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计算机cpu散热装置,属于cpu散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cpu的功率不断增多,散热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其性能的发挥。现有的散热方法中,普遍采用密集的散热鳍片或散热柱体进行对流,用于计算机cpu的散热装置大多只有一个底部支撑面,容易限制接线部件的使用性能,接线绕接高度过低而导致接头弯度过大,容易影响接头灵敏性,进而降低计算机cpu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计算机cpu散热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散热方法中,普遍采用密集的散热鳍片或散热柱体进行对流,用于计算机cpu的散热装置大多只有一个底部支撑面,容易限制接线部件的使用性能,接线绕接高度过低而导致接头弯度过大,容易影响接头灵敏性,进而降低计算机cpu散热效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计算机cpu散热装置,其结构包括散热扇、风扇框架、散热片、安装板、导热硅脂、接线端面、支撑架、接线头、连线触件,所述风扇框架内腔装配有转动时可保持中心轴位置固定不变的散热扇,所述散热片排列设于风扇框架示图下方安装面上,所述风扇框架底部间隔相对位置不变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水平一侧的接线头相间隔,所述接线头与连线触件相嵌接一体,所述连线触件安装设于支撑架之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横档杆、第一支杆、绝缘套、顶壁面、固定块、连杆、第二支杆,所述横档杆内端两侧相嵌接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外壁箍接绝缘套,所述顶壁面由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前端上凸壁构成,所述固定块与连杆相连一体,所述连杆上端抵接连线触件底部,所述横档杆安装在散热片外壁凹槽上。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扇安装位于示图散热片的上方处。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内嵌位于中部凹槽上的导热硅脂。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硅脂安装设于散热片下方壁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套采用橡胶材质一体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上端对应位于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两侧空隙之间。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cpu散热装置,散热扇安装在风扇框架内部凹槽上,配合散热片与安装板上的导热硅脂实现对流散热功能,为了提高接线部件的使用性能,通过支撑架增加连线触件的安装高度,结构以横档杆作为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的安装体,两者并排相间隔安装,为一体式结构杆,相垂正下方设有间隔的固定块,支杆外壁箍设有具有防漏电功能的绝缘套,具有较好的防护功能,上凸形状的顶壁面位于连线触件底部的位置上,固定块的安装位置不变,相连接的连杆上端对应位于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两侧空隙之间,对应抵接在连线触件底壁上,使得接线绕接高度对应增加,则接头相垂并对应消除连接弯度,进而提高接头灵敏性与计算机cpu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cpu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框架装配示意图。
图中:散热扇-1、风扇框架-2、散热片-3、安装板-4、导热硅脂-5、接线端面-6、支撑架-7、横档杆-30、第一支杆-41、绝缘套-52、顶壁面-63、固定块-74、连杆-85、第二支杆-96、接线头-8、连线触件-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cpu散热装置,其结构包括散热扇1、风扇框架2、散热片3、安装板4、导热硅脂5、接线端面6、支撑架7、接线头8、连线触件9,所述风扇框架2内腔装配有转动时可保持中心轴位置固定不变的散热扇1,所述散热片3排列设于风扇框架2示图下方安装面上,所述风扇框架2底部间隔相对位置不变的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与水平一侧的接线头8相间隔,所述接线头8与连线触件9相嵌接一体,所述连线触件9安装设于支撑架7之上,所述支撑架7包括横档杆30、第一支杆41、绝缘套52、顶壁面63、固定块74、连杆85、第二支杆96,所述横档杆30内端两侧相嵌接第一支杆41与第二支杆96,所述第一支杆41与第二支杆96外壁箍接绝缘套52,所述顶壁面63由第一支杆41与第二支杆96前端上凸壁构成,所述固定块74与连杆85相连一体,所述连杆85上端抵接连线触件9底部,所述横档杆30安装在散热片3外壁凹槽上,所述散热扇1安装位于示图散热片3的上方处,所述安装板4内嵌位于中部凹槽上的导热硅脂5,所述导热硅脂5安装设于散热片3下方壁面上,所述绝缘套52采用橡胶材质一体制成,所述连杆85上端对应位于第一支杆41与第二支杆96两侧空隙之间。
本专利所说的第一支杆41与第二支杆96并排相间隔安装,为一体式结构杆,相垂正下方设有间隔的固定块74,支杆外壁箍设有具有防漏电功能的绝缘套52。
例如:在进行使用时,散热扇1安装在风扇框架2内部凹槽上,配合散热片3与安装板4上的导热硅脂5实现对流散热功能,为了提高接线部件的使用性能,通过支撑架7增加连线触件9的安装高度,结构以横档杆30作为第一支杆41与第二支杆96的安装体,两者并排相间隔安装,为一体式结构杆,相垂正下方设有间隔的固定块74,支杆外壁箍设有具有防漏电功能的绝缘套52,具有较好的防护功能,上凸形状的顶壁面63位于连线触件9底部的位置上,固定块74的安装位置不变,相连接的连杆85上端对应位于第一支杆41与第二支杆96两侧空隙之间,对应抵接在连线触件9底壁上,使得接线绕接高度对应增加,则接头相垂并对应消除连接弯度,进而提高接头灵敏性与计算机cpu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散热方法中,普遍采用密集的散热鳍片或散热柱体进行对流,用于计算机cpu的散热装置大多只有一个底部支撑面,容易限制接线部件的使用性能,接线绕接高度过低而导致接头弯度过大,容易影响接头灵敏性,进而降低计算机cpu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支撑架增加连线触件的安装高度,使得接线绕接高度对应增加,则接头相垂并对应消除连接弯度,进而提高接头灵敏性与计算机cpu散热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1.一种计算机cpu散热装置,其结构包括散热扇(1)、风扇框架(2)、散热片(3)、安装板(4)、导热硅脂(5)、接线端面(6)、支撑架(7)、接线头(8)、连线触件(9),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框架(2)内腔装配有转动时可保持中心轴位置固定不变的散热扇(1),所述散热片(3)排列设于风扇框架(2)示图下方安装面上,所述风扇框架(2)底部间隔相对位置不变的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与水平一侧的接线头(8)相间隔,所述接线头(8)与连线触件(9)相嵌接一体,所述连线触件(9)安装设于支撑架(7)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cpu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7)包括横档杆(30)、第一支杆(41)、绝缘套(52)、顶壁面(63)、固定块(74)、连杆(85)、第二支杆(96),所述横档杆(30)内端两侧相嵌接第一支杆(41)与第二支杆(96),所述第一支杆(41)与第二支杆(96)外壁箍接绝缘套(52),所述顶壁面(63)由第一支杆(41)与第二支杆(96)前端上凸壁构成,所述固定块(74)与连杆(85)相连一体,所述连杆(85)上端抵接连线触件(9)底部,所述横档杆(30)安装在散热片(3)外壁凹槽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cpu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扇(1)安装位于示图散热片(3)的上方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cpu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内嵌位于中部凹槽上的导热硅脂(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cpu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硅脂(5)安装设于散热片(3)下方壁面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