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墙体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节能隔墙复合板。
背景技术:
目前,室内隔墙的使用材料较为单一,安装或者施工复杂耗费时间;而且隔热或者隔音效果比较差。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建筑节能隔墙复合板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建筑节能隔墙复合板,旨在解决安装困难、功能单一以及隔断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节能隔墙复合板,包括:复合板本体,所述复合板本体内部中空设置有填充腔,所述复合板本体沿长度方向的两内壁均间隔设置有一排加强肋,两排所述加强肋相互交错设置;所述复合板本体的左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两侧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复合板本体的右侧凸设有与所述连接槽适配的凸台,所述凸台两侧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与所述密封槽适配;所述复合板本体的表面设置有不锈钢板,所述不锈钢板设置有装饰板;所述填充腔内设置有隔音棉,所述填充腔内中部还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两面分别与两侧的所述加强肋抵接。
优选地,所述装饰板通过陶瓷胶黏贴在所述复合板本体上。
优选地,所述隔板为玻镁防火板。
优选地,所述隔板为木质隔音板。
优选地,所述凸台呈等腰梯形。
优选地,所述密封条为隔音条或隔热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简单实用,组装方面,隔音效果好,节能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复合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复合板的连接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建筑节能隔墙复合板,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复合板本体100,复合板本体100内部中空设置有填充腔110,复合板本体100沿长度方向的两内壁均间隔设置有一排加强肋120,两排加强肋120相互交错设置;复合板本体100的左侧开设有连接槽130,连接槽130两侧开设有密封槽140,复合板本体100的右侧凸设有与连接槽130适配的凸台150,凸台150两侧设置有密封条160,密封条160与密封槽140适配;复合板本体100的表面设置有不锈钢板200,不锈钢板200设置有装饰板300;填充腔110内设置有隔音棉400,填充腔110内中部还设置有隔板500,隔板500两面分别与两侧的加强肋120抵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左右两侧的连接槽130和凸台150配合实现相互之间的便捷连接,同时在填充腔110内填充隔音棉400和隔板500增强整体的隔音效果,隔板500和加强肋120的抵接设置增强整体结构的强度,不易凹陷。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装饰板300通过陶瓷胶黏贴在复合板本体100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隔板500为玻镁防火板。玻镁防火板增强了其防火性能的同时,因为本身有一定的强度,可以进一步增加建筑节能隔墙复合板的整体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隔板500为木质隔音板;进一步增强整体的隔音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凸台150呈等腰梯形;增强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密封条160为隔音条或隔热条;进一步加强整体的隔音效果或者隔热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建筑节能隔墙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板本体,所述复合板本体内部中空设置有填充腔,所述复合板本体沿长度方向的两内壁均间隔设置有一排加强肋,两排所述加强肋相互交错设置;所述复合板本体的左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两侧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复合板本体的右侧凸设有与所述连接槽适配的凸台,所述凸台两侧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与所述密封槽适配;所述复合板本体的表面设置有不锈钢板,所述不锈钢板设置有装饰板;所述填充腔内设置有隔音棉,所述填充腔内中部还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两面分别与两侧的所述加强肋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节能隔墙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板通过陶瓷胶黏贴在所述复合板本体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节能隔墙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玻镁防火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节能隔墙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木质隔音板。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建筑节能隔墙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呈等腰梯形。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建筑节能隔墙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为隔音条或隔热条。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