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43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材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大型商场、艺术馆等地方的墙面上会设置有长方体状装饰板材,板材的外侧边缘设置有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主板左侧和右侧外侧边缘的第一定位子段及设置在主板上部和下部外侧边缘的第二定位子段。其中,第一定位子段和第二定位子段的结构不相同,不利于控制框架结构的制造成本,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材框架结构,其主板左侧、右侧、上部及下部外侧边缘均采用结构相同的定位子段,有利于控制主框体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板材框架结构,包括呈长方体状的主板及包围设置在主板外侧边缘的主框体,主框体包括四组分别设置在主板左侧、右侧、上部及下部外侧边缘的定位子段。

    所述定位子段包括与主板相应外侧面相互平行的侧板、从前往后依次间隔设置在侧板上且与侧板相互垂直的前横板、中横板及后横板,后横板的后表面设有固定片;

    所述前横板的内侧边缘设有向后延伸的前定位板,前定位板与侧板相互平行,前定位板、侧板、前横板和中横板之间构成安装槽,主板外侧边缘插装入相应的安装槽内;

    所述侧板设置在主板相应的外侧面,中横板设置在主板后表面,前定位板设置在主板前表面。

    所述固定片的外侧伸出侧板的外侧面,固定片上设有位于侧板外侧的安装孔。

    所述固定片前表面设有第一前板,第一前板前表面与中横板后表面相接,第一前板设置在后横板的内侧面。

    所述第一前板外侧面上设有与中横板相互平行的第一横向板及第二横向板,第一横向板前表面与中横板后表面相接,第二横向板后表面与后横板前表面相接。

    所述中横板后表面设有第一后板,第一后板内侧面上设有向后延伸的第二后板,第一后板、第二后板和侧板相互平行,固定片前表面与第二后板后表面相接。

    所述固定片前表面设有第二前板,第二前板前表面与中横板后表面相接,第二前板设置在第二后板内侧面上。

    所述第二后板与中横板之间留有间隔;

    所述中横板后表面、第一后板内侧面及第二后板前表面之间构成定位槽,第二前板前部设有向外侧延伸并嵌入定位槽内的嵌装板。

    所述第二后板后部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后定位板,后定位板与中横板相互平行,后定位板后表面与固定片前表面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以及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局部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局部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4,本板材框架结构,包括呈长方体状的主板1及包围设置在主板1外侧边缘的主框体,主框体包括四组分别设置在主板1左侧、右侧、上部及下部外侧边缘的定位子段。

    主框体由结构相同的四组定位子段构成,四组定位子段之间仅在长度上有差别,采用此种定位子段有利于控制主框体的制造成本。

    所述定位子段包括与主板1相应外侧面相互平行的侧板2、从前往后依次间隔设置在侧板2上且与侧板2相互垂直的前横板3、中横板4及后横板5,后横板5的后表面设有固定片6;

    前横板3、中横板4及后横板5均位于侧板2的内侧面上,前横板3位于侧板2的前部边缘,后横板5位于侧板2的后部边缘。

    固定片6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墙面上,紧固件可采用膨胀螺栓。

    所述前横板3的内侧边缘设有向后延伸的前定位板7,前定位板7与侧板2相互平行,前定位板7、侧板2、前横板3和中横板4之间构成安装槽8,主板1外侧边缘插装入相应的安装槽8内;

    前定位板7与侧板2间隔设置。

    此种结构的定位子段均适用于主板1的左侧、右侧、上部及下部外侧边缘,针对不同尺寸的主板1,仅需要裁切出相应尺寸的定位子段即可,加工方便,有利于主框体的制造。

    所述侧板2设置在主板1相应的外侧面,中横板4设置在主板1后表面,前定位板7设置在主板1前表面,中横板4的后表面设有穿过中横板4并旋装入主板1内的锁紧螺丝18,锁紧螺丝18的数量为若干个且间隔设置,实现定位子段与主板1之间的配合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片6的外侧伸出侧板2的外侧面,固定片6上设有位于侧板2外侧的安装孔9。膨胀螺栓设置在安装孔9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片6前表面设有第一前板10,第一前板10前表面与中横板4后表面相接,第一前板10设置在后横板5的内侧面。实现固定片6和定位子段之间的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前板10外侧面上设有与中横板4相互平行的第一横向板11及第二横向板12,第一横向板11前表面与中横板4后表面相接,第二横向板12后表面与后横板5前表面相接。第一横向板11及第二横向板12的设置提高固定片6和定位子段之间的安装稳定性。

    第一横向板11位于第二横向板12的前方。

    进一步地,所述中横板4后表面设有第一后板13,第一后板13内侧面上设有向后延伸的第二后板14,第一后板13、第二后板14和侧板2相互平行,固定片6前表面与第二后板14后表面相接,实现固定片6和定位子段之间的定位,第一后板13与侧板2之间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片6前表面设有第二前板15,第二前板15前表面与中横板4后表面相接,第二前板15设置在第二后板14内侧面上,提高固定片6和定位子段之间的安装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后板14与中横板4之间留有间隔;

    所述中横板4后表面、第一后板13内侧面及第二后板14前表面之间构成定位槽,第二前板15前部设有向外侧延伸并嵌入定位槽内的嵌装板16。嵌装板16与定位槽的配合实现固定片6和定位子段之间的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后板14后部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后定位板17,后定位板17与中横板4相互平行,后定位板17后表面与固定片6前表面相接。

    位于主板1上部定位子段的固定片6相当于挂钩,实现主板1上部定位子段在竖直方向上的定位安装。位于主板1左侧、右侧及下部的固定片6分别用于定位相应的定位子段,避免主板1发生俯仰摆动以及在左右方向上发生移位。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而非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依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板材框架结构,包括呈长方体状的主板(1)及包围设置在主板(1)外侧边缘的主框体,主框体包括四组分别设置在主板(1)左侧、右侧、上部及下部外侧边缘的定位子段,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子段包括与主板(1)相应外侧面相互平行的侧板(2)、从前往后依次间隔设置在侧板(2)上且与侧板(2)相互垂直的前横板(3)、中横板(4)及后横板(5),后横板(5)的后表面设有固定片(6);

    所述前横板(3)的内侧边缘设有向后延伸的前定位板(7),前定位板(7)与侧板(2)相互平行,前定位板(7)、侧板(2)、前横板(3)和中横板(4)之间构成安装槽(8),主板(1)外侧边缘插装入相应的安装槽(8)内;

    所述侧板(2)设置在主板(1)相应的外侧面,中横板(4)设置在主板(1)后表面,前定位板(7)设置在主板(1)前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6)的外侧伸出侧板(2)的外侧面,固定片(6)上设有位于侧板(2)外侧的安装孔(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6)前表面设有第一前板(10),第一前板(10)前表面与中横板(4)后表面相接,第一前板(10)设置在后横板(5)的内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材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板(10)外侧面上设有与中横板(4)相互平行的第一横向板(11)及第二横向板(12),第一横向板(11)前表面与中横板(4)后表面相接,第二横向板(12)后表面与后横板(5)前表面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材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横板(4)后表面设有第一后板(13),第一后板(13)内侧面上设有向后延伸的第二后板(14),第一后板(13)、第二后板(14)和侧板(2)相互平行,固定片(6)前表面与第二后板(14)后表面相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材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6)前表面设有第二前板(15),第二前板(15)前表面与中横板(4)后表面相接,第二前板(15)设置在第二后板(14)内侧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材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后板(14)与中横板(4)之间留有间隔;

    所述中横板(4)后表面、第一后板(13)内侧面及第二后板(14)前表面之间构成定位槽,第二前板(15)前部设有向外侧延伸并嵌入定位槽内的嵌装板(16)。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材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后板(14)后部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后定位板(17),后定位板(17)与中横板(4)相互平行,后定位板(17)后表面与固定片(6)前表面相接。

    技术总结
    一种板材框架结构,包括呈长方体状的主板及包围设置在主板外侧边缘的主框体,主框体包括四组分别设置在主板左侧、右侧、上部及下部外侧边缘的定位子段。定位子段包括与主板相应外侧面相互平行的侧板、从前往后依次间隔设置在侧板上且与侧板相互垂直的前横板、中横板及后横板,后横板的后表面设有固定片;前横板的内侧边缘设有向后延伸的前定位板,前定位板与侧板相互平行,前定位板、侧板、前横板和中横板之间构成安装槽,主板外侧边缘插装入安装槽内;侧板设置在主板相应的外侧面,中横板设置在主板后表面,前定位板设置在主板前表面。本实用新型主板左侧、右侧、上部及下部外侧边缘均采用结构相同的定位子段,有利于控制主框体的制造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何志勇;何玉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浮市晋辰石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0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53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