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轻质墙面保温砖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37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墙面保温砖,具体是一种多孔轻质墙面保温砖。



    背景技术:

    多孔砖产能耗低、节土利废、施工方便和体轻、强度高、保温效果好、耐久、收缩变形小、外观规整等特点,是一种替代烧结粘土砖的理想材料,目前市面上出现很多多孔保温砖,但是砖体上的孔一方面可以用于减少砖体自重,减少砖体耗材,另一方可以提高隔音和保暖效果,但是砖体上的孔洞体积过大会影响砖体砌筑时的水泥粘接的接触面积,导致砖块之间的粘合力降低,导致砌筑墙体不稳固的风险。

    因此,针对这类问题,我们需要一种一方面可以减少砖体自重,另一方面可以保证砖体砌筑时粘合稳定性的多孔轻质墙面保温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孔轻质墙面保温砖,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孔轻质墙面保温砖,包括保温砖主体、砖壁层、保温层、加固层、砖孔、水平砌槽、侧壁砌槽、内阔腔,所述保温砖主体的中心竖直开设有多个砖孔,保温砖主体内由砖壁层、保温层和加固层构成,所述砖孔开设在加固层内,所述加固层的前后面由内向外依次固定有保温层和砖壁层,所述保温砖主体的顶面和底面分别纵向开设有的水平砌槽,所述保温砖主体的左右侧壁分别开设有侧壁砌槽,所述砖孔的中部设置为内阔腔,所述内阔腔的直径大于砖孔的顶部和底部开口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砖壁层为光面、磨砂面或条纹面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温层采用煤渣、粉煤灰或碎石粉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平砌槽和侧壁砌槽的宽度小于保温砖主体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固层、保温层和砖壁层的厚度尺寸依次减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统直筒型的砖孔改为中部内腔直径大于的开口直径的砖孔,在保证砌筑接触面积的同时减轻了保温砖主体的本身质量,设置的保温层提高了保温砖主体本身的保温效果,适用于各种墙面的砌筑过程,提高墙体的整体保温效果和砌筑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多孔轻质墙面保温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孔轻质墙面保温砖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多孔轻质墙面保温砖的横向剖视图。

    图中:保温砖主体1、砖壁层10、保温层11、加固层12、砖孔2、水平砌槽3、侧壁砌槽4、内阔腔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多孔轻质墙面保温砖,包括保温砖主体1、砖壁层10、保温层11、加固层12、砖孔2、水平砌槽3、侧壁砌槽4、内阔腔5,所述保温砖主体1的中心竖直开设有多个砖孔2,保温砖主体1内由砖壁层10、保温层11和加固层12构成,所述砖孔2开设在加固层12内,所述加固层12的前后面由内向外依次固定有保温层11和砖壁层10,所述保温砖主体1的顶面和底面分别纵向开设有的水平砌槽3,所述保温砖主体1的左右侧壁分别开设有侧壁砌槽4,所述砖孔2的中部设置为内阔腔5,所述内阔腔5的直径大于砖孔2的顶部和底部开口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保温砖主体1由多层构成,其中保温层11主要将保温砖主体1前后面隔离进行保温隔热,加固层12用于保温砖主体1的主体支撑受力,砖孔2通过内阔腔5设置为上下开口小中部大的结构,一方面整体减轻保温砖主体1的重量,另一方面,提高保温砖主体1顶面和底面的接触面积,保证保温砖主体1在砌筑墙面时,上下相邻的保温砖主体1堆砌时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防止因为砖孔2的镂空面积过大,导致相邻保温砖主体1接触面积小,粘合不紧实牢固等问题,其中设置的水平砌槽3和侧壁砌槽4可以有助于水泥等粘合剂的涂抹和粘合,提高保温砖主体1相互堆砌时的接合度,由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统直筒型的砖孔2改为中部内腔直径大于的开口直径的砖孔2,在保证砌筑接触面积的同时减轻了保温砖主体1的本身质量,设置的保温层11提高了保温砖主体1本身的保温效果,适用与各种墙面的砌筑过程,提高墙体的整体保温效果和砌筑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所述砖壁层10为光面、磨砂面或条纹面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保温层11采用煤渣、粉煤灰或碎石粉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制成。

    所述水平砌槽3和侧壁砌槽4的宽度小于保温砖主体1的宽度。

    所述加固层12、保温层11和砖壁层10的厚度尺寸依次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设置的砖壁层10根据使用需要可以设置为多种外观形态,设置的保温层11采用多种废物原料制成,更加节能环保,设置的水平砌槽3和侧壁砌槽4宽度小于保温砖主体1的宽度主要防止水平砌槽3和侧壁砌槽4影响保温砖主体1砌筑时表面的平整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孔轻质墙面保温砖,包括保温砖主体(1)、砖壁层(10)、保温层(11)、加固层(12)、砖孔(2)、水平砌槽(3)、侧壁砌槽(4)、内阔腔(5),所述保温砖主体(1)的中心竖直开设有多个砖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砖主体(1)内由砖壁层(10)、保温层(11)和加固层(12)构成,所述砖孔(2)开设在加固层(12)内,所述加固层(12)的前后面由内向外依次固定有保温层(11)和砖壁层(10),所述保温砖主体(1)的顶面和底面分别纵向开设有的水平砌槽(3),所述保温砖主体(1)的左右侧壁分别开设有侧壁砌槽(4),所述砖孔(2)的中部设置为内阔腔(5),所述内阔腔(5)的直径大于砖孔(2)的顶部和底部开口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轻质墙面保温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砖壁层(10)为光面、磨砂面或条纹面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多孔轻质墙面保温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砌槽(3)和侧壁砌槽(4)的宽度小于保温砖主体(1)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多孔轻质墙面保温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层(12)、保温层(11)和砖壁层(10)的厚度尺寸依次减小。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孔轻质墙面保温砖,包括保温砖主体,所述保温砖主体的中心竖直开设有多个砖孔,保温砖主体内由砖壁层、保温层和加固层构成,所述砖孔开设在加固层内,所述加固层的前后面由内向外依次固定有保温层和砖壁层,所述保温砖主体的顶面和底面分别纵向开设有的水平砌槽,所述保温砖主体的左右侧壁分别开设有侧壁砌槽,所述砖孔的中部设置为内阔腔,所述内阔腔的直径大于砖孔的顶部和底部开口直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统直筒型的砖孔改为中部内腔直径大于的开口直径的砖孔,在保证砌筑接触面积的同时减轻了保温砖主体的本身质量,设置的保温层提高了保温砖主体本身的保温效果,提高墙体的整体保温效果和砌筑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双峰县永昌新型环保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2.25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558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