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挤出复膜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挤出复膜机的高效过滤器。
背景技术:
复合塑料编织布在中国的生产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所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有聚丙烯、聚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其生产工艺流程为聚丙烯或低压聚乙烯在拉丝机上挤出成薄膜,用密集的刀片剖切成扁丝,经加热拉伸、热处理定型后,绕成丝锭;扁丝经织机如圆织机、水织机或片梭织机等编织成塑料编织布,再经塑料挤出复膜机在塑料编织布的一面或两面流延涂覆上聚丙烯或高压聚乙烯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等高分子材料。
复合塑料编织布具有防水、无毒、质轻、耐低温性能好、易回收利用等优点,应用非常广泛。以前,它主要应用于土工防渗、帐篷、彩条布、篷布、塑料大棚、水产养殖等很多方面。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正努力开发其新的用途,如屋顶保温层、pe广告布、电热地毯里布、蔬菜大棚保温被等等,充分利用其优点替代原有非环保产品。随着销量的不断增加,各生产企业的不断发展,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抢占市场的销售份额,各生产企业使用的淋膜原料,逐渐由新料改用渗旧料。另一方面国家提倡绿色环保,降低白色污染,政策鼓励废旧回收,因此聚烯烃废旧料回收企业与淋膜生产企业形成合作的产业链条,并以90%的淋膜回收料替代了新料,但是原用新料的挤出复膜机,使用的是孔板式过滤器,即按料筒内径制作多孔板(如附图3)并加进滤网装于料筒横截面上,对通过料流进行过滤。由于受横断面的限制,过滤面积小,如果采用80%~90%的淋膜回收料,料流的灰尘及杂质太多,很快就会堵塞过滤网,料筒内料流压力升高,必须进行换网,这样就会造成换网频繁,生产效率下降,产品质量下降,损耗增加。如改用大直径的孔板,虽可增加过滤网的面积,但也使挤出机机头过于庞大与笨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挤出复膜机的高效过滤器,这种挤出复膜机的高效过滤器适应淋膜回收料的工艺生产,延长换网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损耗和劳动强度。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挤出复膜机的高效过滤器,其特征是:包括支柱、滤筒、过滤网和联接筒,滤筒套接在支柱外面,滤筒的圆周侧面上设有多个过滤通孔,联接筒套接在滤筒外面,过滤网包覆在滤筒的外表面;过滤网与联接筒的内表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形成第一环形料腔,第一环形料腔的左端处于密封状态,第一环形料腔的右端具有进料口;支柱与滤筒的内表面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形成第二环形料腔,第二环形料腔的左端和右端均处于密封状态;支柱上设有多个与第二环形料腔相通的纵向流道,各个纵向流道均与支柱的中心轴线垂直,支柱中间设有一个与各个纵向流道均相通的横向流道,支柱的一侧设有与支柱的横向流道相通的出料口。
上述联接筒的右端设有法兰,将联接筒的右端与挤出机的料筒相连接,通常情况下,联接筒的外径与料筒的外径相同,挤出机挤出的料流通过料筒、进料口进入第一环形料腔,在流动中经过过滤网和滤筒的过滤通孔,进入第二环形料腔,然后通过支柱中的各个纵向流道汇入横向流道,再通过出料口流出。由于圆柱面的展开面积较大,过滤网和滤筒对料流的过滤效率大大提高,同时过滤网的形状为矩形,按滤筒的圆周侧面的展开尺寸进行剪裁,相比圆形的过滤网节约材料,剪裁方便。在具体实施中以φ150螺杆挤出机为例,在滤筒圆周侧面上用纸模钻有超过8000个φ4的小孔,是多孔板537个小孔的15倍,即换网周期延长了15倍。当过滤网上的杂质及灰尘堵塞过滤网并使挤出机料筒内料流压力升高至设定值时,需要进行换网,此时将整个滤芯(包括支柱、滤筒和过滤网)退出进行换网,换网完成后,将整个滤芯装入联接筒的内腔中即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损耗和劳动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柱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均设有向外凸起的环形凸筋,所述滤筒两端分别与支柱两个端部的环形凸筋接触配合。这样使第二环形料腔的左端和右端均处于密封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柱包括支筒、左端盖和右端盖,左端盖安装在支筒的左端部,右端盖安装在支筒的右端部,所述纵向流道、横向流道均设置在左端盖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挤出复膜机的高效过滤器还包括护盖,护盖固定安装在所述联接筒的左端部,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护盖与所述支柱之间。当过滤网上的杂质及灰尘堵塞过滤网并使挤出机料筒内料流压力升高至设定值时,需要进行换网,此时将护盖从联接筒的左端卸下,将整个滤芯(包括支柱、滤筒和过滤网)退出进行换网,换网完成后,将整个滤芯装入联接筒的内腔中,再将护盖重新安装在联接筒的左端部即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护盖的左端设有第一法兰,所述联接筒的左端设有第二法兰,通过螺栓与第一法兰、第二法兰的配合将护盖固定安装在联接筒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护盖的右端具有能够嵌入所述支柱与所述联接筒之间的环形嵌入部,环形嵌入部的内表面设有第一内螺纹,支柱左端部的外表面设有与环形嵌入部的第一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通过第一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将护盖锁紧在支柱的左端部,并且环形嵌入部与联接筒、滤筒均接触配合;所述出料口包括设置在护盖上并与支柱的横向流道相通的第一出料口和设置在联接筒上并与第一出料口相通的第二出料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挤出复膜机的高效过滤器还包括联接座,联接座安装在所述联接筒的左下侧,联接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出料口相通的第三出料口,第三出料口的内表面上设有第二内螺纹。联接座通过第二内螺纹连接模颈再与模头相联,从第二出料口流出的料流经过第三出料口进入模颈,再进入模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支柱、滤筒、过滤网和联接筒的组装配合,形成挤出机料筒端部的高效过滤器,适应淋膜回收料的工艺生产,延长换网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损耗和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背景技术中多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挤出复膜机的高效过滤器,包括支柱1、滤筒2、过滤网3和联接筒4,滤筒2套接在支柱1外面,滤筒2的圆周侧面上设有多个过滤通孔201,联接筒4套接在滤筒2外面,过滤网3包覆在滤筒2的外表面;过滤网3与联接筒4的内表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形成第一环形料腔6,第一环形料腔6的左端处于密封状态,第一环形料腔6的右端具有进料口5;支柱1与滤筒2的内表面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形成第二环形料腔7,第二环形料腔7的左端和右端均处于密封状态;支柱1上设有多个与第二环形料腔7相通的纵向流道8,各个纵向流道8均与支柱1的中心轴线垂直,支柱1中间设有一个与各个纵向流道8均相通的横向流道9,支柱1的一侧设有与支柱1的横向流道9相通的出料口。
上述支柱1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均设有向外凸起的环形凸筋101,滤筒2两端分别与支柱1两个端部的环形凸筋101接触配合。这样使第二环形料腔7的左端和右端均处于密封状态。
上述支柱1包括支筒102、左端盖103和右端盖104,左端盖103安装在支筒102的左端部,右端盖104安装在支筒102的右端部,上述纵向流道8、横向流道9均设置在左端盖103上。
上述挤出复膜机的高效过滤器还包括护盖14,护盖14的左端设有第一法兰,联接筒4的左端设有第二法兰,通过螺栓15与第一法兰、第二法兰的配合将护盖14固定安装在联接筒4上;护盖14的右端具有能够嵌入支柱1与联接筒4之间的环形嵌入部1401,环形嵌入部1401的内表面设有第一内螺纹,支柱1左端部的外表面设有与环形嵌入部1401的第一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通过第一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将护盖14锁紧在支柱1的左端部,并且环形嵌入部1401与联接筒4、滤筒2均接触配合;上述出料口包括设置在护盖14上并与支柱1的横向流道9相通的第一出料口10和设置在联接筒4上并与第一出料口10相通的第二出料口11。
上述挤出复膜机的高效过滤器还包括联接座13,联接座13安装在联接筒4的左下侧,联接座13上设有与第二出料口11相通的第三出料口12,第三出料口12的内表面上设有第二内螺纹。
上述联接筒4的右端也设有法兰,将联接筒4的右端与挤出机的料筒100相连接,通常情况下,联接筒4的外径与料筒100的外径相同,联接座13通过第二内螺纹连接模颈再与模头相联,挤出机挤出的料流通过料筒100、进料口5进入第一环形料腔6,在流动中经过过滤网3和滤筒2的过滤通孔201,进入第二环形料腔7,然后通过支柱1中的各个纵向流道8汇入横向流道9,再通过第一出料口10、第二出料口11流出,经过第三出料口12进入模颈,再进入模头。由于圆柱面的展开面积较大,过滤网3和滤筒2对料流的过滤效率大大提高,同时过滤网3的形状为矩形,按滤筒2的圆周侧面的展开尺寸进行剪裁,相比圆形的过滤网节约材料,剪裁方便。在具体实施中以φ150螺杆挤出机为例,在滤筒2圆周侧面上用纸模钻有超过8000个φ4的小孔,是多孔板537个小孔的15倍,即换网周期延长了15倍。当过滤网3上的杂质及灰尘堵塞过滤网3并使挤出机料筒100内料流压力升高至设定值时,需要进行换网,此时将护盖14从联接筒4的左端卸下,将整个滤芯(包括支柱1、滤筒2和过滤网3)退出进行换网,换网完成后,将整个滤芯装入联接筒4的内腔中,再将护盖14重新安装在联接筒4的左端部即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损耗和劳动强度。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挤出复膜机的高效过滤器,其特征是:包括支柱、滤筒、过滤网和联接筒,滤筒套接在支柱外面,滤筒的圆周侧面上设有多个过滤通孔,联接筒套接在滤筒外面,过滤网包覆在滤筒的外表面;过滤网与联接筒的内表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形成第一环形料腔,第一环形料腔的左端处于密封状态,第一环形料腔的右端具有进料口;支柱与滤筒的内表面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形成第二环形料腔,第二环形料腔的左端和右端均处于密封状态;支柱上设有多个与第二环形料腔相通的纵向流道,各个纵向流道均与支柱的中心轴线垂直,支柱中间设有一个与各个纵向流道均相通的横向流道,支柱的一侧设有与支柱的横向流道相通的出料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出复膜机的高效过滤器,其特征是:所述支柱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均设有向外凸起的环形凸筋,所述滤筒两端分别与支柱两个端部的环形凸筋接触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出复膜机的高效过滤器,其特征是:所述支柱包括支筒、左端盖和右端盖,左端盖安装在支筒的左端部,右端盖安装在支筒的右端部,所述纵向流道、横向流道均设置在左端盖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出复膜机的高效过滤器,其特征是:所述挤出复膜机的高效过滤器还包括护盖,护盖固定安装在所述联接筒的左端部,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护盖与所述支柱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挤出复膜机的高效过滤器,其特征是:所述护盖的左端设有第一法兰,所述联接筒的左端设有第二法兰,通过螺栓与第一法兰、第二法兰的配合将护盖固定安装在联接筒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挤出复膜机的高效过滤器,其特征是:所述护盖的右端具有能够嵌入所述支柱与所述联接筒之间的环形嵌入部,环形嵌入部的内表面设有第一内螺纹,支柱左端部的外表面设有与环形嵌入部的第一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通过第一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将护盖锁紧在支柱的左端部,并且环形嵌入部与联接筒、滤筒均接触配合;所述出料口包括设置在护盖上并与支柱的横向流道相通的第一出料口和设置在联接筒上并与第一出料口相通的第二出料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挤出复膜机的高效过滤器,其特征是:所述挤出复膜机的高效过滤器还包括联接座,联接座安装在所述联接筒的左下侧,联接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出料口相通的第三出料口,第三出料口的内表面上设有第二内螺纹。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