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窥屏的触摸防护屏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59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设备的防护屏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可防窥屏的触摸防护屏。
    背景技术
    :现有的显示设备,以手机为例,一般具有壳体、显示屏以及其他电控组件,所述壳体开设有收容槽,所述显示屏和所述电控组件安装在所述收容槽内,且所述显示屏覆盖于所述电控组件的上方。由于所述显示屏的主体材料是玻璃,易于因磕碰或者撞击而破碎,为此,现有产品中的钢化膜,可用于保护手机显示屏,但是,现有的钢化膜一般呈透明状,直接显示显示屏上的显示内容,当用户不想让别人看到显示内容时,只能用手遮挡,操作不便利且动作较为明显,容易引起尴尬。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可防窥屏的触摸防护屏,旨在解决传统防护屏无法便利地遮挡显示屏显示内容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防窥屏的触摸防护屏,应用于显示设备,所述可防窥屏的触摸防护屏包括:屏主体,呈透明状,所述屏主体的内端用于粘接固定至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屏,所述屏主体在靠近周缘处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设有连通至所述屏主体外界的两个安装孔;灯体,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灯体的发光面朝向所述屏主体的中心区域设置;以及,控制电路,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池和两个电触点,所述电池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灯体和所述两个电触点,所述两个电触点分别伸出所述两个安装孔,且具有导通所述控制电路的导通状态、以及断开所述控制电路的断开状态。可选地,所述可防窥屏的触摸防护屏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盖板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屏主体上对应所述两个安装孔处,以具有盖设于所述两个安装孔的盖合位置、以及打开所述两个安装孔的打开位置。可选地,所述盖板对应所述两个安装孔处设有收纳槽。可选地,所述可防窥屏的触摸防护屏还包括滑片,所述滑片包括第一片段和第二片段,所述第一片段由可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第二片段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滑片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屏主体上对应所述两个安装孔处,以具有使所述第一片段盖设于所述两个安装孔的第一位置、以及使所述第二片段盖设于所述两个安装孔的第二位置;其中,在所述滑片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控制电路处于所述导通状态,在所述滑片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控制电路处于所述断开状态。可选地,所述屏主体包括沿内外向间隔设置的内膜层和外膜层,以在所述间隔处限定出光路通道,所述内膜层用于粘接固定至所述显示屏,其中:所述光路通道构成所述安装腔;或者,所述光路通道连通所述安装腔,所述灯体设于所述光路通道与所述安装腔的连通处,且所述灯体的发光面正对所述光路通道设置。可选地,所述安装腔为沿所述屏主体的四周侧缘开设的环形腔体;所述灯体为灯条,所述灯条环设于所述环形腔体内。可选地,所述灯体为灯泡,所述灯泡对应所述屏主体的四个边角处设置有四个。可选地,所述灯体为灯泡;所述安装腔具有用于安装所述灯体的让位孔,所述让位孔在靠近所述屏主体的中心区域方向上呈渐扩设置。可选地,所述灯体粘接固定至所述安装腔内。可选地,所述电池为纽扣电池。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屏主体粘接盖合至显示屏上,使得当显示屏受到外力冲击时,屏主体可直接承受冲击而对显示屏进行有效防护;两个触点伸出两个安装孔设置,便利于用户直接手动切换控制电路的导通状态和断开状态;在控制电路处于导通状态时,灯体亮而降低显示屏的显示清晰度,起到遮挡显示屏的显示内容、提高用户隐私保护的功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防窥屏的触摸防护屏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防窥屏的触摸防护屏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可防窥屏的触摸防护屏2灯体1屏主体31电池11安装腔32电触点111让位孔4盖板12安装孔5滑片13内膜层51第一片段14外膜层52第二片段15光路通道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现有的显示设备,以手机为例,一般具有壳体、显示屏以及其他电控组件,所述壳体开设有收容槽,所述显示屏和所述电控组件安装在所述收容槽内,且所述显示屏覆盖于所述电控组件的上方。由于所述显示屏的主体材料是玻璃,易于因磕碰或者撞击而破碎,为此,现有产品中的钢化膜,可用于保护手机显示屏,但是,现有的钢化膜一般呈透明状,直接显示显示屏上的显示内容,当用户不想让别人看到显示内容时,只能用手遮挡,操作不便利且动作较为明显,容易引起尴尬。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防窥屏的触摸防护屏,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防窥屏的触摸防护屏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2,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可防窥屏的触摸防护屏100应用于显示设备,所述可防窥屏的触摸防护屏100包括屏主体1、灯体2以控制电路,所述屏主体1呈透明状,所述屏主体1的内端用于粘接固定至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屏,所述屏主体1在靠近周缘处设有安装腔11,所述安装腔11设有连通至所述屏主体1外界的两个安装孔12;所述灯体2设于所述安装腔11内,且所述灯体2的发光面朝向所述屏主体1的中心区域设置;所述控制电路设于所述安装腔11内,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池31和两个电触点32,所述电池31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灯体2和所述两个电触点32,所述两个电触点32分别伸出所述两个安装孔12,且具有导通所述控制电路的导通状态、以及断开所述控制电路的断开状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屏主体1粘接盖合至显示屏上,使得当显示屏受到外力冲击时,屏主体1可直接承受冲击而对显示屏进行有效防护;两个触点伸出两个安装孔12设置,便利于用户直接手动切换控制电路的导通状态和断开状态;在控制电路处于导通状态时,灯体2亮而降低显示屏的显示清晰度,起到遮挡显示屏的显示内容、提高用户隐私保护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所述显示设备的类型不作限制,所述显示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等,当实际应用的所述显示设备不同时,所述屏主体1的尺寸和制成材质也随之进行适应性调整。而所述显示设备一般具有壳体、显示屏以及其他电控组件,所述壳体开设有容置槽,所述显示屏和所述电控组件安装在所述容置槽内,且所述显示屏覆盖于所述电控组件的上方,具体可参考现有技术。此外,本设计对所述屏主体1的具体表现形式不作限制,所述屏主体1可以是所述显示屏的表层构件或者是类似钢化膜的保护屏等。为便于理解,以下以所述屏主体1为应用于手机的保护屏为例进行说明。所述屏主体1呈透明状设置,以不妨碍用户查看所述显示屏上的显示内容,此时,所述屏主体1的材料可以是玻璃材料、聚丙烯材料或者聚氯乙烯材料等,其中,当所述屏主体1的材料为玻璃时,优选玻璃的厚度设置为较薄,并且可进一步在玻璃里面复合金属网以增加强度,具体可参考现有技术。由于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所述灯体2发光后,光线在所述屏主体1内分散来起到遮盖效果,只需要达到降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辨别度即可,无需完全遮挡,因此,所述灯体2的大小以及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所述屏主体1的宽度也无需设置较大,如此才能减小所述可防窥屏的触摸防护屏100整体的尺寸和质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手机具有光敏电阻来感应外界光线,然后通过感应结果来调节显示屏亮度的功能,此时,只需关闭手机的自动感光功能,或者将所述灯体2的发光面背离所述光敏电阻的测量区域设置即可。所述控制电路可以是简单的导线和所述电池31的组合,例如,设置两个导线,两个导线的其中之一连接所述电池31的正极后,再串联所述灯体2,其中另一连接所述电池31的负极,所述两个导线的未连接端构成所述两个电触点32;当然,所述控制电路还可以是控制芯片结合电路的方案,此时,可以设置所述灯体2的亮度和点亮时间可以调节等,具体参考现有技术。为了更便利、且更隐蔽地实现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导通状态和所述断开状态之间灵活切换,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可防窥屏的触摸防护屏100还包括盖板4,所述盖板4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盖板4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屏主体1上对应所述两个安装孔12处,以具有盖设于所述两个安装孔12的盖合位置、以及打开所述两个安装孔12的打开位置。当所述盖板4处于所述盖合位置时,所述盖板4可有效保护所述两个电触点32,避免所述两个电触点32因误操作或者外物触碰而导通,引起用户使用上的不便;而当所述盖板4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由于所述灯体2所需电压较小,不超过人体可承受的安全电压范围,并且,人体是良好的导电体,因此,用户可以直接手动触碰所述两个电触点32,来导通所述控制电路,动作较为隐蔽且导通速度快,可达到防窥屏的目的。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4相对所述两个安装孔12的活动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所述盖板4的一端可以转动安装于所述两个安装孔12所在区域的一侧。此外,为了确保用户手动触碰与所述两个电触点32之间的稳定电连接,所述两个电触点32优选伸出所述两个安装孔12设置,但是,所述两个电触点32高于所述屏主体1外壁所在平面,容易对外界的事物产生干涉,因此,可以设置所述盖板4对应所述两个安装孔12处设有收纳槽(附图未标示)。所述收纳槽的形状和深度适配于所述两个安装孔12以及所述两个电触点32的伸出长度设置,以使得当所述盖板4处于所述盖合位置时,所述两个电触点32的伸出端被所述收纳槽收容。同样为了更便利、且更隐蔽地实现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导通状态和所述断开状态之间灵活切换,请参阅图3,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可防窥屏的触摸防护屏100还包括滑片5,所述滑片5包括第一片段51和第二片段52,所述第一片段51由可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第二片段52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滑片5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屏主体1上对应所述两个安装孔12处,以具有使所述第一片段51盖设于所述两个安装孔12的第一位置、以及使所述第二片段52盖设于所述两个安装孔12的第二位置;其中,在所述滑片5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控制电路处于所述导通状态,在所述滑片5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控制电路处于所述断开状态。所述滑片5滑动安装于所述屏主体1,例如,所述屏主体1的对应位置可设置有滑槽,所述两个安装孔12开设在所述滑槽的槽底处,所述滑片5设有滑动配合所述滑槽的滑轨,使得所述滑片5可沿设定轨迹,在所述第一位置以及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相切换。需要强调的是,图1和图3所示并不构成对本设计中所述两个安装孔12的开设位置的限定,也即,所述两个安装孔12还可以设置在所述屏主体1其他位置,以便利于所述可防窥屏的触摸防护屏100的使用,使得所述可防窥屏的触摸防护屏100确保既符合人体工程学,又不干扰用户对所述显示屏的使用。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屏主体1包括沿内外向间隔设置的内膜层13和外膜层14,以在所述间隔处限定出光路通道15,所述内膜层13用于粘接固定至所述显示屏,其中,所述光路通道15构成所述安装腔11;或者,所述光路通道15连通所述安装腔11,所述灯体2设于所述光路通道15与所述安装腔11的连通处,且所述灯体2的发光面正对所述光路通道15设置。所述光路通道15的设置,更有利于所述灯体2发出的灯光在所述屏主体1上的发散,使得光线的发散区域更广,从而优化防窥屏效果。所述安装腔11的具体表现形式在本设计中不作限制,可以直接等同于所述光路通道15,从而不需要再额外开设腔体,有效简化加工工序;或者,所述安装腔11可以直接连通所述光路通道15,从而有利于直接传递所述灯体2发出的光线。当然,本设计对所述灯体2的具体表现形式也不作限制,当所述安装腔11为沿所述屏主体1的四周侧缘开设的环形腔体;此时,所述灯体2可以为灯条,所述灯条环设于所述环形腔体内。如此设置,使得所述灯体2环设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外围,从而当所述灯体2发亮后,可对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的各向进行遮挡,优化防窥屏效果。但若所述灯体2为灯泡时,所述灯泡对应所述屏主体1的四个边角处设置有四个。如此,既能从各向对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进行遮挡,而且简化所述灯体2的安装。另外,即使四个所述灯体2中的部分灯体2因故障而不亮,仍有余下灯体2可正常使用,从而确保所述可防窥屏的触摸防护屏100的防窥屏功能仍有效。接着,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灯体2为灯泡;所述安装腔11具有用于安装所述灯体2的让位孔111,所述让位孔111在靠近所述屏主体1的中心区域方向上呈渐扩设置。渐扩设置的所述让位孔111相当于灯罩,有助于将发散的光线聚拢在预设区域内,也即朝向所述屏主体1的中心区域发散,一般地,所述屏主体1的中心区域也即对应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这使得光线对所述显示屏的遮挡作用更佳。另外,由于手机经常被移动而发生晃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灯体2粘接固定至所述安装腔11内,所述控制电路内的例如所述电池31也优选粘接固定在所述安装腔11内,从而与所述屏主体1、手机进行稳固连接,避免因手机晃动而导致所述灯体2和所述电池31在所述安装腔11内移位,导致线路被拉扯;也可以有效防止所述灯体2和所述电池31与所述安装腔11的内腔壁相互磕碰而影响使用寿命。由于所述灯体2耗电量较低,且不需要持续发亮,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31优选为纽扣电池,所述纽扣电池质量较轻且尺寸较小,不会加剧所述可防窥屏的触摸防护屏100整体的质量和尺寸上的负担;并且,所述纽扣电池可存储足够的电量供所述灯体2长时间使用,也易于拆卸替换,有助于降低所述可防窥屏的触摸防护屏100的经济成本,且简化所述可防窥屏的触摸防护屏100的整体结构。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

    1.一种可防窥屏的触摸防护屏,应用于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防窥屏的触摸防护屏包括:

    屏主体,呈透明状,所述屏主体的内端用于粘接固定至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屏,所述屏主体在靠近周缘处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设有连通至所述屏主体外界的两个安装孔;

    灯体,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灯体的发光面朝向所述屏主体的中心区域设置;以及,

    控制电路,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池和两个电触点,所述电池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灯体和所述两个电触点,所述两个电触点分别伸出所述两个安装孔,且具有导通所述控制电路的导通状态、以及断开所述控制电路的断开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窥屏的触摸防护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防窥屏的触摸防护屏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盖板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屏主体上对应所述两个安装孔处,以具有盖设于所述两个安装孔的盖合位置、以及打开所述两个安装孔的打开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防窥屏的触摸防护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对应所述两个安装孔处设有收纳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窥屏的触摸防护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防窥屏的触摸防护屏还包括滑片,所述滑片包括第一片段和第二片段,所述第一片段由可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第二片段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滑片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屏主体上对应所述两个安装孔处,以具有使所述第一片段盖设于所述两个安装孔的第一位置、以及使所述第二片段盖设于所述两个安装孔的第二位置;

    其中,在所述滑片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控制电路处于所述导通状态,在所述滑片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控制电路处于所述断开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窥屏的触摸防护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屏主体包括沿内外向间隔设置的内膜层和外膜层,以在所述间隔处限定出光路通道,所述内膜层用于粘接固定至所述显示屏,其中:

    所述光路通道构成所述安装腔;或者,

    所述光路通道连通所述安装腔,所述灯体设于所述光路通道与所述安装腔的连通处,且所述灯体的发光面正对所述光路通道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窥屏的触摸防护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为沿所述屏主体的四周侧缘开设的环形腔体;

    所述灯体为灯条,所述灯条环设于所述环形腔体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窥屏的触摸防护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为灯泡,所述灯泡对应所述屏主体的四个边角处设置有四个。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窥屏的触摸防护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为灯泡;

    所述安装腔具有用于安装所述灯体的让位孔,所述让位孔在靠近所述屏主体的中心区域方向上呈渐扩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窥屏的触摸防护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粘接固定至所述安装腔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窥屏的触摸防护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纽扣电池。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防窥屏的触摸防护屏,包括屏主体、灯体和控制电路,屏主体的内端粘接至显示设备的显示屏,屏主体在靠近周缘处设有安装腔,安装腔设有连通至屏主体外界的两个安装孔;灯体设于安装腔内且发光面朝向屏主体的中心区域;控制电路设于安装腔内且包括电池和两个电触点,电池电连灯体和两个电触点,两个电触点伸出两个安装孔,具有导通控制电路的导通状态和断开控制电路的断开状态。本实用新型中,两个触点伸出两个安装孔,便利于用户手动切换控制电路的导通状态和断开状态;在控制电路处于导通状态时,灯体亮而降低显示屏的显示清晰度,起到遮挡显示屏的显示内容、提高用户隐私保护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郭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奇迹光电(武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8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55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