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将吊顶的错层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集成吊顶的应用已经较为广泛,由于现在还没有一种能够使得集成吊顶上下分层安装的吊顶型材,导致现有的集成吊顶通常只能使室内的吊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中,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房屋结构多样性的不断发展,对于集成吊顶只能处于同一平面内的结构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有很多用户希望室内吊顶更加个性化,需要吊顶的整体存在高低层次。然而,现有的吊顶错层安装方式存在稳定性不足,安装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安装便捷的吊顶的错层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吊顶的错层安装结构,所述吊顶包括上吊顶面和下吊顶面,所述上吊顶面和下吊顶面不在同一水平面,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与天花顶固定相连,上吊顶面两侧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连,第一连接件与下吊顶面相连。
其中,第一连接件包括一呈板状的第一基体,第一基体上远离第二连接件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基体固定相连的第一挂腔,第一挂腔设有一开口,所述第一挂腔的开口相对其内部空间变窄,第一挂腔内设有第一挂件,第一挂件上设有与第一挂腔可挂牢的挂钩,第一挂件与天花顶固定相连。
其中,所述第一基体的上端设有槽口呈水平向的第一槽体,所述槽口朝向第二连接件,上吊顶面的一侧设置在第一槽体。
其中,所述第一基体上远离第二连接件的一侧设有一第一壁体,第一壁体与第一基体具有间隙,所述第一壁体与第一基体分别设有第一凸体,两第一凸体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壁体与第一基体之间设有夹片,所述夹片一端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边,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边分别设在夹片两侧,夹片与第一连接件安装时,其中一第一凸体插入第一凹槽内,另一第一凸体支撑所述第一凸边,夹片下端贴近第一基体。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一第二基体,第二基体上端设有与第二基体固定相连的第二挂腔,第二挂腔设有一开口,所述第二挂腔的开口相对其内部空间变窄,第二挂腔内设有第二挂件,第二挂件上设有与第二挂腔可挂牢的挂钩,第二挂件与天花顶固定相连,第二基体的下端设有向远离第一连接件一侧延伸的折边。
其中,所述第二基体连接一第二壁体,第二壁体与第二基体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壁体与第二基体分别设有第二凸体,两第二凸体之间具有间隙,第二壁体与第二基体之间设有夹片,所述夹片一端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边,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边分别设在夹片两侧,夹片与第二连接件安装时,其中一第二凸体插入第一凹槽内,另一第二凸体支撑所述第一凸边,夹片下端贴近第二基体。
其中,所述第二壁体设置在第二挂腔下方。
其中,所述挂钩呈倒“t”形。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一第二基体,第二基体上端设有与第二基体固定相连的第二挂腔,第二挂腔设有一开口,所述第二挂腔的开口相对其内部空间变窄,第二挂腔内设有第二挂件,第二挂件上设有与第二挂腔可挂牢的挂钩,第二挂件与天花顶固定相连,第二基体的下端设有向远离第一连接件一侧延伸的折边;所述第二基体连接一第二第二壁体,第二壁体与第二基体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壁体与第二基体分别设有第二凸体,两第二凸体之间具有间隙,第二壁体与第二基体之间设有夹片,所述夹片一端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边,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边分别设在夹片两侧,夹片与第二连接件安装时,其中一第二凸体插入第一凹槽内,另一第二凸体支撑所述第一凸边,夹片下端贴近第二基体;上吊顶面的另一侧设置嵌入夹片与第二基体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与天花顶相连,结合后稳定可靠且安装快捷,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为型材,可实现低成本快捷制造,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与夹片的相连也为可装配结构,具有很强的适配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夹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2所示,本实施例吊顶的错层安装结构,所述吊顶包括上吊顶面1和下吊顶面2,所述上吊顶面1和下吊顶面2不在同一水平面,还包括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所述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分别与天花顶固定相连,上吊顶面1两侧分别与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相连,第一连接件3与下吊顶面2相连。本实施例中,上吊顶面1包括金属扣板或平板。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3包括一呈板状的第一基体31,第一基体31上远离第二连接件4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基体31固定相连的第一挂腔30,第一挂腔30设有一开口,所述第一挂腔30的开口相对其内部空间变窄,第一挂腔30内设有第一挂件5,第一挂件5上设有与第一挂腔30可挂牢的挂钩,第一挂件5与天花顶固定相连。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体31的上端设有槽口呈水平向的第一槽体32,所述槽口朝向第二连接件4,上吊顶面1的一侧设置在第一槽体32。上吊顶面1的一侧设置在第一槽体32后由第一连接件3支撑。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体31上远离第二连接件4的一侧设有一第一壁体33,第一壁体33与第一基体31具有间隙,作为优选,第一壁体33可利用第一挂腔30的外壁,从而节省材料,当然也可以独立设置一与第一基体31固定相连的第一壁体33。所述第一壁体33与第一基体31分别设有第一凸体34,两第一凸体34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壁体33与第一基体31之间设有夹片7,所述夹片7一端设有第一凹槽70和第一凸边71,所述第一凹槽70和第一凸边71分别设在夹片7两侧,夹片7与第一连接件3安装时,其中一第一凸体34插入第一凹槽70内,另一第一凸体34支撑所述第一凸边71,夹片7下端贴近第一基体31。安装时,上吊顶面1的另一侧可嵌入夹片7与第一基体31之间实现卡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4包括一第二基体41,第二基体41上端设有与第二基体41固定相连的第二挂腔40,第二挂腔40设有一开口,所述第二挂腔40的开口相对其内部空间变窄,第二挂腔40内设有第二挂件5’,第二挂件5’上设有与第二挂腔40可挂牢的挂钩,第二挂件5’与天花顶固定相连,第二基体41的下端设有向远离第一连接件3一侧延伸的折边。上吊顶面1的延伸可搁置在折边,第二连接件4作为上吊顶面1延伸的支撑件。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体41连接一第二壁体42,第二壁体42与第二基体41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壁体42与第二基体41分别设有第二凸体43,两第二凸体43之间具有间隙,第二壁体42与第二基体41之间设有夹片7,所述夹片7一端设有第一凹槽70和第一凸边71,所述第一凹槽70和第一凸边71分别设在夹片7两侧,夹片7与第二连接件4安装时,其中一第二凸体43插入第一凹槽70内,另一第二凸体43支撑所述第一凸边71,夹片7下端贴近第二基体41。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壁体42设置在第二挂腔40下方。
本实施例中,所述挂钩呈倒“t”形。呈倒“t”形的挂钩设置在挂腔后,挂钩两侧均与挂腔挂牢。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4包括一第二基体41,第二基体41上端设有与第二基体41固定相连的第二挂腔40,第二挂腔40设有一开口,所述第二挂腔40的开口相对其内部空间变窄,第二挂腔40内设有第二挂件5’,第二挂件5’上设有与第二挂腔40可挂牢的挂钩,第二挂件5’与天花顶固定相连,第二基体41的下端设有向远离第一连接件3一侧延伸的折边;所述第二基体41连接一第二第二壁体42,第二壁体42与第二基体41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壁体42与第二基体41分别设有第二凸体43,两第二凸体43之间具有间隙,第二壁体42与第二基体41之间设有夹片7,所述夹片7一端设有第一凹槽70和第一凸边71,所述第一凹槽70和第一凸边71分别设在夹片7两侧,夹片7与第二连接件4安装时,其中一第二凸体43插入第一凹槽70内,另一第二凸体43支撑所述第一凸边71,夹片7下端贴近第二基体41;上吊顶面1的另一侧设置嵌入夹片7与第二基体41之间。
本实施例中,与第一连接件3、第二连接件4匹配安装的夹片7在结构上可相同,实际应用时所述第一连接件3、第二连接件4均匹配安装有夹片7。所述第一挂件5和第二挂件5’同上述夹片7一样,结构可相同。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距离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吊顶的错层安装结构,所述吊顶包括上吊顶面和下吊顶面,所述上吊顶面和下吊顶面不在同一水平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与天花顶固定相连,上吊顶面两侧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连,第一连接件与下吊顶面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的错层安装结构,其特征是,第一连接件包括一呈板状的第一基体,第一基体上远离第二连接件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基体固定相连的第一挂腔,第一挂腔设有一开口,所述第一挂腔的开口相对其内部空间变窄,第一挂腔内设有第一挂件,第一挂件上设有与第一挂腔可挂牢的挂钩,第一挂件与天花顶固定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顶的错层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基体的上端设有槽口呈水平向的第一槽体,所述槽口朝向第二连接件,上吊顶面的一侧设置在第一槽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顶的错层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基体上远离第二连接件的一侧设有一第一壁体,第一壁体与第一基体具有间隙,所述第一壁体与第一基体分别设有第一凸体,两第一凸体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壁体与第一基体之间设有夹片,所述夹片一端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边,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边分别设在夹片两侧,夹片与第一连接件安装时,其中一第一凸体插入第一凹槽内,另一第一凸体支撑所述第一凸边,夹片下端贴近第一基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的错层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一第二基体,第二基体上端设有与第二基体固定相连的第二挂腔,第二挂腔设有一开口,所述第二挂腔的开口相对其内部空间变窄,第二挂腔内设有第二挂件,第二挂件上设有与第二挂腔可挂牢的挂钩,第二挂件与天花顶固定相连,第二基体的下端设有向远离第一连接件一侧延伸的折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顶的错层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基体连接一第二壁体,第二壁体与第二基体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壁体与第二基体分别设有第二凸体,两第二凸体之间具有间隙,第二壁体与第二基体之间设有夹片,所述夹片一端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边,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边分别设在夹片两侧,夹片与第二连接件安装时,其中一第二凸体插入第一凹槽内,另一第二凸体支撑所述第一凸边,夹片下端贴近第二基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吊顶的错层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壁体设置在第二挂腔下方。
8.如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吊顶的错层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挂钩呈倒“t”形。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顶的错层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一第二基体,第二基体上端设有与第二基体固定相连的第二挂腔,第二挂腔设有一开口,所述第二挂腔的开口相对其内部空间变窄,第二挂腔内设有第二挂件,第二挂件上设有与第二挂腔可挂牢的挂钩,第二挂件与天花顶固定相连,第二基体的下端设有向远离第一连接件一侧延伸的折边;所述第二基体连接一第二第二壁体,第二壁体与第二基体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壁体与第二基体分别设有第二凸体,两第二凸体之间具有间隙,第二壁体与第二基体之间设有夹片,所述夹片一端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边,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边分别设在夹片两侧,夹片与第二连接件安装时,其中一第二凸体插入第一凹槽内,另一第二凸体支撑所述第一凸边,夹片下端贴近第二基体;上吊顶面的另一侧设置嵌入夹片与第二基体之间。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