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材幕墙叠合变形缝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48


    本实用新型涉及幕墙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一种石材幕墙叠合变形缝。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建筑物造型的追求,外装饰造型大量采用石材幕墙,由于建筑本身有合理的沉降、伸缩空间,而石材幕墙属于建筑物外维护结构,使得石材幕墙也必须有相应的变形空间,用来保证材幕墙在建筑发生沉降、变形情况下安全性能不受其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石材幕墙叠合变形缝,能保证石材幕墙在建筑发生沉降、变形情况下安全性能不受其影响,幕墙石材板块之间有充分的变形空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材幕墙叠合变形缝,包括安装在变形缝左右两侧的左石板与右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石板背面靠近变形缝端设有l形石板,所述l形石板端部设有t形凸块与右石板背面的t形凹槽相适应;所述l形石板横过变形缝与左石板叠合,所述l形石板与左石板之间叠合处预留有叠合缝,所述叠合缝处填塞有泡沫棒;所述变形缝后端左右两侧设有用于固定石板的支撑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石板与右石板之间的间距为50mm,所述l形石板与左石板叠合缝为1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l形石板与右石板通过环氧树脂胶粘合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l形石板与左石板之间叠合缝设有中性硅酮耐候密封胶,将叠合缝粘合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右两侧支撑架之间的间距为150mm,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立柱、横梁与槽钢,所述立柱一侧固定连接到墙体,另一侧与横梁固定连接,并且与横梁连接的一侧设有便于横梁上下移动的槽孔,所述横梁上设有用于固定石板的槽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l形石板的高度与左石板、右石板的高度相适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l形石板可以设在左石板或右石板任意一块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变形缝在墙面上可以横向或竖向设置,将墙面分成若干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变形缝横向设置时,所述l形石板固定在下端石板上,并且横向变形缝上填塞有石棉。

    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实用新型专利所述的石材幕墙变形缝采用离缝叠合式施工方法,能保证石材幕墙在建筑发生沉降、变形情况下安全性能不受其影响,幕墙石材板块之间有充分的变形空间,还解决变形缝防水问题,同时支撑架上的横梁与槽钢活动固定设置,便于适应因为变形缝的设置石板背面卡槽位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防水的问题,保护内部支撑架,保证石材幕墙的耐久形,同时提高了工程整体观感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变形缝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l形石板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l形石板与右石板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t形凸块侧视示意图;

    图中:1.变形缝,2.左石板,3.右石板,4.l形石板,5.叠合缝,6.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一种石材幕墙叠合变形缝,包括固定在变形缝1左右两侧的左石板2与右石板3,用于左石板2与右石板3叠合连接的l形石板4,与墙体连接用于固定石板的支撑架6。

    所述右石板3背面靠近变形缝1端设有l形石板4,所述右石板3背面靠近变形缝1端处设有t形凹槽与l形石板4端部设有的t形凸块相适应,所述l形石板4通过t形凸块卡进右石板3上的t形凹槽中固定在右石板3上,便于l形石板4安装的同时也将l形石板4固定得更加稳当。

    所述l形石板4的高度与右石板3和左石板2的高度相适应,所述t形凸块和t形凹槽的高度均低于l形石板4和右石板3的高度,便于所述l形石板4的安装,所述l形石板4卡进右石板3后,并通过环氧树脂胶将l形石板4与右石板3粘合固定。所述l形石板4可以是在幕墙前固定在右石板3上,同时也可以在幕墙时安装好右石板3后固定。

    所述左石板2与右石板3之间的安装距离为50mm,所述l形石板4固定在右石板3横过变形缝1与另一侧的左石板叠合,并且所述l形石板4与左石板2之间预留有10mm的叠合缝5,石板幕墙施工完成后在缝隙处填塞泡沫棒,然后在缝隙处打中性硅酮耐候密封胶将变形缝1密封,可以防止雨水进入幕墙内部,保护内部支撑架6,保证石材幕墙的耐久性。在打中性硅酮耐候密封胶前,为了防止密封注胶把石材污染,在变形缝1的两侧贴上保护美纹胶,施工完后再把保护胶撕下来。

    所述变形缝1后侧左右两端设有支撑架6用于固定幕墙石板,所述支撑架6由立柱、横梁与槽钢组成,所述立柱一侧固定到墙体上,另一侧设有若干活动横梁,所述横梁通过螺母活动固定在立柱侧边的槽孔中,所述横梁上的槽孔活动设有用于与石板背面卡槽连接固定的槽钢,便于适应石板背面不同高度不同位置的卡槽。

    所述变形缝1左右两侧的支撑架6安装相距150mm,所述变形缝1左右两侧的左石板2与右石板3之间相距50mm,变形缝1通过l形石板4横过变形缝1合缝与另一侧石板叠合,预留有10mm的叠合缝5,使得幕墙变形缝1位置的石材幕墙合理的留有变形空间,保证了在以后石材幕墙不受建筑主体沉降变形而产生不规则变形、损坏,保证了幕墙结构安全。

    优选的,所述l形石板4可以设在左石板2或右石板3任意一块上。

    优选的,所述变形缝1在墙面上可以横向或竖向设置,将墙面分成若干区,一区发生沉降或变形不会影响到其他区域。

    优选的,所述变形缝1横向设置时,所述l形石板4固定在下端石板上,并且横向变形缝1上填塞有石棉,当上端石板沉降时用于保护下端石板。

    一种石材幕墙叠合幕墙安装方法:首先将支撑架6根据变形缝1设计分区位置安装固定在墙体,并且变形缝1处两侧支撑架6的安距离为150mm;然后安装石板,变形缝1处左右两侧石板之间安装间隔为50mm,变形缝1左右两侧石板安装时,每安装完一块石板就在石板背面安装l形石板4,l形石板4横过变形缝1与另一侧石板叠合将变形缝1合缝,叠合处预留有10mm叠合缝,叠合缝设有泡沫棒与密封胶密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石材幕墙叠合变形缝,包括安装在变形缝(1)左右两侧的左石板(2)与右石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石板(3)背面靠近变形缝(1)端设有l形石板(4),所述l形石板(4)端部设有t形凸块与右石板(3)背面的t形凹槽相适应;所述l形石板(4)横过变形缝(1)与左石板(2)叠合,所述l形石板(4)与左石板(2)之间叠合处预留有叠合缝(5),所述叠合缝(5)处填塞有泡沫棒;所述变形缝(1)后端左右两侧设有用于固定石板的支撑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石材幕墙叠合变形缝,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石板(2)与右石板(3)之间的间距为50mm,所述l形石板(4)与左石板(2)叠合缝(5)为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石材幕墙叠合变形缝,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石板(4)与右石板(3)通过环氧树脂胶粘合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石材幕墙叠合变形缝,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石板(4)与左石板(2)之间的叠合缝(5),通过中性硅酮耐候密封胶将叠合缝(5)粘合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石材幕墙叠合变形缝,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两侧支撑架(6)之间的间距为150mm,所述支撑架(6)上设有立柱、横梁与槽钢,所述立柱一侧固定连接到墙体,另一侧与横梁固定连接,并且与横梁连接的一侧设有便于横梁上下移动的槽孔,所述横梁上设有用于固定石板的槽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石材幕墙叠合变形缝,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石板(4)的高度与左石板(2)、右石板(3)的高度相适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石材幕墙叠合变形缝,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石板(4)可以设在左石板(2)或右石板(3)任意一块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石材幕墙叠合变形缝,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缝(1)在墙面上可以横向或竖向设置,将墙面分成若干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石材幕墙叠合变形缝,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缝(1)横向设置时,所述l形石板(4)固定在下端石板上,并且横向变形缝(1)上填塞有石棉。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材幕墙叠合变形缝,包括安装在变形缝左右两侧的左石板与右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石板背面靠近变形缝端设有L形石板,所述L形石板横过变形缝与左石板叠合,所述L形石板与左石板之间叠合处预留有叠合缝,所述变形缝设有泡沫棒;所述变形缝后端左右两侧设有用于固定石板的支撑架。本实用新型能保证石材幕墙在建筑发生沉降、变形情况下安全性能不受其影响,幕墙石材板块之间有充分的变形空间,还解决了变形缝防水问题,保证了石材幕墙的耐久性,同时提高了工程整体观感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孙学柱;陈迪;王进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银广厦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1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575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