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35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训练装置,尤其涉及手臂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手臂关节僵硬和挛缩是心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后遗症和并发症,合理有效的训练手段对于手臂关节僵硬和挛缩的恢复意义重大,然而目前针对手臂关节僵硬和挛缩并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手臂康复训练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手臂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顶面上的安装架,在安装架上设有角度可调的训练主体,训练主体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沿安装架做上下升降运动;所述训练主体包括筒体,筒体一端开口另一端连通套管,插杆贯穿筒体和套管,插杆伸出套管的一端固接固线盘,插杆伸出筒体的一端连接手柄,拉绳的一端与固线盘连接,另一端绕过至少一个定滑轮后与配重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架包括方形边框和斜撑,方形边框的底边通过螺栓与底座连接,方形边框的顶边和两个侧边均为腔体结构;斜撑的一端与方形边框固接,另一端与底座固接。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一个主动轴和两个从动丝杆,主动轴带动两个从动丝杆做同步同向转动;主动轴位于方形边框的顶边腔体内并与顶边转动连接,两个从动丝杆分别位于方形边框的两个侧边腔体内并分别与两个侧边转动连接;在主动轴上安装上下分布的两个主动齿轮,在每个从动丝杆上均安装一个从动齿轮,每个主动齿轮均通过链条与一个从动齿轮连接;在每个从动丝杆上均螺纹连接滑块,在每个滑块上均固接转轴,在每个侧边上均设有供转轴上下移动的长条孔,转轴经长条孔穿出并与筒体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拉绳绕过3个定滑轮后与配重连接,3个定滑轮均安装在筒体上。

    作为优选,在底座的顶面上设有供拉绳和配重通过的穿孔。

    作为优选,在筒体上靠近套管的位置固接安装板,在安装板上铰接支撑杆,在支撑杆上沿其长轴方向均布多个定位孔,在底座的顶面上固接插套,在插套上设有供支撑杆穿过的插孔,以及与插孔连通的销孔,销孔内设有插销,在底座上与插孔相对的位置设有通孔,支撑杆贯穿插孔和通孔并通过插销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插杆和套管均为方形。

    作为优选,插杆远离固线盘的一端固接角度盘,手柄与螺杆的一端固接,螺杆另一端与角度盘的圆心处转动连接,在螺杆上螺纹连接紧固螺母,在紧固螺母上沿其周向固接多个扳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当转轴转动时可以实现两个滑块同步升降,进而实现筒体高度的调节,筒体高度的调节可以满足不同身高人群的使用,也可以满足坐立或站立的使用需求。

    2、在训练初期,患者手臂抬高困难,可以将筒体调至水平状态,随着训练的深入,患者手臂逐渐抬高,将支撑杆向上拔,使筒体安装套管的一端升起,筒体角度增大,适合患者抬臂训练。

    3、手柄通过螺杆与角度盘转动连接,转动手柄可以改变手柄的角度,当手柄转至需要角度,转动紧固螺母使其紧贴角度盘实现手柄角度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筒体与安装架连接关系正视图;

    图中所示:

    1、底座,2、方形边框,3、斜撑,4、摇把,5、配重,6、拉绳,7、支撑杆,8、定位孔,9、通孔,10、穿孔,11、插套,12、销孔,13、插销,14、插孔,15、套管,16、插杆,17、固线盘,18、筒体,19、定滑轮,20、角度盘,21、紧固螺母,22、扳手,23、螺杆,24、手柄,25、主动轴,26、主动齿轮,27、链条,28、从动齿轮,29、从动丝杆,30、滑块,31、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安装在底座1顶面上的安装架,在安装架上设有角度可调的训练主体,训练主体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沿安装架做上下升降运动。所述训练主体包括筒体18,筒体18一端开口另一端连通套管15,插杆16贯穿筒体18和套管15,插杆16伸出套管15的一端固接固线盘17,插杆16伸出筒体18的一端连接手柄24,拉绳6的一端与固线盘17连接,另一端绕过至少一个定滑轮19后与配重5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包括方形边框2和斜撑3,方形边框2的底边通过螺栓与底座1连接,方形边框2的顶边和两个侧边均为腔体结构。斜撑3的一端与方形边框2固接,另一端与底座1固接。斜撑3可以增强方形边框2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一个主动轴25和两个从动丝杆29,主动轴25带动两个从动丝杆29做同步同向转动。主动轴25位于方形边框2的顶边腔体内并与顶边转动连接,两个从动丝杆29分别位于方形边框2的两个侧边腔体内并分别与两个侧边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主动轴25通过轴承与顶边连接,每个从动丝杆29均通过轴承与侧边连接。在主动轴25上安装上下分布的两个主动齿轮26,在每个从动丝杆29上均安装一个从动齿轮28,每个主动齿轮26均通过链条27与一个从动齿轮28连接,转动主动轴25可以实现两个从动丝杆29做同步同向转动。在每个从动丝杆29上均螺纹连接滑块30,滑块30沿从动丝杆29轴向移动且周向不转动,在每个滑块30上均固接转轴31,在每个侧边上均设有供转轴31上下移动的长条孔,转轴31经长条孔穿出并与筒体18转动连接。当主动轴25转动时可以实现两个滑块30同步升降,进而实现筒体18高度的调节,筒体18高度的调节可以满足不同身高人群的使用,也可以满足坐立或站立的使用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转动主动轴25,在主动轴25上固接摇把4。

    在本实施例中,拉绳6绕过3个定滑轮19后与配重5连接,3个定滑轮19均安装在筒体18上。

    在本实施例中,在底座1的顶面上设有供拉绳6和配重5通过的穿孔10。

    在本实施例中,在筒体18上靠近套管15的位置固接安装板,在安装板上铰接支撑杆7,在支撑杆7上沿其长轴方向均布多个定位孔8,在底座1的顶面上固接插套11,在插套11上设有供支撑杆7穿过的插孔14,以及与插孔14连通的销孔12,销孔12内设有插销13,在底座1上与插孔14相对的位置设有通孔9,支撑杆7贯穿插孔14和通孔9并通过插销13固定。将插销13插入不同位置的定位孔8内可以改变筒体18的角度,在训练初期,患者手臂抬高困难,可以将筒体18调至水平状态,随着训练的深入,患者手臂逐渐抬高,将支撑杆7向上拔,使筒体18安装套管15的一端升起,筒体18倾角增大,适合患者抬臂训练。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插杆16推进过程中发生转动,所述插杆16和套管15均为方形。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手臂在内旋状态和外旋状态下施力,插杆16远离固线盘17的一端固接角度盘20,手柄24与螺杆23的一端固接,螺杆23另一端与角度盘20的圆心处转动连接,在螺杆23上螺纹连接紧固螺母21,在紧固螺母21上沿其周向固接多个扳手22。手柄24通过螺杆23与角度盘20转动连接,转动手柄24可以改变手柄24的角度,当手柄24转至需要角度,转动紧固螺母21使其紧贴角度盘20实现手柄24角度固定。

    具体使用时,根据使用人员身高调节筒体18的高度,根据使用人员所处恢复阶段,即手臂抬起高度,调节筒体18的倾角,当筒体18的高度和倾角均调节完毕后,使用人员手握手柄24进行推拉训练,当插杆16被推出时,固线盘17远离套管15,通过拉绳6拉动并通过定滑轮19传动,实现配重5提升,当插杆16被拉回时,固线盘17接近套管15,配重5回落,使用人员在手臂推拉施力过程中得的训练。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手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安装在底座(1)顶面上的安装架,在安装架上设有角度可调的训练主体,训练主体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沿安装架做上下升降运动;所述训练主体包括筒体(18),筒体(18)一端开口另一端连通套管(15),插杆(16)贯穿筒体(18)和套管(15),插杆(16)伸出套管(15)的一端固接固线盘(17),插杆(16)伸出筒体(18)的一端连接手柄(24),拉绳(6)的一端与固线盘(17)连接,另一端绕过至少一个定滑轮(19)后与配重(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方形边框(2)和斜撑(3),方形边框(2)的底边通过螺栓与底座(1)连接,方形边框(2)的顶边和两个侧边均为腔体结构;斜撑(3)的一端与方形边框(2)固接,另一端与底座(1)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一个主动轴(25)和两个从动丝杆(29),主动轴(25)带动两个从动丝杆(29)做同步同向转动;主动轴(25)位于方形边框(2)的顶边腔体内并与顶边转动连接,两个从动丝杆(29)分别位于方形边框(2)的两个侧边腔体内并分别与两个侧边转动连接;在主动轴(25)上安装上下分布的两个主动齿轮(26),在每个从动丝杆(29)上均安装一个从动齿轮(28),每个主动齿轮(26)均通过链条(27)与一个从动齿轮(28)连接;在每个从动丝杆(29)上均螺纹连接滑块(30),在每个滑块(30)上均固接转轴(31),在每个侧边上均设有供转轴(31)上下移动的长条孔,转轴(31)经长条孔穿出并与筒体(18)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拉绳(6)绕过3个定滑轮(19)后与配重(5)连接,3个定滑轮(19)均安装在筒体(18)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座(1)的顶面上设有供拉绳(6)和配重(5)通过的穿孔(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筒体(18)上靠近套管(15)的位置固接安装板,在安装板上铰接支撑杆(7),在支撑杆(7)上沿其长轴方向均布多个定位孔(8),在底座(1)的顶面上固接插套(11),在插套(11)上设有供支撑杆(7)穿过的插孔(14),以及与插孔(14)连通的销孔(12),销孔(12)内设有插销(13),在底座(1)上与插孔(14)相对的位置设有通孔(9),支撑杆(7)贯穿插孔(14)和通孔(9)并通过插销(13)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16)和套管(15)均为方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插杆(16)远离固线盘(17)的一端固接角度盘(20),手柄(24)与螺杆(23)的一端固接,螺杆(23)另一端与角度盘(20)的圆心处转动连接,在螺杆(23)上螺纹连接紧固螺母(21),在紧固螺母(21)上沿其周向固接多个扳手(2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臂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顶面上的安装架,在安装架上设有角度可调的训练主体,训练主体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沿安装架做上下升降运动;所述训练主体包括筒体,筒体一端开口另一端连通套管,插杆贯穿筒体和套管,插杆伸出套管的一端固接固线盘,插杆伸出筒体的一端连接手柄,拉绳的一端与固线盘连接另一端绕过至少一个定滑轮后与配重连接。对于手臂关节僵硬和挛缩的恢复意义重大。

    技术研发人员:魏文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魏文静
    技术研发日:2019.07.19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551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