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算机硬件温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高温是集成电路的大敌,高温不但会导致系统运行不稳,使用寿命缩短,甚至有可能使某些部件烧毁,散热器的作用就是将这些热量吸收,然后发散到机箱内或者机箱外,保证计算机部件的温度正常,计算机部件中大量使用集成电路,众所周知,导致高温的热量不是来自计算机外,而是计算机内部,或者说是集成电路内部,多数散热器通过和发热部件表面接触,吸收热量,再通过各种方法将热量传递到远处,比如机箱内的空气中,然后机箱将这些热空气传到机箱外,完成计算机的散热。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目前在计算机到达温度调控的临界点时候,无法第一时间开启散热扇,或者一直开着散热扇,不能及时智能且高效的完成温控任务;
2、现今在对笔记本散热的时候,大都是单点散热,这样对导致整体各个部分硬件温度无法被统一控制,不够全面。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硬件温度控制装置,具有实用性更强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硬件温度控制装置,包括一体外壳,所述一体外壳内腔中央上方贯穿前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温度显示屏,所述温度显示屏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散热扇,所述第一散热扇外侧贯穿固定连接于一体外壳内腔中央左右两侧,且所述温度显示屏底部中央设有第二散热扇,所述第二散热扇外侧贯穿固定连接于一体外壳内腔,所述第二散热扇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三散热扇,所述第三散热扇外侧贯穿固定连接于一体外壳内腔,所述一体外壳前端内壁水平固定连接有放置网板,所述一体外壳后端中央底部贯穿开设有铭牌粘贴槽,所述一体外壳后端表面外侧四角对称固定粘接有支撑软垫,所述支撑软垫顶部对称设有支板槽,所述支板槽外侧后端贯穿开设于一体外壳后端表面,所述支板槽内侧顶部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撑垫板,所述一体外壳后端顶部贯穿开设有电池槽,所述电池槽内腔固定连接有内置电源,所述内置电源顶部通过电线电性连接有温控开关,且所述电池槽外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扇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散热扇内侧与温度显示屏之间均留有间距,且所述第一散热扇外端表面与一体外壳内壁之间均留有间距。
优选的,所述第三散热扇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三散热扇外端分别与一体外壳内壁之间均留有间距,且所述第三散热扇外端分别与第一散热扇、第二散热扇之间留有间距。
优选的,所述支撑软垫数量为四个,所述支板槽、支撑垫板数量均为两个,所述支撑垫板外径尺寸小于支板槽内径尺寸,且所述支撑垫板外端均开设有月牙型内嵌槽。
优选的,所述内置电源外端通过dc电源线电性连接于外部电源,所述温控开关包括温度提示屏、操控按键。
优选的,所述温控开关后侧表面固定连接于电池槽内壁,所述第一散热扇、第二散热扇、第三散热扇内部分别通过电源线电性连接于温控开关,所述温控开关分别与第一散热扇、第二散热扇、第三散热扇功能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密封盖与电池槽功能相匹配,且所述密封盖外径尺寸与电池槽外径尺寸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有前置的温度显示屏在使用的时候,使用者能够拿起笔记本一眼看清计算机的温度,更加直观,且通过设有温控开关一边连接着各个散热扇,一边连接着内置电源,作为内置电源与各个散热扇之间的中继站,使用者可以在该温控开关上面预先设置一个温度,当计算机的外放温度到达预设温度之后,该温控开关会第一时间对各个散热扇进行供电,并带动散热扇进行运转降温,这样不仅能够使得散热扇运行的更加及时有条理,节能省电,而且更加智能,不用使用者自己调控风扇开关,更加智能高效。
2、通过设有两个第一散热扇、两个第三散热扇及一个第二散热扇,并且构成一个等边梯形加中点的架构,使用的时候直接将计算机放置在该一体外壳前端的放置网板上面即可,当五个散热扇整体进行工作的时候可以最大程度的对计算机的各个硬件位置进行吹风降温,避免现今单一风扇降温不够全面的情况出现,能满足计算机整体温度统一被控制,实用性更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腔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温控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体外壳;2、温度显示屏;3、第一散热扇;4、第二散热扇;5、第三散热扇;6、放置网板;7、铭牌粘贴槽;8、支撑软垫;9、支板槽;10、支撑垫板;11、电池槽;12、内置电源;13、密封盖;14、温度提示屏;15、操控按键;16、温控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硬件温度控制装置,包括一体外壳1,一体外壳1内腔中央上方贯穿前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温度显示屏2,温度显示屏2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散热扇3,第一散热扇3外侧贯穿固定连接于一体外壳1内腔中央左右两侧,且温度显示屏2底部中央设有第二散热扇4,第二散热扇4外侧贯穿固定连接于一体外壳1内腔,第二散热扇4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三散热扇5,第三散热扇5外侧贯穿固定连接于一体外壳1内腔,一体外壳1前端内壁水平固定连接有放置网板6,一体外壳1后端中央底部贯穿开设有铭牌粘贴槽7,一体外壳1后端表面外侧四角对称固定粘接有支撑软垫8,支撑软垫8顶部对称设有支板槽9,支板槽9外侧后端贯穿开设于一体外壳1后端表面,支板槽9内侧顶部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撑垫板10,一体外壳1后端顶部贯穿开设有电池槽11,电池槽11内腔固定连接有内置电源12,内置电源12顶部通过电线电性连接有温控开关16,且电池槽11外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密封盖13。
本实施例中:温度显示屏2型号乐享-lx8013。
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扇3、第二散热扇4型号ipason-vtg散热扇。
本实施例中:第三散热扇5型号京天华盛-光晕。
本实施例中:温控开关16包括温度提示屏14、操控按键15型号elecall-etc806全量程。
具体的,第一散热扇3数量为两个,第一散热扇3内侧与温度显示屏2之间均留有间距,且第一散热扇3外端表面与一体外壳1内壁之间均留有间距;保证各个散热扇在使用的时候风道不会相互影响。
具体的,第三散热扇5数量为两个,第三散热扇5外端分别与一体外壳1内壁之间均留有间距,且第三散热扇5外端分别与第一散热扇3、第二散热扇4之间留有间距;保证各个散热扇在使用的时候风道不会相互影响。
具体的,支撑软垫8数量为四个,支板槽9、支撑垫板10数量均为两个,支撑垫板10外径尺寸小于支板槽9内径尺寸,且支撑垫板10外端均开设有月牙型内嵌槽;可以利用该月牙型内嵌槽将两个支撑垫板10抬高使用。
具体的,内置电源12外端通过dc电源线电性连接于外部电源,温控开关16包括温度提示屏14、操控按键15;该温控开关16能够在使用者的需求下调节开关所需温度。
具体的,温控开关16后侧表面固定连接于电池槽11内壁,第一散热扇3、第二散热扇4、第三散热扇5内部分别通过电源线电性连接于温控开关16,温控开关16分别与第一散热扇3、第二散热扇4、第三散热扇5功能相匹配;温控开关16作为内置电源12连接各个散热扇的中继站,通过检测该装置周遭的温度来控制对各个散热扇的供电与否。
具体的,密封盖13与电池槽11功能相匹配,且密封盖13外径尺寸与电池槽11外径尺寸一致;使用的时候保证密封盖13能够密封住整个电池槽1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两个第一散热扇3、两个第三散热扇5及一个第二散热扇4,并且构成一个等边梯形加中点的架构,使用的时候直接将计算机放置在该一体外壳1前端的放置网板6上面即可,然后前置的温度显示屏2在使用的时候,使用者拿起笔记本一眼看清计算机的温度,更加直观,且通过设有温控开关16一边连接着各个散热扇,一边连接着内置电源12,作为内置电源12与各个散热扇之间的中继站,使用者在该温控开关16上面预先设置一个温度,当计算机的外放温度到达预设温度之后,该温控开关16会第一时间对各个散热扇进行供电,并带动散热扇进行运转降温,这样不仅使得散热扇运行的更加及时有条理,节能省电,而且更加智能,不用使用者自己调控风扇开关,同时当五个散热扇整体进行工作的时候最大程度的对计算机的各个硬件位置进行吹风降温,避免现今单一风扇降温不够全面的情况出现,能满足计算机整体温度统一被控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计算机硬件温度控制装置,包括一体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外壳(1)内腔中央上方贯穿前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温度显示屏(2),所述温度显示屏(2)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散热扇(3),所述第一散热扇(3)外侧贯穿固定连接于一体外壳(1)内腔中央左右两侧,且所述温度显示屏(2)底部中央设有第二散热扇(4),所述第二散热扇(4)外侧贯穿固定连接于一体外壳(1)内腔,所述第二散热扇(4)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三散热扇(5),所述第三散热扇(5)外侧贯穿固定连接于一体外壳(1)内腔,所述一体外壳(1)前端内壁水平固定连接有放置网板(6),所述一体外壳(1)后端中央底部贯穿开设有铭牌粘贴槽(7),所述一体外壳(1)后端表面外侧四角对称固定粘接有支撑软垫(8),所述支撑软垫(8)顶部对称设有支板槽(9),所述支板槽(9)外侧后端贯穿开设于一体外壳(1)后端表面,所述支板槽(9)内侧顶部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撑垫板(10),所述一体外壳(1)后端顶部贯穿开设有电池槽(11),所述电池槽(11)内腔固定连接有内置电源(12),所述内置电源(12)顶部通过电线电性连接有温控开关(16),且所述电池槽(11)外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密封盖(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硬件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扇(3)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散热扇(3)内侧与温度显示屏(2)之间均留有间距,且所述第一散热扇(3)外端表面与一体外壳(1)内壁之间均留有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硬件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散热扇(5)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三散热扇(5)外端分别与一体外壳(1)内壁之间均留有间距,且所述第三散热扇(5)外端分别与第一散热扇(3)、第二散热扇(4)之间留有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硬件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软垫(8)数量为四个,所述支板槽(9)、支撑垫板(10)数量均为两个,所述支撑垫板(10)外径尺寸小于支板槽(9)内径尺寸,且所述支撑垫板(10)外端均开设有月牙型内嵌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硬件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电源(12)外端通过dc电源线电性连接于外部电源,所述温控开关(16)包括温度提示屏(14)、操控按键(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硬件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开关(16)后侧表面固定连接于电池槽(11)内壁,所述第一散热扇(3)、第二散热扇(4)、第三散热扇(5)内部分别通过电源线电性连接于温控开关(16),所述温控开关(16)分别与第一散热扇(3)、第二散热扇(4)、第三散热扇(5)功能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硬件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13)与电池槽(11)功能相匹配,且所述密封盖(13)外径尺寸与电池槽(11)外径尺寸一致。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