的第二锁紧扁管横向螺钉连接在右夹持套的左上端;所述的第三锁紧扁管横向螺钉连接在左夹持套的右下端;所述的第四锁紧扁管横向螺钉连接在右夹持套的左下端;所述的可调节悬挂稳固环结构和可防伤保护调节抱紧片结构分别与左夹持套和右夹持套相连接;所述的可调节缓冲弹性板结构分别与上拉紧片和下拉紧片相连接;所述的可调节悬挂稳固环结构包括调节柄,旋转螺母,伸缩螺杆,衔接座,内螺纹管和悬挂环,所述的调节柄分别焊接在旋转螺母的上下两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旋转螺母螺纹连接在伸缩螺杆的外壁;所述的伸缩螺杆一端螺纹连接衔接座的内部,另一端螺纹连接在内螺纹管的内部;所述的悬挂环分别焊接在内螺纹管的外端。

    优选的,所述的可防伤保护调节抱紧片结构包括橡胶卡块,缓冲片,深沟球轴承,旋转螺杆,固定螺母和旋转柄,所述的橡胶卡块分别螺钉连接在缓冲片的内壁上下两侧外端部位;所述的缓冲片的内部中间位置镶嵌有深沟球轴承;所述的旋转螺杆横向螺纹连接在固定螺母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旋转螺杆一端过盈配合连接深沟球轴承的内圈,另一端螺栓连接在旋转柄的内侧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缓冲弹性板结构包括开口环,调节螺杆,调节螺母,固定套管,缓冲弹簧和缓冲弹性板,所述的开口环卡接在调节螺杆的上端外壁开设的环形凹槽内部;所述的调节螺杆纵向螺纹连接在调节螺母的内部;所述的固定套管纵向套接在调节螺杆的外壁;所述的缓冲弹簧纵向套接在调节螺杆的外壁;所述的缓冲弹性板横向中间位置活动螺栓连接在调节螺杆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的左夹持套和右夹持套相对设置,所述的左夹持套具体采用半圆状不锈钢夹套,所述的右夹持套具体采用半圆状不锈钢夹套。

    优选的,所述的旋转螺母设置在内螺纹管的内端。

    优选的,所述的衔接座分别螺栓连接在左夹持套的左侧上下两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衔接座还分别螺栓连接在右夹持套的右侧上下两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悬挂环采用多个不锈钢环。

    优选的,所述的缓冲片采用外壁胶接有橡胶套的半圆状不锈钢片。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螺母分别横向镶嵌在左夹持套的左侧内部中间位置和右夹持套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调节螺母设置在固定套管的外端。

    优选的,所述的缓冲弹簧设置在固定套管和缓冲弹性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的缓冲弹簧具体采用圆柱形不锈钢弹簧。

    优选的,所述的缓冲弹性板具体采用弹簧板。

    优选的,所述的缓冲弹性板分别横向与左夹持套和右夹持套之间的上部接触设置以及与左夹持套和右夹持套之间的下部接触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套管纵向镶嵌在上拉紧片的内部中间位置以及下拉紧片的内部中间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调节柄,旋转螺母,伸缩螺杆,衔接座,内螺纹管和悬挂环的设置,有利于根据大型计算机内壳线路固定需求进行悬挂该装置,可进行四角悬挂,以帮助线路进行穿插,保证连接便捷性。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橡胶卡块,缓冲片,深沟球轴承,旋转螺杆,固定螺母和旋转柄的设置,有利于对固定的线路进行缓冲,以保证线路安全性,并可进行调节,以保证固定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开口环,调节螺杆,调节螺母,固定套管,缓冲弹簧和缓冲弹性板的设置,有利于对固定的线路进行缓冲保护,可避免夹伤线路。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调节柄和调节螺母的设置,有利于旋转调节,便于进行锁固工作。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橡胶卡块的设置,有利于对线缆进行锁固卡固,保证其稳定性。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上拉紧片,第一锁紧扁管,第一锁紧螺钉,第二锁紧扁管和第二锁紧螺钉的设置,有利于对左夹持套和右夹持套的上部进行拉紧锁固,保证固定稳定性。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下拉紧片,第三锁紧扁管,第三锁紧螺钉,第四锁紧扁管和第四锁紧螺钉的设置,有利于对左夹持套和右夹持套的下部进行拉紧锁固,保证固定稳定性。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左夹持套和右夹持套的设置,有利于保证线路夹持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悬挂稳固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防伤保护调节抱紧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缓冲弹性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上拉紧片;2、第一锁紧扁管;3、第一锁紧螺钉;4、第二锁紧扁管;5、第二锁紧螺钉;6、下拉紧片;7、第三锁紧扁管;8、第三锁紧螺钉;9、第四锁紧扁管;10、第四锁紧螺钉;11、左夹持套;12、右夹持套;13、可调节悬挂稳固环结构;131、调节柄;132、旋转螺母;133、伸缩螺杆;134、衔接座;135、内螺纹管;136、悬挂环;14、可防伤保护调节抱紧片结构;141、橡胶卡块;142、缓冲片;143、深沟球轴承;144、旋转螺杆;145、固定螺母;146、旋转柄;15、可调节缓冲弹性板结构;151、开口环;152、调节螺杆;153、调节螺母;154、固定套管;155、缓冲弹簧;156、缓冲弹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可调节的大型计算机内壳线路固定装置,包括上拉紧片1,第一锁紧扁管2,第一锁紧螺钉3,第二锁紧扁管4,第二锁紧螺钉5,下拉紧片6,第三锁紧扁管7,第三锁紧螺钉8,第四锁紧扁管9,第四锁紧螺钉10,左夹持套11,右夹持套12,可调节悬挂稳固环结构13,可防伤保护调节抱紧片结构14和可调节缓冲弹性板结构15,所述的上拉紧片1一端插接在第一锁紧扁管2的内部,并通过第一锁紧螺钉3紧固连接设置,另一端插接在第二锁紧扁管4的内部,并通过第二锁紧螺钉5紧固连接设置;所述的下拉紧片6一端插接在第三锁紧扁管7的内部,并通过第三锁紧螺钉8紧固连接设置,另一端插接在第四锁紧扁管9的内部,并通过第四锁紧螺钉10紧固连接设置;所述的第一锁紧扁管2横向螺钉连接在左夹持套11的右上端;所述的第二锁紧扁管4横向螺钉连接在右夹持套12的左上端;所述的第三锁紧扁管7横向螺钉连接在左夹持套11的右下端;所述的第四锁紧扁管9横向螺钉连接在右夹持套12的左下端;所述的可调节悬挂稳固环结构13和可防伤保护调节抱紧片结构14分别与左夹持套11和右夹持套12相连接;所述的可调节缓冲弹性板结构15分别与上拉紧片1和下拉紧片6相连接;所述的可调节悬挂稳固环结构13包括调节柄131,旋转螺母132,伸缩螺杆133,衔接座134,内螺纹管135和悬挂环136,所述的调节柄131分别焊接在旋转螺母132的上下两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旋转螺母132螺纹连接在伸缩螺杆133的外壁;所述的伸缩螺杆133一端螺纹连接衔接座134的内部,另一端螺纹连接在内螺纹管135的内部;所述的悬挂环136分别焊接在内螺纹管135的外端,线路固定后,可进行悬挂操作,将悬挂环136通过螺栓与大型计算机内壳角落进行固定,通过手持调节柄131放松旋转螺母132,即可调节伸缩螺杆133和内螺纹管135之间的间距,以便于进行固定操作,最后锁紧旋转螺母132即可,以保证线路固定稳定性。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可防伤保护调节抱紧片结构14包括橡胶卡块141,缓冲片142,深沟球轴承143,旋转螺杆144,固定螺母145和旋转柄146,所述的橡胶卡块141分别螺钉连接在缓冲片142的内壁上下两侧外端部位;所述的缓冲片142的内部中间位置镶嵌有深沟球轴承143;所述的旋转螺杆144横向螺纹连接在固定螺母145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旋转螺杆144一端过盈配合连接深沟球轴承143的内圈,另一端螺栓连接在旋转柄146的内侧中间位置,当线缆穿入左夹持套11和右夹持套12之间时,可通过缓冲片142进行防护,通过橡胶卡块141进行辅助卡固,以保证固定稳定性,通过手持旋转柄146可以旋转旋转螺杆144在固定螺母145内部的位置,以便于进行调节缓冲片142之间的间距,直至夹紧线缆为止,保证其稳定性。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可调节缓冲弹性板结构15包括开口环151,调节螺杆152,调节螺母153,固定套管154,缓冲弹簧155和缓冲弹性板156,所述的开口环151卡接在调节螺杆152的上端外壁开设的环形凹槽内部;所述的调节螺杆152纵向螺纹连接在调节螺母153的内部;所述的固定套管154纵向套接在调节螺杆152的外壁;所述的缓冲弹簧155纵向套接在调节螺杆152的外壁;所述的缓冲弹性板156横向中间位置活动螺栓连接在调节螺杆152的下端,为了保证线缆固定稳定性以及缓冲性,可通过调节螺母153调节调节螺杆152在固定套管154内部的伸缩度,以使得缓冲片142冲击缓冲弹性板156时,可使得调节螺杆152在缓冲弹簧155内部动作,并使得调节螺杆152在固定套管154内部动作,即可实现缓冲功能,以保证线缆稳定性。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左夹持套11和右夹持套12相对设置,所述的左夹持套11具体采用半圆状不锈钢夹套,所述的右夹持套12具体采用半圆状不锈钢夹套。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旋转螺母132设置在内螺纹管135的内端。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衔接座134分别螺栓连接在左夹持套11的左侧上下两部中间位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衔接座134还分别螺栓连接在右夹持套12的右侧上下两部中间位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悬挂环136采用多个不锈钢环。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缓冲片142采用外壁胶接有橡胶套的半圆状不锈钢片。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螺母145分别横向镶嵌在左夹持套11的左侧内部中间位置和右夹持套12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调节螺母153设置在固定套管154的外端。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缓冲弹簧155设置在固定套管154和缓冲弹性板156之间。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缓冲弹簧155具体采用圆柱形不锈钢弹簧。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缓冲弹性板156具体采用弹簧板。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缓冲弹性板156分别横向与左夹持套11和右夹持套12之间的上部接触设置以及与左夹持套11和右夹持套12之间的下部接触设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套管154纵向镶嵌在上拉紧片1的内部中间位置以及下拉紧片6的内部中间位置。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线路固定后,可进行悬挂操作,将悬挂环136通过螺栓与大型计算机内壳角落进行固定,通过手持调节柄131放松旋转螺母132,即可调节伸缩螺杆133和内螺纹管135之间的间距,以便于进行固定操作,最后锁紧旋转螺母132即可,以保证线路固定稳定性,当线缆穿入左夹持套11和右夹持套12之间时,可通过缓冲片142进行防护,通过橡胶卡块141进行辅助卡固,以保证固定稳定性,通过手持旋转柄146可以旋转旋转螺杆144在固定螺母145内部的位置,以便于进行调节缓冲片142之间的间距,直至夹紧线缆为止,保证其稳定性,为了保证线缆固定稳定性以及缓冲性,可通过调节螺母153调节调节螺杆152在固定套管154内部的伸缩度,以使得缓冲片142冲击缓冲弹性板156时,可使得调节螺杆152在缓冲弹簧155内部动作,并使得调节螺杆152在固定套管154内部动作,即可实现缓冲功能,以保证线缆稳定性。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可调节的大型计算机内壳线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调节的大型计算机内壳线路固定装置包括上拉紧片(1),第一锁紧扁管(2),第一锁紧螺钉(3),第二锁紧扁管(4),第二锁紧螺钉(5),下拉紧片(6),第三锁紧扁管(7),第三锁紧螺钉(8),第四锁紧扁管(9),第四锁紧螺钉(10),左夹持套(11),右夹持套(12),可调节悬挂稳固环结构(13),可防伤保护调节抱紧片结构(14)和可调节缓冲弹性板结构(15),所述的上拉紧片(1)一端插接在第一锁紧扁管(2)的内部,并通过第一锁紧螺钉(3)紧固连接设置,另一端插接在第二锁紧扁管(4)的内部,并通过第二锁紧螺钉(5)紧固连接设置;所述的下拉紧片(6)一端插接在第三锁紧扁管(7)的内部,并通过第三锁紧螺钉(8)紧固连接设置,另一端插接在第四锁紧扁管(9)的内部,并通过第四锁紧螺钉(10)紧固连接设置;所述的第一锁紧扁管(2)横向螺钉连接在左夹持套(11)的右上端;所述的第二锁紧扁管(4)横向螺钉连接在右夹持套(12)的左上端;所述的第三锁紧扁管(7)横向螺钉连接在左夹持套(11)的右下端;所述的第四锁紧扁管(9)横向螺钉连接在右夹持套(12)的左下端;所述的可调节悬挂稳固环结构(13)和可防伤保护调节抱紧片结构(14)分别与左夹持套(11)和右夹持套(12)相连接;所述的可调节缓冲弹性板结构(15)分别与上拉紧片(1)和下拉紧片(6)相连接;所述的可调节悬挂稳固环结构(13)包括调节柄(131),旋转螺母(132),伸缩螺杆(133),衔接座(134),内螺纹管(135)和悬挂环(136),所述的调节柄(131)分别焊接在旋转螺母(132)的上下两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旋转螺母(132)螺纹连接在伸缩螺杆(133)的外壁;所述的伸缩螺杆(133)一端螺纹连接衔接座(134)的内部,另一端螺纹连接在内螺纹管(135)的内部;所述的悬挂环(136)分别焊接在内螺纹管(135)的外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大型计算机内壳线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防伤保护调节抱紧片结构(14)包括橡胶卡块(141),缓冲片(142),深沟球轴承(143),旋转螺杆(144),固定螺母(145)和旋转柄(146),所述的橡胶卡块(141)分别螺钉连接在缓冲片(142)的内壁上下两侧外端部位;所述的缓冲片(142)的内部中间位置镶嵌有深沟球轴承(143);所述的旋转螺杆(144)横向螺纹连接在固定螺母(145)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旋转螺杆(144)一端过盈配合连接深沟球轴承(143)的内圈,另一端螺栓连接在旋转柄(146)的内侧中间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大型计算机内壳线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节缓冲弹性板结构(15)包括开口环(151),调节螺杆(152),调节螺母(153),固定套管(154),缓冲弹簧(155)和缓冲弹性板(156),所述的开口环(151)卡接在调节螺杆(152)的上端外壁开设的环形凹槽内部;所述的调节螺杆(152)纵向螺纹连接在调节螺母(153)的内部;所述的固定套管(154)纵向套接在调节螺杆(152)的外壁;所述的缓冲弹簧(155)纵向套接在调节螺杆(152)的外壁;所述的缓冲弹性板(156)横向中间位置活动螺栓连接在调节螺杆(152)的下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大型计算机内壳线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夹持套(11)和右夹持套(12)相对设置,所述的左夹持套(11)具体采用半圆状不锈钢夹套,所述的右夹持套(12)具体采用半圆状不锈钢夹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大型计算机内壳线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螺母(132)设置在内螺纹管(135)的内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大型计算机内壳线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衔接座(134)分别螺栓连接在左夹持套(11)的左侧上下两部中间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大型计算机内壳线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衔接座(134)还分别螺栓连接在右夹持套(12)的右侧上下两部中间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大型计算机内壳线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挂环(136)采用多个不锈钢环。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的大型计算机内壳线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片(142)采用外壁胶接有橡胶套的半圆状不锈钢片。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的大型计算机内壳线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螺母(145)分别横向镶嵌在左夹持套(11)的左侧内部中间位置和右夹持套(12)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可调节的大型计算机内壳线路固定装置,包括上拉紧片,第一锁紧扁管,第一锁紧螺钉,第二锁紧扁管,第二锁紧螺钉,下拉紧片,第三锁紧扁管,第三锁紧螺钉,第四锁紧扁管,第四锁紧螺钉,左夹持套,右夹持套,可调节悬挂稳固环结构,可防伤保护调节抱紧片结构和可调节缓冲弹性板结构。本实用新型调节柄,调节螺母,伸缩螺杆,衔接座,内螺纹管和悬挂环的设置,有利于根据大型计算机内壳线路固定需求进行悬挂该装置,可进行四角悬挂,以帮助线路进行穿插,保证连接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丁;杜志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0.16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58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