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乒乓球自动上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告号为cn20795055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乒乓球训练的发球器,包括漏斗状的盛球器,所述盛球器的下方设有球管,所述球管包括相互联通的送球管和射球管,送球管的上端与盛球器连接,送球管的下端与射球管的后端部连接,射球管的前端为发射口,射球管的后端部水平设有击球通道,所述击球通道从射球管的后端朝发射口方向延伸,射球管的一侧设有击球装置。
在使用该发球器的过程中,盛球器中的乒乓球在自重作用下经由送球管进入到射球管中,之后击球装置从击球通道中击打乒乓球,使得乒乓球从发射口射出。
不过在需要向盛球器中补充乒乓球时,需要使用者手动将落在地面上的乒乓球拿起并放入到盛球器中。这一过程中,使用者需要不断的弯腰、起身,给使用者造成了较大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乒乓球自动上球器,其具有能够对乒乓球进行提升,降低使用者劳动强度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乒乓球自动上球器,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一侧开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内部转动连接有传输铰龙,所述传输铰龙通过转动输送乒乓球,所述框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出球孔,所述出球孔的一端联通于所述置物槽并与所述出球孔相对,所述出球孔的另一端上连接有送球管,所述框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传输铰龙且用于驱动所述传输铰龙转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该乒乓球自动上球器将乒乓球运输至乒乓球发球器中时,将该上球器的框体放置于地面上且位于集球网出口的下方,将送球管远离框体的端部放置于盛球器内部,将电机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传输铰龙转动。之后使用者只需要弯腰将地面上的乒乓球放置到置物槽内部即可,位于置物槽内部的乒乓球在接触到传输铰龙时,在传输铰龙的带动下移动向出球孔一侧并最终进入到送球管内部。由于传输铰龙不断转动,所以位于置物槽内部的乒乓球能够不断进入到送球管内部,达到循环不间断练球的效果,省去使用者需要频繁的装球操作。而且在使用者将地面上的乒乓球放置到置物槽内部的过程中,使用者不需要频繁弯腰,起身,极大程度上减轻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同时这一上球器可以搭配各色没有上球功能的发球机,轻便易携带。
优选的,所述传输铰龙的周壁上设置有搅拌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传输铰龙能够带动搅拌棒于置物槽内部转动,在搅拌棒转动过程中,搅拌棒能够波动乒乓球,使得乒乓球不易发生堵塞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置物槽内部设置有引导板,且所述引导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置物槽的槽口,所述引导板的另一端向下延伸至传输铰龙一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于置物槽槽口一侧的引导板能够对放入的乒乓球进行引导,将乒乓球引导至传输铰龙一侧。
优选的,所述送球管包括连接于所述出球孔的连接管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管上的软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软管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弯曲变形以保证将乒乓球运送至发球器的盛球器中。
优选的,所述送球管内部设置有格挡件,所述格挡件用于阻隔所述送球管内部的乒乓球回落至所述框体内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于送球管内部的格挡件能够对乒乓球进行阻挡,使得送球管内部的乒乓球不易回落至框体内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该上球器的使用效率。
优选的,所述格挡件包括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两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送球管的内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传输铰龙将乒乓球运送至送球管内部的过程中,乒乓球能够挤压弹性带,使得弹性带变形。当乒乓球穿过弹性带之后,弹性带在自身弹性作用下恢复形变并对送球管内部的乒乓球进行阻隔,使得乒乓球不易回落至框体内部。
优选的,所述格挡件包括嵌套于所述送球管内部的连接环、设置于所述连接环内壁处的拨片,所述拨片的端部延伸向远离所述框体一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传输铰龙将乒乓球运送至送球管内部的过程中,乒乓球能够挤压拨片,使得拨片变形。当乒乓球穿过拨片之后,拨片在自身弹性作用下恢复形变并对送球管内部的乒乓球进行阻隔,使得乒乓球不易回落至框体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实施例一的外形;
图2为实施例一的剖视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实施例一的组成;
图3为实施例二的剖视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实施例二的组成。
附图标记:1、框体;2、置物槽;3、传输铰龙;4、出球孔;5、送球管;51、连接管;52、软管;6、电机;7、搅拌棒;8、引导板;9、格挡件;91、弹性带;92、连接环;93、拨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乒乓球自动上球器,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框体1,框体1的顶面上开设有槽口形状为矩形的置物槽2,置物槽2内部设置有引导板8,且引导板8的顶部与置物槽2的槽口固定连接,引导板8的底部延伸向框体1的中心线一侧。引导板8的数目为两块,且两块引导板8对称分布于框体1上。置物槽2内部转动连接有传输铰龙3,传输铰龙3的转动轴线平行于两引导板8的对称面,传输铰龙3通过转动输送乒乓球。传输铰龙3的周壁上设置有搅拌棒7,且搅拌棒7沿传输铰龙3的径向延伸,在传输铰龙3转动的过程中,搅拌棒7能够拨动置物槽2内部的乒乓球,使得乒乓球不易堵塞于置物槽2内部。框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出球孔4,出球孔4联通于置物槽2。在传输铰龙3转动过程中,传输铰龙3能够将乒乓球运送至出球孔4内部。出球孔4远离置物槽2的端部上连接有送球管5,送球管5包括固定连接于出球孔4处的连接管51以及连接于连接管51上的软管52。送球管5内部设置有格挡件9,格挡件9用于对送球管5内部的乒乓球进行阻隔,使得送球管5内部的乒乓球不易回落至框体1内部。格挡件9包括对称分布于送球管5内部的两根弹性带91,且每根弹性带91的两端均与送球管5的内壁固定连接。框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轴贯穿框体1,且电机6的输出轴可以直接连接于传输铰龙3或者通过齿轮箱连接于传输铰龙3。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格挡件9包括同轴嵌套于送球管5内部的连接环92、固定连接于连接环92内壁处的拨片93,拨片93的数目为若干且以连接环92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拨片93远离连接环92的端部延伸向远离框体1一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1.一种乒乓球自动上球器,其特征是:包括框体(1),所述框体(1)的一侧开设有置物槽(2),所述置物槽(2)内部转动连接有传输铰龙(3),所述传输铰龙(3)通过转动输送乒乓球,所述框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出球孔(4),所述出球孔(4)的一端联通于所述置物槽(2)并与所述出球孔(4)相对,所述出球孔(4)的另一端上连接有送球管(5),所述框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传输铰龙(3)且用于驱动所述传输铰龙(3)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乒乓球自动上球器,其特征是:所述传输铰龙(3)的周壁上设置有搅拌棒(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乒乓球自动上球器,其特征是:所述置物槽(2)内部设置有引导板(8),且所述引导板(8)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置物槽(2)的槽口,所述引导板(8)的另一端向下延伸至传输铰龙(3)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乒乓球自动上球器,其特征是:所述送球管(5)包括连接于所述出球孔(4)的连接管(51)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管(51)上的软管(5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乒乓球自动上球器,其特征是:所述送球管(5)内部设置有格挡件(9),所述格挡件(9)用于阻隔所述送球管(5)内部的乒乓球回落至所述框体(1)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乒乓球自动上球器,其特征是:所述格挡件(9)包括弹性带(91),所述弹性带(9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送球管(5)的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乒乓球自动上球器,其特征是:所述格挡件(9)包括嵌套于所述送球管(5)内部的连接环(92)、设置于所述连接环(92)内壁处的拨片(93),所述拨片(93)的端部延伸向远离所述框体(1)一侧。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