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缠绕结构壁管及其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29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具体涉及一种缠绕结构壁管及其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高密度聚乙烯(hdpe)缠绕结构壁管是采用高密度聚乙烯为原料,是一种内壁光滑、外壁为螺旋状加强肋的结构壁柔性管材。高密度聚乙烯(hdpe)缠绕结构壁管为环保、安全、节能型产品,重量轻,柔性好,化学性质稳定,耐腐蚀和耐老化,是水泥管、钢管等污水管的理想替代品。因此,实用新型一种缠绕结构壁管制造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缠绕结构壁管的制造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缠绕结构壁管的制造装置,用于驱动管基体自转的第一驱动组件;用于供给缠绕于管基体外料带的第一供给组件;用于供给缠绕于料带外的加强肋的第二供给组件;用于驱动第一供给组件和第二供给组件相对管基体沿其轴向运动的第二驱动组件;用于加热管基体的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第一供给组件和第二供给组件沿管基体轴向依次排列,且所述加热机构、第一供给组件和第二供给组件沿管基体轴向呈相对静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管基体安装到第一驱动组件上,然后驱动管基体自转,同时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第一供给组件和第二供给组件沿管基体长度方向滑动。在管基体自转的同时,加热机构对管基体进行加热,通过第一供给组件给管基体供给料带,从而在管基体上螺旋缠绕形成料带层。同时第二供给组件供给加强肋,加强肋随着管基体的转动螺旋缠绕在料带层上形成加强肋,完成壁管的生产。由于加热机构对管基体的部分位置加热,故缠绕在管基体上的料带可更加稳定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机构包括预热喷火组件和加热喷火组件,所述加热喷火组件位于预热喷火组件和第一供给组件之间,所述预热喷火组件的火焰与管基体外壁呈间隔设置,所述加热喷火组件的火焰包覆管基体外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预热喷火组件给管基体预热后,加热喷火组件再对管基体进行加热,从而可防止一次性加温过度导致管基体形变开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包括机架和沿管基体滑动连接于机架的安装座,所述加热机构、第一供给组件和第二供给组件均安装于安装座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气缸、两位五通电磁阀、气泵,所述两位五通电磁阀和气泵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连接管上设有用于控制进气量的调节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位五通电磁阀可调节气缸进气和排气的方向,从而实现气缸的伸缩。通过调节调节阀,可调节进气量,从而调节进气速度,实现气缸活塞杆伸缩速度的调节,进而调节料带和加强肋缠绕在管基体上的螺距。使该装置适用于更多场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用于供应电子标签使电子标签安装入壁管内的供料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生产的壁管内可安装有电子标签,壁管所有的信息均录入于电子标签内,当需维修或进行检测检查时,只需通过读取电子标签内的记录即可获取所有信息,方便对其进行维修维护。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供料机构包括用于筛料的振动盘,以及与振动盘相连的用于临时存放嵌件的候取机构;用于将电子标签送料至料带或加强肋上方的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支座和用于导向电子标签下料位置的导向轨,所述导向轨朝向料带呈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导向轨一端对接于候取机构且另一端对接料带上方,所述导向轨定位转动连接于支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子标签通过振动盘整齐排列在储存轨道上,然后一个个依次掉落到导向轨中,沿着导向轨掉落到料带中。进而随着料带被包覆到管基体上,使电子标签被稳定的安装到壁管内。从而使生产的壁管内可安装有电子标签,壁管所有的信息均录入于电子标签内,当需维修或进行检测检查时,只需通过读取电子标签内的记录即可获取所有信息,方便对其进行维修维护。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用于导向料带进料方向的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用于导向料带缠绕在管基体上的第一导向辊和用于将第一导向辊连接在安装座上的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导向辊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管基体下端和管基体靠近第一供给组件一侧,位于管基体下端的第一导向辊抵接于管基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管基体靠近第一供给组件一侧的第一导向辊起到支撑料带的左右,可是料带更顺利的进料;而位于管基体下端的第一导向辊可将料带抵紧在管基体上,从而使料带可好的结合在管基体上,提高了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座包括沿料带长度方向设置的滑轨、定位滑动连接于滑轨的滑块和安装于滑块上的基座,位于管基体靠近第一供给组件一侧的第一导向辊转动连接于基座,所述基座两侧定位转动连接有调节杆,位于管基体下端的第一导向辊转动连接于两根调节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加工不同直径的管基体时,可通过调节两个第一导向辊的位置,使其仍旧具有支撑料带和将料带抵紧在管基体上的作用,扩大了该装置的适用性。同时在刚开始将料带安装在管基体上时,可使位于管基体下端的第一导向辊先远离管基体,在将料带放入两者中间后再使位于管基体下端的第一导向辊抵接于管基体,方便了料带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用于导向加强肋进料方向的第二导向机构,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设于加强肋两侧的第二导向辊、用于连接两根第二导向辊的第二连接座、用于将第二连接座连接在安装座上的第一连接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导向辊可对加强肋进行左右限位,从而使加强肋稳定的传输进料到管基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导向机构还包括位于加强肋上方的导向轮,所述导向轮通过第二连接臂连接于安装座,导向轮外壁设有接触脚,所述接触脚沿导向轮周向设有若干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轮可对加强肋起到导向的作用,配合两个第二导向辊以及第二连接座,从而使加强肋上下左右均被限位,进而使加强肋稳定的传输进料到管基体上。接触脚可减少导向轮与加强肋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加强肋变形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缠绕结构壁管,可自带信息记录,方便维护维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缠绕结构壁管,包括由料带形成的料带层、螺旋缠绕固定连接于料带层上的加强肋,所述料带层的料带之间或料带层和加强肋之间夹设有用于记录壁管型号信息的电子标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壁管所有的信息均录入于电子标签内,当需维修或进行检测检查时,只需通过读取电子标签内的记录即可获取所有信息,方便对其进行维修维护。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管基体、料带层和加强肋稳定的连接在一起,产品良品率高;2、壁管可自带信息记录,方便维护维修;3、料带和加强肋进料稳定,使生产顺畅;4、适用于多种直径和多种螺距的壁管生产,适用性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四中第二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四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四的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四中第一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四中第二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四中导向轮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五的俯视图;

    图9为实施例五中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六中的储存轨道、导向轨、料带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管基体;2、料带层;3、加强肋;4、第一驱动组件;5、加热机构;6、第一供给组件;7、第二供给组件;8、安装座;9、第二驱动组件;10、底板;11、第一安装板;12、第二安装板;13、安装件;14、从动齿轮;15、主动齿轮;16、驱动电机;17、预热喷火组件;18、加热喷火组件;19、气缸;20、两位五通电磁阀;21、气泵;22、连接管;23、调节阀;24、第一导向机构;25、第一导向辊;26、第一连接座;27、滑轨;28、支座;29、滑块;30、基座;31、调节杆;32、连接螺栓;33、连接螺母;34、齿条;35、驱动齿轮;36、施力件;37、第二导向机构;38、第二导向辊;39、第二连接座;40、第一连接臂;41、第一臂;42、第二臂;43、调节螺栓;44、第一调节槽;45、第二调节槽;46、调节螺母;47、导向轮;48、第二连接臂;49、接触脚;50、第三臂;51、第四臂;52、抵紧螺栓;53、供料机构;54、振动盘;55、储存轨道;56、第一封闭板;57、第二封闭板;58、启闭缸;59、导向轨;60、转动缸。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缠绕结构壁管,包括管基体1、由料带螺旋缠绕在管基体1外形成的料带层2、螺旋缠绕固定连接于料带层上的加强肋3。料带和加强肋3可由聚乙烯或聚丙烯等材料制成。管基体1和料带之间设有电子标签。料带宽度为a,料带和加强肋3缠绕在管基体1上的螺距为b,电子标签位于料带沿其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上。通过电子标签可得知管道具体的型号、材料等,方便后续维修。为了壁管的结构强度,料带层2外壁螺旋缠绕有加强肋3,加强肋3未覆盖于电子标签上,且加强肋3压在料带形成料带层2的缝隙处。

    从而可防止加强肋对电子标签读取产生影响,确保维护维修时可顺利的读取到电子标签。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电子标签位于料带层2和加强肋3之间。从而可减小电子标签由于外力被损坏的概率。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壁管两端分别安装有两个电子标签。电子标签可通过打磨或开槽的方式在壁管上开设一个凹槽,将电子标签安装到凹槽内,从而将电子标签稳定安装到壁管上。电子标签可通过胶水粘合安装到壁管上。电子标签还可以加装底座,通过螺丝将底座固定安装到壁管上。

    实施例四::

    如图1所示,一种缠绕结构壁管的制造装置,包括安装管基体1的机架;用于驱动管基体1自转的第一驱动组件4;用于加热管基体1的加热机构5;用于供给缠绕于管基体1外料带的第一供给组件6;用于供给缠绕于料带外的加强肋3的第二供给组件7;用于安装加热机构5、第一供给组件6和第二供给组件7的安装座8;用于驱动安装座8相对机架沿管基体1沿轴向运动的第二驱动组件9(未在图1中显示)。加热机构5、第一供给组件6和第二供给组件7沿管基体1轴向依次排列安装在安装座8上。

    如图1所示,将管基体1安装到第一驱动组件4上,然后驱动管基体1自转,同时第二驱动组件9驱动安装座8沿管基体1长度方向滑动。在管基体1自转的同时,加热机构5对管基体1进行加热,通过第一供给组件6给管基体1供给料带,从而在管基体1上螺旋缠绕形成料带层2。同时第二供给组件7供给加强肋3,加强肋3随着管基体1的转动螺旋缠绕在料带层2上形成加强肋3。由于加热机构5对管基体1的部分位置加热,故缠绕在管基体1上的料带可更加稳定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如图1所示,具体的,机架包括底板10、固定连接于底板10的第一安装板11和沿管基体1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底板10的第二安装板12。第二安装板12一侧设有用于驱动第二安装板12相对底板10运动的驱动缸(未在图中示出),驱动缸可为液压缸、气缸等。第一安装板11朝向第二安装板12一侧和第二安装板12朝向第一安装板11一侧均设有用于安装夹紧管基体1的安装件13,安装件13可为三爪卡盘。安装件13转动连接于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安装件13外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14,从动齿轮14上啮合有主动齿轮15。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上均设有用于驱动主动齿轮15转动的驱动电机16。在工作时,将管基体1放置在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之间,通过安装件13将管基体1夹紧。然后通过驱动电机16带动,主动齿轮15和从动齿轮14传动,使安装件13带动管基体1相对机架转动,实现管基体1的自转。在加工完毕后,使安装件13松开管基体1,然后通过驱动缸驱动第二安装板12上的安装件13离开管基体1,完成管基体1的取料。

    如图1所示,加热机构5包括预热喷火组件17和加热喷火组件18,加热喷火组件18位于预热喷火组件17和第一供给组件6之间,预热喷火组件17的火焰与管基体1外壁呈间隔设置,加热喷火组件18的火焰包覆管基体1外壁。经过预热喷火组件17给管基体1预热后,加热喷火组件18再对管基体1进行加热,从而可防止一次性加温过度导致管基体1形变开裂。加热机构5还可为红外电磁加热或电加热。

    如图2所示,第二驱动组件9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气缸19、两位五通电磁阀20、气泵21,气缸19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安装座8且缸体固定连接于底板10。两位五通电磁阀20和气泵21通过连接管22连接,连接管22上设有用于控制进气量的调节阀23。通过两位五通电磁阀20可调节气缸19进气和排气的方向,从而实现气缸19的伸缩。通过调节调节阀23,可调节进气量,从而调节进气速度,实现气缸19活塞杆伸缩速度的调节,进而调节料带和加强肋3缠绕在管基体1上的螺距。

    如图1所示,为了使第一供给组件6和第二供给组件7更好更稳定的供料,安装座8上设有用于导向料带进料方向的第一导向机构24。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导向机构24包括用于导向料带缠绕在管基体1上的第一导向辊25和用于将第一导向辊25连接在安装座8上的第一连接座26。第一导向辊2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管基体1下端和管基体1靠近第一供给组件6一侧,位于管基体1下端的第一导向辊25抵接于管基体1。

    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座26包括沿料带长度方向设置的滑轨27、定位滑动连接于滑轨27的滑块29和安装于滑块29上的基座30。位于管基体1靠近第一供给组件6一侧的第一导向辊25转动连接于基座30。如图3和图5所示,基座30两侧设有调节杆31,位于管基体1下端的第一导向辊25转动连接于两根调节杆31。如图5所示,为了方便调节第一导向辊25的位置,使第一导向辊25更好的抵接管基体1,调节杆31上穿设有连接螺栓32,连接螺栓32穿过两根调节杆31和基座30,从而将调节杆31连接在基座30上。连接螺栓32转动连接于基座30。连接螺栓32一端螺纹连接有用于使连接螺栓32固定连接于基座30的连接螺母33。当连接螺母33拧紧时,连接螺栓32和连接螺母33夹紧基座30,从而使调节杆31相对基座30固定。可通过相对基座30转动调节杆31来实现第一导向辊25位置的调节,进而使其抵接于管基体1。

    如图3所示,为了根据管基体1半径,更好的调节第一导向辊25的位置,使位于管基体1靠近第一供给组件6一侧的第一导向辊25更好的导向料带,滑块29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齿条34,齿条34上啮合有驱动齿轮35,驱动齿轮35转动连接于滑轨27,驱动齿轮35上安装有方便对其施力的施力件36。通过施力件36对驱动齿轮35施力,进而使驱动齿轮35转动,带动滑块29在滑轨27上滑动,进而带动基座30运动,实现位于管基体1靠近第一供给组件6一侧的第一导向辊25位置的调节。

    如图1所示,安装座8上设有用于导向加强肋3进料方向的第二导向机构37,如图3所示,第二导向机构37包括设于加强肋3两侧的第二导向辊38、用于连接两根第二导向辊38的第二连接座39、用于将第二连接座39连接在安装座8上的第一连接臂40。第二导向辊38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座39。第二导向辊38可对出料的加强肋3进行导向作用,使加强肋3稳定的朝向管基体1进料。

    如图3和图6所示,为了使第二导向辊38可更好的导向加强肋3,第一连接臂40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座8的第一臂41、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座39的第二臂42和调节螺栓43。如图6所示,第一臂41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调节槽44,第二臂42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调节槽45,调节螺栓43穿过第一调节槽44和第二调节槽45,调节螺栓43一端螺纹连接有用于抵紧第二臂42的调节螺母46。当调节螺母46拧松时,可调节第一臂41和第二臂42的相对位置,从而来调节第二导向辊38的高度和相对管基体1的位置。当调节螺母46拧紧时,第二导向辊38可稳定维持在人为调节的位置上。

    如图3所示,第二导向机构37还包括位于加强肋3上方的导向轮47,导向轮47通过第二连接臂48连接于安装座8,导向轮47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臂48。如图7所示,导向轮47外壁设有接触脚49,接触脚49沿导向轮47周向设有若干根。为了使导向轮47可更好的导向加强肋3,第二连接臂48包括连接于导向轮47的第三臂50和固定连接于安装座8的第四臂51。第三臂50远离导向轮47一端设有转动轴,转动轴转动连接于第四臂51。第四臂51上螺纹连接有抵紧螺栓52,抵紧螺栓52抵紧于转动轴。从而使第三臂50相对第四臂51固定。当需调节导向轮47位置时,可拧松抵紧螺栓52,使第三臂50可相对第四臂51转动,直至将导向轮47调节至所需位置,然后拧紧抵紧螺栓52即可。

    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1、将管基体1放置在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之间,通过安装件13将管基体1夹紧;通过第一驱动组件4带动管基体1自转;

    2、预热喷火组件17给管基体1预热后,加热喷火组件18再对管基体1进行加热;

    3、第一供给组件6给管基体1供给料带,与此同时第二驱动组件9驱动安装座8沿管基体1轴向运动,从而使料带在管基体1上螺旋缠绕形成料带层2;

    4、第二供给组件7给管基体1供给加强肋3,与此同时第二驱动组件9驱动安装座8沿管基体1轴向运动,从而使加强肋3在料带层2上螺旋缠绕;完成壁管的生产;

    5、若需调节料带和加强肋3在缠绕时的螺距,可调节调节阀23,而调节进气速度,实现气缸19活塞杆伸缩速度的调节,进而调节料带和加强肋3缠绕在管基体1上的螺距;

    6、在加工完毕后,使安装件13松开管基体1,然后通过驱动缸驱动第二安装板12上的安装件13离开管基体1,完成管基体1的取料;

    7、当需加工不同直径的管基体1时,可通过调节第一导向辊25和第二导向辊38的位置,使第一导向机构24、第二导向机构37起到良好的导向料带和加强肋3的作用,从而使该装置适用于更多场景。

    实施例五:

    实施例五和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如图8所示,还包括,用于供应电子标签的供料机构53。如图9所示,所述供料机构53包括用于筛料的振动盘54,以及与振动盘54相连的用于临时存放嵌件的候取机构;用于将电子标签送料至料带上方的送料机构。候取机构包括连通振动盘54沿倾斜向下设置的储存轨道55、滑动连接于储存轨道55的第一封闭板56和滑动连接于储存轨道55的第二封闭板57。第一封闭板56和第二封闭板57均通过启闭缸58驱动,进而实现封闭和开启储存轨道55。启闭缸58可为液压缸或气缸。

    送料机构包括用于导向电子标签下料位置的导向轨59,导向轨59朝向料带呈倾斜向下设置,导向轨59一端对接于储存轨道55出料端且另一端对接料带上方。

    初始状态时,第一封闭板56和第二封闭板57均封闭储存轨道55。电子标签通过振动盘54整齐排列在储存轨道55上。第一封闭板56开启储存轨道55,一个电子标签被推进到第一封闭板56和第二封闭板57之间,然后第一封闭板56再封闭储存轨道55,第二封闭板57开启储存轨道55,该电子标签掉落到导向轨59中,然后沿着导向轨59掉落到料带中。进而随着料带被包覆到管基体1上,使电子标签被稳定的安装到壁管内。

    实施例六:

    实施例六和实施例五的区别在于,如图10所示,送料机构还包括连接于安装座8的支座28。导向轨59转动连接于支座28。导向轨59下方设有用于驱动其相对支座28转动的转动缸60,转动缸60可为液压缸或气缸。转动缸60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导向轨59和安装座8。

    当料带宽度发生变化时,可通转动缸60驱动导向轨59相对储存轨道55运动,从而使电子标签落到所需的料带位置上。

    实施例七:

    实施例七和实施例五的区别在于,导向轨59一端对应加强肋3。未在附图中显示。从而使加强肋3缠绕在壁管上后,电子标签可安装到加强肋3和料带层2之间。

    实施例八:

    实施例八和实施例七的区别在于,供料机构53为人工,通过人工的形式将电子标签放置到加强肋3。从而使加强肋3缠绕在壁管上后,电子标签可安装到壁管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缠绕结构壁管的制造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用于驱动管基体(1)自转的第一驱动组件(4);用于供给缠绕于管基体(1)外料带的第一供给组件(6);用于供给缠绕于料带外的加强肋(3)的第二供给组件(7);用于驱动第一供给组件(6)和第二供给组件(7)相对管基体(1)沿其轴向运动的第二驱动组件(9);用于加热管基体(1)的加热机构(5),所述加热机构(5)、第一供给组件(6)和第二供给组件(7)沿管基体(1)轴向依次排列,且所述加热机构(5)、第一供给组件(6)和第二供给组件(7)沿管基体(1)轴向呈相对静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缠绕结构壁管的制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加热机构(5)包括预热喷火组件(17)和加热喷火组件(18),所述加热喷火组件(18)位于预热喷火组件(17)和第一供给组件(6)之间,所述预热喷火组件(17)的火焰与管基体(1)外壁呈间隔设置,所述加热喷火组件(18)的火焰包覆管基体(1)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缠绕结构壁管的制造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机架和沿管基体(1)滑动连接于机架的安装座(8),所述加热机构(5)、第一供给组件(6)和第二供给组件(7)均安装于安装座(8)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9)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气缸(19)、两位五通电磁阀(20)、气泵(21),所述两位五通电磁阀(20)和气泵(21)通过连接管(22)连接,所述连接管(22)上设有用于控制进气量的调节阀(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缠绕结构壁管的制造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用于供应电子标签使电子标签安装入壁管内的供料机构(5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缠绕结构壁管的制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供料机构(53)包括用于筛料的振动盘(54),以及与振动盘(54)相连的用于临时存放嵌件的候取机构;用于将电子标签送料至料带上方的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支座(28)和用于导向电子标签下料位置的导向轨(59),所述导向轨(59)朝向料带呈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导向轨(59)一端对接于候取机构且另一端对接料带或加强肋(3)上方,所述导向轨(59)定位转动连接于支座(2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缠绕结构壁管的制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安装座(8)上设有用于导向料带进料方向的第一导向机构(24),所述第一导向机构(24)包括用于导向料带缠绕在管基体(1)上的第一导向辊(25)和用于将第一导向辊(25)连接在安装座(8)上的第一连接座(26),所述第一导向辊(2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管基体(1)下端和管基体(1)靠近第一供给组件(6)一侧,位于管基体(1)下端的第一导向辊(25)抵接于管基体(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缠绕结构壁管的制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座(26)包括沿料带长度方向设置的滑轨(27)、定位滑动连接于滑轨(27)的滑块(29)和安装于滑块(29)上的基座(30),位于管基体(1)靠近第一供给组件(6)一侧的第一导向辊(25)转动连接于基座(30),所述基座(30)两侧定位转动连接有调节杆(31),位于管基体(1)下端的第一导向辊(25)转动连接于两根调节杆(3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缠绕结构壁管的制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安装座(8)上设有用于导向加强肋(3)进料方向的第二导向机构(37),所述第二导向机构(37)包括设于加强肋(3)两侧的第二导向辊(38)、用于连接两根第二导向辊(38)的第二连接座(39)、用于将第二连接座(39)连接在安装座(8)上的第一连接臂(4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缠绕结构壁管的制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导向机构(37)还包括位于加强肋(3)上方的导向轮(47),所述导向轮(47)通过第二连接臂(48)连接于安装座(8),导向轮(47)外壁设有接触脚(49),所述接触脚(49)沿导向轮(47)周向设有若干根。

    10.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制成的缠绕结构壁管,其特征是:包括由料带形成的料带层(2)、螺旋缠绕固定连接于料带层(2)上的加强肋(3),所述料带层(2)的料带之间或料带层(2)和加强肋(3)之间夹设有用于记录壁管型号信息的电子标签。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缠绕结构壁管及其制造装置,用于驱动管基体自转的第一驱动组件;用于供给缠绕于管基体外料带的第一供给组件;用于供给缠绕于料带外的加强肋的第二供给组件;用于驱动第一供给组件和第二供给组件相对管基体沿其轴向运动的第二驱动组件;用于加热管基体的加热机构。将管基体安装到第一驱动组件上,然后驱动管基体自转,同时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第一供给组件和第二供给组件沿管基体长度方向滑动。在管基体自转的同时,加热机构对管基体进行加热,通过第一供给组件给管基体供给料带,从而在管基体上螺旋缠绕形成料带层。同时第二供给组件供给加强肋,加强肋随着管基体的转动螺旋缠绕在料带层上形成加强肋,完成壁管的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范愈迅;金辉;施仲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越歌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08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53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