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墙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36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室内墙板。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的提高,建筑墙板在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日常所使用的墙板往往是由多层板拼接构成,在制作和安装的时候需要去木材市场去定制专门的墙板,费时费力,而且为使得墙板达到不同的要求,往往需要在墙板上贴合一定的材料以达到使用需求,而且非常麻烦,使用者就没有办法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购需要的板材,而且板材在安装的时候为了达到使用需求,比如在墙上贴上隔音板或者防潮板,在实际安装的时候,往往先将隔音板或防潮板安装在墙面上,然后再贴上相应的墙板,在安装的时候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墙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墙板安装时费时费力,安装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墙板,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中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主体的边缘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一个侧壁与放置槽的侧壁相通,所述固定槽的底部通过转动轴转动安装有压条,所述固定槽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位于固定槽的边缘,且位于压条靠近转动轴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压条为开口向下的u型内腔结构,所述压条的内腔靠近转动轴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条,所述第一转动条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档条,所述压条的内腔远离转动轴的一侧通过第二转轴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条,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圆柱面上均套接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压条接触,另一端与转动条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条为开口向上的u型结构,且第一转轴贯穿第一转动条的侧壁与压条的内腔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块设置在靠近转动轴的一侧,且挡块与转动轴相邻的两个面位于同一平面。

    优选的,所述固定槽设置有四个,且分别位于主体四个边缘的中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放置槽可以用来放置需要安装的板材,压条对板材起到压紧和固定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不需要将其他的板材固定在墙面上,只需将板材放置在放置槽内,因此大大减少了工作量,使得板材在安装的时候更加便捷。

    2.第一转动条和第二转动条以保证对安装在放置槽2中的板材提供足够的压力,防止板材的左右晃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动图1中a的放大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压条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压条展开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转轴剖视图。

    图中:1、主体;2、放置槽;3、固定槽;4、压条;41、第一转动条;42、档条;43、第二转动条;44、凹槽;5、挡块;6、转动轴;7、第一转轴;8、扭簧9、第二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墙板安装时费时费力,安装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内墙板。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内墙板,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中部开设有放置槽2,所述主体1的边缘设置有固定槽3,所述固定槽3的一个侧壁与放置槽2的侧壁相通,所述固定槽3的底部通过转动轴6转动安装有压条4,所述固定槽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挡块5,所述挡块5位于固定槽3的边缘,且位于压条4靠近转动轴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固定槽3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来选择,优选的,所述固定槽3设置有四个,且分别位于主体1四个边缘的中部,在使用的时候,将所需要的安装的板材,可以是消音板或者是防火板,也可以是防潮板,放入放置槽2中,然后通过手将压条4转动到与挡块5接触,压条4即可对放置槽2中放置的板材起到一定的压紧作用,防止板材的晃动,挡块5的形状不限,优选的为长方体结构或者是圆柱体结构,挡块5的位置不限,优选的,所述挡块5设置在靠近转动轴6的一侧,且挡块5与转动轴6相邻的两个面位于同一平面,挡块5可以限制压条4的转动角度,防止压条4转动过度。

    实施例2

    请参阅图4-6,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条4为开口向下的u型内腔结构,所述压条4的内腔靠近转动轴6的一侧开设有凹槽44,所述凹槽44内部通过第一转轴7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条41,所述第一转动条41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档条42,所述压条4的内腔远离转动轴6的一侧通过第二转轴9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条43,所述第一转轴7和第二转轴9的圆柱面上均套接有扭簧8,所述扭簧8的一端与压条4接触,另一端与转动条接触。

    所述第一转动条41为开口向上的u型结构,且第一转轴7贯穿第一转动条41的侧壁与压条4的内腔转动连接。

    其中,扭簧8可以对第一转动条41和第二转动条43始终提供弹力,可以保证对安装在放置槽2中的板材提供足够的压力,同时,第二转动条43作用在第一转动条41的上方,用来给第一转动条41提供压力,档条42可以对第二转动条43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防止在第一转动条41压合时候第二转动条43开合过度,影响第一转动条41的使用,同时对第二转动条43起到了限位的作用,保证第二转动条43始终抵住第一转动条41,给第一转动条41始终提供弹力。

    本实用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室内墙板,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中部开设有放置槽(2),所述主体(1)的边缘设置有固定槽(3),所述固定槽(3)的一个侧壁与放置槽(2)的侧壁相通,所述固定槽(3)的底部通过转动轴(6)转动安装有压条(4),所述固定槽(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挡块(5),所述挡块(5)位于固定槽(3)的边缘,且位于压条(4)靠近转动轴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4)为开口向下的u型内腔结构,所述压条(4)的内腔靠近转动轴(6)的一侧开设有凹槽(44),所述凹槽(44)内部通过第一转轴(7)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条(41),所述第一转动条(41)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档条(42),所述压条(4)的内腔远离转动轴(6)的一侧通过第二转轴(9)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条(43),所述第一转轴(7)和第二转轴(9)的圆柱面上均套接有扭簧(8),所述扭簧(8)的一端与压条(4)接触,另一端与转动条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条(41)为开口向上的u型结构,且第一转轴(7)贯穿第一转动条(41)的侧壁与压条(4)的内腔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5)设置在靠近转动轴(6)的一侧,且挡块(5)与转动轴(6)相邻的两个面位于同一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3)设置有四个,且分别位于主体(1)四个边缘的中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室内墙板,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中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主体的边缘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一个侧壁与放置槽的侧壁相通,所述固定槽的底部通过转动轴转动安装有压条,所述固定槽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位于固定槽的边缘,且位于压条靠近转动轴的一侧,放置槽可以用来放置需要安装的板材,压条对板材起到压紧和固定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不需要将其他的板材固定在墙面上,只需将板材放置在放置槽内,因此大大减少了工作量,使得板材在安装的时候更加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中邦木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30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55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