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体向上智能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42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运动测试装置,尤其涉及引体向上智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引体向上测试是常规的体育测试项目之一,引体向上的标准动作是:双手握住单杠支架上的横杠,两脚离地,两臂自然下垂伸直,此时被测试者的头部位于引体向上测试过程的底部位置,然后用手臂将身体往上拉起,直至下巴向上越过横杠,此时被测试者的头部位于引体向上测试过程的顶部位置,然后再让身体徐徐下降,直到两臂恢复完全下垂。

    目前常用的引体向上智能测试装置包括:设置在单杠支架上的感应装置,感应装置与单杠支架上的横杠对齐,感应装置与主控装置相连,在主控装置中设置有计数单元和计时单元。在使用时,当被测试者的头部向上越过横杠及向下越过横杠的过程中两次触发感应装置,主控装置就会接收到感应装置两次产生的信号,从而判定引体向上合格,主控装置就会对计数单元发出有效信号,计数单元就会对接收到的有效信号的次数进行计数,在规定的时间内,被测试者重复引体向上动作就能完成测试。但是上述结构的引体向上智能测试装置不能监测被测试者是否将身体下降到标准要求的底部位置,这样就容易使不标准的引体向上也被算作有效成绩,从而产生测试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测试准确率的引体向上智能测试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引体向上智能测试装置,包括主控装置,及能够安装在单杠支架上、且自上向下间隔分布的若干对红外对射传感器,每个红外对射传感器中的红外发射器与红外接收器呈相对状分布在单杠支架的左右两侧,红外对射传感器中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的分布区域能够感测到被测试者进行引体向上动作时其头部的运动过程,即所有红外对射传感器能够形成对应被测试者头部上下运动的红外行程感应区间,红外行程感应区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单杠支架中的横杠的上下两侧,所有的红外对射传感器中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均与主控装置相连,主控装置能够预先设定被测试者整个头部向上越过单杠支架上的横杠时,头部在红外行程感应区间中所能遮挡的红外线区域为头部高位红外线遮挡区域、并将此时头部下方未被遮挡的红外线区域定义为头部高位红外线未遮挡区域;而当被测试者头部处于低位时,被测试者的头部不会遮挡红外行程感应区间中的红外对射传感器,即,不会出现红外线遮挡区域。

    进一步的,前述的引体向上智能测试装置,其中,红外对射传感器中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分别分布在一块安装板中,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分别自上向下间隔设置在各自对应的安装板中,两块安装板分别固定设置在单杠支架的左右两侧的支柱上,并使每对红外对射传感器中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前述的引体向上智能测试装置,其中,在两块安装板上分别设置有一块能够保护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不受光线干扰的透红外亚克力板。

    进一步的,前述的引体向上智能测试装置,其中,安装板与单杠支架之间的连接结构为:在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两个连接螺栓,在单杠支架的支柱上设置有一块连接板,在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两个连接螺栓分别穿过两个连接孔后用螺母旋紧在连接螺栓上,在连接板上设置有翼板,翼板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支柱。

    进一步的,前述的引体向上智能测试装置,其中,在主控装置中设置有语音播报系统及数字式声音电平显示器。

    进一步的,前述的引体向上智能测试装置,其中,主控装置上设置有能与考试中心或pc端联机的连接模块。

    进一步的,前述的引体向上智能测试装置,其中,设置在单杠支架上的若干对红外对射传感器之间的间距均为4~6c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不仅能自动判定引体向上的动作是否标准,同时还能准确测量引体向上个数,从而能有效防止作弊,提高测试准确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引体向上智能测试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连接板与安装板及支柱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引体向上智能测试装置,包括主控装置1,及七对红外对射传感器,七对红外对射传感器中的红外发射器2和红外接收器3分别分布在一块安装板4中,每相邻两对的红外对射传感器之间的间距为5cm,红外发射器2和红外接收器3分别自上向下间隔设置在各自对应的安装板4中,两块安装板4分别固定设置在单杠支架的左右两侧的支柱6上,并使每对红外对射传感器中的红外发射器2和红外接收器3一一对应,在两块安装板4上分别设置有一块能够保护红外发射器2和红外接收器3不受光线干扰的透红外亚克力板41。红外对射传感器中的红外发射器2和红外接收器3的分布区域能够感测到被测试者进行引体向上动作时其头部的运动过程,即:所有红外对射传感器能形成对应被测试者头部上下运动的红外行程感应区间,红外行程感应区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单杠支架中的横杠61的上下两侧,所有的红外对射传感器中的红外发射器3和红外接收器4均与主控装置2相连,主控装置2能够预先设定当头部整体向上伸出于横杠61上方时,头部在红外行程感应区间内的红外线遮挡区域、及红外线未遮挡区域。在主控装置1中设置有连接模块,主控装置1能够通过连接模块与考试中心或pc端联机,在考试中心或pc端中可预先存储有被测试者的信息,计数单元记录下来的成绩可以通过主控装置1反馈并记录到考试中心或pc端中。在主控装置1中还设置有语音播报系统及数字式声音电平显示器,当启动主控装置1时,语音播报系统就会播报“开始测试”的语音来提醒被测试者测试开始,当计时单元倒计时结束时,语音播报系统就会播报“结束测试”的语音来提醒被测试者测试结束。在测试过程中,数字式声音电平显示器每记一次数就会发出哔声来提示被测试者。

    本实施例中,安装板4与单杠支架的支柱6之间的连接结构为:在安装板4的底部设置有两个连接螺栓7,在支柱6上设置有一块连接板5,在连接板5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51,两个连接螺栓7分别穿过两个连接孔51后用螺母旋紧在连接螺栓7上,在连接板5上设置有翼板52,翼板52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支柱6上,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可以选用螺栓,若使用螺栓作为固定件,则会在翼板52和支柱6上开设相若干对相对齐的通孔,将螺栓依次穿过两两相对齐的通孔后用螺母旋紧固定。在需要调整安装板4的位置来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进行测试时,可以选取不同位置的两个连接孔51与安装板4上的两个连接螺栓7相配合,从而调整安装板4在单杠支架上的高低位置或前后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测试前,主控装置1能根据每个红外对射传感器的相对位置,为每个红外对射传感器预设与其位置相对应的地址编码;主控装置1能够预先设定被测试者整个头部向上越过单杠支架上的横杠61时,头部在红外行程感应区间中所能遮挡的红外线区域为头部高位红外线遮挡区域、并将此时头部下方未被遮挡的红外线区域定义为头部高位红外线未遮挡区域;被测试者头部处于低位时,被测试者的头部不会遮挡红外行程感应区间中的红外对射传感器,即,不会出现红外线遮挡区域。

    进行测试时,使所有红外对射传感器处于工作状态,红外对射传感器中的红外发射器2和红外接收器3就能形成对应被测试者头部的红外行程感应区间,主控装置1控制语音播报系统播报“开始测试”的语音来提醒被测试者测试开始,同时,主控装置1中的计时单元开始倒计时,计数单元开始计数,在被测试者的手臂由自然下垂伸直姿势向上弯曲并拉起身体的过程中,主控装置1会实时采集各红外对射传感器被遮挡时发送的信号,并根据所接收到的信号来实时监测被测试者头部在红外行程感应区间中的实时已遮挡红外线区域、及头部下方实时未遮挡红外线区域,当主控装置1判断出被测试者头部的实时已遮挡红外线区域与头部高位红外线遮挡区域相匹配、并且被测试者头部下方的实时未遮挡红外线区域与头部高位红外线未遮挡区域相匹配时,则判断被测试者向上拉起的动作合格;

    在被测试者的手臂从向上弯曲的姿势变成自然下垂伸直的姿势过程中,主控装置1会实时采集各红外对射传感器被遮挡时发送的信号,并根据所接收到的信号来实时监测被测试者头部在红外行程感应区间中的实时已遮挡红外线区域、及头部上方实时未遮挡红外线区域,当被测试者头部下降至脱离红外行程感应区间后,在红外行程感应区间内不再出现红外线遮挡区域,此时,主控装置1就能判断被测试者下降的动作合格;

    当主控装置1判断被测试者向上拉起的动作合格及下降的动作合格时,主控装置1生成有效信号,计数单元接收到有效信号后就会对接收到有效信号的次数进行计数。重复上述过程,直至计时单元结束倒计时,此时计数单元停止计数。计数单元最后计数出来的次数就是被测试者的成绩,工作人员可将该成绩记录在纸质成绩册上,或者直接通过主控装置1反馈并记录到考试中心或pc端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不仅能自动判定引体向上的动作是否标准,同时还能准确测量引体向上个数,从而能有效防止作弊,提高测试准确率。


    技术特征:

    1.引体向上智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装置,及能够安装在单杠支架上、且自上向下间隔分布的若干对红外对射传感器,每个红外对射传感器中的红外发射器与红外接收器呈相对状分布在单杠支架的左右两侧,红外对射传感器中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的分布区域能够感测到被测试者进行引体向上动作时其头部的运动过程,即所有红外对射传感器能够形成对应被测试者头部上下运动的红外行程感应区间,红外行程感应区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单杠支架中的横杠的上下两侧,所有的红外对射传感器中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均与主控装置相连,主控装置能够预先设定被测试者整个头部向上越过单杠支架上的横杠时,头部在红外行程感应区间中所能遮挡的红外线区域为头部高位红外线遮挡区域、并将此时头部下方未被遮挡的红外线区域定义为头部高位红外线未遮挡区域;而当被测试者头部处于低位时,被测试者的头部不会遮挡红外行程感应区间中的红外对射传感器,即,不会出现红外线遮挡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体向上智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红外对射传感器中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分别分布在一块安装板中,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分别自上向下间隔设置在各自对应的安装板中,两块安装板分别固定设置在单杠支架的左右两侧的支柱上,并使每对红外对射传感器中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体向上智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两块安装板上分别设置有一块能够保护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不受光线干扰的透红外亚克力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引体向上智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板与单杠支架之间的连接结构为:在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两个连接螺栓,在单杠支架的支柱上设置有一块连接板,在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两个连接螺栓分别穿过两个连接孔后用螺母旋紧在连接螺栓上,在连接板上设置有翼板,翼板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支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引体向上智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主控装置中设置有语音播报系统及数字式声音电平显示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引体向上智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控装置上设置有能与考试中心或pc端联机的连接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引体向上智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单杠支架上的若干对红外对射传感器之间的间距均为4~6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体向上智能测试装置,包括主控装置,及能够安装在单杠支架上、且自上向下间隔分布的若干对红外对射传感器,每个红外对射传感器中的红外发射器与红外接收器呈相对状分布在单杠支架的左右两侧,红外对射传感器中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的分布区域能够感测到被测试者进行引体向上动作时其头部的运动过程,即所有红外对射传感器能够形成对应被测试者头部上下运动的红外行程感应区间,所有的红外对射传感器中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均与主控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不仅能自动判定引体向上的动作是否标准,同时还能准确测量引体向上个数,从而能有效防止作弊,提高测试准确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博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金动感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0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5257.html

    最新回复(0)