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足踝康复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32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足踝康复训练器。



    背景技术:

    我国因为人口老龄化、疾病等因素,下肢运动困难人群在不断扩大,因此开发有效的下肢康复训练器就凸显其重要性,并具有广泛的社会和市场需求。现有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多数仅用于足踝关节运动困难的训练,且仅能实现足踝关节的背屈、跖屈,内翻、外翻和外展、内收运动,同时足踝关节的各解剖学平面运动幅度无法调节。

    为此,设计一种足踝康复训练器,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足踝康复训练器,包括右支撑、左支撑、前支撑和后支撑,所述右支撑、左支撑、前支撑和后支撑围绕成框状且和地面留有空间,所述右支撑的左侧连接有弹性方向为左右的第一弹簧,所述左支撑的右侧连接有弹性方向为左右的第二弹簧,所述前支撑和所述后支撑之间设有足支撑板,所述足支撑板前后贯穿设置有轴孔;所述足支撑板通过前后贯穿足支撑板的转轴固定在所述前支撑的后侧和所述后支撑的前侧;所述足支撑板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所述足支撑板的右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

    优选的,所述右支撑和所述左支撑侧面呈“n”型,所述前支撑和所述后支撑为横杆状。

    优选的,为了便于调节,所述右支撑左右贯穿有第三方孔和第四方孔,所述第三方孔和所述后支撑的右端适配,所述第四方孔和所述第三方孔的右端适配,所述右支撑顶面设有贯穿所述第三方孔的第三螺孔,所述右支撑顶面设有贯穿所述第四方孔的第四螺孔;所述前支撑的右端顶面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后支撑的右端顶面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三螺孔均适配于第一螺杆,所述第三连接孔和第四螺孔均适配于第二螺杆;

    所述左支撑左右贯穿有第一方孔和第二方孔,所述第一方孔和所述前支撑的左端相适配,所述第二方孔和所述后支撑的左端相适配;所述后支撑的左端顶面设有第四连接孔,所述前支撑的左端顶面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左支撑顶面设有贯穿所述第一方孔的第一螺孔,所述右支撑顶面设有贯穿所述第二方孔的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一螺孔均适配于第三螺杆,所述第四连接孔和第二螺孔均适配于第四螺杆。

    优选的,为了调节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弹力,所述第四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设置有若干个且一一对应排成一排;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有若干个且一一对应排成一排。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通过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连接所述足支撑板和所述右支撑。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通过第四连接环和第三连接环连接所述足支撑板和所述左支撑。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设置有三组,所述第二弹簧设置有三组。

    优选的,所述足支撑板底面设有凹陷的足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足踝康复训练器,通过调节所述前支撑和所述后支撑的左右两端分别插入第一方孔、第三方孔、第二方孔和所述第四方孔的长度,调节所述左支撑和所述足支撑板的距离,以及所述右支撑和所述足支撑板的距离;距离不同,所述第二弹簧和所述第一弹簧的弹力大小不同,足踝转动时克服的阻力也不同,满足病人足踝不同的康复阶段的训练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其中:

    1-右支撑;11-第一螺杆;12-第二螺杆;13-第一连接环;14-第三螺孔;15-第五螺孔;16-第三方孔;17-第四方孔;

    2-左支撑;21-第三螺杆;22-第四螺杆;23-第四连接环;24-第一螺孔;25-第二螺孔;26-第一方孔;27-第二方孔;

    3-前支撑;31-第一连接孔;32-第二连接孔;

    4-后支撑;41-第三连接孔;42-第四连接孔;

    5-转轴;6-足支撑板;

    61-足印;62-第三连接环;63-第二连接环;64-轴孔;

    7-第一弹簧;8-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一种足踝康复训练器,如图1和图4所示,包括右支撑1、左支撑2、前支撑3和后支撑4,所述右支撑1、左支撑2、前支撑3和后支撑4围绕成框状且和地面留有空间,所述右支撑1的左侧连接有弹性方向为左右的第一弹簧7,所述左支撑2的右侧连接有弹性方向为左右的第二弹簧8,所述前支撑3和所述后支撑4之间设有足支撑板6,所述足支撑板6前后贯穿设置有轴孔64;所述足支撑板6通过前后贯穿足支撑板6的转轴5固定在所述前支撑3的后侧和所述后支撑4的前侧;所述足支撑板6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8,所述足支撑板6的右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7。

    优选的,所述右支撑1和所述左支撑2侧面呈“n”型,所述前支撑3和所述后支撑4为横杆状。

    优选的,为了便于调节,所述右支撑1左右贯穿有第三方孔16和第四方孔17,所述第三方孔16和所述后支撑4的右端适配,所述第四方孔17和所述第三方孔16的右端适配,所述右支撑1顶面设有贯穿所述第三方孔16的第三螺孔14,所述右支撑1顶面设有贯穿所述第四方孔的第四螺孔15;所述前支撑3的右端顶面设有第一连接孔31,所述后支撑4的右端顶面设有第三连接孔41;所述第一连接孔31和所述第三螺孔14均适配于第一螺杆11,所述第三连接孔41和第四螺孔15均适配于第二螺杆12;

    所述左支撑2左右贯穿有第一方孔26和第二方孔27,所述第一方孔26和所述前支撑3的左端相适配,所述第二方孔27和所述后支撑4的左端相适配;所述后支撑4的左端顶面设有第四连接孔42,所述前支撑3的左端顶面设有第二连接孔32;所述左支撑2顶面设有贯穿所述第一方孔26的第一螺孔24,所述右支撑1顶面设有贯穿所述第二方孔27的第二螺孔25;所述第二连接孔32和所述第一螺孔24均适配于第三螺杆21,所述第四连接孔42和第二螺孔25均适配于第四螺杆22。

    优选的,为了调节第一弹簧7和第二弹簧8的弹力,所述第四连接孔42和所述第二连接孔32设置有若干个且一一对应排成一排;所述第三连接孔41和所述第一连接孔31设置有若干个且一一对应排成一排。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7的两端通过第一连接环13和第二连接环63连接所述足支撑板6和所述右支撑1。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8的两端通过第四连接环23和第三连接环62连接所述足支撑板6和所述左支撑2。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7设置有三组,所述第二弹簧8设置有三组。

    优选的,所述足支撑板6底面设有凹陷的足印61。

    实施例

    一种足踝康复训练器,如图1和图4所示,包括右支撑1、左支撑2、前支撑3和后支撑4,所述右支撑1和所述左支撑2的侧面呈“n”型,所述前支撑3和所述后支撑4为横杆状;

    所述右支撑1、左支撑2、前支撑3和后支撑4围绕成框状且和地面留有空间;

    所述右支撑1左右贯穿有第三方孔16和第四方孔17,所述第三方孔16和所述后支撑4的右端适配,所述第四方孔17和所述第三方孔16的右端适配,所述右支撑1顶面设有贯穿所述第三方孔16的第三螺孔14,所述右支撑1顶面设有贯穿所述第四方孔的第四螺孔15;所述前支撑3的右端顶面设有第一连接孔31,所述后支撑4的右端顶面设有第三连接孔41;所述第一连接孔31和所述第三螺孔14均适配于第一螺杆11,所述第三连接孔41和第四螺孔15均适配于第二螺杆12;

    所述左支撑2左右贯穿有第一方孔26和第二方孔27,所述第一方孔26和所述前支撑3的左端相适配,所述第二方孔26和所述后支撑4的左端相适配;所述后支撑4的左端顶面设有第四连接孔42,所述前支撑3的左端顶面设有第二连接孔32;所述左支撑2顶面设有贯穿所述第一方孔26的第一螺孔24,所述右支撑1顶面设有贯穿所述第二方孔27的第二螺孔25;所述第二连接孔32和所述第一螺孔24均适配于第三螺杆21,所述第四连接孔42和第二螺孔25均适配于第四螺杆22。

    所述第四连接孔42和所述第二连接孔32设置有若干个且一一对应排成一排;所述第三连接孔41和所述第一连接孔31设置有若干个且一一对应排成一排;

    所述右支撑1的左侧连接有三组弹性方向为左右的第一弹簧7,所述左支撑2的右侧三组连接有弹性方向为左右的第二弹簧8,所述前支撑3和所述后支撑4之间设有足支撑板6,所述足支撑板6底面设有凹陷的足印61;所述足支撑板6前后贯穿设置有轴孔64;所述足支撑板6通过前后贯穿足支撑板6的转轴5固定在所述前支撑3的后侧和所述后支撑4的前侧;所述足支撑板6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8,所述足支撑板6的右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的两端通过第一连接环13和第二连接环63连接所述足支撑板6和所述右支撑1;所述第二弹簧8的两端通过第四连接环23和第三连接环62连接所述足支撑板6和所述左支撑2。

    使用方法:

    通过调节所述前支撑3和所述后支撑4的左右两端分别插入第一方孔26、第三方孔16、第二方孔27和所述第四方孔17的长度,调节所述左支撑2和所述足支撑板6的距离,以及所述右支撑1和所述足支撑板6的距离;距离不同,所述第二弹簧8和所述第一弹簧7的弹力大小不同,足踝转动时克服的阻力也不同。

    所述右支撑1通过第一螺杆11和第二螺杆12分别插入不同的第三连接孔41和第一连接孔31固定;所述左支撑2通过第四连接孔42和第二连接孔32分别插入不同的第四螺杆22和第三螺杆21固定;

    患者将足踏在所述足支撑板6的所述足印61内,通过转轴5实现足踝的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足踝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右支撑(1)、左支撑(2)、前支撑(3)和后支撑(4),所述右支撑(1)、左支撑(2)、前支撑(3)和后支撑(4)围绕成框状且和地面留有空间,所述右支撑(1)的左侧连接有弹性方向为左右的第一弹簧(7),所述左支撑(2)的右侧连接有弹性方向为左右的第二弹簧(8),所述前支撑(3)和所述后支撑(4)之间设有足支撑板(6),所述足支撑板(6)前后贯穿设置有轴孔(64);所述足支撑板(6)通过前后贯穿足支撑板(6)的转轴(5)固定在所述前支撑(3)的后侧和所述后支撑(4)的前侧;所述足支撑板(6)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8),所述足支撑板(6)的右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足踝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撑(1)和所述左支撑(2)侧面呈“n”型,所述前支撑(3)和所述后支撑(4)为横杆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足踝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撑(1)左右贯穿有第三方孔(16)和第四方孔(17),所述第三方孔(16)和所述后支撑(4)的右端适配,所述第四方孔(17)和所述第三方孔(16)的右端适配,所述右支撑(1)顶面设有贯穿所述第三方孔(16)的第三螺孔(14),所述右支撑(1)顶面设有贯穿所述第四方孔的第四螺孔(15);所述前支撑(3)的右端顶面设有第一连接孔(31),所述后支撑(4)的右端顶面设有第三连接孔(41);所述第一连接孔(31)和所述第三螺孔(14)均适配于第一螺杆(11),所述第三连接孔(41)和第四螺孔(15)均适配于第二螺杆(12);

    所述左支撑(2)左右贯穿有第一方孔(26)和第二方孔(27),所述第一方孔(26)和所述前支撑(3)的左端相适配,所述第二方孔(27)和所述后支撑(4)的左端相适配;所述后支撑(4)的左端顶面设有第四连接孔(42),所述前支撑(3)的左端顶面设有第二连接孔(32);所述左支撑(2)顶面设有贯穿所述第一方孔(26)的第一螺孔(24),所述右支撑(1)顶面设有贯穿所述第二方孔(27)的第二螺孔(25);所述第二连接孔(32)和所述第一螺孔(24)均适配于第三螺杆(21),所述第四连接孔(42)和第二螺孔(25)均适配于第四螺杆(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足踝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接孔(42)和所述第二连接孔(32)设置有若干个且一一对应排成一排;所述第三连接孔(41)和所述第一连接孔(31)设置有若干个且一一对应排成一排。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足踝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7)的两端通过第一连接环(13)和第二连接环(63)连接所述足支撑板(6)和所述右支撑(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足踝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8)的两端通过第四连接环(23)和第三连接环(62)连接所述足支撑板(6)和所述左支撑(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足踝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7)设置有三组,所述第二弹簧(8)设置有三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足踝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足支撑板(6)底面设有凹陷的足印(6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足踝康复训练器,包括右支撑、左支撑、前支撑和后支撑,所述右支撑、左支撑、前支撑和后支撑围绕成框状且和地面留有空间,所述右支撑的左侧连接有弹性方向为左右的第一弹簧,所述左支撑的右侧连接有弹性方向为左右的第二弹簧,所述前支撑和所述后支撑之间设有足支撑板,所述足支撑板前后贯穿设置有轴孔;所述足支撑板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所述足支撑板的右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过调节所述左支撑和所述足支撑板的距离,以及所述右支撑和所述足支撑板的距离,从而调节所述第二弹簧和所述第一弹簧的弹力大小,足踝转动时克服的阻力也不同,满足病人足踝不同的康复阶段的训练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赵大伟;郭跃生;穆岭;张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6.13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55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