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方箱的抗浮锚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28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心楼盖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心方箱的抗浮锚固结构。



    背景技术:

    空心楼盖是一种现浇钢筋砼空心楼盖;也叫现浇空心大板,是由芯模现浇而成的空心无梁楼盖。其中方箱内填充有轻质材料,箱体构件在现浇空心楼盖中的应用,可节约砼用量,减轻结构自重,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地震作用;还可较方便的实现大开间,增大使用面积,在保证使用净高度的条件下,可降低结构层高,对于有高度限制的房屋,可增加楼层。但是空心箱模在空心楼盖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会承受较大的浮力,上浮后下层混凝土厚度变厚,上层混凝土厚度变薄,无法满足设计要求,而且还会左右浮动,造成肋梁宽度减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空心方箱的抗浮锚固结构,通过在空心方箱板面设置抗浮压筋,通过钢丝与底板筋绑扎,再把底板筋与支模架连接,把浮力传递给支模架,从而防止其上浮。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空心方箱的抗浮锚固结构,所述空心方箱呈行列式间隔排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浮锚固结构包括设置于每排所述空心方箱上方的若干互相平行的抗浮压筋,每根所述抗浮压筋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锚固点,所述锚固点通过抗浮锚固铁丝与设置于所述空心方箱下方的底板筋拉结固定。

    所述底板筋下方还铺设有模板,所述模板底部设置有支模架,所述底板筋通过铁丝穿过所述模板与所述支模架拉结固定。

    所述抗浮压筋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抗浮压筋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空心方箱上表面垂直于所述抗浮压筋的边的2/3长度。

    每根所述抗浮压筋上相邻的所述锚固点的间距为750~850mm。

    所述空心方箱底部设置有若干定位垫块,所述定位垫块与所述底板筋连接固定。

    所述定位垫块数量为四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空心方箱的底部四角。

    相邻所述空心方箱之间还设置有u型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对空心方箱进行有效的锚固定位,防止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空心方箱因较大的浮力而上浮或左右浮动,确保最终浇筑形成的空心楼盖满足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抗浮锚固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抗浮锚固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2,图中标记1-8分别为:空心方箱1、抗浮压筋2、锚固点3、底板筋4、抗浮锚固铁丝5、铁丝6、模板7、定位垫块8。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空心方箱的抗浮锚固结构,通过在空心方箱1板面设置抗浮压筋2,通过抗浮锚固铁丝6与底板筋4绑扎,再把底板筋4与支模架连接,把浮力传递给支模架,从而防止其上浮。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空心方箱1呈行列式间隔排布于待浇筑楼盖处,在每排空心方箱1上方板面设置若干根互相平行的抗浮压筋2,每根抗浮压筋2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锚固点3,锚固点3位于相邻两个空心方箱1之间的间隔处。本实施例中的空心方箱1的尺寸为750mm*750mm*300mm的标准芯,故每根抗浮压筋2上相邻的锚固点3的间距为750~850mm。抗浮压筋2的数量可以根据空心方箱1的数量、产生的上浮力等指标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中抗浮压筋2的数量具体为两根,且这两根抗浮压筋2之间的距离与空心方箱1上表面垂直于抗浮压筋2的那条边的长度的2/3相等,以确保抗浮压筋2可对空心方箱1形成更牢固的限位,且又不需要过多的抗浮压筋2。

    如图1、2所示,带浇筑楼盖底部铺设有模板7,模板7下方为支模架(图中未示出),对模板7起到支撑作用,空心方箱1与模板7之间的间隔处还设置了底板筋4,抗浮压筋2上设置的锚固点3通过抗浮锚固铁丝6与底板筋4拉结固定,而底板筋4则通过铁丝6穿过模板7与支模架进行连接固定,以形成对空心方箱1竖向的有效限位,从而把空心方箱1受到的浮力传递给支模架,避免空心方箱1产生竖向位移,确保空心方箱1上层混凝土厚度和下层混凝土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如图1、2所示,为了实现空心方箱1下方时的准确定位,便于其吊装下放,在每个空心方箱1预设位置处还设置了若干定位垫块8,定位垫块8可以设计成与空心方箱1底部呈凹凸配合,从而起到引导定位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其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左右浮动,本实施例中的定位垫块8的数量为4块,分别位于空心方箱1底部的四个角。

    为进一步避免空心方箱1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左右浮动,在相邻的空心方箱1之间的间隔处(即肋梁上)设置了u型卡,用于固定肋梁的宽度,对空心方箱1形成横向限位,确保其位置不发生移动。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可对空心方箱进行有效的锚固定位,防止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空心方箱因较大的浮力而上浮或左右浮动,确保最终浇筑形成的空心楼盖满足设计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空心方箱的抗浮锚固结构,所述空心方箱呈行列式间隔排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浮锚固结构包括设置于每排所述空心方箱上方的若干互相平行的抗浮压筋,每根所述抗浮压筋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锚固点,所述锚固点通过抗浮锚固铁丝与设置于所述空心方箱下方的底板筋拉结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方箱的抗浮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筋下方还铺设有模板,所述模板底部设置有支模架,所述底板筋通过铁丝穿过所述模板与所述支模架拉结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方箱的抗浮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浮压筋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抗浮压筋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空心方箱上表面垂直于所述抗浮压筋的边的2/3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方箱的抗浮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抗浮压筋上相邻的所述锚固点的间距为750~8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方箱的抗浮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方箱底部设置有若干定位垫块,所述定位垫块与所述底板筋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心方箱的抗浮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垫块数量为四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空心方箱的底部四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方箱的抗浮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空心方箱之间还设置有u型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心方箱的抗浮锚固结构,所述空心方箱呈行列式间隔排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浮锚固结构包括设置于每排所述空心方箱上方的若干互相平行的抗浮压筋,每根所述抗浮压筋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锚固点,所述锚固点通过抗浮锚固铁丝与设置于所述空心方箱下方的底板筋拉结固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对空心方箱进行有效的锚固定位,防止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空心方箱因较大的浮力而上浮或左右浮动,确保最终浇筑形成的空心楼盖满足设计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陈介华;戴慧丽;沈剑飞;黄晏林;叶飞;黄颖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25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567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