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压花片材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便于pvc片材顶印的精密压花辊及压花片材。
背景技术:
压花片材,如吊顶板或护墙板,通过压花工艺压制出若干凹槽,形成的特定图案。这种图案稳定持久,通过在凹槽的外侧及凹槽的底部涂上不同的颜色,使得压花片材具有一定的立体感。涂色的方式为顶印,通过顶印模具将不同颜色的色料转印到凹槽的外侧及凹槽的底部。但是现有的压花片材由于多个凹槽的底部的深度不一致、凹槽的底部宽度太小等原因,在顶印时会出现部分凹槽的底部无法上色,造成漏白现象。同时现有的压花片材在单个凹槽中只具有一级深度,立体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突出结构的外侧设置台阶、多个突出结构的台阶、底部及顶部的高度均分别对应一致、便于顶印上色、避免漏白且立体效果明显的便于pvc片材顶印的精密压花辊及压花片材,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便于pvc片材顶印的精密压花辊,包括圆柱形的压花辊本体、若干突出设置于压花辊本体的周向表面的第二突出结构,第二突出结构的末端为第二顶面,第二突出结构的侧面突出设置有至少一个台阶,相邻的第二突出结构的底部之间的压花辊本体的外表面形成末端成型面;第二顶面及台阶均为与末端成型面同心的圆弧面;多个第二突出结构的第二顶面与压花辊本体的圆心的距离相同,多个第二突出结构的台阶与压花辊本体的圆心的距离相同;第二顶面与末端成型面之间的高度为0.18mm~0.25mm;末端成型面、台阶及第二顶面的宽度均为0.04mm~0.06mm;末端成型面与台阶之间的距离、台阶与第二顶面之间的距离均为0.05mm~0.08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突出结构的侧面突出设置有第三台阶,第三台阶的外侧且靠近压花辊本体的位置突出设置有第四台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台阶及第四台阶远离压花辊本体的侧面均为与末端成型面同心的圆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台阶远离压花辊本体的侧面为与末端成型面同心的圆弧面,第三台阶远离压花辊本体的侧面为与第二突出结构的中心线呈锐角设置的斜面。
一种利用如上所述的便于pvc片材顶印的精密压花辊制得的压花片材,包括基板、设置于基板一侧的柔性材料层及上色层,柔性材料层远离基板的一侧突出设置有若干第一突出结构,第一突出结构远离基板的第一顶面与基板平行,第一突出结构至少一侧突出设置有至少一个台阶,相邻的第一突出结构的底部之间具有连接面,上色层包括设置于第一顶面上的第一上色层及设置于台阶及连接面上的第二上色层;多个第一突出结构的第一顶面处于同一平面内,多个第一突出结构的台阶处于同一平面内,多个第一突出结构的连接面处于同一平面;第一顶面与连接面之间的高度为0.18mm~0.25mm,连接面与台阶之间的距离、台阶与第一顶面之间的距离均0.05mm~0.08mm,第一顶面、台阶及连接面的宽度均为0.04mm~0.06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突出结构的侧面突出设置有第一台阶,第一台阶的外侧且靠近基板的位置突出设置有第二台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台阶及第二台阶远离基板的侧面均为与基板平行的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台阶远离基板的侧面为与基板平行的平面,第二台阶远离基板的侧面为相对基板倾斜设置的斜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便于pvc片材顶印的精密压花辊包括圆柱形的压花辊本体、若干突出设置于压花辊本体的周向表面的第二突出结构,第二突出结构的末端为第二顶面,第二突出结构的侧面突出设置有至少一个台阶,相邻的第二突出结构的底部之间的压花辊本体的外表面形成末端成型面;第二顶面及台阶均为与末端成型面同心的圆弧面;多个第二突出结构的第二顶面与压花辊本体的圆心的距离相同,多个第二突出结构的台阶与压花辊本体的圆心的距离相同;第二顶面与末端成型面之间的高度为0.18mm~0.25mm;末端成型面、台阶及第二顶面的宽度均为0.04mm~0.06mm;末端成型面与台阶之间的距离、台阶与第二顶面之间的距离均为0.05mm~0.08mm。如此在突出结构的外侧设置台阶、多个突出结构的台阶、底部及顶部的高度均分别对应一致、便于顶印上色、避免漏白且立体效果明显。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压花片材。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花片材的侧面剖视图。
图2为图1中的压花片材的第一突出结构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pvc片材顶印的精密压花辊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花片材成型后的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花片材包括基板10、设置于基板10一侧的柔性材料层20及上色层。
柔性材料层20为热塑性材料,如聚氯乙烯层,柔性材料层20远离基板10的一侧突出设置有若干第一突出结构21。
第一突出结构21远离基板10的第一顶面211为与基板10平行的第一上色面,第一突出结构21至少一侧突出设置有第一台阶212,第一台阶212的外侧且靠近基板10的位置突出设置有第二台阶213。第一台阶212及第二台阶213远离基板10的侧面均为与基板10平行的平面,或者第一台阶212远离基板10的侧面为与基板10平行的平面且第二台阶213远离基板10的侧面为相对基板10倾斜设置的斜面。通过在相邻的第一突出结构21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台阶状的平面,或者一个斜面,使得图案的层次感更强,立体感更明显。斜面的第二台阶213可提高立体图案的观看视角,未设置斜面的图案在转变一定的角度后将无法体现立体效果,而只呈现平面图案。
相邻的第一突出结构21的底部之间具有连接面214。
多个第一台阶212远离基板10的侧面形成第二上色面,多个第二台阶213远离基板10的侧面形成第三上色面,多个连接面214形成第四上色面。
上色层包括设置于第一顶面211上的第一上色层31及设置于第二至第四上色面上的多个第二上色层32。
当第一台阶212及第二台阶213远离基板10的侧面均为与基板10平行的平面时,多个第一突出结构21的第一顶面211处于同一平面内,多个第一突出结构21的第一台阶212远离基板10的侧面均处于同一平面内,第二台阶213远离基板10的侧面均处于同一平面内,多个连接面214处于同一平面。如此便于同时将处于同一高度的上色面印上相同的颜色,形成图案的同一层次,使得图案的层次感更强,立体感更明显。
当第二台阶213远离基板10的侧面为相对基板10倾斜设置的斜面时,多个第一突出结构21的第一顶面211处于同一平面内,多个第一突出结构21的第一台阶212远离基板10的侧面均处于同一平面内,第二台阶213远离基板10的侧面的下端均处于同一平面内,第二台阶213远离基板10的侧面的上端均处于同一平面内,多个连接面214处于同一平面。
现有的压花片材的突出部的顶部与底部之间的高度为30~35丝,即0.30mm~0.35mm,相邻的突出部之间的间隙的深度过深,色料难以进入到压花片材的突出部的底部,容易造成留白现象。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突出结构21的第一顶面211与连接面214之间的高度h为18~25丝,即0.18mm~0.25mm。如此减少了相邻的第一突出结构21之间的间隙的深度,便于在相邻的第一突出结构21之间的间隙中进行上色。
连接面214与第二台阶213远离基板10的侧面之间的距离(或者连接面214与第二台阶213远离基板10的侧面的下端之间的距离)、第二台阶213远离基板10的侧面与第一台阶212远离基板10的侧面之间的距离(或者第二台阶213远离基板10的侧面的上端与第一台阶212远离基板10的侧面之间的距离)、第一台阶212远离基板10的侧面与第一顶面211之间的距离d1均为5~8丝,即0.05mm~0.08mm。如此使得不同的上色面之间具有特定的高度差,在分别上色时不会相互干扰。
第一上色面至第四上色面的宽度d均为4-6丝,即0.04mm~0.06mm。如此使得第一上色面至第四上色面具有适当的宽度保留色料。若上色面的宽度太小,则使得其保留的色料很少,不足以形成视觉效果。若上色面的宽度太大,则使得图案显得粗糙,不细腻。
第一上色层31及第二上色层32通过一顶印模具转印至第一至第四上色面上。一部分色料进入相邻的第一突出结构21之间的间隙中,并保留在第二至第四上色面上。
请参考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pvc片材顶印的精密压花辊包括圆柱形的压花辊本体100、若干突出设置于压花辊本体100的周向表面的第二突出结构110,第二突出结构110的末端为第二顶面111且与连接面214对应,第二突出结构110的侧面对应对应第二台阶213突出设置有第三台阶112,对应第一台阶212突出设置有第四台阶113。相邻的第二突出结构110的底部之间的压花辊本体100的外表面形成末端成型面114。
第二顶面111为与压花辊本体100的外表面或末端成型面114同心的圆弧面。
第三台阶112及第四台阶113远离压花辊本体100的侧面均为与压花辊本体100的外表面或末端成型面114同心的圆弧面。或者第四台阶113远离压花辊本体100的侧面为与压花辊本体100的外表面或末端成型面114同心的圆弧面,第三台阶112远离压花辊本体100的侧面为与第二突出结构110的中心线呈锐角设置的斜面。
第二突出结构110的第二顶面111与末端成型面114之间的高度gh为18~25丝,即0.18mm~0.25mm。
由于末端成型面114、第四台阶113及第二顶面111的尺寸远小于压花辊本体100,在计算末端成型面114、第四台阶113及第二顶面111的表面长度时可用直线取代弧线进行近似计算,其中相邻的第二突出结构110的距离gd,即末端成型面114的宽度为4-6丝,即0.04mm~0.06mm。第四台阶113、第三台阶112及第二顶面111的宽度均为4-6丝,即0.04mm~0.06mm。
末端成型面114与第四台阶113之间的距离、第四台阶113与第三台阶112之间的距离、第三台阶112与第二顶面111之间的距离gd1均为5~8丝,即0.05mm~0.08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pvc片材顶印的精密压花辊与一平面或一抵接辊靠近设置,精密压花辊与平面或抵接辊之间具有一空隙,在较高的温度环境下,设置有柔性材料层20的基板10从该空隙中穿过,且基板10具有柔性材料层20的一面朝向精密压花辊,精密压花辊转动时即在柔性材料层20上形成第一突出结构21。
请参考图4,利用本实用新型的便于pvc片材顶印的精密压花辊制成的压花片材的立体效果明显,图案细腻,且便于后续顶印上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便于pvc片材顶印的精密压花辊包括压花辊本体100、若干突出设置于压花辊本体100的周向表面的第二突出结构110,第二突出结构110的末端为第二顶面111,第二突出结构110的侧面突出设置有至少一个台阶,相邻的第二突出结构110的底部之间的压花辊本体100的外表面形成末端成型面114;第二顶面111及台阶均为与末端成型面114同心的圆弧面;多个第二突出结构110的第二顶面111与压花辊本体100的圆心的距离相同,多个第二突出结构110的台阶与压花辊本体100的圆心的距离相同;第二顶面111与末端成型面114之间的高度为0.18mm~0.25mm;末端成型面114、台阶及第二顶面111的宽度均为0.04mm~0.06mm;末端成型面114与台阶之间的距离、台阶与第二顶面111之间的距离均为0.05mm~0.08mm。如此在突出结构的外侧设置台阶、多个突出结构的台阶、底部及顶部的高度均分别对应一致、便于顶印上色、避免漏白且立体效果明显。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1.一种便于pvc片材顶印的精密压花辊,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的压花辊本体、若干突出设置于压花辊本体的周向表面的第二突出结构,第二突出结构的末端为第二顶面,第二突出结构的侧面突出设置有至少一个台阶,相邻的第二突出结构的底部之间的压花辊本体的外表面形成末端成型面;第二顶面及台阶均为与末端成型面同心的圆弧面;多个第二突出结构的第二顶面与压花辊本体的圆心的距离相同,多个第二突出结构的台阶与压花辊本体的圆心的距离相同;第二顶面与末端成型面之间的高度为0.18mm~0.25mm;末端成型面、台阶及第二顶面的宽度均为0.04mm~0.06mm;末端成型面与台阶之间的距离、台阶与第二顶面之间的距离均为0.05mm~0.08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pvc片材顶印的精密压花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突出结构的侧面突出设置有第三台阶,第三台阶的外侧且靠近压花辊本体的位置突出设置有第四台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pvc片材顶印的精密压花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台阶及第四台阶远离压花辊本体的侧面均为与末端成型面同心的圆弧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pvc片材顶印的精密压花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台阶远离压花辊本体的侧面为与末端成型面同心的圆弧面,第三台阶远离压花辊本体的侧面为与第二突出结构的中心线呈锐角设置的斜面。
5.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便于pvc片材顶印的精密压花辊制得的压花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花片材包括基板、设置于基板一侧的柔性材料层及上色层,柔性材料层远离基板的一侧突出设置有若干第一突出结构,第一突出结构远离基板的第一顶面与基板平行,第一突出结构至少一侧突出设置有至少一个台阶,相邻的第一突出结构的底部之间具有连接面,上色层包括设置于第一顶面上的第一上色层及设置于台阶及连接面上的第二上色层;多个第一突出结构的第一顶面处于同一平面内,多个第一突出结构的台阶处于同一平面内,多个第一突出结构的连接面处于同一平面;第一顶面与连接面之间的高度为0.18mm~0.25mm,连接面与台阶之间的距离、台阶与第一顶面之间的距离均0.05mm~0.08mm,第一顶面、台阶及连接面的宽度均为0.04mm~0.06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花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结构的侧面突出设置有第一台阶,第一台阶的外侧且靠近基板的位置突出设置有第二台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花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及第二台阶远离基板的侧面均为与基板平行的平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花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远离基板的侧面为与基板平行的平面,第二台阶远离基板的侧面为相对基板倾斜设置的斜面。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