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腺癌术后用多功能康复器械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38


    本实用新型涉及乳腺癌的术后康复领域,特别是一种乳腺癌术后用多功能康复器械。



    背景技术:

    目前根治乳腺癌的办法是切除患侧的乳腺、胸大肌以及周边组织,这种手术的范围较大,包扎胸部持续的时间较长,并且在伤口没有完全恢复时就需要患者坚持进行患侧肢体功能的训练,否则将出现患侧的上肢功能障碍,影响今后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一般来说,系统的患侧上肢功能训练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卧床期上肢功能训练、下床活动期上肢功能训练和出院后的上肢功能训练。其中前两个阶段一般由医务人员陪伴,动作时有人指导、监督和帮助,比较容易进行,而出院后的训练则多要依靠患者自觉进行。

    出院后的上肢功能训练,较为重要的一项就是手指爬墙训练,为了进一步使各项动作相互协调,还需要配合以上肢的下压、拉、推等动作的负重训练。由于恢复期较长,家人往往没有过多的时间陪伴患者,因此患者往往难以系统的独自一人完成上述动作,最终导致康复效果较差。

    同时,患者在进行训练时,其负重量在刚开始的时候也不宜过大,应该按照由小至大的方式循序渐进的增加负重。

    而现在,市面上并没有能够让患者同时完成上述动作的恢复器械,患者只能购买常见的普通健身器材进行锻炼,如哑铃等。这些健身器材的主要功能是健身,而不是康复,因此并不适用于乳腺癌术后的康复。

    综上所述,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兼具有多种功能的乳腺癌术后用康复器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乳腺癌术后用多功能康复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康复器械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由支腿1和支撑平台2组成,在支撑平台2上设置有两列第一插孔组,每一列第一插孔组都由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一插孔3构成,在所述的支撑平台2上设置有推动机构4和拉动机构5,

    所述推动机构4包括推动筒体6,推动筒体6内活动套接有推动柱7,所述推动柱7的端部设置有扶手8和缓冲层9,在推动柱7与推动筒体6之间设置有推力弹簧10,所述推动筒体6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定位销11,所述定位销11与所述第一插孔3相匹配,

    所述拉动机构5包括拉动筒体12,拉动筒体12内活动套接有拉动柱13,所述拉动柱13的端部设置有扶手8和缓冲层9,在拉动柱13与拉动筒体12之间设置有拉力弹簧14,所述拉动筒体12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定位销11,所述定位销11与所述第一插孔3相匹配,

    所述支撑平台2上还设置有条状孔15,所述条状孔15内活动连接有手指爬墙板16,所述手指爬墙办16的顶部设置有凸条17,在支撑平台2的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顶紧螺栓18,所述顶紧螺栓18的端部与手指爬墙板16的侧边沿接触,

    所述支腿1上转动支撑有摆杆19,所述摆杆19的一端设置有扶手8和缓冲层9,摆杆9的另一端则设置有砝码支架20,所述砝码支架20上放置有砝码21,所述砝码支架20一端的摆杆9的上方还连接有砝码弹簧22,所述砝码弹簧22的顶部与砝码板23相连,所述砝码板23的一侧设置有长螺杆24,所述长螺杆24插接在开设于支腿1上的过孔25内,且所述的过孔25为多个,并且在支腿1上等距分布,长螺杆24的端头处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26,所述砝码板23和砝码支架20均位于支撑平台2的下方,所述摆杆19设有扶手8的一端则位于支撑平台2之外。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乳腺癌术后用多功能康复器械,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针对乳腺癌患者切除乳房组织后进行康复训练时所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一种特殊的结构,这种器械集多种功能与一身,能够让患者进行推、拉、下压以及手指爬墙的训练,一器多用,十分方便;而且这种器械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患者的施力大小,从而让患者能够逐步适应渐渐增大的负重量,在保护自己的同时,达到训练康复的目的。并且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平台部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乳腺癌术后用多功能康复器械,它包括一个作为基础的机架,这个机架由支腿1和支撑平台2组成,在支撑平台2上设置有两列第一插孔组,每一列第一插孔组都由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一插孔3构成,在所述的支撑平台2上设置有推动机构4和拉动机构5,

    所述推动机构4包括推动筒体6,推动筒体6内活动套接有推动柱7,所述推动柱7的端部设置有扶手8和缓冲层9,在推动柱7与推动筒体6之间设置有推力弹簧10,所述推动筒体6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定位销11,所述定位销11与所述第一插孔3相匹配,

    所述拉动机构5包括拉动筒体12,拉动筒体12内活动套接有拉动柱13,所述拉动柱13的端部设置有扶手8和缓冲层9,在拉动柱13与拉动筒体12之间设置有拉力弹簧14,所述拉动筒体12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定位销11,所述定位销11与所述第一插孔3相匹配,

    所述支撑平台2上还设置有条状孔15,所述条状孔15内活动连接有手指爬墙板16,所述手指爬墙办16的顶部设置有凸条17,在支撑平台2的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顶紧螺栓18,所述顶紧螺栓18的端部与手指爬墙板16的侧边沿接触,

    所述支腿1上转动支撑有摆杆19,所述摆杆19的一端设置有扶手8和缓冲层9,摆杆9的另一端则设置有砝码支架20,所述砝码支架20上放置有砝码21,所述砝码支架20一端的摆杆9的上方还连接有砝码弹簧22,所述砝码弹簧22的顶部与砝码板23相连,所述砝码板23的一侧设置有长螺杆24,所述长螺杆24插接在开设于支腿1上的过孔25内,且所述的过孔25为多个,并且在支腿1上等距分布,长螺杆24的端头处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26,所述砝码板23和砝码支架20均位于支撑平台2的下方,所述摆杆19设有扶手8的一端则位于支撑平台2之外。

    本种结构形式的乳腺癌术后用多功能康复器械的工作过程如下:需要进行手指爬墙训练时,患者站在手指爬墙板16的前方,根据患者当前的恢复情况,调节手指爬墙板16的高度并利用顶紧螺栓18将器固定在支撑平台2上,与手指爬墙板16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即可进行手指爬墙训练;每一次当手指运动到凸条17处为止,然后可进行下一次手指爬墙训练,如此反复;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随时调节手指爬墙板16的高度;以适应不同康复阶段下的手指爬墙训练强度。

    需要进行推力训练时,患者把持着推动机构4上的扶手8,朝着推动筒体6的方向推动,推动的过程中,推力弹簧10被压缩,患者抵抗推力弹簧10的弹力,进行推力的锻炼;同时,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康复情况来调整推动机构4在支撑平台2上的相对位置,即让推动筒体6底部的定位销11插接在不同的第一插孔3中;

    需要进行拉力训练时,患者把持着拉动机构5上的扶手8,朝着远离拉动筒体12的方向拉动,拉动的过程中,拉力弹簧14被拉长,患者抵抗拉力弹簧14的弹力,进行拉力的锻炼;同时,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康复情况来调整拉动机构5在支撑平台2上的相对位置,即让拉动筒体12底部的定位销11插接在不同的第一插孔3中;

    需要进行重物的下压训练时,患者首先在砝码支架20上放置其所能承受重量的砝码21,加载了砝码21的砝码支架20会向下摆动,此时带有扶手8一端的摆杆19向上摆动,患者即可以把持着扶手8往复的作向下压动的动作;而由于砝码支架20的上方设置有砝码弹簧22,因此在砝码弹簧22还能够为砝码支架20提供一个方向向上的拉力,这样就可以减轻患者向下压动摆杆19时所需使用的力,

    当砝码板23连接在支腿1上的不同高度时,砝码板23与砝码支架20之间的距离也不同,当砝码板23插接在不同的过孔25中时,砝码弹簧22施加给砝码支架20上的拉力不同;因此通过调整砝码21的数量,配合以砝码板23连接在支腿1上的具体位置的改变,可以调整患者下压时所需要实施的压力,从而让患者做到根据康复情况来调整下压训练的负载。

    也就是说,本种康复器械能够让患者实现多种不同的康复训练,实现一器多用;同时也能够让患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各种动作(推、拉、下压、手指爬墙等)的具体调节。


    技术特征:

    1.一种乳腺癌术后用多功能康复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康复器械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由支腿(1)和支撑平台(2)组成,在支撑平台(2)上设置有两列第一插孔组,每一列第一插孔组都由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一插孔(3)构成,在所述的支撑平台(2)上设置有推动机构(4)和拉动机构(5),

    所述推动机构(4)包括推动筒体(6),推动筒体(6)内活动套接有推动柱(7),所述推动柱(7)的端部设置有扶手(8)和缓冲层(9),在推动柱(7)与推动筒体(6)之间设置有推力弹簧(10),所述推动筒体(6)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定位销(11),所述定位销(11)与所述第一插孔(3)相匹配,

    所述拉动机构(5)包括拉动筒体(12),拉动筒体(12)内活动套接有拉动柱(13),所述拉动柱(13)的端部设置有扶手(8)和缓冲层(9),在拉动柱(13)与拉动筒体(12)之间设置有拉力弹簧(14),所述拉动筒体(12)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定位销(11),所述定位销(11)与所述第一插孔(3)相匹配,

    所述支撑平台(2)上还设置有条状孔(15),所述条状孔(15)内活动连接有手指爬墙板(16),所述手指爬墙板(16)的顶部设置有凸条(17),在支撑平台(2)的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顶紧螺栓(18),所述顶紧螺栓(18)的端部与手指爬墙板(16)的侧边沿接触,

    所述支腿(1)上转动支撑有摆杆(19),所述摆杆(19)的一端设置有扶手(8)和缓冲层(9),摆杆(19)的另一端则设置有砝码支架(20),所述砝码支架(20)上放置有砝码(21),所述砝码支架(20)一端的摆杆(19)的上方还连接有砝码弹簧(22),所述砝码弹簧(22)的顶部与砝码板(23)相连,所述砝码板(23)的一侧设置有长螺杆(24),所述长螺杆(24)插接在开设于支腿(1)上的过孔(25)内,且所述的过孔(25)为多个,并且在支腿(1)上等距分布,长螺杆(24)的端头处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26),所述砝码板(23)和砝码支架(20)均位于支撑平台(2)的下方,所述摆杆(19)设有扶手(8)的一端则位于支撑平台(2)之外。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乳腺癌术后用多功能康复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康复器械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由支腿(1)和支撑平台(2)组成,在支撑平台(2)上设置有两列第一插孔组,每一列第一插孔组都由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一插孔(3)构成,在所述的支撑平台(2)上设置有推动机构(4)和拉动机构(5)。这是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兼具有多种功能的乳腺癌术后用康复器械。

    技术研发人员:康乐;陶雅军;李东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6.25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55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