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28


    本实用新型属于呼吸内科领域,具体是涉及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人的呼吸过程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指组织细胞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正常成人安静时呼吸一次为6.4秒为最佳,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大约为500毫升,称为潮气量。

    根据调查显示,肺活量的降低使人到老年以后,较容易发生多种肺部健康的疾病,例如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并且由于肺部手术或喉部手术亦可能造成肺活量降低,所以需要做肺活量训练,现有一些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清洗不方便,而训练装置一般也会有较多的患者使用,这样导致细菌的滋生,并且吹气嘴设计为与脸接触,这样导致在多人使用后不卫生,并且用料较多,导致不适合作为一次性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有底板、进气管、出气管、底罩和透明罩,并且采用螺纹连接,这样既能保证密封性防止气体渗漏,而且方便安装拆卸清洗消毒,设计有吹气嘴,将其设计为可以放入口内,用料较少,可以一次性使用,这样就减少了病毒的传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包括底板、单片机、进气管、透明罩、底罩,所述底板上成型有通气孔,所述底板后部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后部设有排气阀,所述底板前部设有所述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在所述通气孔内侧与所述底板通过螺纹连接,使所述进气管可以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进气管前部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前部设有吹气嘴,所述底板上端设有所述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型号为stc89c52,所述单片机上端嵌入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前部设有转换器,所述转换器型号为adc0832,所述转换器前部设有按键,所述单片机一侧设有所述底罩,所述底罩上设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型号为xgzp010sb1sop,所述底罩上方设有所述透明罩,所述透明罩上成型有出气孔,所述透明罩内部设有升降板,所述气压传感器、所述显示屏、所述转换器、所述按键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出气管在所述通气孔内侧与所述底板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排气阀与所述出气管通过螺纹连接,从而可以方便所述出气管的安装拆卸,所述排气阀与所述出气管连接紧密。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进气管通过管箍连接,所述吹气嘴与所述连接管通过螺纹连接,保证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进气管的密封性,所述吹气嘴与所述连接管安装拆卸方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底罩在所述通气孔内侧与所述底板通过螺纹连接,方便所述底罩的安装拆卸,并且可以保证气体经过所述通气孔进入所述底罩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透明罩与所述底罩通过螺纹连接,保证所述透明罩和所述底罩连接紧密,并且方便所述透明罩和所述底罩结合分离,方便清洗消毒所述透明罩内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升降板直径与所述透明罩内侧直径相同且与所述透明罩滑动连接,从而使所述升降板可以在所述透明罩内侧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当需要更换吹气嘴时,将吹气嘴从连接管上拆卸,更换后安装在连接管上即可;

    2、当需要清洗消毒时,将连接管、进气管、底罩、透明罩、升降板、出气管和排气阀拆卸后就可以对通气孔内侧和连接管、进气管、底罩、透明罩、升降板、出气管、排气阀进行清洗消毒。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的第一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的第二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中透明罩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中底板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中吹气嘴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中进气管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的电路结构流程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底板;2、单片机;3、显示屏;4、转换器;5、按键;6、进气管;7、连接管;8、吹气嘴;9、出气管;10、排气阀;11、透明罩;12、出气孔;13、底罩;14、升降板;15、气压传感器;16、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单片机2、进气管6、透明罩11、底罩13,底板1上成型有通气孔16,底板1后部设有出气管9,出气管9后部设有排气阀10,排气阀10用以改变出气管9通道的大小,底板1前部设有进气管6,进气管6在通气孔16内侧与底板1通过螺纹连接,使进气管6可以安装在底板1上,进气管6前部设有连接管7,连接管7前部设有吹气嘴8,底板1上端设有单片机2,单片机2型号为stc89c52,单片机2上端嵌入有显示屏3,显示屏3前部设有转换器4,转换器4型号为adc0832,转换器4前部设有按键5,单片机2一侧设有底罩13,底罩13上设有气压传感器15,气压传感器15型号为xgzp010sb1sop,底罩13上方设有透明罩11,透明罩11上成型有出气孔12,出气孔12用以升降板14在升降时可以保证透明罩11内的空气流通,透明罩11内部设有升降板14,升降板14用以受到气体冲击时升降,气压传感器15、显示屏3、转换器4、按键5与单片机2电连接。

    出气管9在通气孔16内侧与底板1通过螺纹连接,排气阀10与出气管9通过螺纹连接,从而可以方便出气管9的安装拆卸,排气阀10与出气管9连接紧密;连接管7与进气管6通过管箍连接,吹气嘴8与连接管7通过螺纹连接,保证连接管7与进气管6的密封性,吹气嘴8与连接管7安装拆卸方便;底罩13在通气孔16内侧与底板1通过螺纹连接,方便底罩13的安装拆卸,并且可以保证气体经过通气孔16进入底罩13内;透明罩11与底罩13通过螺纹连接,保证透明罩11和底罩13连接紧密,并且方便透明罩11和底罩13结合分离,方便清洗消毒透明罩11内部;升降板14直径与透明罩11内侧直径相同且与透明罩11滑动连接,从而使升降板14可以在透明罩11内侧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连接电源后,将吹气嘴8放入口内,利用吹气嘴8将气经过连接管7和进气管6吹入通气孔16内,再经过通气孔16进入底罩13和透明罩11内,气体将升降板14顶起,并且可以通过透明罩11观察到升降板14的升降情况从而激发人的吹气动力,也使气压传感器15检测到透明罩11内的气压参数并输出给转换器4,转换器4将参数输出给单片机2,单片机2将参数显示在显示屏3上,从而更直观的观察到肺活量,按动按键5可以控制单片机2将显示的参数清零,控制排气阀10使出气管9的出气孔大小改变,从而可以使肺活量锻炼程度提高,当需要更换吹气嘴8时,将吹气嘴8从连接管7上拆卸,更换后安装在连接管7上即可,当需要清洗消毒时,将连接管7、进气管6、底罩13、透明罩11、升降板14、出气管9和排气阀10拆卸后就可以对通气孔16内侧和连接管7、进气管6、底罩13、透明罩11、升降板14、出气管9、排气阀10进行清洗消毒。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技术特征:

    1.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单片机(2)、进气管(6)、透明罩(11)、底罩(13),所述底板(1)上成型有通气孔(16),所述底板(1)后部设有出气管(9),所述出气管(9)后部设有排气阀(10),所述底板(1)前部设有所述进气管(6),所述进气管(6)在所述通气孔(16)内侧与所述底板(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进气管(6)前部设有连接管(7),所述连接管(7)前部设有吹气嘴(8),所述底板(1)上端设有所述单片机(2),所述单片机(2)上端嵌入有显示屏(3),所述显示屏(3)前部设有转换器(4),所述转换器(4)前部设有按键(5),所述单片机(2)一侧设有所述底罩(13),所述底罩(13)上设有气压传感器(15),所述底罩(13)上方设有所述透明罩(11),所述透明罩(11)上成型有出气孔(12),所述透明罩(11)内部设有升降板(14),所述气压传感器(15)、所述显示屏(3)、所述转换器(4)、所述按键(5)与所述单片机(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9)在所述通气孔(16)内侧与所述底板(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排气阀(10)与所述出气管(9)通过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7)与所述进气管(6)通过管箍连接,所述吹气嘴(8)与所述连接管(7)通过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罩(13)在所述通气孔(16)内侧与所述底板(1)通过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罩(11)与所述底罩(13)通过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14)直径与所述透明罩(11)内侧直径相同且与所述透明罩(11)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呼吸内科领域,具体为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包括底板、单片机、进气管、透明罩、底罩,所述底板上成型有通气孔,所述底板后部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后部设有排气阀,所述底板前部设有所述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在所述通气孔内侧与所述底板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进气管前部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前部设有吹气嘴,所述底板上端设有所述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上端嵌入有显示屏。本实用新型设计有底板、进气管、出气管、底罩和透明罩,并且采用螺纹连接,这样既能保证密封性防止气体渗漏,而且方便安装拆卸清洗消毒,设计有吹气嘴,将其设计为可以放入口内,用料较少,可以一次性使用,这样就减少了病毒的传播。

    技术研发人员:邓用芬;程文旭;冯佳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4.19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547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