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人脸车牌识别一体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人脸车牌识别设备。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在身份认证、视觉监控以及人机接口等安全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车牌识别在智能交通等领域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脸识别和车牌识别都是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等领域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当前人工智能研究中的热点,因此设计一种便携式人脸车牌识别设备值智能交通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监录角度可以调整的便携式人脸车牌识别设备,包括通过与折叠式连接杆一端连接的佩戴底座、折叠式连接杆另一端通过角度调整部连接安装板,在安装板上设置智能识别相机和补光灯,佩戴底座内设有安装腔室,安装腔室内设有控制器和为控制器、智能识别相机、补光灯供电的电源,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智能识别相机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执法仪和/或监控终端连接。角度调整部上端与安装板铰接连接,角度调整下端与连接杆水平转动连接,便于调整监录角度,另外,不使用时可以将连接杆折叠收纳,便于携带。
基于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便携式人脸识别设备,包括佩戴底座、连接杆、角度调整部、安装板、安装在安装板上的智能识别相机、电源、控制器、无线通信模块,所述连接杆包括多个铰接连接的折叠杆,所述佩戴底座与连接杆第一端连接,连接杆第二端与角度调整部下端连接,角度调整部上端连接安装板;
所述佩戴底座内设有安装腔室,安装腔室内设有控制器和为控制器、智能识别相机供电的电源,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智能识别相机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执法仪和/或监控终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角度调整部上端与安装板铰接连接,角度调整下端与连接杆水平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角度调整部为上端设有凹槽下端设有凸块的凹凸型结构,所述凹槽内壁设有转轴,所述安装板下端伸入所述凹槽内,安装板伸入凹槽的部分设有与转轴适配的转孔,转轴自由端伸入转孔。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第一端与佩戴底座铰接连接,所述连接杆第二端连接设有转盘,转盘上端设有与凸块适配的旋转槽,所述凸块的自由端插入所述旋转槽,且能够相对旋转槽水平转动。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补光灯,补光灯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
优选地,所述智能识别相机为车牌人脸识别一体式摄像机。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上端转动连接遮挡板。
优选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无线接收器和无线发射器,所述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执法仪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无线接收器和无线发射器,所述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远程监控终端通信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杆可以折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调整安装板的高度,并且不使用时可以折叠收纳起来,便于携带。
2、本实用新型中的角度调整部上端与安装板铰接连接,角度调整下端与连接杆水平转动连接,方便调整智能识别相机的监拍角度。
3、本实用新型中的角度调整部为上端设有凹槽下端设有凸块的凹凸型结构,角度调整部上端凹槽容纳安装板底部凸出并与安装板底部凸出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角度调整方便;角度调整部下端设置凸块,凸块插入连接杆上端的转盘处,与转盘上的旋转槽转动连接,便于带动安装板随角度调整部一起转动,实用性强,操作方便快捷,结构新颖简单,成本低。
4、本实用新型中的补光灯在进行识别工作时,可以进行照明或补光,可以方便警务人员在夜间拍摄执法现场情况。
5、本实用新型中的中的安装板上端转动连接遮挡板,在安装板背部设置卡固遮挡板的卡固槽,不使用时,遮挡板旋转到与安装板水平的位置,便于携带。当下雨天气,可以转动遮挡板,此时遮挡板可以起到遮雨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佩戴底座100,连接杆200,折叠杆201,销轴2011,转盘202,软管300,角度调整部400,转轴401,凸块402,安装板500,智能识别相机600,补光灯700,遮挡板8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便携式人脸车牌识别设备,包括佩戴底座100、连接杆200、角度调整部400、安装板500、安装在安装板500上的智能识别相机600、电源、控制器、无线通信模块和安装板500上的补光灯700。本实施例中的智能识别相机600为目前市场上的车牌人脸识别一体式摄像机,补光灯700为多个,本实施例中的补光灯700为5个,5个补光灯700沿智能识别相机600的摄像头外侧周向设置。
佩戴底座100上设有用于卡夹在佩戴者腰带或衣物上的卡夹,佩戴底座100内设有安装腔室,安装腔室内设有控制器和为控制器、智能识别相机600、补光灯700供电的电源,电源为可充电电源,佩戴底座100上设有充电口。无线通信模块包括无线接收器和无线发射器,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智能识别相机600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执法仪连接。本实施例中的执法仪为带有显示屏的警务手机(显示屏可以显示智能识别相机传输的图像信息)。智能识别相机600识别得到的信息上传至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智能识别相机识别得到的信息在警务手机的显示屏上显示,方便警务人员进行执法工作。
在进行识别工作时,补光灯700可以进行照明或补光,比如当外部环境中的光线不足,可以将设置在佩戴底座100上的补光灯控制按钮按下,开启补光灯700进行补光,补光灯700可以提供照明、可以方便警务人员在夜间拍摄执法现场情况。佩戴底座100上还设有总电源开关、智能识别相机启动开关,开启总电源开关,按下智能识别相机启动开关,智能识别相机600开始工作。
佩戴底座100与连接杆200第一端连接,连接杆第二端与角度调整部400下端连接,角度调整部400上端连接安装板500。角度调整部400上端与安装板500铰接连接,角度调整部400下端与连接杆200水平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杆200包括多个铰接连接的折叠杆201,本实施例中的折叠杆201为6根,相邻折叠杆201之间通过销轴2011铰接连接(能够保证折叠杆打开时,不会晃动,能够起到支撑杆的作用,支撑稳定效果好),能够折叠。连接杆200可以折叠的结构设计,方便使用,可以调整安装板500的相对高度,并且不使用时可以折叠收纳起来,便于携带。
角度调整部400为上端设有凹槽下端设有凸块的凹凸型结构,凹槽内壁设有转轴401,安装板500下端伸入凹槽内,安装板500伸入凹槽的部分设有与转轴401适配的转孔,转轴401自由端伸入转孔。安装板500能够相对角度调整部400在竖直方向上转动,便于调整安装板500倾斜的角度,由于智能识别相机600安装在安装板500上,因此,通过调整安装板500,可以间接调整智能识别相机600的监拍角度。
连接杆200第一端与佩戴底座100铰接连接,连接杆200第二端连接设有转盘202,转盘202与连接杆200第二端为一体结构,转盘202上端设有与角度调整部400底端的凸块402适配的旋转槽,凸块402的自由端插入旋转槽,且能够相对旋转槽水平转动,便于调整智能识别相机600水平监拍角度。连接杆200、转盘202、角度调整部400上设有供软管300穿过的通孔,电源线、通信线设置在软管300内,与安装板100上的智能识别相机600连接(或者在安装板和佩戴底座之间设置可伸缩软管连接,电源线、通信线从软管中穿过分别与电源、智能识别相机连接,当智能识别相机不与执法仪无线通信时,可以实现有线通讯)。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安装板500上端转动连接遮挡板800,在安装板500背部设置卡固遮挡板800的卡固槽,不使用时,遮挡板800旋转到与安装板500水平的位置,且遮挡板800刚好可以卡在卡固槽内,便于携带。当下雨天气,可以转动遮挡板800,调整遮挡板800角度,此时遮挡板800可以起到遮雨的作用。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中的控制器还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远程监控终端通信连接。远程监控终端为警务监控内的服务器,智能识别相机600识别得到的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上传至服务器,便于远程监控指导警务人员执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便携式人脸车牌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佩戴底座、连接杆、角度调整部、安装板、安装在安装板上的智能识别相机、电源、控制器、无线通信模块,所述连接杆包括多个铰接连接的折叠杆,所述佩戴底座与连接杆第一端连接,连接杆第二端与角度调整部下端连接,角度调整部上端连接安装板;
所述佩戴底座内设有安装腔室,安装腔室内设有控制器和为控制器、智能识别相机供电的电源,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智能识别相机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执法仪和/或监控终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人脸车牌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整部上端与安装板铰接连接,角度调整下端与连接杆水平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人脸车牌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整部为上端设有凹槽下端设有凸块的凹凸型结构,所述凹槽内壁设有转轴,所述安装板下端伸入所述凹槽内,安装板伸入凹槽的部分设有与转轴适配的转孔,转轴自由端伸入转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人脸车牌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第一端与佩戴底座铰接连接,所述连接杆第二端连接设有转盘,转盘上端设有与凸块适配的旋转槽,所述凸块的自由端插入所述旋转槽,且能够相对旋转槽水平转动。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便携式人脸车牌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补光灯,补光灯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人脸车牌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识别相机为车牌人脸识别一体式摄像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人脸车牌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端转动连接遮挡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人脸车牌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无线接收器和无线发射器,所述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执法仪通信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人脸车牌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无线接收器和无线发射器,所述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远程监控终端通信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