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属于波纤管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波纤坯管自动通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硅橡胶玻璃纤维套管是以无碱玻璃纱经编织机编织成管状半成品(简称坯管),再经高温脱蜡后浸涂硅橡胶液,最后烘干而成。由于玻璃纤维纱编织出来的坯管是柔软的,特别是大直径尺寸的坯管,受重力影响会变成扁平状,为了使坯管的形状为圆筒状,需要对坯管进行整圆工序,该工序称为“通坯”。
现有的通坯装置中各个通坯轮之间是固定的,而采用的通坯棒由此也形式单一,在输送的过程中,由于长期使用通坯棒,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形变,导致与各个通坯轮之间产生间隙,影响坯管的输送,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波纤坯管自动通坯装置,通过在机架上设置通坯组件输送坯管,同时摇臂驱动丝杆位于其中的一个第三通坯轮,微调间隙,避免以往通坯轮与通坯棒配合不稳,坯管输送困难的麻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波纤坯管自动通坯装置,其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且间隔的多组通坯组件,通坯组件包括固定于机架的传动箱、设置于传动箱的第一导向轮、位于第一导向轮后侧上方的第二驱动轮、位于第二驱动轮后侧的第三通坯轮、及位于第三通坯轮下侧的第四通坯轮,其中第一导向轮、第二驱动轮与第四通坯轮通过轴承座固定安装于传动箱,第三通坯轮活动安装于传动箱;绕设于第二驱动轮上侧的通坯棒,且通坯棒一端导向第一导向轮下侧,另一端夹设于第三通坯轮与第四通坯轮之间;设置于传动箱且通过丝杆驱动第三通坯轮前后位移的摇臂;以及通过皮带驱动第二驱动轮转动的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二驱动轮与第四通坯轮之间通过齿轮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三通坯轮通过轴承座连接穿设出传动箱的摆杆,摆杆与丝杆螺纹配合,且丝杆通过支架支撑于传动箱。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导向轮、第二驱动轮、第三通坯轮、及第四通坯轮都环设波纤坯管通过的限位槽,且第三通坯轮由橡胶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还包括电性连接电机的继电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在机架上设置通坯组件输送坯管,同时摇臂驱动丝杆位于其中的一个第三通坯轮,微调间隙,避免以往通坯轮与通坯棒配合不稳,坯管输送困难的麻烦。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波纤坯管自动通坯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坯组件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
机架10,通坯组件20,传动箱30,第一导向轮41,第二驱动轮42,第三通坯轮43,第四通坯轮44,限位槽45,通坯棒50,丝杆60,摆杆61,摇臂70,电机80,继电器9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波纤坯管自动通坯装置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坯组件安装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波纤坯管自动通坯装置包括机架10;设置于机架10且间隔的多组通坯组件20,通坯组件20包括固定于机架10的传动箱30、设置于传动箱30的第一导向轮41、位于第一导向轮41后侧上方的第二驱动轮42、位于第二驱动轮42后侧的第三通坯轮43、及位于第三通坯轮43下侧的第四通坯轮44,其中第一导向轮41、第二驱动轮42与第四通坯轮44通过轴承座固定安装于传动箱30,第三通坯轮43活动安装于传动箱30;绕设于第二驱动轮42上侧的通坯棒50,且通坯棒50一端导向第一导向轮41下侧,另一端夹设于第三通坯轮43与第四通坯轮44之间;设置于传动箱30且通过丝杆60驱动第三通坯轮43前后位移的摇臂70;以及通过皮带驱动第二驱动轮42转动的电机80。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机架10上下设置多组通坯组件20,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通坯组件20的一侧设置波纤坯管通过的第一导向轮41、第二驱动轮42、第三通坯轮43、及第四通坯轮44。同时,为了避免坯管输送过程中压扁,在第二驱动轮42上侧绕卷金属制成的通坯棒50,通坯棒50的两端分别延伸导向至第一导向轮41与第四通坯轮44,并由坯管穿设,实现通坯功能。
此外,活动设置的第三通坯轮43通过轴承座连接穿设出传动箱30的摆杆61,摆杆61与丝杆60螺纹配合,且丝杆60通过支架支撑于传动箱30,并由摇臂70控制带动第三通坯轮43前后位移,实现与通坯棒50的紧密程度,调整间隙,便于更换不同尺寸需求的坯管的通坯棒50,提高使用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电机80通过皮带传动第二驱动轮42,可以加快牵引输送,提高效率。另外,第二驱动轮42与第四通坯轮44之间通过齿轮啮合,相互配合,输送更为便捷。在其他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电性连接电机80的继电器90,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应用广泛。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向轮41、第二驱动轮42、第三通坯轮43、及第四通坯轮44都环设波纤坯管通过的限位槽45,增强导向效果。此外,第三通坯轮43由橡胶制成,可以在活动微调的时候,柔性接触,避免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申请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玻纤坯管自动通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设置于所述机架且间隔的多组通坯组件,所述通坯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架的传动箱、设置于所述传动箱的第一导向轮、位于所述第一导向轮后侧上方的第二驱动轮、位于所述第二驱动轮后侧的第三通坯轮、及位于所述第三通坯轮下侧的第四通坯轮,其中所述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二驱动轮与所述第四通坯轮通过轴承座固定安装于所述传动箱,所述第三通坯轮活动安装于所述传动箱;
绕设于所述第二驱动轮上侧的通坯棒,且所述通坯棒一端导向所述第一导向轮下侧,另一端夹设于所述第三通坯轮与所述第四通坯轮之间;
设置于所述传动箱且通过丝杆驱动所述第三通坯轮前后位移的摇臂;以及
通过皮带驱动所述第二驱动轮转动的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坯管自动通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驱动轮与所述第四通坯轮之间通过齿轮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坯管自动通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三通坯轮通过轴承座连接穿设出所述传动箱的摆杆,所述摆杆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且所述丝杆通过支架支撑于所述传动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坯管自动通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三通坯轮、及所述第四通坯轮都环设波纤坯管通过的限位槽,且所述第三通坯轮由橡胶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坯管自动通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性连接所述电机的继电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