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阳光房的高效太阳能房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270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阳光房的高效太阳能房顶结构。



    背景技术:

    阳光房,也称玻璃房,房间通体采用玻璃窗,人们可以置身于阳光房内沐浴阳光,亲近自然,随着阳光房功能多样化的发展,阳光房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为充分利用太阳能,人们在阳光房顶设置太阳能光伏板,由于长时间暴露在外,太阳能光伏板表面容易积累尘垢,需定期清理以维持其良好的工作效率,但在太阳能光伏板安装过程中,相邻两太阳能光伏板之间难以很好地维持其密封性,清洗过程中容易出现渗水;另外,将太阳能光伏板直接暴露于外界还容易受到外力冲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阳光房的高效太阳能房顶结构,旨在优化阳光房房顶的安装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阳光房的高效太阳能房顶结构,包括安装主架,以及若干并排固定于所述安装主架上的安装横梁,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横梁上的房顶主体,所述房顶主体包括若干卡接于所述安装横梁上的方形安装框,所述方形安装框底部设有太阳能光伏板,所述方形安装框端部罩设一玻璃防护罩,所述方形安装框上还扣合有安装扣板,所述玻璃防护罩通过所述安装扣板固定于所述方形安装框端部,相邻两所述安装扣板外侧面通过密封件相互抵接;所述玻璃防护罩设为平凸透镜结构,且所述玻璃防护罩的凸面向靠近所述太阳能光伏板方向设置,所述方形安装框侧壁设为与所述玻璃防护罩凸面适配的斜面结构,所述安装横梁设于相邻两所述方形安装框的斜面型侧壁之间,所述方形安装框的斜面型侧壁外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还设有安装挂板,所述安装挂板固定于所述安装横梁上。

    优选地,所述安装扣板上平行设有两侧板,两所述侧板内侧面沿其长度方向均设有安装凹槽,所述方形安装框上设有两与所述安装凹槽适配的安装凸条。

    优选地,所述密封件两端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分别卡接于所述安装扣板两端,所述密封件上还并排设有若干密封凸条,若干所述密封凸条设于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之间,所述安装扣板上设有与所述密封凸条适配的密封凹槽。

    优选地,所述安装横梁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挂板端部沿其长度方向还设有u型挂板,所述u型挂板搭扣于所述安装槽端部。

    优选地,所述玻璃防护罩设为高透光率的超白玻璃防护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太阳能光伏板安装于方形安装框内,并在太阳能光伏板上罩设玻璃防护罩,保护太阳能光伏板免受外界冲击,密封件直接设于相邻两方形安装框之间,便于对阳光房房顶的清洁;设为平凸透镜结构的玻璃防护罩,可将照射于玻璃防护罩表面的光聚集于太阳能光伏板上,增加单位面积内照射于太阳能光伏板的光照强度,节省太阳能光伏板使用面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阳光房的高效太阳能房顶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阳光房的高效太阳能房顶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阳光房的高效太阳能房顶结构,包括安装主架1,以及若干并排固定于所述安装主架1上的安装横梁2,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横梁2上的房顶主体,所述房顶主体包括若干卡接于所述安装横梁2上的方形安装框31,所述方形安装框31底部设有太阳能光伏板32,所述方形安装框31端部罩设一玻璃防护罩33,所述方形安装框31上还扣合有安装扣板34,所述玻璃防护罩33通过所述安装扣板34固定于所述方形安装框31端部,相邻两所述安装扣板34外侧面通过密封件35相互抵接;所述玻璃防护罩33设为平凸透镜结构,且所述玻璃防护罩33的凸面向靠近所述太阳能光伏板32方向设置,所述方形安装框31侧壁设为与所述玻璃防护罩33凸面适配的斜面结构,所述安装横梁2设于相邻两所述方形安装框31的斜面型侧壁之间,所述方形安装框31的斜面型侧壁外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还设有安装挂板36,所述安装挂板36固定于所述安装横梁2上。

    玻璃防护罩33设为平凸透镜结构,利用平凸透镜将照射于玻璃防护罩33表面的光聚集于太阳能光伏板32上,增加单位面积内照射于太阳能光伏板32的光照强度,同时节省太阳能光伏板32使用面积。罩设于太阳能光伏板32上的玻璃防护罩33还可保护太阳能光伏板32免收外力冲击。进一步地,玻璃防护罩33的凸面靠近太阳能光伏板32,平面结构置于外界,便于玻璃防护罩33表面的清洗。太阳能光伏板32端部外围套设橡胶密封圈331,相邻两安装扣板34外侧面通过密封件35相互抵接,保证各连接处的密封性,避免清洗玻璃防护罩33表面时出现渗水。

    如图3所示,所述安装扣板34上平行设有两侧板341,两所述侧板341内侧面沿其长度方向均设有安装凹槽,所述方形安装框31上设有两与所述安装凹槽适配的安装凸条312,组装时,直接从侧面向方形安装框31所在的方向推动安装扣板34,使安装凸条312卡合于方形安装框31上,安装扣板34上平行设置的两侧板341从两侧作用于方形安装框31和玻璃防护罩33,将玻璃防护罩33固定。

    优选地,所述密封件35两端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有第一凸台351和第二凸台352,所述第一凸台351和第二凸台352分别卡接于所述安装扣板34两端,所述密封件35上还并排设有若干密封凸条353,若干所述密封凸条353设于所述第一凸台351和第二凸台352之间,所述安装扣板34上设有与所述密封凸条353适配的密封凹槽。密封件35可选用橡胶密封件35,安装挂板36固定于安装横梁2上之后,相邻两安装扣板34从两侧与密封件35抵接,利用橡胶密封件35恢复形变的作用力实现相邻两安装扣板34之间的密封,第一凸台351和第二凸台352从两端完成密封,密封凸条353与密封凹槽配合进一步加强密封效果。

    所述安装横梁2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安装槽21,所述安装挂板36端部沿其长度方向还设有u型挂板361,所述u型挂板361搭扣于所述安装槽21端部,方便对位,将房顶主体有序铺设于安装横梁2上,再采用螺丝等方式加固u型挂板361的安装。基于方形安装框31侧壁为斜面结构,横梁2设于相邻两方形安装框31之间,充分利用安装空间,有利于降低房顶主体层厚。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防护罩33设为高透光率的超白玻璃防护罩,保证玻璃防护罩33的透光率,提高光-电转化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阳光房的高效太阳能房顶结构,包括安装主架,以及若干并排固定于所述安装主架上的安装横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横梁上的房顶主体,所述房顶主体包括若干卡接于所述安装横梁上的方形安装框,所述方形安装框底部设有太阳能光伏板,所述方形安装框端部罩设一玻璃防护罩,所述方形安装框上还扣合有安装扣板,所述玻璃防护罩通过所述安装扣板固定于所述方形安装框端部,相邻两所述安装扣板外侧面通过密封件相互抵接;所述玻璃防护罩设为平凸透镜结构,且所述玻璃防护罩的凸面向靠近所述太阳能光伏板方向设置,所述方形安装框侧壁设为与所述玻璃防护罩凸面适配的斜面结构,所述安装横梁设于相邻两所述方形安装框的斜面型侧壁之间,所述方形安装框的斜面型侧壁外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还设有安装挂板,所述安装挂板固定于所述安装横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阳光房的高效太阳能房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扣板上平行设有两侧板,两所述侧板内侧面沿其长度方向均设有安装凹槽,所述方形安装框上设有两与所述安装凹槽适配的安装凸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阳光房的高效太阳能房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两端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分别卡接于所述安装扣板两端,所述密封件上还并排设有若干密封凸条,若干所述密封凸条设于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之间,所述安装扣板上设有与所述密封凸条适配的密封凹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阳光房的高效太阳能房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横梁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挂板端部沿其长度方向还设有u型挂板,所述u型挂板搭扣于所述安装槽端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阳光房的高效太阳能房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防护罩设为高透光率的超白玻璃防护罩。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阳光房的高效太阳能房顶结构,包括依次安装的安装主架、安装横梁以及房顶主体,房顶主体包括方形安装框、太阳能光伏板、玻璃防护罩、安装扣板,相邻两安装扣板通过密封件抵接;玻璃防护罩为平凸透镜,罩设于太阳能光伏板上方,方形安装框固定于安装横梁上。通过将太阳能光伏板安装于方形安装框内,并在太阳能光伏板上罩设玻璃防护罩,保护太阳能光伏板免受外界冲击,密封件直接设于相邻两方形安装框之间,便于对阳光房房顶清洁;平凸透镜结构的玻璃防护罩,可将照射于玻璃防护罩表面的光聚集于太阳能光伏板上,增加单位面积内照射于太阳能光伏板的光照强度,节省太阳能光伏板使用面积。

    技术研发人员:庄映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坤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04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56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