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次上料的塑料粒子挤制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38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粒设备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两次上料的塑料粒子挤制机。



    背景技术:

    工业上塑料成型用的原料主要有粉料、粒料、溶液和分散体,部分成型采用单体和预聚体,应用比较广泛的是粉料和粒料。粉料是将粉状的原料树脂和各种不同助剂混合分散均匀所制得的,粒料是将粉料通过塑炼作业,使之进一步塑化并通过不同的方法制成的混合粒状物料。在塑料造粒过程中,需要将粒料熔融后,再加入粉料进行熔融,然后造粒,整个生产过程需要两步成型,电费和人工成本较高,生产线长度也很长,占用厂房空间,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两次上料的塑料粒子挤制机,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厂房空间占用,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两次上料的塑料粒子挤制机,包括机座、安装在基座上的机筒、安装在机筒尾部的挤制模具,以及安装在机筒头部的机头,所述机筒具有两个上料口,第一个上料口位于机筒头部,与输送粉料和粒料的混合出料管连接,第二个上料口位于机筒中部,与螺旋输送机的出口连接,螺旋输送机的入口与粉料出料管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混合出料管的上端具有两个支管,其中一个支管为粉料支管,另一个支管为粒料支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将粉料分成两次上料,第一次少量粉料与粒料混合,到机筒中间时,第一次加入的粉料和粒料已经在高温下全部或部分熔融,然后第二次加入粉料,粉料能够较好地与熔融的塑料混合,并在机筒后段完全熔融,只需要一条生产线,节约了电费和人工成本,也节约了厂房的空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两次上料的塑料粒子挤制机,包括机座1、安装在基座上的机筒3、安装在机筒尾部的挤制模具4,以及安装在机筒头部的机头2,所述机筒具有两个上料口,第一个上料口位于机筒头部,与输送粉料和粒料的混合出料管5.2.1连接,第二个上料口位于机筒中部,与螺旋输送机7的出口连接,螺旋输送机的入口与粉料出料管5.1连接。所述混合出料管的上端具有两个支管,其中一个支管为粉料支管5.2,另一个支管为粒料支管6。

    粉料出料管、粉料支管以及粒料支管每次的原料量根据需要确定,具体可是由上级料仓的称重设备控制,在此不作详细介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第一次加入50%重量的粒料和30%重量的粉料,第二次加入20%重量的粉料,造出的塑料粒子质量符合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两次上料的塑料粒子挤制机,包括机座(1)、安装在基座上的机筒(3)、安装在机筒尾部的挤制模具(4),以及安装在机筒头部的机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筒具有两个上料口,第一个上料口位于机筒头部,与输送粉料和粒料的混合出料管(5.2.1)连接,第二个上料口位于机筒中部,与螺旋输送机(7)的出口连接,螺旋输送机的入口与粉料出料管(5.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次上料的塑料粒子挤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出料管的上端具有两个支管,其中一个支管为粉料支管(5.2),另一个支管为粒料支管(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粒设备生产技术领域,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厂房空间占用,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尤其是一种两次上料的塑料粒子挤制机,包括机座、安装在基座上的机筒、安装在机筒尾部的挤制模具,以及安装在机筒头部的机头,所述机筒具有两个上料口,第一个上料口位于机筒头部,与输送粉料和粒料的混合出料管连接,第二个上料口位于机筒中部,与螺旋输送机的出口连接,螺旋输送机的入口与粉料出料管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陈中其;伊红立;毛红林;尹素珍;梅泽平;金晓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红其线缆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3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555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