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减震机构的计算机壳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38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减震机构的计算机壳体。



    背景技术:

    电子计算机通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逻辑计算,具有存储记忆功能,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它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计算机被用作各种工业和消费设备的控制系统,包括简单的特定用途设备、工业设备及通用设备等。

    现有的电子计算机由于其所处的环境的原因,其周围可能存在一定的振动,现有的计算机壳体内部的结构大多采用固定式,导致振动直接传导至内部的元件上,进而导致内部元件受到振动的影响较大,从而存在一定受损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计算机壳体不能对外部振动力进行中和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带减震机构的计算机壳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减震机构的计算机壳体,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内部左右竖直端均设置有支撑板,且机箱的左右竖直端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支撑板的竖直端通过第二弹簧与活动槽内壁弹性连接,且支撑板的竖直端顶端和底端均焊接有连接板,并且连接板通过第一弹簧与活动槽内壁弹性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安装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个所述支撑板靠近机箱的一侧焊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与第二弹簧之间弹性连接,并且第二弹簧之间矩形阵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个所述支撑板竖直中线底端设置有中心轴,且中心轴的两端均通过螺栓与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中心轴上套设有套管,且套管与安装板的底部中线焊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个所述支撑板上均对称开设有两个弧形槽,且两个弧形槽的内部均嵌设有第三弹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三弹簧的中间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销轴,且销轴分别与安装板的水平两端两侧插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当受到外部作用力时,外部作用力对机箱进行作用,机箱进行向右的晃动时,由于两个支撑板保持原有的惯性,从而使得左侧的支撑板对左侧的第二弹簧进行挤压,右侧的支撑板对右侧的第二弹簧进行拉伸,机箱进行向左的晃动时,由于两个支撑板保持原有的惯性,从而使得左侧的支撑板对左侧的第二弹簧进行拉伸,右侧的支撑板对右侧的第二弹簧进行挤压,从而完成对于左右方向的力的中和,减小其传导至安装板上的力大小。

    2、本实用新型中,机箱向上进行运动时,顶部的连接板推挤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进行收缩,底部的连接板拉伸底部的第一弹簧,机箱向下进行运动时,顶部的连接板拉伸第一弹簧,底部的连接板推挤底部的第一弹簧,对其进行压缩,以此实现对于上下方向力的中和,并且在受到外部振动力的作用时,安装板底部中心处焊接的套管在中心轴上进行转动,安装板转动时,其两侧的销轴在弧形槽的内部进行滑动,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对销轴的转动力进行一定程度的中和,从而实现对于多角度的力的中和,提升机箱壳体的抗震效果,减小内部结构所受到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纵剖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部结构侧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纵剖侧视图;

    图例说明:

    1、机箱;2、活动槽;3、支撑板;4、固定板;5、第一弹簧;6、连接板;7、第二弹簧;8、安装板;9、中心轴;10、套管;11、销轴;12、螺栓;13、弧形槽;14、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减震机构的计算机壳体,包括机箱1,机箱1的内部左右竖直端均设置有支撑板3,且机箱1的左右竖直端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2,支撑板3的竖直端通过第二弹簧7与活动槽2内壁弹性连接,且支撑板3的竖直端顶端和底端均焊接有连接板6,并且连接板6通过第一弹簧5与活动槽2内壁弹性连接,两个支撑板3之间转动连接有安装板8,第一弹簧5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第一弹簧5之间线性阵列。

    具体的,如图1-3所示,两个支撑板3靠近机箱1的一侧焊接有固定板4,且固定板4与第二弹簧7之间弹性连接,并且第二弹簧7之间矩形阵列,两个支撑板3竖直中线底端设置有中心轴9,且中心轴9的两端均通过螺栓12与支撑板3之间固定连接,中心轴9上套设有套管10,且套管10与安装板8的底部中线焊接。

    具体的,如图3所示,两个支撑板3上均对称开设有两个弧形槽13,两个弧形槽13的圆心与中心轴9的侧视位置重合,且两个弧形槽13的内部均嵌设有第三弹簧14,第三弹簧14的中间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销轴11,且销轴11分别与安装板8的水平两端两侧插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当受到外部作用力时,外部作用力对机箱1进行作用,机箱1进行向右的晃动时,由于两个支撑板3保持原有的惯性,从而使得左侧的支撑板3对左侧的第二弹簧7进行挤压,右侧的支撑板3对右侧的第二弹簧7进行拉伸,机箱1进行向左的晃动时,由于两个支撑板3保持原有的惯性,从而使得左侧的支撑板3对左侧的第二弹簧7进行拉伸,右侧的支撑板3对右侧的第二弹簧7进行挤压,从而完成对于左右方向的力的中和,减小其传导至安装板8上的力大小;机箱1向上进行运动时,顶部的连接板6推挤第一弹簧5,第一弹簧5进行收缩,底部的连接板6拉伸底部的第一弹簧5,机箱1向下进行运动时,顶部的连接板6拉伸第一弹簧5,底部的连接板6推挤底部的第一弹簧5,对其进行压缩,以此实现对于上下方向力的中和,并且在受到外部振动力的作用时,安装板8底部中心处焊接的套管10在中心轴9上进行转动,安装板8转动时,其两侧的销轴11在弧形槽13的内部进行滑动,在第三弹簧14的作用下,对销轴11的转动力进行一定程度的中和,从而实现对于多角度的力的中和,提升机箱1壳体的抗震效果,减小内部结构所受到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带减震机构的计算机壳体,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的内部左右竖直端均设置有支撑板(3),且机箱(1)的左右竖直端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2),所述支撑板(3)的竖直端通过第二弹簧(7)与活动槽(2)内壁弹性连接,且支撑板(3)的竖直端顶端和底端均焊接有连接板(6),并且连接板(6)通过第一弹簧(5)与活动槽(2)内壁弹性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3)之间转动连接有安装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减震机构的计算机壳体,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板(3)靠近机箱(1)的一侧焊接有固定板(4),且固定板(4)与第二弹簧(7)之间弹性连接,并且第二弹簧(7)之间矩形阵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减震机构的计算机壳体,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板(3)竖直中线底端设置有中心轴(9),且中心轴(9)的两端均通过螺栓(12)与支撑板(3)之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减震机构的计算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9)上套设有套管(10),且套管(10)与安装板(8)的底部中线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减震机构的计算机壳体,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板(3)上均对称开设有两个弧形槽(13),且两个弧形槽(13)的内部均嵌设有第三弹簧(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减震机构的计算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弹簧(14)的中间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销轴(11),且销轴(11)分别与安装板(8)的水平两端两侧插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减震机构的计算机壳体,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内部左右竖直端均设置有支撑板,且机箱的左右竖直端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支撑板的竖直端通过第二弹簧与活动槽内壁弹性连接,且支撑板的竖直端顶端和底端均焊接有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中,机箱进行向右的晃动时,由于两个支撑板保持原有的惯性,从而使得左侧的支撑板对左侧的第二弹簧进行挤压,右侧的支撑板对右侧的第二弹簧进行拉伸,机箱进行向左的晃动时,由于两个支撑板保持原有的惯性,从而使得左侧的支撑板对左侧的第二弹簧进行拉伸,右侧的支撑板对右侧的第二弹簧进行挤压,从而完成对于左右方向的力的中和,减小其传导至安装板上的力大小。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红艳
    技术研发日:2019.10.24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57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