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预制构件平台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56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楼梯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轻质预制构件平台板,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楼梯是建筑物内不可缺少的设施之一,由连续梯级的梯段、平台和围护结构等组成,在设电梯的高层建筑中也同样必须设置楼梯,楼梯分普通楼梯和特种楼梯两大类。普通楼梯包括钢筋混凝土楼梯、钢楼梯和木楼梯等,其中钢筋混凝土楼梯在结构刚度、耐火、造价、施工、造型等方面具有较多的优点,应用最为普遍。特种楼梯主要有安全梯、消防梯和自动梯3种,现有技术的楼梯用的平台板往往通过现浇的模式现场制作,即通过模板搭架,捆扎钢筋再用水泥沙浆浇筑形成,其往往存在着结构强度低,不能实现预制,且自身重量重,成本高等诸多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平台板结构强度低,不能实现预制,且自身重量重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结构强度高,自身重量轻的轻质预制构件平台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轻质预制构件平台板,包括平台板基板,所述平台板基板的一边用于支撑梯段板,所述平台板基板的其余三边支撑在建筑主体上,所述梯段板与平台板基板的相交处设有暗梁,所述平台板基板的中部设置有钢筋网,所述钢筋网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水泥纤维板ⅰ和水泥纤维板ⅱ,所述水泥纤维板ⅰ的上方固定铺设有玻纤布ⅰ,所述水泥纤维板ⅱ的下方固定铺设有玻纤布ⅱ,所述水泥纤维板ⅰ和水泥纤维板ⅱ之间填充有轻质混凝土层ⅰ,所述水泥纤维板ⅰ和玻纤布ⅰ之间填充有轻质混凝土层ⅱ,所述水泥纤维板ⅱ和玻纤布ⅱ之间填充有轻质混凝土层ⅲ,所述玻纤布ⅰ的上方固定覆盖有轻质混凝土层ⅳ,所述玻纤布ⅱ的下方固定覆盖有轻质混凝土层ⅴ。

    作为优选,所述暗梁的上方设置有垫块,暗梁的上部还固定连接有若干吊环。

    作为优选,所述平台板基板还包括防滑层,所述防滑层叠合于轻质混凝土层ⅳ上。

    作为优选,所述防滑层中设有防滑颗粒,所述防滑颗粒的部分体积嵌设于防滑层中,部分体积突出于防滑层上面。

    作为优选,所述防滑层为树脂防滑层,且防滑颗粒为棕刚玉砂粒,所述防滑颗粒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平台板基板的厚度与梯段板的厚度相等,且平台板基板的厚度不小于100mm。

    作为优选,所述暗梁的高度小于平台板基板的厚度,且暗梁的宽度为200mm-300mm。

    作为优选,所述梯段板与平台板基板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定位螺栓的安装孔,梯段板和平台板基板通过定位孔安装定位螺栓后再进行焊接。

    作为优选,所述暗梁采用钢板、h型钢、c型钢、槽钢、角钢、u型钢和矩形管钢中的一种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建筑主体为混凝土墙或梁。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备下述优点:(1)在平台板基板中填充有轻质混凝土层,从而大大减轻了楼梯平台板的重量,并可以抵抗外部冲击力的抗裂性能;(2)可采用大规模预制,缩短建筑建造时间;(3)结构强度高,外形美观,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示说明:1-平台板基板,2-梯段板,3-建筑主体,4-暗梁,5-钢筋网,6-水泥纤维板ⅰ,7-水泥纤维板ⅱ,8-玻纤布ⅰ,9-玻纤布ⅱ,10-轻质混凝土层ⅰ,11-轻质混凝土层ⅱ,12-轻质混凝土层ⅲ,13-轻质混凝土层ⅳ,14-轻质混凝土层ⅴ,15-垫块,16-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轻质预制构件平台板,包括平台板基板1,所述平台板基板1的一边用于支撑梯段板2,所述平台板基板1的其余三边支撑在建筑主体3上,所述建筑主体3为混凝土墙或梁;所述梯段板2与平台板基板1的相交处设有暗梁4,所述平台板基板1的中部设置有钢筋网5,所述钢筋网5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水泥纤维板ⅰ6和水泥纤维板ⅱ7,所述水泥纤维板ⅰ6的上方固定铺设有玻纤布ⅰ8,所述水泥纤维板ⅱ7的下方固定铺设有玻纤布ⅱ9,所述暗梁4的上方设置有垫块15,为了方便吊装,暗梁4的上部还固定连接有若干吊环16;所述平台板基板1的厚度与梯段板2的厚度相等,且平台板基板1的厚度不小于100mm,所述暗梁4的高度小于平台板基板1的厚度,且暗梁的宽度为200mm-300mm,所述梯段板2与平台板基板1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定位螺栓的安装孔,梯段板2和平台板基板1通过定位孔安装定位螺栓后再进行焊接,有利于梯段板2和平台板基板1安装时的精确定位和快速安装,所述暗梁4采用钢板、h型钢、c型钢、槽钢、角钢、u型钢和矩形管钢中的一种制成,作为最优选择,暗梁4由槽钢制成。

    所述水泥纤维板ⅰ6和水泥纤维板ⅱ7之间填充有轻质混凝土层ⅰ10,所述水泥纤维板ⅰ6和玻纤布ⅰ8之间填充有轻质混凝土层ⅱ11,所述水泥纤维板ⅱ7和玻纤布ⅱ9之间填充有轻质混凝土层ⅲ12,所述玻纤布ⅰ8的上方固定覆盖有轻质混凝土层ⅳ13,所述玻纤布ⅱ9的下方固定覆盖有轻质混凝土层ⅴ14,轻质混凝土层主要由轻骨料和发泡混凝土组成;所述平台板基板1还包括防滑层,所述防滑层叠合于轻质混凝土层ⅳ13上,所述防滑层中设有防滑颗粒,所述防滑颗粒的部分体积嵌设于防滑层中,部分体积突出于防滑层上面,所述防滑层为树脂防滑层,且防滑颗粒为棕刚玉砂粒,所述防滑颗粒均匀分布。

    平台板基板1主体结构采用钢构件和轻质混凝土构成,该结构组成的平台板自重较轻、受力结构合理,并且能降低造价,抵抗外部冲击力的抗裂性能,平台板由钢筋网、玻纤布、水泥纤维板和轻质混凝土一体浇筑,能增加平台板结构的整体性,从而能保证楼梯的整体性良好,且具有良好的承重强度;采用提前预制设计,平台板可在工厂加工浇注完成,便于加工,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缩短建筑建造时间,在生产过程中也易于保证生产质量;从环保角度考虑,平台板达到使用期限后,可以将钢构件与轻质混凝土分离进行回收,轻质混凝土可以在分离破碎后用作混凝土中的轻骨料;平台板基板1还设置有叠合于轻质混凝土层ⅳ13上的防滑层,使用者踩踏时使用体验更加舒适,防滑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大减轻楼梯平台板的重量,并可以抵抗外部冲击力的抗裂性能,大规模的预制,缩短了建筑建造时间,而且结构强度高,外形美观,成本低,适用于现在的建筑楼梯。

    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轻质预制构件平台板,包括平台板基板(1),所述平台板基板(1)的一边用于支撑梯段板(2),所述平台板基板(1)的其余三边支撑在建筑主体(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梯段板(2)与平台板基板(1)的相交处设有暗梁(4),所述平台板基板(1)的中部设置有钢筋网(5),所述钢筋网(5)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水泥纤维板ⅰ(6)和水泥纤维板ⅱ(7),所述水泥纤维板ⅰ(6)的上方固定铺设有玻纤布ⅰ(8),所述水泥纤维板ⅱ(7)的下方固定铺设有玻纤布ⅱ(9),所述水泥纤维板ⅰ(6)和水泥纤维板ⅱ(7)之间填充有轻质混凝土层ⅰ(10),所述水泥纤维板ⅰ(6)和玻纤布ⅰ(8)之间填充有轻质混凝土层ⅱ(11),所述水泥纤维板ⅱ(7)和玻纤布ⅱ(9)之间填充有轻质混凝土层ⅲ(12),所述玻纤布ⅰ(8)的上方固定覆盖有轻质混凝土层ⅳ(13),所述玻纤布ⅱ(9)的下方固定覆盖有轻质混凝土层ⅴ(14);所述平台板基板(1)还包括防滑层,所述防滑层叠合于轻质混凝土层ⅳ(13)上,所述防滑层中设有防滑颗粒,所述防滑颗粒的部分体积嵌设于防滑层中,部分体积突出于防滑层上面,所述防滑层为树脂防滑层,且防滑颗粒为棕刚玉砂粒,所述防滑颗粒均匀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预制构件平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暗梁(4)的上方设置有垫块(15),暗梁(4)的上部还固定连接有若干吊环(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预制构件平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板基板(1)的厚度与梯段板(2)的厚度相等,且平台板基板(1)的厚度不小于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轻质预制构件平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暗梁(4)的高度小于平台板基板(1)的厚度,且暗梁的宽度为200mm-3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预制构件平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梯段板(2)与平台板基板(1)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定位螺栓的安装孔,梯段板(2)和平台板基板(1)通过定位孔安装定位螺栓后再进行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预制构件平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暗梁(4)采用钢板、h型钢、c型钢、槽钢、角钢、u型钢和矩形管钢中的一种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预制构件平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主体(3)为混凝土墙或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质预制构件平台板,包括平台板基板,平台板基板的一边用于支撑梯段板,平台板基板的其余三边支撑在建筑主体上,梯段板与平台板基板的相交处设有暗梁,平台板基板的中部设置有钢筋网,钢筋网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水泥纤维板Ⅰ和水泥纤维板Ⅱ,水泥纤维板Ⅰ的上方固定铺设有玻纤布Ⅰ,水泥纤维板Ⅱ的下方固定铺设有玻纤布Ⅱ,水泥纤维板Ⅰ和水泥纤维板Ⅱ之间填充有轻质混凝土层Ⅰ,水泥纤维板Ⅰ和玻纤布Ⅰ之间填充有轻质混凝土层Ⅱ,水泥纤维板Ⅱ和玻纤布Ⅱ之间填充有轻质混凝土层Ⅲ,玻纤布Ⅰ的上方固定覆盖有轻质混凝土层Ⅳ,玻纤布Ⅱ的下方固定覆盖有轻质混凝土层Ⅴ。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强度高、自身重量轻等有益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毛应豪;翁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台州普立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07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53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