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免拆模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卡扣式免拆模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房屋建筑面积保持着较高的水平。目前,建筑业大量使用的传统建筑模板虽可周转使用,但其存在支护工艺复杂,需要大量的周转材料和人工,且多次周转之后模板变为建筑垃圾的缺点。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行装配式建筑,其由预制部件在工地进行装配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绿色环保,节约劳动力等优点;但装配式建筑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大型起重机械、建筑节点多,无法长距离运输等缺点的存在。因此,一种新技术——免拆模板技术应运而生,其具有支护简单,无需拆模和抹灰,需要周转的材料少,施工周期大大缩短,建筑垃圾少,良好的保温性能,有利于现场文明施工等优点。但现有技术中的免拆模板大多为采用纤维水泥平板或硅钙板作为免拆模板,在进行现场装配时往往采用自攻螺丝将两块免拆模板进行连接,自攻螺丝嵌固力度很小,布置过密,导致施工效率不高,模板表面平整度欠佳。一般只适用于建筑一两层公共建筑。因此对于免拆模板如何做到既能在施工现场实现快速安装、进一步加快施工进度、解决模板的刚度变形问题,加大应用范围,安装更为简单、牢固的同时又能保证施工安全是本案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卡扣式免拆模结构,不仅具有快速安装,安装牢固,大大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的优点,而且能保证施工安全,应用范围广,适宜大范围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卡扣式免拆模结构,所述免拆模结构包括免拆模板、钢丝网和连接框架,所述免拆模板的一侧为光滑平面,另一侧设有若干突出部和若干t型扣,所述免拆模板的四条边上设有若干公头槽和母头槽,所述钢丝网上设有若干个挂扣,相邻突出部与钢丝网之间通过第一卡扣方式固定连接;所述两个相对的免拆模板之间通过连接框架相连,所述连接框架与免拆模板之间通过第二卡扣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免拆模板与免拆模板之间通过第三卡扣方式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卡扣、第二卡扣和第三卡扣的连接使免拆模板能快速安装于连接框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免拆模板长度为0.2m~1.2m,高度0.4m~1.5m,厚度15mm~25mm,在现场进行免拆模板拼接时,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建设的墙体尺寸将免拆模板进行拼接组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免拆模板四条边中两条相对的边,一条边为公头槽,另一条为母头槽。
进一步的,所述免拆模板上t型扣的个数为2的倍数,本实施例中优选为4个。
进一步的,所述免拆模板上突出部个数采用公式:突出部个数=[免拆模板长度(m)/0.25]2进行取整计算得到。
进一步的,所述免拆模板由混凝土、钢筋网、抗拉纤维、突出部、t型扣、公头槽和母头槽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抗拉纤维材料为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聚丙烯短纤维、聚酯纤维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免拆模板内的混凝土为钢筋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框架材料为碳钢、型钢、金属合金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框架包括轻钢立柱和钢拉条,轻钢立柱与轻钢立柱之前通过钢拉条进行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轻钢立柱与轻钢立柱之间的距离小于60cm。
进一步的,所述轻钢立柱上设有与免拆模板上t型扣个数相同的t型槽,且安装时t型扣位置与t型槽一一对应;所述t型扣的一端固定于免拆模板上,另一端与轻钢立柱上对应位置的t型槽的卡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相对免拆模板之间进行浇筑填充。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相对免拆模板之间不浇筑填充。
进一步的,所述浇筑填充材料为普通混凝土、发泡混凝土、泡沫混凝土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相对免拆模板之间不浇筑填充时,免拆模板上不设置突出部,只设有t型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扣方式为,挂扣的一端与钢丝网之间通过焊接固定,另一端与突出部通过卡扣方式将钢丝网固定于免拆模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卡扣方式为,免拆模板上的t型扣与连接框架上预留的t型槽通过卡扣方式将免拆模板固定于连接框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卡扣方式为,一块免拆模板上的公头槽与另一块面拆模板上的母头槽通过公母榫的方式进行卡扣连接将两块免拆模板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
(1)免拆模板上设置的t型扣与连接框架上预留的t型槽通过卡扣方式将免拆模板固定于连接框架上,实现快速安装;(2)通过在免拆模板的另一侧设置突出部,且将钢丝网卡扣于免拆模板上,增大在免拆模板与免拆模板之间浇筑填充材料时填充材料的液压对免拆模板的受力面,提高免拆模板寿命,解决模板的刚度变形问题;(3)通过在免拆模板的四条边上设置公头槽和母头槽,使免拆模板与免拆模板之间连接的更为牢固;(4)在现场安装的过程中免拆模板与模板之间既可以浇筑填充也可以不浇筑填充,既可以用于建设一两层厂房也可以用于多层高楼,应用范围大大提高;(5)免拆模板中的抗拉纤维、混凝土和浇筑填充材料种类可用多种材料制作而成,原材料来源广,适用范围强;(6)现场安装使得安装速度快速,方便,能极大的缩短建设周期,提高作业效率,适宜大范围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卡扣式免拆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卡扣式免拆模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卡扣式免拆模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图1去掉左部免拆模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钢丝网卡扣于免拆模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免拆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钢丝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挂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6免拆模板的主视图;
图10是图9中a-a的剖面图;
图11是图9中b-b的剖面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卡扣式免拆模结构中的连接框架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卡扣式免拆模结构中的连接框架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卡扣式免拆模结构中的连接框架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卡扣式免拆模结构中的连接框架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6是图12连接框架中轻钢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6免拆模板中突出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6免拆模板中突出部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6免拆模板中突出部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卡扣式免拆模结构中公头槽和母头槽形成公母榫的示意图。
图中:1.免拆模板,2.突出部,3.t型扣,4.公头槽,5.母头槽,6.钢丝网,7.挂扣,8.t型槽,9.快装连接件,10.矩形轻钢,11.轻钢立柱,12.钢拉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扣式免拆模结构,所述免拆模结构包括免拆模板1、钢丝网6和连接框架,所述免拆模板1的一侧为光滑平面,另一侧设有若干突出部2和若干t型扣3,所述免拆模板1的四条边上设有若干公头槽4和母头槽5,所述钢丝网6上设有若干个挂扣7,相邻突出部2与钢丝网之间通过第一卡扣方式固定连接;所述两个相对的免拆模板1之间通过连接框架相连,所述连接框架与免拆模板1之间通过第二卡扣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免拆模板1与免拆模板1之间通过第三卡扣方式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卡扣、第二卡扣和第三卡扣的连接使免拆模板1能快速安装于连接框架上。
所述第一卡扣方式为:挂扣7的一端与钢丝网6之间通过焊接固定,另一端与突出部2通过卡扣方式将钢丝网6固定于免拆模板1上,其目的是增大在免拆模板1与免拆模板1之间浇筑填充材料时填充材料的液压对免拆模板1的受力面,减小免拆模板的承受的液柱压力,提高免拆模板寿命,解决模板的刚度变形问题。
所述第二卡扣方式为:免拆模板1上的t型扣3与连接框架上预留的t型槽8通过卡扣方式将免拆模板1固定于连接框架上,通过该种t型扣方式能将免拆模板1牢固卡扣于连接框架中的轻钢立柱11上,其目的是与传统采用自攻螺丝连接两块免拆模板相比,大大提高施工效率,解决模板表面平整度欠佳问题。
所述第三卡扣方式为:一块免拆模板1上的公头槽4与另一块面拆模板1上的母头槽5通过公母榫的方式进行卡扣连接将两块免拆模板固定在一起,其目的是使免拆模板与免拆模板之间连接的更为牢固。
为了能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以厚度为20mm,长1.2m宽1m的长方形免拆模板1现场施工为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在现场的施工流程为:当免拆模板1运输到施工现场,需要进行安装时;首先将多块免拆模板1与免拆模板1之间利用其四条边上的公头槽4和母头槽5通过公母榫的方式进行固定,接着将钢丝网6上的挂扣7与免拆模板1上的突出部2位置一一对应,使挂扣7与突出部2呈垂直位置;随后用力将钢丝网往免拆模板方向推,将免拆模板上的突出部2卡扣于钢丝网6的挂扣7内。接着将钢丝网6和免拆模板1一起通过免拆模板1上的t型扣3对准连接框架上预留的t型槽8,将免拆模板1和钢丝网6卡扣于连接框架上,从而实现免拆模板1快速安装。若要对免拆模板1与模板1之间浇筑填充,如普通混凝土、发泡混凝土、泡沫混凝土等其他浇筑填充材料,只需将该浇筑填充材料倒入免拆模板1与免拆模板1之间即可。
如图5-11所示,本实施例中一块免拆模板1上共设有25个突出部2,4个t型扣3,上条边和左条边为公头槽4,下条边和右条边为母头槽5;挂扣7的一端焊接于钢丝网6上,另一端用于卡扣免拆模板1上的突出部2。t型扣3高度高于突出部2高度,其目的是使t型扣3能卡扣于连接框架上。
如图12-15所示,所述连接框架包括轻钢立柱11和钢拉条12,轻钢立柱11与轻钢立柱11之间通过钢拉条12进行连接;图中为轻钢立柱11与轻钢立柱11之间通过钢拉条12进行连接的四种连接方式示意图。所述第一种连接方式为两根钢拉条与轻钢立柱11形成三角形,增加稳定性。所述第二种连接方式为两根钢拉条12形成x形,增加稳定性。所述第三种连接方式为四根钢拉条12形成∑形,增加稳定性。所述第四种连接方式为三根钢拉条12形成z字形,增加稳定性。
如图16所示,所述轻钢立柱11由4根矩形轻钢10和8个快速连接件9组成,所述4个快速连接件9将矩形轻钢10上部进行两两之间固定连接,4个快速连接件9将矩形轻钢10下部进行两两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每根矩形轻钢10上设有两个t型槽8,这两个t型槽8呈上下分布,其目的是与免拆模板1上的t型扣3对应,方便免拆模板1卡扣于矩形轻钢上。
如图17-19所示,所述突出部2为预埋在免拆模板1中,突出部2的三种实施方式示意图,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中部为等腰梯形,其梯形的两个底角为45°;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中部为矩形,第三种实施方式中部为正方形,其目的是在方便挂扣7卡扣的同时增大浇筑填充材料对免拆模板1的受力面,减小液柱压力对免拆模板1的作用力。
如图20所示,所述两块免拆模板1通过一块免拆模板上的公头槽4和另一块免拆模板1上的母头槽5之间通过公母榫的形式连接,母头槽5内的凹槽采用梯形设计,其连接示意图如图所示。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卡扣方式、第二卡扣方式和第三卡扣方式将免拆模板快速安装于连接框架中,在现场施工过程中能实现快速安装,大大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本实用新型在现场安装的过程中免拆模板与模板之间既可以浇筑填充也可以不浇筑填充,既可以用于一两层厂房建设也可以用于多层高楼建设,应用范围大大提高,适宜大范围推广应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本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1.一种卡扣式免拆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免拆模结构包括免拆模板、钢丝网和连接框架,所述免拆模板的一侧为光滑平面,另一侧设有若干突出部和若干t型扣,所述免拆模板的四条边上设有若干公头槽和母头槽,所述钢丝网上设有若干个挂扣,相邻突出部与钢丝网之间通过第一卡扣方式固定连接;
所述免拆模板与免拆模板之间通过连接框架相连,所述连接框架与免拆模板之间通过第二卡扣方式固定连接;
所述免拆模板与免拆模板之间通过第三卡扣方式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卡扣、第二卡扣和第三卡扣的连接使免拆模板能快速安装于连接框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扣式免拆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免拆模板四条边中两条相对的边,一条边为公头槽,另一条为母头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卡扣式免拆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免拆模板由混凝土、钢筋网、抗拉纤维、突出部、t型扣、公头槽和母头槽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卡扣式免拆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纤维为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聚丙烯短纤维、聚酯纤维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扣式免拆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架材料为碳钢、型钢、金属合金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卡扣式免拆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架包括轻钢立柱和钢拉条,轻钢立柱与轻钢立柱之前通过钢拉条进行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卡扣式免拆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钢立柱上设有与免拆模板上t型扣个数相同的t型槽,且安装时t型扣位置与t型槽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扣式免拆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相对免拆模板之间进行浇筑填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扣式免拆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相对免拆模板之间不浇筑填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卡扣式免拆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填充的材料为普通混凝土、发泡混凝土、泡沫混凝土中的任意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卡扣式免拆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相对免拆模板之间不浇筑填充时,免拆模板上不设置突出部,只设有t型扣。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扣式免拆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方式为,挂扣的一端与钢丝网之间通过焊接固定,另一端与突出部通过卡扣方式将钢丝网固定于免拆模板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扣式免拆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扣方式为,免拆模板上的t型扣与连接框架上预留的t型槽通过卡扣方式将免拆模板固定于连接框架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扣式免拆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扣方式为,一块免拆模板上的公头槽与另一块面拆模板上的母头槽通过公母榫的方式进行卡扣连接将两块免拆模板固定在一起。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