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25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使用注塑机生产产品的过程中,需要将注塑机生产出来的注塑件进行分离,使产品与浇头分开以得到产品。由于注塑件刚取出来时温度较高,传统方法是先收集注塑件,待注塑件冷却后,人工掰断浇口,以进行产品与浇头的分离。对于传统方法,需要等待注塑件冷却再进行分离操作,耗时长;而注塑件温度较高,冷却不彻底会存在烫伤操作员的风险;且人工分离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过程不连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下料装置,其实现了注塑件产品和浇头的自动分离,减少了人工成本,减少了安全隐患,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下料装置,包括传送带、卡料架和机械手;所述传送带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内的传送皮带,所述框架上固定设置有卡料架,所述卡料架包括安装座、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一卡料杆,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卡料杆,所述卡料杆位于传送皮带上侧;所述机械手能够抓取注塑件并将注塑件的浇口朝第一卡料杆下压以卡断浇口。

    作为优选的,所述卡料架还包括第二卡料杆,所述第二卡料杆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所述第一卡料杆和第二卡料杆平行设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平行设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还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平行于第一卡料杆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位于第一卡料杆的两侧。

    作为优选的,所述机械手为三轴机械手。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料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凸起刃。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料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凸起刃。

    作为优选的,所述传送带一侧设置有收集废料的废料收集箱,所述机械手夹取废料并将废料移送至废料收集箱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传送带和卡料架,机械手抓取注塑件并向下运动,而注塑件的浇口被第一卡料杆卡断,产品掉落在传送带上,浇头并机械手移走,从而实现注塑件的产品与浇头的分离。

    2、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注塑件产品和浇头的自动分离,减少了人工成本,减少了安全隐患,提高了生产效率。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注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第一卡料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框架;11、传送皮带;20、安装座;21、第一支撑杆;22、第二支撑杆;23、第一连接件;24、第二连接件;30、第一卡料杆;301、第一凸起刃;302、第二凸起刃;31、第二卡料杆;40、浇头;41、产品;42、浇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了一种自动下料装置,包括传送带、卡料架和机械手。传送带包括框架10和设置在框架10内的传送皮带11,框架10上固定设置有卡料架,卡料架包括安装座20、第一支撑杆21、第二支撑杆22和第一卡料杆30,安装座20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22,第一支撑杆21与第二支撑杆22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卡料杆30,卡料杆位于传送皮带11上侧。机械手能够抓取注塑件并将注塑件的浇口42朝第一卡料杆30下压以卡断浇口42。机械手为现有技术,图中未示出,其功能为抓取注塑件并在空间移动。

    对于注塑件,其包括浇头40和产品41,而浇头40与产品41连接处的浇口42,通常较细且易断。当机械手夹取注塑件的浇头40时,并移动至卡料架的上侧,而浇口42位于第一卡料杆30的正上方,而机械手带动注塑件下压时,在力的作用下,注塑件上的浇口42会被第一卡料杆30卡断。而产品41即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在传送皮带11上并向后传输。

    卡料架还包括第二卡料杆31,第二卡料杆31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22之间,第一卡料杆30和第二卡料杆31平行设置。当注塑件上的具有多个产品41,而产品41对称设置,即可通过第一卡料架和第二卡料架共同作用以将多个浇口42卡断。

    第一支撑杆21与第二支撑杆22平行设置。

    第一支撑杆21与第二支撑杆22之间还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件23和第二连接件24,第一连接件23与第二连接件24平行于第一卡料杆30设置,第一连接件23和第二连接件24位于第一卡料杆30的两侧。第一连接件23和第二连接件24的设置可以加强卡料架的稳固性。

    机械手为三轴机械手。三轴机械手可抓取注塑件的浇头40在传送带上侧移动。

    第一卡料杆30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凸起刃301。第一凸起刃301便于将浇口42卡断。

    第一卡料杆30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凸起刃302。

    传送带一侧设置有收集废料的废料收集箱,机械手夹取废料并将废料移送至废料收集箱内。当浇口42被卡断,而产品41掉落在传送皮带11上后,机械手夹取余料,即将浇头40扔至废料收集箱中。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如下:

    (1)机械手(图中未画出)抓取注塑成型的注塑件,到达传送带上方后,垂直向下移动,使得产品41到达a位置;

    (2)注塑件继续向下移动,使得产品41经过卡料架,由于第一卡料杆30刚好位于浇口42处,机械手向下的力使得注塑件的浇口42被卡断,产品41掉落至传送带;

    (3)产品41到达b位置,再垂直上升回a位置,期间注塑件会再次接触第一卡料杆30,将未一次脱落的产品41进行二次分离;

    (4)机械手继续上升至指定高度后,移动至废料收集箱上方,将余下的料头扔入。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卡料架和机械手;所述传送带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内的传送皮带,所述框架上固定设置有卡料架,所述卡料架包括安装座、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一卡料杆,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卡料杆,所述卡料杆位于传送皮带上侧;所述机械手能够抓取注塑件并将注塑件的浇口朝第一卡料杆下压以卡断浇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料架还包括第二卡料杆,所述第二卡料杆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所述第一卡料杆和第二卡料杆平行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平行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还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平行于第一卡料杆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位于第一卡料杆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为三轴机械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料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凸起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料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凸起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一侧设置有收集废料的废料收集箱,所述机械手夹取废料并将废料移送至废料收集箱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下料装置,包括传送带、卡料架和机械手;所述传送带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内的传送皮带,所述框架上固定设置有卡料架,所述卡料架包括安装座、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一卡料杆,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卡料杆,所述卡料杆位于传送皮带上侧;所述机械手能够抓取注塑件并将注塑件的浇口朝第一卡料杆下压以卡断浇口。其实现了注塑件产品和浇头的自动分离,减少了人工成本,减少了安全隐患,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余剑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立旺精密机电(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1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57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