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笔用笔尖及主动笔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67


    本实用新型属于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动笔用笔尖及主动笔。



    背景技术:

    触控笔通过主板上的射频线路,将笔尖作为发射电极向屏幕发射特定频率的信号,通过单一电极即可向触摸屏传递坐标和压力信息。由于笔尖长期在平板或者笔记本屏幕表面进行书写,用户对笔芯表面材质的要求很高,既要满足耐摩擦性能,又要满足射频线路需要的良好的导电效率,同时要求外观精美。市场现有的笔尖多采用金属笔头、或者导电pom作为笔芯。

    金属笔头导电性好,但是硬度太高,容易划伤屏幕。导电pom笔芯由于是在pom材料中加入碳粉确保导电性能,因此颜色上只能做黑色,无法做其他颜色。且金属笔芯和pom笔芯由于表面硬度高,书写触感差,用户体验不佳。由于绘图类触控笔需要两路发射信号,当笔倾斜的时候,笔尖的旁路信号不能对第二发射电极造成干扰,因此笔尖作为第一发射点击,在倾斜的时候发射电极不能太靠近第二发射电极。因此单纯的金属或者导电pom笔尖只能做细长形状,而无法做异形:例如漏斗形状或者铅笔笔芯形状。如图1所示,触控笔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远离,其中第一电极1目前多用圆柱形。这样对工业设计的限制比较大,无法满足进一步多样化和特殊化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动笔用笔尖及主动笔,解决了现有技术笔尖颜色、形状单一、触感差、容易损伤屏幕等问题。

    对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主动笔用笔尖,其包括导电引针、导电塑胶笔头和绝缘外壳,所述导电引针与导电塑胶笔头的尾部连接;所述绝缘外壳包裹在导电塑胶笔头的外侧,并包裹在导电引针在与导电塑胶笔头连接的一侧。其中,所述导电引针与主动笔的第一射频线路连接。

    采用此技术方案,通过内部的导电塑胶笔头和导电引针,可以保证射频电路的稳定输出;同时外部的绝缘外壳可以保证第一发射电极不对其他发射电极造成影响。另外,可以根据工业设计需要改变外形而保障优秀的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外壳为锥形。该绝缘外壳可依据工业设计的需求设计不同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外壳将导电塑胶笔头完全包裹,导电塑胶笔头不露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动笔用笔尖还包括弹性笔头,所述弹性笔头与导电塑胶笔头的头部连接,所述弹性笔头位于绝缘外壳的外侧。其中弹性笔头为非导电材质。

    此技术方案中,弹性笔头用于调节触控笔的书写感受,可以根据不同的材料的配笔,来实现不同的摩擦力和阻尼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塑胶笔头的头部伸出绝缘外壳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引针与导电塑胶笔头的尾部的连接处为“匸”型结构,所述导电塑胶笔头伸入到“匸”型结构的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塑胶笔头的头部为阶梯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笔头的表面设有气孔。在弹性笔头表面进行气孔设计,实现不同的摩擦力和阻尼感。

    进一步的,所述气孔形成图案。可以修改弹性笔头的表面气孔图案,来获得不同的摩擦力和阻尼感,提升书写体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引针和绝缘外壳采用模内注塑的工艺成型为一体;所述导电塑胶笔头和弹性笔头分别通过挤出成型,所述导电塑胶笔头和弹性笔头通过组装与绝缘外壳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弹性笔头和导电塑胶笔头与导电引针、绝缘外壳为分离设计,用户可通过更换弹性笔头和导电塑胶笔头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操作简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引针、导电塑胶笔头、绝缘外壳通过注塑成型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引针、导电塑胶笔头通过注塑成型为一体,然后与绝缘外壳注塑成型为一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引针的材质为导电金属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塑胶笔头的材质为导电po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外壳的材质为a12、tpu或非导电pom。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主动笔,其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主动笔用笔尖,所述主动笔用笔尖与主动笔内部的第一射频线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精度高,性能稳定性高,外观可塑性强,特别是可以得到外观结构的尺寸足够小的笔尖,可以实现外观颜色的多样化;另外,可更换性与维修性好,而且加工组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主动笔笔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动笔笔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动笔笔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弹性笔头头部的气孔图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弹性笔头头部的另一种气孔图案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1-第一电极,2-第二电极;11-导电引针,12-导电塑胶笔头,13-绝缘外壳,14-弹性笔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一种主动笔用笔尖,其包括导电引针11、导电塑胶笔头12和绝缘外壳13,所述导电引针11与导电塑胶笔头12的尾部连接;所述绝缘外壳13包裹在导电塑胶笔头12的外侧,并包裹在导电引针11在与导电塑胶笔头12连接的一侧。其中,所述导电引针11与主动笔的第一射频线路连接。所述导电塑胶笔头12、绝缘外壳13为锥形。所述绝缘外壳13将导电塑胶笔头12完全包裹,导电塑胶笔头12不露出。

    采用此技术方案,通过内部的导电塑胶笔头12和导电引针11,可以保证射频电路的稳定输出;同时外部的绝缘外壳13可以保证第一发射电极不对其他发射电极造成影响。另外,可以根据工业设计需要改变外形而保障优秀的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引针11、导电塑胶笔头12通过使用模内注塑工艺注塑成型为一体,然后与绝缘外壳13注塑成型为一体。

    所述导电引针11的材质为导电金属材料,优选为不锈钢和铜。所述导电塑胶笔头12的材质可以选择导电pom。所述绝缘外壳13的材质可以选择a12、tpu或非导电pom,若需要顺滑的书写手感,可选用摩擦系数较小的塑料,若需要一定的书写阻尼,可选用适度摩擦系数的材料。

    所述导电引针11与主动笔的第一射频线路连接,通过导电引针11和导电塑胶笔头12将射频信号发射出去。绝缘外壳13可依据工业设计需求设计不同颜色和形状。同时,当主动笔倾斜的时候,导电塑胶笔头12可以维持作为第一发射电极的笔尖与第二发射电极(如图1所示的第二电极2)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确保信号不互相干扰。绝缘外壳13可选用阻尼手感好、耐磨性好的材料,来确保书写的手感和书写寿命。

    本实施例的笔尖,可以根据工业设计需要改变外形而保障优秀的性能。导电引针11、导电塑胶笔头12和绝缘外壳13每个层级之间采用模内注塑,其每层的厚度、距离都可以控制在极小的尺寸,从而确保外观结构的尺寸足够小,还可以通过更换外侧的绝缘外壳13的材质,得到不同书写体验的效果,制备和组装工艺简单,精度高,耐用性好,维修简单。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上,如图3所示,所述主动笔用笔尖还包括弹性笔头14,所述弹性笔头14与导电塑胶笔头12的头部连接,所述弹性笔头14位于绝缘外壳13一端的外侧。所述导电塑胶笔头12的头部伸出绝缘外壳13外。所述绝缘外壳13为锥台型结构。

    所述导电引针11与导电塑胶笔头12的尾部的连接处为“匸”型结构,所述导电塑胶笔头12伸入到“匸”型结构的凹槽内。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塑胶笔头12的头部为阶梯状结构。所述弹性笔头14的表面设有气孔。进一步的,所述气孔形成图案。可以修改弹性笔头14的表面气孔图案,来获得不同的摩擦力和阻尼感,提升书写体验。如图4所示,若需要顺滑的书写手感,弹性体的表面气孔可设计为图示较为密集的气孔图案;若需要一定的书写阻尼,可通过增加气孔面积和数量,如图5所示,增加摩擦系数,提高阻尼感。

    所述导电引针11和绝缘外壳13采用模内注塑的工艺成型为一体;所述导电塑胶笔头12和弹性笔头14分别通过挤出成型成长条状,再利用切割机切割成不同的长度,利用砂轮机研磨头部尺寸。所述导电塑胶笔头12和弹性笔头14可以通过胶粘剂连接或热熔连接。最后,将导电塑胶笔头12和弹性笔头14组装到绝缘外壳13内。采用此技术方案,弹性笔头14和导电塑胶笔头12与导电引针11、绝缘外壳13为分离设计,用户可通过更换弹性笔头14和导电塑胶笔头12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操作简单。

    所述导电引针11的材质为导电金属材料,优选不锈钢和铜;所述导电塑胶笔头12的材质可以选择导电pom。所述绝缘外壳13的材质为a12、tpu或非导电pom。

    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主动笔用笔尖,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导电引针、导电塑胶笔头和绝缘外壳,所述导电引针与导电塑胶笔头的尾部连接;所述绝缘外壳包裹在导电塑胶笔头的外侧,并包裹在导电引针在与导电塑胶笔头连接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笔用笔尖,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弹性笔头,所述弹性笔头与导电塑胶笔头的头部连接,所述弹性笔头位于绝缘外壳一端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笔用笔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塑胶笔头的头部伸出绝缘外壳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动笔用笔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引针与导电塑胶笔头的尾部的连接处为“匸”型结构,所述导电塑胶笔头伸入到“匸”型结构的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动笔用笔尖,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笔头的表面设有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动笔用笔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引针和绝缘外壳采用模内注塑的工艺成型为一体;所述导电塑胶笔头和弹性笔头分别通过挤出成型,所述导电塑胶笔头和弹性笔头通过组装与绝缘外壳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笔用笔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引针、导电塑胶笔头、绝缘外壳通过注塑成型为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动笔用笔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引针、导电塑胶笔头通过注塑成型为一体,然后与绝缘外壳注塑成型为一体。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主动笔用笔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引针的材质为导电金属材料;所述导电塑胶笔头的材质为导电pom;所述绝缘外壳的材质为a12、tpu或非导电pom。

    10.一种主动笔,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主动笔用笔尖,所述主动笔用笔尖与主动笔内部的第一射频线路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主动笔用笔尖及主动笔,所述主动笔用笔尖包括导电引针、导电塑胶笔头和绝缘外壳,所述导电引针与导电塑胶笔头的尾部连接;所述绝缘外壳包裹在导电塑胶笔头的外侧,并包裹在导电引针在与导电塑胶笔头连接的一侧。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精度高,性能稳定性高,外观可塑性强,特别是可以得到外观结构的尺寸足够小的笔尖,可以实现外观颜色的多样化;另外,可更换性与维修性好,而且加工组装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詹梓煜;邓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千分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1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561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