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机减震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38


    本实用新型涉及跑步机技术领域,尤其是跑步机减震机构。



    背景技术:

    跑步机是室内锻炼的一种工具,应用十分广泛,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健身器材,它能够使使用者在进行跑步或者行走运动的同时保持在相对固定的位置。

    为提升跑步机的使用舒适度,不少厂家在跑步机上设计有减震结构,常见的减震方式为跑台下方直接设置橡胶件进行减震缓冲,如此设计之后,导致护板只有一端存在支撑力,整体支撑力度不够,在使用过程中,整机尤其是护板处会发生抖动,不利于用户观看屏幕内容,视觉体验很差,同时,也降低了跑步机的体验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跑步机减震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跑步机减震机构,包括护板支撑件、护板和跑台,所述护板设置在所述护板支撑件上,所述护板支撑件上设置有若干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减震体,所述跑台与所述减震体相连并由其支撑。跑台通过减震体进行减震缓冲,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减震体上贯穿设置有两端分别顶靠所述支撑台和所述护板的支撑件。通过设置支撑件来支撑住护板,跑台只与减震体连接接触,从而提升使用舒适度,具有良好的体验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定位板,所述护板顶靠在所述定位板上。通过设置定位板来增大与护板的接触面积,提升护板支撑的稳定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支撑件为轴套,所述轴套上穿设有对其进行限位的螺栓,所述螺栓与所述支撑台螺纹连接。通过螺栓来限位住支撑件的位置,从而提升整体支撑稳定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限位件、所述定位板和所述轴套后与所述支撑台螺纹连接,所述限位件包括有第一凸沿,所述护板包括有第二凸沿,所述第二凸沿设置在所述第一凸沿与所述定位板之间。通过限位件和定位板夹住护板上的第二凸沿,再通过螺栓定位,结构更为稳固,支撑效果更为稳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护板包括有抵靠所述跑台的支点。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减震体包括有上凸沿和下凸沿,所述跑台设置在所述减震体上并通过所述上凸沿和所述下凸沿对其进行限位,所述跑台上开设有若干组合孔槽,所述组合孔槽包括相互连通的通孔和槽体,所述减震体穿设在所述通孔处且其上凸沿卡设在所述槽体内,其下凸沿与所述跑台底面相抵。跑台只与减震体连接,且两者之间具有相互配合的限位结构,具有良好的使用舒适度,且结构稳定可靠。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支撑台固定设置在所述护板支撑件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跑台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对应的减震体,每个所述减震体均由对应的所述支撑台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减震体处设计用于支撑护板的支撑结构,在保证护板支撑稳定的同时,跑台只与减震体接触,通过减震体对其进行减震缓冲,从而提升使用舒适度,具有良好的体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跑步机减震机构,包括护板支撑件1、护板2、跑台3、支撑台4和减震体5,所述护板2设置在所述护板支撑件1上,所述护板2包括有抵靠所述跑台3的支点21。

    所述支撑台4设置在护板支撑件1上,优选的,支撑台4固定设置在护板支撑件1上,支撑台4数量设置有若干个,优选的,跑台3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对应的支撑台4。

    所述减震体5设置在所述支撑台4上,所述跑台3与所述减震体5相连并由其支撑。优选的,所述减震体5包括有上凸沿51和下凸沿52,所述跑台3上开设有若干组合孔槽,组合孔槽包括相互连通的通孔31和槽体32,所述减震体5穿设在所述通孔31处且其上凸沿51卡设在所述槽体32内,其下凸沿52与所述跑台3底面相抵,跑台3通过减震体5的上凸沿51和下凸沿52对其进行限位。

    所述减震体5上贯穿设置有支撑件6,支撑件6上设置有定位板7,支撑件6两端分别顶靠所述支撑台4和所述定位板7,优选的,支撑件6为轴套,所述轴套上穿设有对其进行限位的螺栓8,所述螺栓8与所述支撑台4螺纹连接。

    所述护板2顶靠在所述定位板7上,其中,护板2包括有第二凸沿22,护板2的第二凸沿22顶靠在定位板7上。

    所述定位板7上设置有限位件9,所述螺栓8依次穿过所述限位件9、所述定位板7和所述轴套后与所述支撑台4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限位件9包括有第一凸沿91,所述护板2的第二凸沿22设置在所述第一凸沿91与所述定位板7之间,护板2的第二凸沿22由限位件9的第一凸沿91和定位板7对其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减震体处设计用于支撑护板的支撑结构,保证护板支撑稳定,而跑台只与减震体接触,通过减震体对其进行减震缓冲,从而提升使用舒适度,具有良好的体验效果,与此同时,该支撑结构总成在减震体处,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简洁,占用空间小。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跑步机减震机构,包括护板支撑件、护板和跑台,所述护板设置在所述护板支撑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支撑件上设置有若干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减震体,所述跑台与所述减震体相连并由其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步机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体上贯穿设置有两端分别顶靠所述支撑台和所述护板的支撑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跑步机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定位板,所述护板顶靠在所述定位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跑步机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轴套,所述轴套上穿设有对其进行限位的螺栓,所述螺栓与所述支撑台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跑步机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限位件、所述定位板和所述轴套后与所述支撑台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跑步机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有第一凸沿,所述护板包括有第二凸沿,所述第二凸沿设置在所述第一凸沿与所述定位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步机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包括有抵靠所述跑台的支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步机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体包括有上凸沿和下凸沿,所述跑台设置在所述减震体上并通过所述上凸沿和所述下凸沿对其进行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跑步机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跑台上开设有若干组合孔槽,所述组合孔槽包括相互连通的通孔和槽体,所述减震体穿设在所述通孔处且其上凸沿卡设在所述槽体内,其下凸沿与所述跑台底面相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步机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固定设置在所述护板支撑件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跑步机减震机构。包括护板支撑件、护板和跑台,所述护板设置在所述护板支撑件上,所述护板支撑件上设置有若干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减震体,所述跑台与所述减震体相连并由其支撑。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减震体处设计用于支撑护板的支撑结构,在保证护板支撑稳定的同时,跑台只与减震体接触,通过减震体对其进行减震缓冲,从而提升使用舒适度,具有良好的体验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朱玉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朱玉华
    技术研发日:2019.07.19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56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